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车载逆变器的可调式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7-16 18:27:5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车载逆变器的可调式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2.车载逆变器是一种方便的车用电源转换器,人们在使用车载逆变器时常通过螺栓进行安装或者直接放置在车里进行使用,使得人们在使用工具对车载逆变器进行拆卸时容易损坏车载逆变器,同时直接放置在车里容易造成外接数据线脱离,所以,需要设计一种安装装置。
3.专利申请:cn112046404a,公开日为20201208,公开了一种车载逆变器固定装置,通过打开备胎腔盖板,然后使得电源线从线槽内退出,拉动电源线,右侧的导线柱在前滑槽内向左侧滑动,弹性带被拉伸,电源线之间从导线柱上绕出,当电源线上的车载电源插头能够插接在车载电源插座上后,拧动锁紧螺钉,将电源线固定,防止电源线回缩。使用完成后松动锁紧螺钉,在弹性带的弹力作用下右侧的导线柱还原,电源线被缠绕分布在左右两侧的导线柱之间,将电源线放进线槽内使得下板对车载电源插头进行阻挡,该装置通过拧动锁紧螺钉对电源线进行固定,同时需要多次移动电源线,使得使用起来较为繁琐。
4.我们设计了一种使用方便的车载逆变器的可调式安装装置,以达到克服现有的固定装置使用时较为繁琐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车载逆变器的可调式安装装置,以克服现有的固定装置在使用时较为繁琐的缺点。
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车载逆变器的可调式安装装置,包括有:
7.安装板和固定柱,安装板左右两侧均连接有固定柱;
8.固定套,固定柱前后两侧均连接有固定套;
9.第一滑杆,固定套内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杆;
10.第一直线弹簧,第一滑杆内下侧连接有第一直线弹簧;
11.第一卡柱,第一直线弹簧前侧连接有第一卡柱,第一卡柱与第一滑杆滑动式连接;
12.第二直线弹簧,第一滑杆内上侧连接有第二直线弹簧;
13.第二卡柱,第二直线弹簧前侧连接有第二卡柱,第二卡柱与第一滑杆滑动式连接,固定套前部上侧开有通孔;
14.第二框体,前侧的两个第一滑杆上部之间连接有第二框体,后侧的两个第一滑杆上部之间连接有第二框体;
15.第一框体,前侧的第二框体前部中间连接有第一框体,后侧的第二框体后部中间连接有第一框体;
16.连杆,两个第二框体左侧之间连接有连杆;
17.定位机构,两个第二框体之间设有定位机构;
18.缠绕机构,两个第二框体之间设有缠绕机构。
19.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定位机构包括有:
20.第一转轴,前侧的第二框体前部中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转轴;
21.第一转轴,后侧的第二框体后部中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转轴;
22.第一转板,两个第一转轴内侧均设有第一转板;
23.第二滑杆,第一转板上均匀滑动式连接有三个第二滑杆;
24.定位板,前侧的三个第二滑杆内侧之间连接有定位板,后侧的三个第二滑杆内侧之间连接有定位板;
25.第三直线弹簧,前侧的定位板与前侧的第一转板之间均匀连接有三个第三直线弹簧,后侧的定位板与后侧的第一转板之间均匀连接有三个第三直线弹簧,第三直线弹簧绕在第二滑杆上;
26.电线,两个定位板之间放置有逆变器件,逆变器件右部连接有电线;
27.转接头,电线右侧连接有转接头。
28.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缠绕机构包括有:
29.支撑架,两个第二框体右部均连接有支撑架;
30.第二转轴,两个支撑架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转轴;
31.第一绕线轮,第二转轴上连接有用于绕卷电线的第一绕线轮,电线绕在第一绕线轮上。
32.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实现自动转动逆变器件的转动机构,转动机构包括有:
33.开关,前侧的第一框体前部中间安装有开关;
34.第一固定架,前侧的第一框体内前部连接有第一固定架;
35.电机,第一固定架内侧安装有电机,电机与开关通过电线连接,电机输出轴与前侧的第一转轴连接;
36.连接杆,前侧的第二框体前部下侧连接有连接杆,后侧的第二框体后部下侧连接有连接杆;
37.固定框,两个连接杆内侧均连接有固定框;
38.第二转板,两个第一转轴上均设有第二转板,两个第二转板下侧均开有第一开口,前侧的第一开口与前侧的固定框滑动式连接,后侧的第一开口与后侧的固定框滑动式连接;
