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淬火硬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7-14 02:15:4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淬火硬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淬火硬化装置。


背景技术:

2.在新能源汽车中,零部件是不可缺少的部件之一,为了零部件能够有良好的机械性能,所以人们一般会对生产出来的零部件进行淬火硬化。
3.目前公开了一种公开号为cn213977799u的一种快速淬火硬化装置,包括顶板、底板和淬火槽,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淬火槽,所述淬火槽内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块,且相邻限位滑块之间活动连接有第二过滤板,所述第二过滤板的两侧均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二过滤板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底板顶端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气缸,且第一液压气缸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端设置有除气结构,所述顶板的底端设置有固定机构。本发明通过在除气腔内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风机,风机启动通过进气口可对淬火过程中产生的烟雾和水汽进行吸附,将烟雾和水汽吸附到除气腔的内部,经过第一过滤板的过滤,再通过出气口排出。虽然上述专利通过启动风机能够对进气口淬火过程中产生的烟雾和水汽进行吸附,但是上述专利需要人工对零部件进行运送,并且加热圈温度过高,可能会导致人们烫伤,从而给人们带来不便,并且上述专利在需要使用时,需要人工进行搬运,因装置笨重,所以给人们带来不方便。
4.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需设计一种能够自动对零部件进行运送和便于使用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淬火硬化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淬火硬化装置,具备能够自动对零部件进行运送和便于使用的优点,解决了不能对零部件进行运送和使用不便的缺点。
6.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淬火硬化装置,包括有加热箱、第一支撑架、防护桶、加热圈、把手、移动机构、推送机构、折弯机构和冷却机构,加热箱顶部连接有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顶部连接有防护桶,加热箱顶部中间安装有用于加热零部件的加热圈,加热圈位于防护桶内,加热箱前后两侧均连接有把手,加热箱底部连接有用于使本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淬火硬化装置移动的移动机构,移动机构顶部右侧连接有推送机构,移动机构顶部中间偏左侧的位置连接有用于将零部件送到水里的折弯机构,移动机构中部内侧连接有用于将零部件进行冷却的冷却机构。
7.此外,特别优选的是,移动机构包括有万向轮、底座、固定块、第二支撑架和第一支撑杆,底座底部四个角均转动式地连接有用于带动本装置移动的万向轮,底座顶部左侧中部均匀地连接有四个固定块,底座顶部右侧连接有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上连接有第一支撑杆。
8.此外,特别优选的是,推送机构包括有气缸、连接架、连接杆、棘轮、扭簧、转动杆、导向盒、导向杆、推动杆、拉伸弹簧和装料框,第一支撑杆内侧安装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连
接有连接架,连接架内左侧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前后侧均连接有棘轮,两个棘轮均位于连接架外侧,连接杆中部转动式地连接有转动杆,连接杆外部前后两侧均套有扭簧,且两个扭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转动杆的两个外侧面与连接架的两个内侧面上,转动杆左侧连接有导向盒,导向盒内前后两侧均连接有导向杆,导向盒内前后侧均滑动式地连接有推动杆,同侧的推动杆贯穿于同侧的导向杆,导向杆与推动杆滑动配合,后侧的导向杆内侧面与前侧的推动杆内侧面之间连接有拉伸弹簧,前侧的推动杆内侧面与后侧的导向杆的前侧面之间也连接有拉伸弹簧,两个推动杆左侧均连接有用于放置零部件的装料框,两个装料框将在关闭时互相接触,两个装料框将在打开时不接触。
