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薄膜多层热压复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7-23 13:0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薄膜多层复合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膜多层热压复合装置。


背景技术:

2.薄膜热压复合装置是通过对需要复合的材料片的材进行加热压合,提升复合效果。申请号为cn201820602839.6 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热压复合机以及热压复合机系统。其中预热装置和压合装置采取前后设置,并且预热装置在前,压合装置在后,导致在加热的过程中各料卷输送的料带处于分离的状态,热压效率不高。此外,压合装置的压辊机构为线接触的一对压辊(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合压效率不高,无法适应多层或者厚度较大的膜料的复合。


技术实现要素:

3.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薄膜多层热压复合装置,提升热压复合装置的热压效率和使用适应性。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薄膜多层热压复合装置,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两端的卷料输送部与收卷部,所述机架上还设有热压部,所述热压部设置在机架和卷料输送部之间,所述热压部包括合压辊和一对承压辊,一对所述承压辊水平对称设置,所述合压辊的中心在一对所述承压辊中心连线的中垂线上,所述合压辊压合在一对所述承压辊上,所述热压部还包括热风部,所述热风部设置在所述合压辊的下方;所述合压辊活动连接在机架上,所述合压辊能够相对于机架上下移动,一对所述承压辊活动连接在机架上,当所述合压辊向下移动时,能够顶动所述承压辊朝两侧移动。
5.上述装置中,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薄膜多层热压复合装置,其中卷料输送部包括一组送料滚筒,收卷部包括收卷滚筒,对应复合层各层的料卷设置在送料滚筒上,料带经过导引辊,穿过合压辊和承压辊之间,最后收卷至收卷滚筒。本发明的原理是:采用三根“品”字形设置的压辊,料带在三根压辊之间的一段形成面接触式的压合面,该压合面包覆在合压辊上,并且在合压辊与承压辊相切的地方形成一对线接触的压合边界,并且热风部设置在合压辊下方,热风从一对承压辊之间向上吹送,此时由于压合面上的料带与合压辊下端贴合形成弧形,起到了导流作用,热风能够从弧形低点沿着弧面向两端扩散,使得压合边界处能够充分受热,保证整个压合面受热受压,从而提升热压复合效率。并且,当针对复合层数增加,或者膜料变厚等需要增加压力的情况时,通过给合压辊施加向下的压力,此时合压辊下移推动一对承压辊往两侧移动,从而增大包覆在合压辊下方的料带的包角,不但增大了合压压力,并且增大了压合面的面积,从而提升热压复合效率,以适应不同的情况,提升使用适应性。因此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薄膜多层热压复合装置能够提升热压复合效率,并且具有使用适应性好的优点。
6.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薄膜多层热压复合装置,所述承压辊两端铰接有一对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一端设有长孔槽,所述合压辊端部设置在长孔槽内,所述第一连杆远离
长孔槽一端与机架滑动连接。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设置第一连杆,当合压辊推动承压辊移动时,此时承压辊受到第一连杆在铰接处的反作用力始终穿过合压辊的中心,从而保证合压辊和承压辊之间压合的稳定性。并且,合压辊设置在长孔槽内,保证直接驱动承压辊移动的是合压辊产生的压力,区别于一般的铰接,造成合压辊和承压辊距离恒定,这样连杆起到了传递压力的作用,导致合压辊和承压辊之间的合压力没有变化。
7.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薄膜多层热压复合装置,所述机架两侧的墙板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连杆远离长孔槽一端设置在第一滑槽内。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保证第一连杆运动的平稳性。
8.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薄膜多层热压复合装置,每侧的机架墙板上的第一滑槽数量为1,所述第一滑槽呈水平方向延伸设置,还包括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两端分别与同侧的一对所述第一连杆相连接。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安装在第一连杆远离长孔槽一端。基于上述结构,所述第一弹簧提供反作用力,保证承压辊始终能够压合在合压辊上,起到了复位作用。同侧的第一连杆共用一个第一滑槽和第一弹簧结构紧凑性好。
9.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杆远离长孔槽一端设有滑轮,所述滑轮设置在第一滑槽内。