39.第二固定架,两个固定框外侧均设有第二固定架,前侧的第一转轴与前侧的第二固定架转动式连接,后侧的第一转轴与后侧的第二固定架转动式连接;
40.第一扭簧,前侧的第二转板与前侧的第二固定架之间连接有第一扭簧,后侧的第二转板与后侧的第二固定架之间连接有第一扭簧,第一扭簧绕在第一转轴上;
41.第三转轴,两个第二固定架左侧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三转轴;
42.平皮带,两个第一转轴与第三转轴均通过皮带轮绕有平皮带。
43.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用于承托逆变器件的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有:
44.直齿轮,两个第一转轴上均连接有直齿轮;
45.第三固定架,两个固定框内侧均连接有第三固定架;
46.第三滑杆,两个第三固定架上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三滑杆;
47.齿条,两个第三滑杆上侧均连接有齿条,前侧的齿条与前侧的直齿轮啮合,后侧的齿条与后侧的直齿轮啮合;
48.托板,两个第三滑杆下侧之间连接有托板,托板与固定框滑动式连接;
49.第四直线弹簧,两个第三固定架与托板之间均连接有第四直线弹簧,第四直线弹簧绕在第三滑杆下侧。
50.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用于辅助放出电线的放线机构,放线机构包括有:
51.第二绕线轮,第二转轴前侧连接有第二绕线轮,前侧的第二框体右部开有第二开口;
52.拉绳,第二绕线轮上绕有拉绳,拉绳穿过第二开口与前侧的第二转板连接;
53.第二扭簧,第二绕线轮与前侧的支撑架之间连接有第二扭簧,第二扭簧绕在第二转轴前侧。
54.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用于夹紧数据线的夹紧机构,夹紧机构包括有:
55.安装架,两个第一转板上侧均连接有安装架;
56.第四滑杆,安装架左右两侧均滑动式连接有第四滑杆;
57.夹板,前侧的两个第四滑杆内侧之间连接有夹板,后侧的两个第四滑杆内侧之间连接有夹板;
58.第五直线弹簧,前侧的夹板左右两侧与前侧的安装架之间均连接有第五直线弹簧,后侧的夹板左右两侧与后侧的安装架之间均连接有第五直线弹簧,第五直线弹簧绕在第四滑杆上;
59.滑套,前侧的安装架前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滑套,后侧的安装架后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滑套;
60.弧形杆,两个第二框体内侧均连接有弧形杆,前侧的两个滑套与前侧的弧形杆滑动式连接,后侧的两个滑套与后侧的弧形杆滑动式连接。
61.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电机通过螺栓固接在第一固定架内侧。
62.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本发明通过定位板向内侧移动对逆变器件进行夹紧,然后人们将电线绕过第一绕线轮并将转接头插入车内接口,随后人们将数据线接头插入逆变器件接口内对电器进行充电,以此方便了人们使用;
63.2、通过人们按下开关,使得电机输出轴转动带动前侧的第一转轴转动,从而使得第一转板和定位板转动,使得逆变器件转动,平皮带和第三转轴转动,以此实现了自动转动,节省了人力;
64.3、通过人们手动向外侧移动夹板,使得第五直线弹簧被压缩,随后人们将数据线穿过两个夹板之间,然后人们松开夹板,使得第五直线弹簧复位带动夹板向内侧移动对数据线进行夹紧,避免了数据线轻易被折弯。
附图说明
65.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66.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67.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68.图4为本发明a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69.图5为本发明b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70.图6为本发明定位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71.图7为本发明c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72.图8为本发明缠绕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73.