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天然植物原液循环混料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7-27 20:46:0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混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天然植物原液循环混料设备。


背景技术:

2.在原料加工行业,需要对天然植物原液进行混合处理,以满足原液与其他物料之间的混合处理,进而完成相应的原液加工操作,其中天然植物原液在混料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相应的混料设备来满足多样化的混料需求,以此获得更加优质的混合原液。
3.现有的原液混料设备存在的缺陷是:
4.1、专利文件cn106732037b公开了一种液体原料混合装置,“包括中空的箱体及设置在所述的箱体上端的端盖,所述的箱体底部设置有输出口,所述的输出口下端设置有分流盘,在所述的输出口外壁上设置有套管,所述的套管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的输出口上,在所述的箱体外壁上盖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的套管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的分流盘通过连杆与所述的套管下端面相连接,在所述的端盖中部设置有通孔,在所述的通孔内侧设置有输入管,所述的输入管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的通孔内侧,所述的输入管上端设置有输入口,本发明利用箱体内的转轴搅拌原料,通过箱体内的挡板,使原料能够更加充分的搅拌,在输出过程中,能够对原料进行分散,减少输出口产生结块”,该原料混合装置在使用时通过对原料进行分散,减少输出口产生结块,但是在搅拌混料过程中未能实现液体的分层处理,使得搅拌杆遭遇的整体液体阻力较大,难以有效提高搅拌混料的效率;
5.2、专利文件cn210905919u公开了一种液体原料混料机,“包括底座、控制装置、转轴和混料装置;其中控制装置设置在底座内,控制装置控制混料装置;转轴一端连接在底座上;转轴一端连接在混料装置上;混料装置包括壳体、进料口、出料口,滚筒和分散装置;其中进料口位于壳体上;出料口位于壳体下;滚筒套设在壳体内部;分散装置套设在滚筒内;滚筒设置在混料装置内部;控制装置控制滚筒;滚筒包括若干镂空板和分散板;镂空板和分散板间隔分布;分散装置设置在滚筒内部;控制装置控制分散装置;分散装置包括若干分散叶和均布板;分散叶和均布板间隔分布。本实用新型既能增加液体原料搅拌速度又能提高液体原料综合混匀效果,为液体原料的综合处理奠定基础”,该原料混料机在使用时通过间隔布置的分散叶和均布板来加强搅拌均匀的效果,但是未能针对搅拌液体不同深度的混合均匀程度进行检测,使得搅拌混合的质量难以保证;
6.3、专利文件cn210206739u公开了一种液态原料混合釜,“包括搅拌釜、密封盖、支撑架、搅拌电机、转轴、进料筒、滑动架、驱动电机、驱动齿轮、齿条和升降管,所述进料筒位于所述密封盖的底部,所述进料筒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硅胶块和第二硅胶块,所述第一硅胶块和所述第二硅胶块相互抵接以密封所述进料筒,所述滑动架位于所述密封盖的顶部,所述升降管可沿竖直方向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动架上,所述升降管底部位于所述进料筒中,所述齿条沿所述升降管的轴向固定于所述升降管的管外壁上,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所述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本技术方案用于解决现有投料方式存在原料易与空气反应影响涂料质量的问题”,该原料混合釜在工作时减少空气与原料反应以此保证