10.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所述第一连杆远离长孔槽一端连接,所述滑轮为轴承,所述滑轮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两端,所述连接轴从轴承内孔向外延伸设有弹簧固定座,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一对连接轴的同侧的弹簧固定座之间。基于上述结构,所述连接轴提升了第一连杆和承压辊整体的结构稳固性。此外,由于当滑轮在第一滑槽内滚动时,如果使用普通的滑轮,当在滑轮上设置弹簧座时,弹簧座会随滑轮一起滚动,一方面会拉损第一弹簧,另一方面由于第一弹簧的限制,最终滑轮会无法滚动,只能抱死滑动,影响弹簧的回弹效果以及移动的平稳性。通过采用轴承为滑轮能够使得滑轮的滚动和连接轴分离,再在连接轴两端延伸处设置弹簧固定座,从而避免了上述问题的发生。
11.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薄膜多层热压复合装置,还包括移动架,所述合压辊转动设置在移动架上,所述移动架两端与机架墙板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架在合压辊下方设有安装横板,所述热风部固定在安装横板上。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设置移动架一方面保证合压辊的移动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将热风部设置在安装横板上,能够保证热风部与合压辊的距离始终不变,防止合压辊上下移动时,热风部和合压辊距离变化影响加热效果。
12.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薄膜多层热压复合装置,所述机架墙板上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呈竖直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合压辊两侧设有滑块,所述滑块设置在第二滑槽内。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保证移动架移动的稳定性。
13.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薄膜多层热压复合装置,所述机架在第二滑槽的上方设有压力调节装置,所述压力调节装置包括弹簧腔,所述弹簧腔向下延伸穿过所述第二滑槽上端,所述弹簧腔内设有调压弹簧和调压螺钉,所述调压螺钉与调压弹簧腔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调压弹簧设置在调压螺钉和滑块之间。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通过调节调压螺钉在弹簧腔的纵向位置,调压弹簧伸缩量产生变化,从而调节合压辊对承压辊的压力。优选的,所述滑块上端设有弹簧套杆,所述调压弹簧套设在弹簧套杆上,从而保证弹簧的定位,对应于弹簧套杆所述调压螺钉上设有穿孔。
14.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薄膜多层热压复合装置,还包括拽引部,所述拽引部包括拽
引辊和拽引装置,所述拽引辊与机架滑动连接,所述拽引辊设置在所述热压部相对于料卷输送方向的后侧,所述拽引装置与拽引辊传动连接;当合压辊向下移动时,所述拽引装置驱动拽引辊朝张紧料带的方向移动。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拽引辊设置在所述热压部相对于料卷输送方向的后侧,应理解为,以料卷输送方向为前,料卷输送方向的逆向为后。需要解释的是:当所述合压辊向下移动时,由于承压辊朝外侧移动,并且合压辊和承压辊都朝料卷输送方向的转动,因此,料带上会产生朝向输送方向的张力,此张力如果直接拉动卷料输送部上的料卷,会因为送料滚筒的阻力的作用,以及合压辊和承压辊相切处合压力的作用,而造成料带在近卷料输送部一侧的合压辊和承压辊相切的地方产生过度延展,甚至会产生断裂的情况。因此,设置拽引部,当合压辊下移时,通过设置在热压部后侧的拽引部,同时产生拽拉张力,克服送料滚筒产生的阻力,防止合压辊和承压辊相切位置的张力变化过大导致发生的过度延展的情况。
15.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薄膜多层热压复合装置,所述拽引装置包括一对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分别设置在拽引辊两端,所述第二连杆一端与所述拽引辊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另一端与承压辊转动连接,所述机架墙板上设有第三滑槽,所述拽引辊两端设置在第三滑槽内。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通过第二连杆,能够保证拽引辊与合压辊和承压辊运动的同步性,此外,拽引辊产生的拽拉力是合压辊下移挤压承压辊产生的分力,因此分散了合压辊和承压辊之间产生的拉力,使得作用力点整体前移至拽引辊处,机构巧妙,能够有效防止合压辊和承压辊相切位置的张力变化过大导致的问题。