图9为本发明转动机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74.图10为本发明转动机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75.图11为本发明支撑机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76.图12为本发明支撑机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77.图13为本发明放线机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78.图14为本发明放线机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79.图15为本发明夹紧机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80.图16为本发明d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81.图17为本发明夹紧机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82.附图中各零部件的标记如下:1、安装板,2、固定柱,3、固定套,4、第一滑杆,5、第一卡柱,6、第一直线弹簧,7、第二卡柱,8、第二直线弹簧,9、通孔,10、第一框体,11、第二框体,12、连杆,13、定位机构,131、第一转轴,132、第一转板,133、定位板,134、第二滑杆,135、第三直线弹簧,136、逆变器件,137、电线,138、转接头,14、缠绕机构,141、支撑架,142、第二转轴,143、第一绕线轮,15、转动机构,151、开关,152、电机,153、第一固定架,154、第二转板,155、第一扭簧,156、第二固定架,157、连接杆,158、固定框,159、第三转轴,1510、平皮带,1511、第一开口,16、支撑机构,161、直齿轮,162、齿条,163、第三滑杆,164、第三固定架,165、第四直线弹簧,166、托板,17、放线机构,171、第二绕线轮,172、拉绳,173、第二扭簧,174、第二开口,18、夹紧机构,181、弧形杆,182、滑套,183、安装架,184、夹板,185、第五直线弹簧,186、第四滑杆。
具体实施方式
83.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84.实施例1
85.一种车载逆变器的可调式安装装置,现参考图1-图5,包括有安装板1、固定柱2、固定套3、第一滑杆4、第一卡柱5、第一直线弹簧6、第二卡柱7、第二直线弹簧8、第一框体10、第二框体11、连杆12、定位机构13和缠绕机构14,安装板1左右两侧均连接有固定柱2,固定柱2前后两侧均连接有固定套3,固定套3有四个,固定套3内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杆4,第一滑杆4有四个,第一滑杆4内下侧连接有第一直线弹簧6,第一直线弹簧6有四个,第一直线弹簧6前侧通过挂钩连接有第一卡柱5,第一卡柱5有四个,第一卡柱5与第一滑杆4滑动式连接,第一滑杆4内上侧连接有第二直线弹簧8,第二直线弹簧8有四个,第二直线弹簧8前侧通过挂钩连接有第二卡柱7,第二卡柱7有四个,第二卡柱7与第一滑杆4滑动式连接,固定套3前部上侧开有通孔9,通孔9有四个,第二卡柱7与前侧相近的通孔9接触,前侧的两个第一滑杆4上部之间连接有第二框体11,后侧的两个第一滑杆4上部之间连接有第二框体11,第二框体
11有两个,前侧的第二框体11前部中间焊接有第一框体10,后侧的第二框体11后部中间也焊接有第一框体10,第一框体10有两个,两个第二框体11左侧之间连接有连杆12,两个第二框体11之间设有定位机构13,两个第二框体11之间设有缠绕机构14。
86.现参考图1、图2、图6和图7,定位机构13包括有第一转轴131、第一转板132、定位板133、第二滑杆134、第三直线弹簧135、电线137和转接头138,前侧的第二框体11前部中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转轴131,后侧的第二框体11后部中间也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转轴131,第一转轴131有两个,两个第一转轴131内侧均设有第一转板132,第一转板132上均匀滑动式连接有三个第二滑杆134,第二滑杆134有六个,前侧的三个第二滑杆134内侧之间焊接有定位板133,后侧的三个第二滑杆134内侧之间也焊接有定位板133,定位板133有两个,前侧的定位板133与前侧的第一转板132之间均匀连接有三个第三直线弹簧135,后侧的定位板133与后侧的第一转板132之间也均匀连接有三个第三直线弹簧135,第三直线弹簧135有六个,第三直线弹簧135绕在第二滑杆134上,两个定位板133之间放置有逆变器件136,逆变器件136右部连接有电线137,电线137右侧连接有转接头138。