原料在搅拌过程中的质量,但是在混合搅拌的过程中,滚筒底壁的液体易发生堆积沉淀进而在加热条件下易发生糊底粘锅现象,进而干扰混料的质量;
7.4、专利文件cn212091731u公开了一种液体原料混合设备及原料混合系统,“该液体原料混合设备包括混合管,混合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原料入口和第二原料入口,混合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混合料出口;混合管的内部设置有芯轴,芯轴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导流叶片和第二导流叶片,第一导流叶片和第二导流叶片均为螺旋状结构,且第一导流叶片在芯轴的外壁上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导流叶片在芯轴的外壁上的延伸方向相反,在第一导流叶片和第二导流叶片上分别开设有多个第一过液孔和多个第二过液孔。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多种液体原料的配比掌控精度低、液体原料混合不均匀,无法保证混合后产品的口感的技术问题”,该混合设备在使用时通过配比的精确掌控来控制口感,但是在搅拌混合过程中溶剂水的挥发对配比也会产生影响,因此混合质量得不到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然植物原液循环混料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天然植物原液循环混料设备,包括搅拌罐、通管和隔板,所述搅拌罐的顶部嵌合安装有顶盖,所述顶盖的底部贯穿连接有圆杆,所述圆杆的表面套接有隔板,且隔板的外径与搅拌罐的内径相同;
10.所述隔板由两个相对布置的半圆板组成,圆板的内部贯穿安装有通料管,所述通料管的表面安装有控制阀,圆板的内部设有半圆形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内壁安装有磁吸层,且磁吸层的内径与圆杆的直径相同;
11.所述隔板的内部贯穿安装有通管,且通管的长度大于通料管。
12.优选的,所述通管的表面依次安装有上下布置的一号电子阀、二号电子阀和三号电子阀,所述二号电子阀将通管内部分成一号空腔和二号空腔,所述一号空腔位于二号空腔的上方,且一号空腔位于隔板的上方,二号空腔位于隔板的下方,所述通管的内壁安装有一号电导率感应器和二号电导率感应器,且二号电导率感应器位于一号空腔的内部,一号电导率感应器位于二号空腔的内部,所述一号电导率感应器和二号电导率感应器、控制阀、二号电子阀电性连接。
13.优选的,所述搅拌罐的底壁安装有通气管,且通气管的顶部嵌合安装有滚球,所述滚球与通气管的嵌合体积大于滚球体积的一半,所述通气管的内部安装有石棉网架和一号透气膜,且石棉网架位于滚球和一号透气膜的中间,所述搅拌罐的底部安装有充气泵,所述充气泵的输出端连接有分支管,且分支管的尾端与通气管的底部密封连接。
14.优选的,所述顶盖的顶部贯穿安装有出气管,且出气管的表面套接有冷凝罩,所述出气管的内壁安装有温度感应器、二号透气膜和单向阀,且二号透气膜位于温度感应器和单向阀的中间,所述顶盖的顶部安装有小型制冷器,且小型制冷器位于出气管的一侧,所述小型制冷器的输出端通过连接管与冷凝罩的内部连接,所述小型制冷器与温度感应器电性连接。
15.优选的,其中一组所述半圆板的表面设有插孔,另一组所述圆板的表面安装有插杆,且插杆和插孔嵌合连接。
16.优选的,所述顶盖的顶部圆心位置处安装有搅拌电机,且搅拌电机的输出端与圆杆的顶端连接,所述圆杆的表面环绕安装有搅拌杆,且搅拌杆的表面设有嵌合滑槽,所述嵌合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搅拌桨片,所述搅拌桨片和搅拌杆关于隔板对称分布。
17.优选的,所述顶盖的顶部安装有两组半圆形的把手,且把手关于搅拌电机对称布置,所述搅拌罐的表面安装有操作面板屏,且操作面板屏与一号电子阀二号电子阀、三号电子阀和控制阀电性连接。
