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混凝土高效减水剂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07-16 15:28:4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减水剂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混凝土高效减水剂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减水剂是一种在维持混凝土坍落度不变的条件下,能减少拌合用水量的混凝土外加剂,大多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有木质素磺酸盐、萘磺酸盐甲醛聚合物等,加入混凝土拌合物后对水泥颗粒有分散作用,能改善其工作性,减少单位用水量,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或减少单位水泥用量,节约水泥,减水剂中的亲水基极性很强,因此水泥颗粒表面的减水剂吸附膜能与水分子形成一层稳定的溶剂化水膜,这层水膜具有很好的润滑作用,能有效降低水泥颗粒间的滑动阻力,从而使混凝土流动性进一步提高,减水剂的主要活性组分是表面活性剂这些物质主要分布在不混溶的两个相的界面上,来改变界面上的物理化学作用,这些表面活性剂吸附在水泥颗粒上,使其带负电荷,这样水泥颗粒之间就相互、分散。
3.目前现有的减水剂在进行生产制备过程中,生产步骤较为繁琐,且在对减水剂制造所需要的原料进行配比添加时,需要人工进行配合参与,按照实际制造流程来投入对应的物料进行混合,整个操作过程比较繁琐复杂,且由人工进行手动投放物料,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比较容易配比不够均匀等情况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高效减水剂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高效减水剂制备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固定连接有放料机构,所述壳体内部固定连接有混合机构,所述混合机构设置于放料机构底部。
6.所述放料机构包括两个储存框,所述储存框固定连接于壳体顶部,所述储存框内部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底部与储存框内腔底部紧密贴合,所述壳体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挡板底部固定连接有衔接板,所述衔接板贯穿进料口,所述衔接板底部固定连接有梯形块,所述壳体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通过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贯穿壳体一侧壁并与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外部设置有第一螺纹块,所述第一螺纹块与第一螺纹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块顶部固定连接有推动块。
7.优选的,所述储存框顶部固定连接有加料斗,所述储存框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矩形板,所述第一矩形板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矩形板,所述第二矩形板延伸出第一矩形板外部,且第二矩形板底部与挡板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矩形板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顶部与第一矩形板内腔顶部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壳体顶部固定连接有加水管,所述壳体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竖板,所
述竖板一侧与第一螺纹杆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块底部固定连接有矩形板,所述竖板与壳体内腔一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贯穿矩形板。
9.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u形杆,所述u形杆分别贯穿两个衔接板一侧,所述壳体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l形限位杆,两个l形限位杆分别贯穿两个衔接板另一侧。
10.优选的,所述混合机构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连接于壳体一侧,所述第二电机通过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贯穿壳体一侧壁并与壳体转动连接,所述壳体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所述第二螺纹杆贯穿支撑框并与支撑框转动连接。
11.优选的,所述第二螺纹杆外部设置有两个第二螺纹块,所述第二螺纹块与第二螺纹杆通过螺纹连接,且两个第二螺纹块分别设置于支撑框两侧,所述第二螺纹块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加热块,所述支撑框和壳体内腔一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贯穿连接板。
12.优选的,所述支撑框内部转动连接有圆杆,所述圆杆贯穿支撑框底部,且圆杆底部转动连接有矩形块,所述矩形块固定连接于壳体内腔底部,所述圆杆外部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第二螺纹杆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圆杆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设置与第一锥齿轮底部,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
