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汽车后视镜除水除雾装置

2022-07-16 19:59:0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属于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后视镜除水除雾装置。


背景技术:

2.汽车后视镜位于汽车头部的左右两侧,以及汽车内部的前方。汽车后视镜反映汽车后方、侧方和下方的情况,使驾驶者可以间接的看清楚这些位置的情况,它起着"第二只眼睛"的作用,扩大了驾驶者的视野范围。
3.汽车后视镜是现代交通车辆必备的组成元件,是辅助驾驶员安全行驶的重要组成之一,其主要作用是辅助驾驶员观察后侧交通环境,通过后视镜的反光镜及时反馈后侧交通环境,为驾驶员的转向、避让后方车辆等安全行驶提供重要帮助。
4.然而在雨雾天行驶时,由于空气中存在大量雨水与雾气,现有的汽车后视镜往往会残留较多雨水与雾气,使其后视镜反光镜表面视线被遮挡,致使驾驶员无法判断后方交通环境,易发生交通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5.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6.基于现有的汽车后视镜雨雾天气行驶时往往会残留较多雨水与雾气,使其后视镜反光镜表面视线被遮挡,致使驾驶员无法判断后方交通环境,易发生交通事故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后视镜除水除雾装置。
7.2.技术方案
8.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后视镜除水除雾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转换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转换机构包括依次连通的进风口、流道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横截面、所述流道横截面和所述出风口横截面依次减小。
9.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进风口横截面大小为所述出风口横截面大小的六倍。
10.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紧固带和挂钩,所述紧固带上设置有纽扣,所述紧固带一端与所述转换机构连接,所述紧固带另一端与所述挂钩连接,所述挂钩悬挂于所述后视镜外壳上。
11.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挂钩为2个,所述紧固带为2条,所述纽扣为2个。
12.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转换机构通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紧固带连接。
13.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出风口与后视镜镜面相对设置。
14.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出风口向下倾斜设置。
15.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出风口内设置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向下倾斜设置。
16.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后视镜镜面上端。
17.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出风口设置有过滤网。
18.3.有益效果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汽车后视镜除水除雾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
20.本技术提供的汽车后视镜除水除雾装置,为一种无动力与多尺寸适应型汽车后视镜除水除雾装置。
21.本技术提供的汽车后视镜除水除雾装置,利用汽车行驶过程中经过后视镜的流体,通过转换机构将无用流体转换为动力源,无需安装额外动力装置与控制电路即可实现汽车后视镜的除水除雾功能,高效可靠,绿色节能环保。
22.本技术提供的汽车后视镜除水除雾装置,转换机构进风口尺寸大,出风口尺寸小,进风口工作面积是出风口的六倍。利用流体动力学基本原理,流体由大面积进口通过小面积出口时,转换机构可将出口处流体流速提高为进口处流速的数倍,从而提高转换机构除水除雾能力。
23.本技术提供的汽车后视镜除水除雾装置,结构简单,其他组件互换性高。由于转换机构结构简单,可通过制定模具进行批量化生产与制造。
24.本技术提供的汽车后视镜除水除雾装置,安装时仅需将底部挂钩安装于汽车后视镜外壳底部,转换机构出风口安装于后视镜外壳上方凹陷处,将细带穿过转换机构和底部挂钩的安装孔,最后利用细带纽扣将细带紧固即可,安装便捷高效。