87.现参考图1、图2和图8,缠绕机构14包括有支撑架141、第二转轴142和第一绕线轮143,两个第二框体11右部均焊接有支撑架141,两个支撑架141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转轴142,第二转轴142上连接有第一绕线轮143,电线137绕在第一绕线轮143上。
88.当人们需要安装车载逆变器时,人们可使用这种车载逆变器的可调式安装装置,首先人们通过固定安装板1将本车载逆变器的可调式安装装置安装在车内,当人们需要放置逆变器件136时,人们可手动向外侧移动定位板133,从而使得第二滑杆134向外侧移动,使得第三直线弹簧135被压缩,随后人们手托着逆变器件136,使得逆变器件136位于两个定位板133中间,然后人们松开定位板133,从而使得第三直线弹簧135复位带动定位板133向内侧移动与逆变器件136接触,使得第二滑杆134向内侧移动,以此实现了夹紧的效果,然后人们将电线137绕在第一绕线轮143上,再将转接头138与车上的接口连接,以此避免了电线137缠绕,当人们需要调节逆变器件136高度时,人们可手动向后移动第二卡柱7,从而使得第二直线弹簧8被压缩,当第二卡柱7向后移动远离通孔9时,人们手动向上移动连杆12,从而使得第二框体11和第一滑杆4向上移动,使得第一卡柱5和第二卡柱7向上移动,当第二卡柱7向上移动远离固定套3时,第二直线弹簧8复位带动第二卡柱7向前移动复位,当第一卡柱5向上移动与通孔9接触时,处于压缩状态下的第一直线弹簧6复位带动第一卡柱5向前移动复位,此时第一卡柱5将第一滑杆4卡住,以此实现了调节高度的效果,当人们需要调低逆变器件136高度时,人们手动向后移动第一卡柱5,从而使得第一直线弹簧6被压缩,当第一卡柱5远离通孔9时,人们手动向下移动连杆12,从而使得第二框体11和第一滑杆4向下移动,使得第二卡柱7和第一卡柱5向下移动,当第二卡柱7向下移动与固定套3接触时,人们手动向后移动第二卡柱7,从而使得第二直线弹簧8被压缩,当第二卡柱7移动至第一滑杆4内部时,人们继续手动向下移动第二框体11,使得第一滑杆4向下移动,当第二卡柱7向下移动至与通孔9接触时,第二直线弹簧8复位带动第二卡柱7向前移动复位,此时第二卡柱7将第一滑杆4卡住,然后人们可将数据线接头插入逆变器件136接口内对电器进行充电,当人们需要转动逆变器件136接口的角度时,人们可手动转动逆变器件136,从而使得第一转板132和定位板133转动,使得第一转轴131转动,此时第一绕线轮143和第二转轴142转动将电线137放出,当逆变器件136接口转动至合适角度时,人们停止转动逆变器件136,以此避免了
数据线折弯,当使用完成时,人们首先反向转动逆变器件136至初始位置,从而使得第一转板132和定位板133反向转动,使得第一转轴131反向转动,然后人们手动反向转动第二转轴142,使得第一绕线轮143反向转动将电线137绕卷,当电线137被绕卷完成时,人们停止转动第二转轴142。
89.实施例2
90.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现参考图1、图2、图9和图10,还包括有转动机构15,转动机构15包括有开关151、电机152、第一固定架153、第二转板154、第一扭簧155、第二固定架156、连接杆157、固定框158、第三转轴159和平皮带1510,前侧的第一框体10前部中间安装有开关151,前侧的第一框体10内前部连接有第一固定架153,第一固定架153内侧通过螺栓固接有电机152,电机152与开关151通过电线137连接,电机152输出轴与前侧的第一转轴131连接,前侧的第二框体11前部下侧连接有连接杆157,后侧的第二框体11后部下侧也连接有连接杆157,两个连接杆157内侧均焊接有固定框158,两个第一转轴131上均设有第二转板154,两个第二转板154下侧均开有第一开口1511,前侧的第一开口1511与前侧的固定框158滑动式连接,后侧的第一开口1511与后侧的固定框158滑动式连接,两个固定框158外侧均设有第二固定架156,前侧的第一转轴131与前侧的第二固定架156转动式连接,后侧的第一转轴131与后侧的第二固定架156转动式连接,前侧的第二转板154与前侧的第二固定架156之间连接有第一扭簧155,后侧的第二转板154与后侧的第二固定架156之间也连接有第一扭簧155,第一扭簧155绕在第一转轴131上,两个第二固定架156左侧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三转轴159,两个第一转轴131与第三转轴159均通过皮带轮绕有平皮带1510。
91.现参考图2、图11和图12,还包括有支撑机构16,支撑机构16包括有直齿轮161、齿条162、第三滑杆163、第三固定架164、第四直线弹簧165和托板166,两个第一转轴131上均焊接有直齿轮161,两个固定框158内侧均连接有第三固定架164,两个第三固定架164上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三滑杆163,两个第三滑杆163上侧均连接有齿条162,前侧的齿条162与前侧的直齿轮161啮合,后侧的齿条162与后侧的直齿轮161啮合,两个第三滑杆163下侧之间连接有托板166,托板166与固定框158滑动式连接,两个第三固定架164与托板166之间均连接有第四直线弹簧165,第四直线弹簧165绕在第三滑杆163下侧。