13.优选的,所述壳体一侧固定连接有辅助电机,所述辅助电机通过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贯穿壳体一侧壁并与壳体转动连接,所述上相螺纹杆贯穿矩形块并与矩形块转动连接,所述双向螺纹杆外部设置有两个移动板,且双向螺纹杆与移动板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移动板设置于矩形块一侧内部并与矩形块相匹配,所述壳体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贯穿矩形块并与矩形块相匹配,所述移动板底部固定连接有毛刷,所述毛刷底部与壳体内腔底部相接触。
14.优选的,所述壳体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框,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辅助电机均固定连接于防护框内部,所述壳体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一侧设置有阀门,所述壳体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
15.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混凝土高效减水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6.s1、样品分类储存
17.将减水剂制备过程中所需要使用到的聚醚和引发剂分别在两个储存框内部进行储存,同时通过加水管向壳体内部注入混合比例配比所需要的水。
18.s2、投放物料
19.在注水完成后,第一电机工作并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推动块将梯形块向上推动挤压,则内部的物料通过挡板底部与储存框内腔底部之间的空隙向下落入至壳体内部。
20.s3、混合搅拌
21.在聚醚投入之后,圆杆带动扇叶对壳体内部的混合物料进行充分搅拌。
22.s4、物料加热
23.在搅拌进行中,加热块通电产生热量,从而对壳体内部的物料进行不同区域充分加热,使加热效果更好。
24.s5、加入引发剂
25.在以上搅拌完成且温度达到指定度数之后,投入引发剂,重复以上s步骤,对另一储存框内部所储存的引发剂进行投放,当两个储存框内部的物料投放完成后,可向两个储存框内部重新加入其他物料。
26.s6、加入引发剂
27.在制备完成后,打开阀门,物料通过出料管向外界排出,同时辅助电机工作并带动双向螺纹杆转动,最终毛刷在左右移动的过程中将壳体底部的物料向两个出料管内部扫落,促使壳体内部的物料能够充分排出。
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凝土高效减水剂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9.1、一种混凝土高效减水剂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通过放料机构的设计,通过第一螺纹杆带动第一螺纹块进行左右移动,当第一螺纹块顶部的推动块一侧的斜面与衔接板底部的梯形块斜面相贴合后,推动块将梯形块向上推动挤压,则梯形块带动衔接板向上移动,则内部的物料通过挡板底部与储存框内腔底部之间的空隙向下落入至壳体内部,实现了对不同的物料进行分类投放,避免了由人工进行手动投放物料,费时费力且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比较容易配比不够均匀等情况的发生。
30.2、一种混凝土高效减水剂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通过混合机构的设计,在聚醚投入之后,圆杆带动扇叶对壳体内部的混合物料进行充分搅拌,在制备完成后,移动板移动后带动毛刷移动,毛刷在左右移动的过程中将壳体底部的物料向两个出料管内部扫落,促使壳体内部的物料能够充分排出,避免传统制备装置排出物料不够彻底而导致装置内部留有残余,造成浪费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3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32.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33.图2为本发明结构剖视图;
34.图3为图2中的a处放大图;
35.图4为图2中的b处放大图;
36.图5为图2中的c处放大图。
37.图中:1、壳体;2、放料机构;21、储存框;22、挡板;23、进料口;24、衔接板;25、梯形块;26、第一电机;27、第一螺纹杆;28、第一螺纹块;29、推动块;291、加料斗;292、第一矩形板;293、第二矩形板;294、弹簧;295、加水管;296、竖板;297、u形杆;298、l形限位杆;3、混合机构;31、第二电机;32、第二螺纹杆;33、支撑框;34、第二螺纹块;35、加热块;36、圆杆;37、扇叶;38、第一锥齿轮;39、第二锥齿轮;391、辅助电机;392、双向螺纹杆;393、移动板;394、毛刷;395、出料管;396、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9.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高效减水剂制备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顶部固定连接有放料机构2,壳体1内部固定连接有混合机构3,混合机构3设置于放料机构2底部。