9.此外,特别优选的是,折弯机构包括有第三支撑架、固定环、第二支撑杆、棘齿条和回力弹簧,底座顶部中间偏左侧的位置前后方均连接有第三支撑架,两个第三支撑架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连接有固定环,前侧的第三支撑架顶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内顶部滑动式地连接有用于与棘轮啮合的棘齿条,棘齿条顶部与第二支撑杆内顶部之间连接有三个回力弹簧。
10.此外,特别优选的是,冷却机构包括有支撑板、制冷箱、密封盖、支撑块、水缸、水管、加水箱、进水口、固定架、水泵和制冷片,底座中部内侧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顶部安装有制冷箱,制冷箱顶部连接有用于密封制冷箱内清水的密封盖,密封盖顶部四个角上均连接有支撑块,四个支撑块顶部之间连接有用于储存清水的水缸,两个固定环之间连接有水管,两个第三支撑架右侧均连接有用于加入清水的加水箱,水缸左上角与制冷箱后部左侧之间连接有进水口,支撑板顶部右侧连接有两个固定架,两个固定架内侧之间安装有水泵,水泵的进水口与制冷箱前部右侧相连接通,水泵的出水口与水管的进水口相连通,制冷箱内部均匀间隔地安装有用于对变温的清水进行制冷的五个制冷片。
11.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收集机构,收集机构包括有第四支撑架、收集箱、导向架和储存箱,底座顶部位于第三支撑架右侧的位置连接有第四支撑架,第四支撑架顶部连接有收集箱,收集箱后侧连接有导向架,导向架底部放置有用于储存淬火好的零部件的储存箱。
12.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挤压块,底座顶部位于第四支撑架右侧的位置前后对称连接有用于将推动杆进行挤压的挤压块。
13.此外,特别优选的是,万向轮为尼龙材质。
14.本发明其有益效果和显著进步在于:1、本发明通过移动机构,通过推动本装置,通过万向轮转动,便可带动本装置移动,如此便无需人工对本装置进行搬运,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提供了便利;2、本发明通过推送机构,便可自动地将零部件送到加热圈内部,无需人工借助工具对零部件进行运送,避免加热圈温度过高而烫伤人们,不会影响人们工作;3、本发明通过折弯机构,便可自动地将淬火后的零部件放在清水里冷却,给人们的工作带来方便;4、本发明通过设有冷却机构,制冷片能够对变温的清水进行冷却,随后从水管喷出,如此清水便得到循环利用,从而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5、本发明通过设有挤压块和收集机构,通过挤压块对推动杆挤压,使得两个装料框互相远离,随后装料框内的零部件掉落至收集箱内,如此便可自动地对淬火硬化后的零
部件进行收集,从而给人们带来便利。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发明移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发明推送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发明推送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发明推送机构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发明折弯机构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7为本发明折弯机构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8为本发明冷却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9为本发明冷却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10为本发明冷却机构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25.图11为本发明收集机构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12为本发明收集机构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13为本发明收集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加热箱,2、第一支撑架,3、防护桶,4、加热圈,5、把手,6、移动机构,61、万向轮,62、底座,63、固定块,64、第二支撑架,65、第一支撑杆,7、推送机构,71、气缸,72、连接架,73、连接杆,74、棘轮,75、扭簧,76、转动杆,77、导向盒,78、导向杆,79、推动杆,710、拉伸弹簧,711、装料框,8、折弯机构,81、第三支撑架,82、固定环,83、第二支撑杆,84、棘齿条,85、回力弹簧,9、冷却机构,91、支撑板,92、制冷箱,93、密封盖,94、支撑块,95、水缸,96、水管,97、加水箱,98、进水口,99、固定架,910、水泵,911、制冷片,10、挤压块,11、收集机构,111、第四支撑架,112、收集箱,113、导向架,114、储存箱。