92.现参考图2、图13和图14,还包括有放线机构17,放线机构17包括有第二绕线轮171、拉绳172和第二扭簧173,第二转轴142前侧连接有第二绕线轮171,前侧的第二框体11右部开有第二开口174,第二绕线轮171上绕有拉绳172,拉绳172穿过第二开口174与前侧的第二转板154连接,第二绕线轮171与前侧的支撑架141之间连接有第二扭簧173,第二扭簧173绕在第二转轴142前侧。
93.现参考图2、图15、图16和图17,还包括有夹紧机构18,夹紧机构18包括有弧形杆181、滑套182、安装架183、夹板184、第五直线弹簧185和第四滑杆186,两个第一转板132上侧均连接有安装架183,安装架183左右两侧均滑动式连接有第四滑杆186,第四滑杆186有四个,前侧的两个第四滑杆186内侧之间焊接有夹板184,后侧的两个第四滑杆186内侧之间也焊接有夹板184,夹板184有两个,前侧的夹板184左右两侧与前侧的安装架183之间均连接有第五直线弹簧185,后侧的夹板184左右两侧与后侧的安装架183之间均连接有第五直线弹簧185,第五直线弹簧185有四个,第五直线弹簧185绕在第四滑杆186上,前侧的安装架183前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滑套182,后侧的安装架183后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滑套182,滑
套182有四个,两个第二框体11内侧均连接有弧形杆181,前侧的两个滑套182与前侧的弧形杆181滑动式连接,后侧的两个滑套182与后侧的弧形杆181滑动式连接。
94.当人们需要转动逆变器件136接口角度时,人们可按下开关151,使得电机152启动,从而使得电机152输出轴转动带动前侧的第一转轴131转动,从而使得前侧的第二转板154和前侧的第一转板132转动,第一扭簧155扭转形变,使得平皮带1510和第三转轴159转动,进而后侧的第一转轴131、后侧的第二转板154和后侧的第一转板132转动,使得逆变器件136转动,当逆变器件136接口转动至合适角度时,人们再次按下开关151,使得电机152关闭,当人们需要逆变器件136接口转动至初始位置时,人们再次按下开关151,使得电机152输出轴反向转动带动前侧的第一转轴131反向转动,从而使得前侧的第二转板154和前侧的第一转板132反向转动,使得平皮带1510和第三转轴159反向转动,进而后侧的第一转轴131、后侧的第二转板154和后侧的第一转板132反向转动,第一扭簧155起缓冲的作用,使得逆变器件136反向转动,当逆变器件136接口反向转动至初始位置时,人们再次按下开关151,使得电机152关闭,以此实现了自动调节的效果,节省了人力。
95.当人们将逆变器件136置于两个定位板133之间时,人们将逆变器件136的底部与托板166接触,当定位板133将逆变器件136夹紧时,托板166起承托的作用,随后第一转轴131转动带动直齿轮161转动,从而使得齿条162向下移动,使得托板166向下移动,第四直线弹簧165被拉伸,当第一转轴131停止转动时,此时逆变器件136已转动至90度,向下移动后的托板166对逆变器件136起支撑的作用,第一转轴131反向转动带动直齿轮161反向转动,从而使得齿条162向上移动,使得托板166向上移动,第四直线弹簧165起缓冲的作用,此时托板166再次与逆变器件136底部接触。
96.前侧的第二转板154转动使得拉绳172拉动第二绕线轮171转动,使得第二转轴142转动,第二扭簧173扭转形变,此时第二绕线轮171转动将拉绳172放出,使得第一绕线轮143转动将电线137放出,以此实现了辅助放线的作用,避免了逆变器件136在转动时电线137被扯断,前侧的第二转板154反向转动时,第二扭簧173复位带动第二绕线轮171反向转动,从而使得第二转轴142反向转动,此时第二绕线轮171将拉绳172绕卷起来,使得第一绕线轮143反向转动将电线137绕卷起来。
97.当人们需要将数据线接头插入逆变器件136接口时,人们可手动向外侧移动夹板184,从而使得第四滑杆186向外侧移动,使得第五直线弹簧185被压缩,随后人们将数据线接头插入逆变器件136接口,将数据线穿过两个夹板184之间,然后人们松开夹板184,从而使得第五直线弹簧185复位带动夹板184向内侧移动对数据线进行夹紧,使得第四滑杆186向内侧移动,以此实现了夹紧的效果,避免了数据线轻易被折弯,随后第一转板132转动带动安装架183转动,从而使得夹板184和滑套182转动,使得数据线转动,当人们需要拔出数据线时,人们可按上述步骤向外侧移动夹板184将数据线接头从逆变器件136接口拔出即可。
98.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