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镭射文本防伪薄膜的制作方法

2022-07-27 18:45:3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镭射防伪标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镭射文本防伪薄膜。


背景技术:

2.镭射防伪标签是用激光彩虹全息图制版技术和模压复制技术,在产品上制作的一种可视的图文信息,具有较好的装饰效果和防伪效果。
3.目前,镭射防伪标签中的文字信息是通过酸洗方式形成的,即通过化学腐蚀的方式形成所需的文字标识,该加工方法会带来污染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镭射文本防伪薄膜,旨在提供一种加工方便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镭射文本防伪薄膜。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镭射文本防伪薄膜,所述镭射文本防伪薄膜包括:
6.载体基膜;
7.离型层,所述离型层通过涂布设于所述载体基膜的一侧;
8.镭射图案层,所述镭射图案层设于所述离型层远离所述载体基膜的一侧;
9.文本图案层,所述文本图案层设于所述镭射图案层远离所述离型层的一侧,所述文本图案层包括油膜区和图案区,所述图案区有多个且分散于所述油膜区,所述油膜区通过带有油膜的图案辊转印形成,所述图案区通过金属真空蒸镀以形成,
10.胶黏层,所述胶黏层设于所述文本图案层远离所述镭射图案层的一侧。
11.可选地,所述镭射文本防伪薄膜还包括铝层,所述铝层设于所述镭射图案层和所述文本图案层之间,所述铝层通过金属铝真空蒸镀以形成。
12.可选地,所述铝层的厚度为20nm~50nm。
13.可选地,所述图案区为锌铝合金层。
14.可选地,所述油膜区为氟油层。
15.可选地,所述载体基膜为pet薄膜,所述载体基膜的厚度为10μm~15μm。
16.可选地,所述离型层由有机硅树脂制成,所述离型层的厚度为1μm~2μm。
17.可选地,所述镭射图案层通过激光镭射模压形成,所述镭射图案层的厚度为2μm~5μm。
18.可选地,所述文本图案层的厚度为20nm~50nm。
19.可选地,所述胶黏层由热熔性塑胶或者树脂制成,所述胶粘层的厚度为5μm~10μm。
2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包括依次设置的载体基膜、离型层、镭射图案层、文本图案层和胶黏层,文本图案层包括油膜区和多个图案区,多个图案区分散于油膜区,油膜区通过带有油膜的图案辊转印形成,该图案辊使得形成的油膜区具有多个空白区,通过金属真空蒸
镀的方式在空白区的位置沉积金属,形成图案区,由于采用了蒸镀金属无法附着于油膜从而沉积形成文字标识的技术手段,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文字标识通过酸洗形成存在的污染环境的问题,进而实现了加工方便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镭射文本防伪薄膜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镭射文本防伪薄膜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文本图案层的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号说明:
25.镭射文本防伪薄膜100;载体基膜10;离型层20;镭射图案层30;文本图案层40;油膜区41;图案区42;胶黏层50;铝层60。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8.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9.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0.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镭射文本防伪薄膜100,通过烫印于产品上以起到防伪效果。
31.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32.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该镭射文本防伪薄膜100包括载体基膜10、离型层20、镭射图案层30、文本图案层40和胶黏层50,其中,离型层20通过涂布设于载体基膜10的一侧;镭射图案层30设于离型层20远离载体基膜10的一侧;文本图案层40设于镭射图案层30远离离型层20的一侧,文本图案层40包括油膜区41和图案区42,图案区42有多个且分散于油膜区41,油膜区41通过带有油膜的图案辊转印形成,图案区42通过金属真
空蒸镀以形成,胶黏层50设于文本图案层40远离镭射图案层30的一侧。
33.在本实用新型中,文本图案层40通过油膜转印和金属蒸镀的方式形成,油膜所在的位置表面张力低,金属无法附着,未形成油膜的位置可通过金属蒸镀形成图案区42,在本实用新型利用了金属真空蒸镀时无法附着于油膜的这一特性,形成带有标识的文本图案层40,具体是这样实现的,用于形成油膜的油经过真空加热并蒸发至过油辊,过油辊表面形成油膜并转印至图案辊,图案辊将带有油膜的图案转印至镭射图案层30上,即通过油膜转印之后,在镭射图案层30上所形成的油膜区41和空白区,该空白区的形状与图案辊的表面形状相关,可根据文本的不同改变图案辊的表面形状,在该空白区未形成油膜,空白区的形状与所需文本图案的形状相同,随后经过金属真空高温蒸发、冷却、升华和沉积,空白区沉积金属形成图案区42,由此形成了文本图案层40。如图3所示,文本图案层40分散着多个logo标识,logo标识即通过金属蒸镀形成的,其余位置通过油膜转印形成,logo标识的具体内容可根据用户的要求设定,该文本图案层40的图案区42,即logo标识在透光的情况下可显示出来,以达到防伪的目的,通过该方式形成文本图案层40,具有加工方便且不影响环境的效果。
3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包括依次设置的载体基膜10、离型层20、镭射图案层30、文本图案层40和胶黏层50,文本图案层40包括油膜区41和多个图案区42,多个图案区42分散于油膜区41,油膜区41通过带有油膜的图案辊转印形成,该图案辊使得形成的油膜区41具有多个空白区,通过金属真空蒸镀的方式在空白区的位置沉积金属,形成图案区42,由于采用了蒸镀金属无法附着于油膜从而沉积形成文字标识的技术手段,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文字标识通过酸洗形成存在的污染环境的问题,进而实现了加工方便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技术效果。
35.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镭射文本防伪薄膜100还包括铝层60,铝层60设于镭射图案层30和文本图案层40之间,铝层60通过金属铝真空蒸镀以形成。在镭射图案层30和文本图案层40之间增加一个铝层60,可以增加镭射图案层30的光泽度,提高镭射效果。铝层60的厚度为20nm~50nm。铝层60通过金属铝真空蒸镀以形成,金属铝在真空环境下高温蒸发气化,并均匀附着在镭射图案层30远离离型层20的一侧。
36.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图案区42为锌铝合金层。图案区42由锌金属和铝金属分别蒸镀以形成,金属铝和金属锌虽为分别蒸镀,但在高温下铝分子和锌分子相互交合,因此形成锌铝合金层,该锌铝合金层跟铝层60相比颜色较深,且透光的情况下可显示出来,且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和耐久性。
37.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油膜区41为氟油层。氟油为无色无味液体,且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由于油膜区41是通过真空蒸发并转印形成的,真空蒸发是在高温下进行的,因此,用于形成油膜区41的油需要在高温下仍然能够保持性能稳定,为了实现这一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氟油形成油膜区41。
38.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载体基膜10为pet薄膜,载体基膜10的厚度为10μm~15μm。pet薄膜为常用的介质薄膜,具有透明度高、韧性好以及热稳定性好等优点。
39.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离型层20由有机硅树脂制成,离型层20的厚度为1μm~2μm。
40.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镭射图案层30通过激光镭射模压形成,镭射图案层30
的厚度为2μm~5μm。镭射图案层30在光线照射下可呈现镭射效果。
41.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文本图案层40的厚度为20nm~50nm。文本图案层40由油膜区41和图案区42组成,该两个区域的厚度相同。
42.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胶黏层50由热熔性塑胶或者树脂制成,胶粘层的厚度为5μm~10μm。该镭射文本防伪薄膜100通过胶黏层50粘接在产品上,胶黏层50在外部压力和温度共同作用下,使得镭射文本防伪薄膜100粘接于产品表面。
4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