16.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薄膜多层热压复合装置,还包括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一端与拽引辊端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另一端与所述机架相连接。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弹簧起到复位拽引辊的作用,也提供反作用力。此外,合压辊下压时同时受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产生的反作用力产生的阻力,相对于只使用第一弹簧提供阻力,避免第一弹簧因承力过大而选用过为粗大的弹簧。
17.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薄膜多层热压复合装置,采用三根“品”字形设置的压辊,料带在三根压辊之间的一段形成面接触式的压合面,该压合面包覆在合压辊上,并且在合压辊与承压辊相切的地方形成一对线接触的压合边界,并且热风部设置在合压辊下方,热风从一对承压辊之间向上吹送,此时由于压合面上的料带与合压辊下端贴合形成弧形,起到了导流作用,热风能够从弧形低点沿着弧面向两端扩散,使得压合边界处能够充分受热,保证整个压合面受热受压,从而提升热压复合效率。并且,当针对复合层数增加,或者膜料变厚等需要增加压力的情况时,通过给合压辊施加向下的压力,此时合压辊下移推动一对承压辊往两侧移动,从而增大包覆在合压辊下方的料带的包角,不但增大了合压压力,并且增大了压合面的面积,从而提升热压复合效率,以适应不同的情况,提升使用适应性。因此能够提升热压复合效率,并且具有使用适应性好的优点。
18.2.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薄膜多层热压复合装置,设置第一连杆,当合压辊推动承压辊移动时,此时承压辊受到第一连杆在铰接处的反作用力始终穿过合压辊的中心,从而保证合压辊和承压辊之间压合的稳定性。并且,合压辊设置在长孔槽内,保证直接驱动承压辊移动的是合压辊产生的压力,区别于一般的铰接,造成合压辊和承压辊距离恒定,这样连杆起到了传递压力的作用,导致合压辊和承压辊之间的合压力没有变化。
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7.实施例:结合图1-图6所述的一种薄膜多层热压复合装置,包括机架1和设置在机架1两端的卷料输送部2与收卷部6,所述机架1上还设有热压部3,所述热压部3设置在机架1和卷料输送部2之间,所述热压部3包括合压辊31和一对承压辊32,一对所述承压辊32水平对称设置,所述合压辊31的中心在一对所述承压辊32中心连线的中垂线上,所述合压辊31压合在一对所述承压辊32上,所述热压部3还包括热风部34,所述热风部34设置在所述合压辊31的下方;所述合压辊31活动连接在机架1上,所述合压辊31能够相对于机架1上下移动,一对所述承压辊32活动连接在机架1上,当所述合压辊31向下移动时,能够顶动所述承压辊32朝两侧移动。
28.基于上述结构,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薄膜多层热压复合装置,其中卷料输送部2包括一组送料滚筒21,收卷部6包括收卷滚筒61,对应复合层各层的料卷4设置在送料滚筒21上,料带41经过导引辊,穿过合压辊31和承压辊32之间,最后收卷至收卷滚筒61。本实施例的原理是:采用三根“品”字形设置的压辊,料带41在三根压辊之间的一段形成面接触式的压合面,该压合面包覆在合压辊31上,并且在合压辊31与承压辊32相切的地方形成一对线接触的压合边界,并且热风部34设置在合压辊31下方,热风从一对承压辊32之间向上吹送,此时由于压合面上的料带41与合压辊31下端贴合形成弧形,起到了导流作用,热风能够从弧形低点沿着弧面向两端扩散,使得压合边界处能够充分受热,保证整个压合面受热受压,从而提升热压复合效率。并且,当针对复合层数增加,或者膜料变厚等需要增加压力的情况时,通过给合压辊31施加向下的压力,此时合压辊31下移推动一对承压辊32往两侧移动,从而增大包覆在合压辊31下方的料带41的包角,不但增大了合压压力,并且增大了压合面的面积,从而提升热压复合效率,以适应不同的情况,提升使用适应性。因此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薄膜多层热压复合装置能够提升热压复合效率,并且具有使用适应性好的优点。
29.本实施例中,所述承压辊32两端铰接有一对第一连杆33,所述第一连杆33一端设有长孔槽331,所述合压辊31端部设置在长孔槽331内,所述第一连杆33远离长孔槽331一端与机架1滑动连接。设置第一连杆33,当合压辊31推动承压辊32移动时,此时承压辊32受到第一连杆33在铰接处的反作用力始终穿过合压辊31的中心,从而保证合压辊31和承压辊32之间压合的稳定性。并且,合压辊31设置在长孔槽331内,保证直接驱动承压辊32移动的是合压辊31产生的压力,区别于一般的铰接,造成合压辊31和承压辊32距离恒定,这样连杆起到了传递压力的作用,导致合压辊31和承压辊32之间的合压力没有变化。此外,所述机架1两侧的墙板上设有第一滑槽11,所述第一连杆33远离长孔槽331一端设置在第一滑槽11内。保证第一连杆33运动的平稳性。本实施例中,每侧的机架1墙板上的第一滑槽11数量为1,所述第一滑槽11呈水平方向延伸设置,还包括第一弹簧35,所述第一弹簧35两端分别与同侧的一对所述第一连杆33相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簧35安装在第一连杆33远离长孔槽331一端。基于上述结构,所述第一弹簧35提供反作用力,保证承压辊32始终能够压合在合压辊31上,起到了复位作用。同侧的第一连杆33共用一个第一滑槽11和第一弹簧35结构