25.本技术提供的汽车后视镜除水除雾装置,利用底部挂钩、紧固带与紧固带纽扣的配合,通过移动底部挂钩在汽车后视镜外壳底部外壳的位置,找到底部挂钩的最佳受力和紧固位置,即可将转换机构牢固安装于汽车后视镜外壳上,从而适应不同车型后视镜外壳的不同尺寸与外形。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的汽车后视镜除水除雾装置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的转换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地描述,依照这些详细的描述,所属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清楚地理解本技术,并能够实施本技术。在不违背本技术原理的情况下,各个不同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进行组合以获得新的实施方式,或者替代某些实施例中的某些特征,获得其它优选的实施方式。
29.参见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后视镜除水除雾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转换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转换机构包括依次连通的进风口1、流道2和出风口3,所述进风口1横截面、所述流道2横截面和所述出风口3横截面依次减小。
30.转换机构是无动力与多尺寸适应型汽车后视镜除水除雾装置的核心组件,负责将车辆行驶过程中流经后视镜的流体进行速度转换。其利用流体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将转换机构进风口1处低速风经过内部流道2加速后,从转换机构出风口3流出并吹向汽车后视镜镜面,利用加速后的流体将汽车后视镜的雨水和雾气清除干净,从而保障了驾驶员对后方
交通环境的观测能力,提高了雨雾天气驾驶的安全性。
31.这里的出风口3位置和角度均不进行限制,只要能实现出风口3的风能对后视镜镜面由上往下吹即可。
32.转换机构出风口3靠近汽车后视镜4镜面,进风口1正向汽车前进方向。汽车行驶时,迎面风通过该汽车后视镜除水除雾装置的转换机构进风口1进入其内部,利用转换机构内部流道2对流体进行流速转换,加速后流体吹向汽车后视镜4。
33.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1横截面大小为所述出风口3横截面大小的六倍。
34.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紧固带5和挂钩6,所述紧固带5上设置有纽扣7,所述紧固带5一端与所述转换机构连接,所述紧固带5另一端与所述挂钩6连接,所述挂钩6悬挂于所述后视镜4外壳上。
35.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1处设置有安装孔8,所述转换机构通过所述安装孔8与所述紧固带6连接。
36.挂钩6、紧固带5以及转换机构共同作用将自身紧固在汽车后视镜4外壳体。
37.转换机构进风口1下沿有安装孔8,紧固带5穿过安装孔8。底部挂钩6形状似钩状,安装于汽车后视镜4底部,底部挂钩6有通孔,紧固带5穿过通孔。紧固带纽扣7将紧固带5夹紧固定。
38.由于不同车型所配备的汽车后视镜外形不同,所以设计适用于单一车型的汽车后视镜除水除雾装置已不能满足实际使用需求,所以本技术为克服此缺陷,设计了由底部挂钩6、紧固带5和紧固带纽扣7组成的多尺寸适应型安装结构。由于汽车后视镜镜面整体凹陷于汽车后视镜外壳内部,所以可将底部挂钩6悬挂于汽车后视镜4外壳底部凹陷处,将紧固带5穿过底部挂钩6通孔和进风口1处的紧固带安装孔8,最后利用紧固带纽扣7紧固转换机构、底部挂钩6和紧固带5,实现无动力与多尺寸适应型汽车后视镜除水除雾装置牢固安装于汽车后视镜外壳。该多尺寸适应型安装结构可通过调节底部挂钩6位置来适应不同车型的不同后视镜外形,提高该安装结构的通用性,实现汽车后视镜多尺寸适应型的功能特点。
39.进一步地,所述挂钩6为2个,所述紧固带5为2条,所述纽扣7为2个。如图1所示,本技术中采用挂钩6、紧固带5和纽扣7的数量均为2个,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这里的数量不进行特别设置,只要能实现固定功能即可。
40.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出风口3与后视镜4镜面相对设置。这里的设置方式只是进行举例说明,其他方式只要能实现将风吹到整个后视镜4的镜面上即可。
41.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口3向下倾斜设置。出风口3向下倾斜,可使得风直接由上而下吹镜面。
42.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口3内设置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向下倾斜设置。导风板的设置使得出风口3有更多的设置方式。
43.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口3设置于所述后视镜4镜面上端。这样设置,由于出风口3截面较小,不影响后视镜4的使用,同时将水和雾除去。
44.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口3设置有过滤网。由于出风口3风速较高,防止杂质吹向镜面,对后视镜4造成破坏。
45.尽管在上文中参考特定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本技术公开的原理和范围内,可以针对本技术公开的配置和细节做出许多修改。
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确定,并且权利要求意在涵盖权利要求中技术特征的等同物文字意义或范围所包含的全部修改。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