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0.实施例1一种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淬火硬化装置,参考图1、图2、图3和图6,包括有加热箱1、第一支撑架2、防护桶3、加热圈4、把手5、移动机构6、推送机构7、折弯机构8和冷却机构9,加热箱1顶部连接有第一支撑架2,第一支撑架2顶部连接有防护桶3,加热箱1顶部中间安装有加热圈4,加热圈4产生的热量能够将零部件进行加热,加热圈4位于防护桶3内,加热箱1前后两侧均连接有把手5,加热箱1底部连接有移动机构6,移动机构6顶部右侧连接有通过焊接的方式推送机构7,移动机构6顶部中间偏左侧的位置连接有折弯机构8,移动机构6中部内侧连接有冷却机构9。
31.当需要对汽车零部件进行淬火硬化时,先启动移动机构6对本装置移动至需要使用的地方,到达之后,人们拿一个装水框放到防护桶3旁边,放好后,往装水框内倒入适量的
清水,倒好之后,人们便可启动推送机构7将零部件推送至防护桶3内,推送好后,人们启动加热箱1,加热圈4便开始工作加热,随之加热圈4产生的热量会传递到零部件上,如此零部件便可进行加热,待零部件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推送机构7便可将零部件输送至冷却机构9的上方,这时人们启动折弯机构8,使得折弯机构8将零部件输送至冷水机构9上,因清水是冷水,所以水会将加热后的零部件进行冷却,待冷却好后,零部件便淬火硬化完毕,然后人们将水里的零部件取出,当不需要使用汽车零部件进行淬火硬化时,人们便可将推送机构7、折弯机构8和冷却机构9进行关闭,接着人们将加热箱1关闭,随后加热圈4便停止加热工作,最后人们再使用移动机构6将本装置运送至存放的位置存放即可,如此操作便可完成汽车零部件的淬火硬化。
32.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参考图1、图2、图3、图6、图8和图11,移动机构6包括有万向轮61、底座62、固定块63、第二支撑架64和第一支撑杆65,底座62底部四个角均转动式地连接有万向轮61,通过万向轮61转动,便可带动本装置移动,万向轮61为尼龙材质,耐磨性更好,底座62顶部左侧中部均匀地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四个固定块63,底座62顶部右侧连接有第二支撑架64,第二支撑架64上通过螺钉的方式连接有第一支撑杆65。
33.当需要对汽车零部件进行淬火硬化时,人们先将加热箱1安装在四个固定块63内,安装好后,通过推动本装置,通过万向轮61带动本装置移动,四个万向轮61便同时转动,可使本装置移动时更加方便,随后人们将本装置推送至指定地方,到达指定位置后,便停止推动,如此操作便省去了人们对加热箱1进行搬运的步骤,使得人们的搬运工作更加方便。
34.实施例3在实施例2的基础之上,参考图1、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和图11,推送机构7包括有气缸71、连接架72、连接杆73、棘轮74、扭簧75、转动杆76、导向盒77、导向杆78、推动杆79、拉伸弹簧710和装料框711,第一支撑杆65内侧安装有气缸71,气缸71的活塞杆连接有连接架72,连接架72内左侧连接有连接杆73,连接杆73前后侧均连接有棘轮74,两个棘轮74均位于连接架72外侧,连接杆73中部转动式地连接有转动杆76,连接杆73外部前后两侧均套有扭簧75,且两个扭簧75的两端分别连接在转动杆76的两个外侧面与连接架72的两个内侧面上,转动杆76左侧连接有导向盒77,导向盒77内前后两侧均连接有导向杆78,导向盒77内前后侧均滑动式地连接有推动杆79,同侧的推动杆79贯穿于同侧的导向杆78,导向杆78与推动杆79滑动配合,后侧的导向杆78内侧面与前侧的推动杆79内侧面之间连接有拉伸弹簧710,前侧的推动杆79内侧面与后侧的导向杆78的前侧面之间也连接有拉伸弹簧710,两个推动杆79左侧均连接有装料框711,装料框711用于装零部件,两个装料框711将在关闭时互相接触,两个装料框711将在打开时不接触。
35.折弯机构8包括有第三支撑架81、固定环82、第二支撑杆83、棘齿条84和回力弹簧85,底座62顶部中间偏左侧的位置前后方均连接有第三支撑架81,两个第三支撑架8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连接有固定环82,前侧的第三支撑架81顶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二支撑杆83,第二支撑杆83内顶部滑动式地连接有棘齿条84,棘齿条84顶部与第二支撑杆83内顶部之间连接有三个回力弹簧85。