18.优选的,所述搅拌罐的内部设有夹层,所述夹层的内部安装隔温层,所述隔温层的内壁安装有加热层,且加热层与操作面板屏电性连接。
19.优选的,所述搅拌罐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架,相邻支撑架的表面连接有连杆,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内嵌安装有橡胶垫,且橡胶垫的顶部与搅拌罐的底部连接。
20.优选的,该循环混料设备的工作步骤如下:
21.s1、在使用本混料设备进行天然植物原液循环混料操作前,先将搅拌罐的内部注入原液,将两组半圆的圆板放在圆杆表面高度二分之一的位置,随后通过插杆和插孔嵌合连接,并利用磁吸层将隔板套接在圆杆的表面,之后根据需要将搅拌桨滑动插进嵌合滑槽的内部,随后将顶盖扣合至搅拌罐的顶部;
22.s2、在将圆杆及隔板投放进注有原液的搅拌罐中时,开启控制阀,使得隔板下方的原液通过通料管满溢至隔板的上方,进而使得搅拌罐内部的原液在隔板的阻拦下分成上下两层,之后关闭控制阀,使得上下两层的原液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此时启动搅拌电机,带动圆杆及搅拌杆和搅拌桨片转动,实现上下层的同步搅拌,有效减少搅拌时的阻力;
23.s3、在搅拌过程中,启动加热层,使得搅拌罐内部原液得到加热处理,进而加速融合,间接性启动充气泵,向通气管的内部输送间断性的气流,从而使得嵌合安装在通气管顶部的滚球处于上下起伏的状态,进而对搅拌罐内底壁的原液起到搅动效果,减少搅拌罐内底壁原液持续粘附引发糊底事故的可能,进而保证了本混料设备在进行原液混料处理过程中原液的混合质量;
24.s4、在混料过程中二号电子阀处于关闭的情况下,在混料搅拌一段时间后,启动一号电子阀和三号电子阀,进而使得上层混合的原液和下层混合的原液分别进入一号空腔和二号空腔中,并通过内部的二号电导率感应器和一号电导率感应器对两组空腔中原液的电导率进行检测,在两组空腔中电导率不等时,判断两组空腔中原液混合程度不相同,此时一号电子阀关闭,二号电子阀和三号电子阀开启,通管内部的液体集中转移至隔板的下方,同时开启控制阀,使得上下层混合液在伴随圆杆转动的过程中,通过通料管实现液体交换,交换3-5min后关闭二号电子阀和控制阀,以便进行下一轮的搅拌操作,实现循环混料,直至一号空腔和二号空腔内部检测液体之间的电导率数值相同时,代表搅拌罐内部原液搅拌均匀,停止搅拌;
25.s5、通过出气管将充气泵输入搅拌罐内部的气体予以排放,在此过程中,原液中的水体受热形成蒸汽进入出气管内部并被温度感应器检测到温度值处于搅拌罐工作环境下水的沸点温度,小型制冷器启动向冷凝罩的内部输送制冷气体,进而使得出气管内部的蒸汽液化返流至搅拌罐的内部,进而使得搅拌罐在搅拌混合过程中减少溶剂水分的挥发,保证原液有效成分的比例。
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7.1、本发明通过安装有隔板、通料管和控制阀,通过插杆和插孔嵌合连接,并利用磁吸层将隔板套接在圆杆的表面,随后放进注有原液的搅拌罐中,在此过程中开启控制阀,使得通料管保持通畅状态,之后关闭控制阀,使得隔板上下两层的原液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使得每层混合液体的深度减少,进而减少搅拌时的阻力,提高搅拌效率。
28.2、本发明通过安装有通管、一号电子阀、二号电子阀、三号电子阀、一号空腔、二号空腔、一号电导率感应器和二号电导率感应器,在一号空腔和二号空腔保持开放状态下,上下层的混合原液进入一号空腔和二号空腔中进行电导率数据检测,在两组空腔中电导率不等时,开启控制阀,使得上下层混合液通过通料管实现液体交换,之后关闭二号电子阀和控制阀,以便进行下一轮的搅拌操作,实现持续性的循环混料。
29.3、本发明通过安装有滚球、通气管、充气泵、石棉网架和一号透气膜,在加热搅拌混料的过程中,启动充气泵,通过分支管向通气管的内部输送间歇性的气体,进而使得滚球在气体的托呈作用下处于上下起伏的状态,从而对处于搅拌罐底壁的原液起到相应的搅拌处理,减少粘锅糊底现象的发生,进而保证本混料设备的混料质量。