紧凑性好。
30.此外,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杆33远离长孔槽331一端设有滑轮332,所述滑轮332设置在第一滑槽11内。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接轴36,所述连接轴36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所述第一连杆33远离长孔槽331一端连接,并且,所述滑轮332为轴承,所述滑轮332套设在所述连接轴36两端,所述连接轴36从轴承内孔向外延伸设有弹簧固定座,所述第一弹簧35设置在一对连接轴36的同侧的弹簧固定座之间。基于上述结构,所述连接轴36提升了第一连杆33和承压辊32整体的结构稳固性。此外,由于当滑轮332在第一滑槽11内滚动时,如果使用普通的滑轮,当在滑轮上设置弹簧座时,弹簧座会随滑轮一起滚动,一方面会拉损第一弹簧35,另一方面由于第一弹簧35的限制,最终滑轮会无法滚动,只能抱死滑动,影响弹簧的回弹效果以及移动的平稳性。通过采用轴承为滑轮332能够使得滑轮332的滚动和连接轴36分离,再在连接轴36两端延伸处设置弹簧固定座,从而避免了上述问题的发生。
31.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移动架37,所述合压辊31转动设置在移动架37上,所述移动架37两端与机架1墙板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架37在合压辊31下方设有安装横板371,所述热风部34固定在安装横板371上。设置移动架37一方面保证合压辊31的移动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将热风部34设置在安装横板371上,能够保证热风部34与合压辊31的距离始终不变,防止合压辊31上下移动时,热风部34和合压辊31距离变化影响加热效果。并且,所述机架1墙板上设有第二滑槽12,所述第二滑槽12呈竖直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合压辊31两侧设有滑块372,所述滑块372设置在第二滑槽12内。保证移动架37移动的稳定性。此外,所述机架1在第二滑槽12的上方设有压力调节装置13,所述压力调节装置13包括弹簧腔130,所述弹簧腔130向下延伸穿过所述第二滑槽12上端,所述弹簧腔130内设有调压弹簧131和调压螺钉132,所述调压螺钉132与调压弹簧腔130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调压弹簧131设置在调压螺钉132和滑块372之间。通过调节调压螺钉132在弹簧腔130的纵向位置,调压弹簧131伸缩量产生变化,从而调节合压辊31对承压辊32的压力。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块372上端设有弹簧套杆3721,所述调压弹簧131套设在弹簧套杆3721上,从而保证弹簧的定位,对应于弹簧套杆3721所述调压螺钉132上设有穿孔。
32.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拽引部5,所述拽引部5包括拽引辊51和拽引装置,所述拽引辊51与机架1滑动连接,所述拽引辊51设置在所述热压部3相对于料卷输送方向的后侧,所述拽引装置与拽引辊51传动连接;当合压辊31向下移动时,所述拽引装置驱动拽引辊51朝张紧料带的方向移动。其中,所述拽引辊51设置在所述热压部3相对于料卷输送方向的后侧,应理解为,以料卷输送方向为前,料卷输送方向的逆向为后。需要解释的是:当所述合压辊31向下移动时,由于承压辊32朝外侧移动,并且合压辊31和承压辊32都朝料卷输送方向的转动,因此,料带41上会产生朝向输送方向的张力,此张力如果直接拉动卷料输送部2上的料卷,会因为送料滚筒21的阻力的作用,以及合压辊31和承压辊32相切处合压力的作用,而造成料带41在近卷料输送部2一侧的合压辊31和承压辊32相切的地方产生过度延展,甚至会产生断裂的情况。因此,设置拽引部5,当合压辊31下移时,通过设置在热压部3后侧的拽引部5,同时产生拽拉张力,克服送料滚筒21产生的阻力,防止合压辊31和承压辊32相切位置的张力变化过大导致发生的过度延展的情况。本实施例中,所述拽引装置包括一对第二连杆52,所述第二连杆52分别设置在拽引辊51两端,所述第二连杆52一端与所述拽引辊5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52另一端与承压辊32转动连接,所述机架1墙板上设有第三滑槽
14,所述拽引辊51两端设置在第三滑槽14内。通过第二连杆52,能够保证拽引辊51与合压辊31和承压辊32运动的同步性,此外,拽引辊51产生的拽拉力是合压辊31下移挤压承压辊32产生的分力,因此分散了合压辊31和承压辊32之间产生的拉力,使得作用力点整体前移至拽引辊51处,机构巧妙,能够有效防止合压辊31和承压辊32相切位置的张力变化过大导致的问题。此外,还包括第二弹簧53,所述第二弹簧53一端与拽引辊51端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53另一端与所述机架1相连接。所述第二弹簧53起到复位拽引辊51的作用,也提供反作用力。此外,合压辊31下压时同时受到第一弹簧35和第二弹簧53产生的反作用力产生的阻力,相对于只使用第一弹簧35提供阻力,避免第一弹簧35因承力过大而选用过为粗大的弹簧。
33.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