40.放料机构2包括两个储存框21,储存框21固定连接于壳体1顶部,储存框21内部设置有挡板22,挡板22底部与储存框21内腔底部紧密贴合,壳体1顶部开设有进料口23,挡板22底部固定连接有衔接板24,衔接板24贯穿进料口23,衔接板24底部固定连接有梯形块25,壳体1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6,第一电机26通过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27,第一螺纹杆27贯穿壳体1一侧壁并与壳体1转动连接,第一螺纹杆27外部设置有第一螺纹块28,第一螺纹块28与第一螺纹杆27通过螺纹连接,第一螺纹块28顶部固定连接有推动块29,储存框21顶部固定连接有加料斗291,储存框21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矩形板292,第一矩形板292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矩形板293,第二矩形板293延伸出第一矩形板292外部,且第二矩形板293底部与挡板22顶部一侧固定连接,第二矩形板293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294,弹簧294顶部与第一矩形板292内腔顶部固定连接,壳体1顶部固定连接有加水管295,壳体1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竖板296,竖板296一侧与第一螺纹杆27一侧转动连接,第一螺纹块28底部固定连接有矩形板,竖板296与壳体1内腔一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杆,横杆贯穿矩形板,壳体1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u形杆297,u形杆297分别贯穿两个衔接板24一侧,壳体1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l形限位杆298,两个l形限位杆298分别贯穿两个衔接板24另一侧。
41.混合机构3包括第二电机31,第二电机31固定连接于壳体1一侧,第二电机31通过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32,第二螺纹杆32贯穿壳体1一侧壁并与壳体1转动连接,壳体1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框33,第二螺纹杆32贯穿支撑框33并与支撑框33转动连接,第二螺纹杆32外部设置有两个第二螺纹块34,第二螺纹块34与第二螺纹杆32通过螺纹连接,且两个第二螺纹块34分别设置于支撑框33两侧,第二螺纹块34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加热块35,支撑框33和壳体1内腔一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第一限位板贯穿连接板,支撑框33内部转动连接有圆杆36,圆杆36贯穿支撑框33底部,且圆杆36底部转动连接有矩形块,矩形块固定连接于壳体1内腔底部,圆杆36外部固定连接有扇叶37,第二螺纹杆32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38,圆杆36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39,第二锥齿轮39设置与第一锥齿轮38底部,第二锥齿轮39与第一锥齿轮38相啮合,壳体1一侧固定连接有辅助电机391,辅助电机391通过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双向螺纹杆392,双向螺纹杆392贯穿壳体1一侧壁并与壳体1转动连接,上相螺纹杆贯穿矩形块并与矩形块转动连接,双向螺纹杆392外部设置有两个移动板393,且双向螺纹杆392与移动板393通过螺纹连接,移动板393设置于矩形块一侧内部并与矩形块相匹配,壳体1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板,第二限位板贯穿矩形块并与矩形块相匹配,移动板393底部固定连接有毛刷394,毛刷394底部与壳体1内腔底部相接触,壳体1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框,第一电机26、第二电机31和辅助电机391均固定连接于防护框内部,壳体1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管395,出料管395一侧设置有阀门396,壳体1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
42.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混凝土高效减水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3.s1、样品分类储存
44.将减水剂制备过程中所需要使用到的聚醚和引发剂分别在两个储存框21内部进行储存,同时通过加水管295向壳体1内部注入混合比例配比所需要的水。
45.s2、投放物料
46.在注水完成后,第一电机26工作并带动第一螺纹杆27转动,第一螺纹杆27带动第一螺纹块28进行左右移动,此时第一螺纹块28向储存有聚醚的储存框21底部进行移动,当第一螺纹块28顶部的推动块29一侧的斜面与衔接板24底部的梯形块25斜面相贴合后,推动块29将梯形块25向上推动挤压,则梯形块25带动衔接板24向上移动,衔接板24带动挡板22向上移动,当挡板22移动至底部不与储存框21内腔底部相贴合时,则内部的物料通过挡板22底部与储存框21内腔底部之间的空隙向下落入至壳体1内部。
47.s3、混合搅拌
48.在聚醚投入之后,第二电机31工作并带动第二螺纹杆32转动,第二螺纹杆32带动第一锥齿轮38转动,第一锥齿轮38带动第二锥齿轮39转动,第二锥齿轮39带动圆杆36转动,圆杆36带动扇叶37对壳体1内部的混合物料进行充分搅拌。
49.s4、物料加热
50.在搅拌进行中,加热块35通电产生热量,且通过s3步骤可知,第二螺纹杆32转动的同时还带动第二螺纹块34移动,第二螺纹块34移动带动连接板移动,连接板带动加热块35左右移动,从而对壳体1内部的物料进行不同区域充分加热,使加热效果更好。
51.s5、加入引发剂
52.在以上搅拌完成且温度达到指定度数之后,投入引发剂,重复以上s2步骤,对另一储存框21内部所储存的引发剂进行投放,当两个储存框21内部的物料投放完成后,可向两个储存框21内部重新加入其他物料。
53.s6、加入引发剂
54.在制备完成后,打开阀门396,物料通过出料管395向外界排出,同时为了避免壳体1底部的物料排出不够充分,即底部留有残余,会对后续的清洁工作造成不利影响,则此时辅助电机391工作并带动双向螺纹杆392转动,双向螺纹杆392分别带动外部的两个移动板393进行相向或者相背离移动,移动板393移动后带动毛刷394移动,毛刷394在左右移动的过程中将壳体1底部的物料向两个出料管395内部扫落,促使壳体1内部的物料能够充分排出。
5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