30.4、本发明通过安装有出气管、冷凝罩、温度感应器、二号透气膜和小型制冷器,小型制冷器启动,使得冷凝罩能够对出气管予以降温处理,使得出气管内部的蒸汽液化并沿着出气管的内壁返流至搅拌罐的内部,之后气体通过二号透气膜的拦截单向通过出气管排出搅拌罐的内部,以此保证搅拌罐内部的气压平衡,并保证原液混料中的配比不发生变化。
附图说明
31.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2.图2为本发明的圆杆和隔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33.图3为本发明的搅拌电机、顶盖和圆杆安装结构示意图;
34.图4为本发明的隔板、控制阀和通料管安装结构示意图;
35.图5为本发明的通管内部安装结构示意图;
36.图6为本发明的搅拌罐、加热层、隔温层和滚球安装结构示意图;
37.图7为本发明的搅拌罐、滚球、通气管和充气泵安装结构示意图;
38.图8为本发明的出气管内部安装结构示意图;
39.图9为本发明的支撑架和连杆安装结构示意图;
40.图10为本发明的通气管内部安装结构示意图。
41.图中:1、搅拌罐;2、顶盖;3、搅拌电机;4、搅拌桨片;5、圆杆;6、搅拌杆;7、通管;8、隔板;9、通料管;10、控制阀;11、插杆;12、磁吸层;13、一号电子阀;14、二号电子阀;15、三号电子阀;16、一号空腔;17、二号空腔;18、一号电导率感应器;19、二号电导率感应器;20、隔温层;21、加热层;22、滚球;23、通气管;24、充气泵;25、石棉网架;26、一号透气膜;27、分支管;28、出气管;29、冷凝罩;30、温度感应器;31、二号透气膜;32、小型制冷器;33、支撑架;34、连杆;35、橡胶垫;36、操作面板屏;37、把手;38、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4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3.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45.请参阅图1-图10,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天然植物原液循环混料设备,包括搅拌罐1、通管7和隔板8,搅拌罐1的顶部嵌合安装有顶盖2,顶盖2的底部贯穿连接有圆杆5,圆杆5的表面套接有隔板8,且隔板8的外径与搅拌罐1的内径相同;
46.隔板8由两个相对布置的半圆板组成,圆板的内部贯穿安装有通料管9,通料管9的表面安装有控制阀10,圆板的内部设有半圆形的弧形槽,弧形槽的内壁安装有磁吸层12,且磁吸层12的内径与圆杆5的直径相同;
47.其中一组半圆板的表面设有插孔,另一组圆板的表面安装有插杆11,且插杆11和插孔嵌合连接,顶盖2的顶部圆心位置处安装有搅拌电机3,且搅拌电机3的输出端与圆杆5的顶端连接,圆杆5的表面环绕安装有搅拌杆6,且搅拌杆6的表面设有嵌合滑槽,嵌合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搅拌桨片4,搅拌桨片4和搅拌杆6关于隔板8对称分布。
48.进一步,通过插杆11和插孔嵌合连接,并利用磁吸层12将隔板8套接在圆杆5的表面,随后放进注有原液的搅拌罐1中,在此过程中开启控制阀10,使得通料管9保持通畅状态,之后关闭控制阀10,使得隔板8上下两层的原液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使得每层混合液体的深度减少,进而减少搅拌时的阻力,提高搅拌效率。
49.此时启动搅拌电机3,带动圆杆5和隔板8转动,由于隔板8的外表面与搅拌罐1的内表面贴合,在隔板8转动过程中能够实现较为稳定的封闭处理,能够保持稳定的分层搅拌效果。
50.隔板8的内部贯穿安装有通管7,且通管7的长度大于通料管9,通管7的表面依次安装有上下布置的一号电子阀13、二号电子阀14和三号电子阀15,二号电子阀14将通管7内部分成一号空腔16和二号空腔17,一号空腔16位于二号空腔17的上方,且一号空腔16位于隔板8的上方,二号空腔17位于隔板8的下方,通管7的内壁安装有一号电导率感应器18和二号电导率感应器19,且二号电导率感应器19位于一号空腔16的内部,一号电导率感应器18位于二号空腔17的内部,一号电导率感应器18和二号电导率感应器19、控制阀10、二号电子阀14电性连接。
51.进一步,在二号电子阀14关闭的情况下,启动一号电子阀13和三号电子阀15,使得一号空腔16和二号空腔17保持开放状态,此时隔板8上下层的混合原液分别进入一号空腔16和二号空腔17中进行电导率数据检测,在两组空腔中电导率不等时,判断两组空腔中原
液混合程度不相同,开启控制阀10,使得上下层混合液通过通料管9实现液体交换,之后关闭二号电子阀14和控制阀10,以便进行下一轮的搅拌操作,实现持续性的循环混料。
52.搅拌罐1的底壁安装有通气管23,且通气管23的顶部嵌合安装有滚球22,滚球22与通气管23的嵌合体积大于滚球22体积的一半,通气管23的内部安装有石棉网架25和一号透气膜26,且石棉网架25位于滚球22和一号透气膜26的中间,搅拌罐1的底部安装有充气泵24,充气泵24的输出端连接有分支管27,且分支管27的尾端与通气管23的底部密封连接,搅拌罐1的内部设有夹层,夹层的内部安装隔温层20,隔温层20的内壁安装有加热层21,且加热层21与操作面板屏36电性连接。
53.进一步,启动充气泵24,通过分支管27向通气管23的内部输送间歇性的气体,进而使得滚球22在气体的托呈作用下处于上下起伏的状态,从而对处于搅拌罐1底壁的原液起到相应的搅拌处理,减少粘锅糊底现象的发生,进而保证本混料设备的混料质量;
54.此外在此过程中,石棉网架25的使用能够使得滚球22传递的热量能均匀分布,进而使得滚球22在上下起伏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均匀传热的效果,进一步降低糊底现象发生的可能,此外通过一号透气膜26,使得搅拌罐1内部的原液不会通过通气管23漏出的同时保证分支管27顺利实现通气处理;
55.加热层21启动后对搅拌罐1内部的液体起到加热处理,进而加速搅拌罐1内部不同原液间的溶合,通过隔温层20,能够减少加热层21热量的外溢,避免烫伤。
56.顶盖2的顶部贯穿安装有出气管28,且出气管28的表面套接有冷凝罩29,出气管28的内壁安装有温度感应器30、二号透气膜31和单向阀38,且二号透气膜31位于温度感应器30和单向阀38的中间,顶盖2的顶部安装有小型制冷器32,且小型制冷器32位于出气管28的一侧,小型制冷器32的输出端通过连接管与冷凝罩29的内部连接,小型制冷器32与温度感应器30电性连接。
57.进一步,在加热混料的过程中,原液中的水分受热蒸发形成蒸汽进入出气管28内部,若温度感应器30检测到出气管28内部气液混合物的温度超过当前操作条件下水的沸点时启动小型制冷器32,向冷凝罩29的内部输送制冷气体从而使得冷凝罩29能够对出气管28予以降温处理,使得出气管28内部的蒸汽液化并沿着出气管28的内壁返流至搅拌罐1的内部,之后气体通过二号透气膜31的拦截单向通过出气管28排出搅拌罐1的内部,以此保证搅拌罐1内部的气压平衡,减少搅拌混料过程中发生膨胀爆炸的可能。
58.顶盖2的顶部安装有两组半圆形的把手37,且把手37关于搅拌电机3对称布置,搅拌罐1的表面安装有操作面板屏36,且操作面板屏36与一号电子阀13、二号电子阀14、三号电子阀15和控制阀10电性连接。
59.进一步,通过把手37,可将顶盖2拎起,进而方便将隔板8以及搅拌杆6和搅拌桨片4脱离搅拌罐1的内部,进而方便对搅拌杆6以及搅拌桨片4和隔板8进行清洗处理,而操作面板屏36可用于显示一号电子阀13、二号电子阀14、三号电子阀15和控制阀10的工作状态,进而方便控制一号电子阀13、二号电子阀14、三号电子阀15和控制阀10工作状态的切换。
60.搅拌罐1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架33,相邻支撑架33的表面连接有连杆34,支撑架33的顶部内嵌安装有橡胶垫35,且橡胶垫35的顶部与搅拌罐1的底部连接。
61.进一步,通过连杆34能够加强支撑架33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进而加强支撑架33对搅拌罐1的整体支撑稳定作用,通过橡胶垫35,使得搅拌罐1与支撑架33的顶部之间存在柔
性缓冲,进而起到一定的减震效果。
62.该循环混料设备的工作步骤如下:
63.s1、在使用本混料设备进行天然植物原液循环混料操作前,先将搅拌罐1的内部注入原液,将两组半圆的圆板放在圆杆5表面高度二分之一的位置,随后通过插杆11和插孔嵌合连接,并利用磁吸层12将隔板8套接在圆杆5的表面,之后根据需要将搅拌桨4滑动插进嵌合滑槽的内部,随后将顶盖2扣合至搅拌罐1的顶部;
64.s2、在将圆杆5及隔板8投放进注有原液的搅拌罐1中时,开启控制阀10,使得隔板8下方的原液通过通料管9满溢至隔板8的上方,进而使得搅拌罐1内部的原液在隔板8的阻拦下分成上下两层,之后关闭控制阀10,使得上下两层的原液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此时启动搅拌电机3,带动圆杆5及搅拌杆6和搅拌桨片4转动,实现上下层的同步搅拌,有效减少搅拌时的阻力;
65.s3、在搅拌过程中,启动加热层21,使得搅拌罐1内部原液得到加热处理,进而加速融合,间接性启动充气泵24,向通气管23的内部输送间断性的气流,从而使得嵌合安装在通气管23顶部的滚球22处于上下起伏的状态,进而对搅拌罐1内底壁的原液起到搅动效果,减少搅拌罐1内底壁原液持续粘附引发糊底事故的可能,进而保证了本混料设备在进行原液混料处理过程中原液的混合质量;
66.s4、在混料过程中二号电子阀14处于关闭的情况下,在混料搅拌一段时间后,启动一号电子阀13和三号电子阀15,进而使得上层混合的原液和下层混合的原液分别进入一号空腔16和二号空腔17中,并通过内部的二号电导率感应器19和一号电导率感应器18对两组空腔中原液的电导率进行检测,在两组空腔中电导率不等时,判断两组空腔中原液混合程度不相同,此时一号电子阀13关闭,二号电子阀14和三号电子阀15开启,通管7内部的液体集中转移至隔板8的下方,同时开启控制阀10,使得上下层混合液在伴随圆杆5转动的过程中,通过通料管9实现液体交换,交换3-5min后关闭二号电子阀14和控制阀10,以便进行下一轮的搅拌操作,实现循环混料,直至一号空腔16和二号空腔17内部检测液体之间的电导率数值相同时,代表搅拌罐1内部原液搅拌均匀,停止搅拌;
67.s5、通过出气管28将充气泵24输入搅拌罐1内部的气体予以排放,在此过程中,原液中的水体受热形成蒸汽进入出气管28内部并被温度感应器30检测到温度值处于搅拌罐1工作环境下水的沸点温度,小型制冷器32启动向冷凝罩29的内部输送制冷气体,进而使得出气管28内部的蒸汽液化返流至搅拌罐1的内部,进而使得搅拌罐1在搅拌混合过程中减少溶剂水分的挥发,保证原液有效成分的比例。
68.工作原理:在混料处理前,将隔板8安装在圆杆5表面二分之一高度处,之后开启控制阀10,将圆杆5及隔板8投放至注有原液的搅拌罐1中,使得隔板8上下两层的原液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使得每层混合液体的深度减少,进而减少搅拌时的阻力,之后关闭控制阀,启动伺服电机3和加热层21,进行相应的搅拌混料处理;
69.在二号电子阀14关闭的情况下,启动一号电子阀13和三号电子阀15,使得一号空腔16和二号空腔17保持开放状态,此时隔板8上下层的混合原液分别进入一号空腔16和二号空腔17中进行电导率数据检测,在两组空腔中电导率不等时,判断两组空腔中原液混合程度不相同,开启控制阀10,使得上下层混合液通过通料管9实现液体交换,之后关闭二号电子阀14和控制阀10,以便进行下一轮的搅拌操作,实现持续性的循环混料;
70.在加热搅拌混料的过程中,启动充气泵24,通过分支管27向通气管23的内部输送间歇性的气体,进而使得滚球22在气体的托呈作用下处于上下起伏的状态,从而对处于搅拌罐1底壁的原液起到相应的搅拌处理,减少粘锅糊底现象的发生,进而保证本混料设备的混料质量;
71.原液中的水分受热蒸发形成蒸汽进入出气管28内部,小型制冷器32启动,使得冷凝罩29能够对出气管28予以降温处理,使得出气管28内部的蒸汽液化并沿着出气管28的内壁返流至搅拌罐1的内部,之后气体通过二号透气膜31的拦截单向通过出气管28排出搅拌罐1的内部,以此保证搅拌罐1内部的气压平衡,减少搅拌混料过程中发生膨胀爆炸的可能。
72.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