36.当需要对汽车零部件进行淬火硬化时,首先人们拿一个装水框放在第二支撑杆83下方,随后往装水框内倒入适量的清水,倒好之后,先向外侧沿着导向杆78拉动推动杆79,
导向杆78起导向作用,推动杆79带动两个装料框711相互远离,两个拉伸弹簧710随之被压缩,随后人们将需要淬火的零部件放在装料框711内,放好之后,松开两个推动杆79,在两个拉伸弹簧710复位的作用下,两个推动杆79沿导向杆78向内侧移动复位,如此待复位好之后,人们将气缸71启动,气缸71的活塞杆伸长带动连接架72往左移动,连接架72带动棘轮74、导向盒77、推动杆79和装料框711往左侧移动,使得棘轮74与棘齿条84接触,棘齿条84受力挤压,回力弹簧85被压缩,当装料框711到达加热圈4内部时,棘轮74与棘齿条84脱离接触,在回力弹簧85复位的作用下,棘齿条84随之向下移动复位,气缸71的活塞杆便停止伸长,这时加热圈4便可对装料框711内的零部件进行淬火,待淬火到一定程度后,气缸71的活塞杆将会缩短带动棘轮74、导向盒77、推动杆79和装料框711往右侧移动,使得棘轮74自身的棘爪进入到棘齿条84内,从而带动棘轮74转动,进而棘轮74转动带动转动杆76转动,扭簧75随之发生形变,随之转动杆76带动装料框711和推动杆79向下旋转,使得装料框711浸泡在装水框内,同时气缸71的活塞杆停止一段时间缩短,如此装水框内的清水能够对淬火后的零部件进行冷却,待冷却好后,气缸71的活塞杆将会继续带动连接架72、棘轮74、导向盒77、推动杆79和装料框711往右侧移动复位,随之棘轮74与棘齿条84脱离接触,在扭簧75复位的作用下,转动杆76随之反向转动复位,转动杆76带动装料框711和推动杆79向上旋转复位,待气缸71的活塞杆复位完毕后,人们便可重复上述将零部件放入装料框711内的步骤将淬火硬化好的零部件取出,当不需要对汽车零部件进行淬火硬化时,人们便可将气缸71和加热箱1关闭,关闭后,再将装水框内的清水倒掉即可,如此操作便可自动地将零部件送入加热圈4内,从而无需人工对零部件进行放入加热圈4内,避免因加热圈4的温度过高而烫伤人们,不会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
37.实施例4在实施例3的基础之上,参考图1、图8、图9和图10,冷却机构9包括有支撑板91、制冷箱92、密封盖93、支撑块94、水缸95、水管96、加水箱97、进水口98、固定架99、水泵910和制冷片911,底座62中部内侧连接有支撑板91,支撑板91顶部安装有制冷箱92,制冷箱92顶部连接有密封盖93,密封盖93可以对制冷箱92内的清水进行密封,密封盖93顶部四个角上均通过螺钉的方式连接有支撑块94,四个支撑块94顶部之间连接有水缸95,两个固定环82之间连接有水管96,两个第三支撑架81右侧均通过螺钉的方式连接有加水箱97,水缸95左上角与制冷箱92后部左侧之间连接有进水口98,支撑板91顶部右侧连接有两个固定架99,两个固定架99内侧之间安装有水泵910,水泵910的进水口98与制冷箱92前部右侧相连接通,水泵910的出水口与水管96的进水口98相连通,制冷箱92内部均匀间隔地安装有五个制冷片911,制冷片11可以对制冷箱92内的温水进行制冷。
38.当需要对零部件进行冷却时,人们还可持续地往加水箱97内倒入适量的清水,随之清水会流入水缸95内,同时人们可重复上述折弯机构8中将装料框711和转动杆76向下旋转的步骤,使得装料框711内的零部件处于清水里,清水便可对零部件进行冷却,冷却好后,再重复上述弯折机构中将装料框711和转动杆76向上旋转的步骤,使得装料框711内的零部件脱离清水,清水便不对零部件进行冷却,当清水没过进水口98时,清水会通过进水口98的管道流入制冷箱92内,随之清水会流入制冷片911上的管道内,因清水在使用久后,清水会逐渐变温,在制冷片911的作用下,制冷片911会对变温的清水进行冷却,这时人们便可启动水泵910,在水泵910的作用下,冷却后的清水将会通过水泵910的进水口98进入水泵910内,
随后水泵910内的清水会通过水泵910的出水口流入水管96内,随之从水管96自身的出口喷入水缸95内,如此清水便得到循环利用,当不需要对零部件进行冷却时,人们便可将水泵910关闭,随后将水缸95内的清水收集起来处理即可,如此操作清水便可重复利用,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39.实施例5在实施例4的基础之上,参考图1、图11、图12和图13,还包括有收集机构11,收集机构11包括有第四支撑架111、收集箱112、导向架113和储存箱114,底座62顶部位于第三支撑架81右侧的位置通过螺钉的方式连接有第四支撑架111,第四支撑架111顶部连接有收集箱112,收集箱112后侧通过螺钉的方式连接有导向架113,导向架113底部放置有储存箱114,储存箱114用于储存淬火好的零部件。
40.还包括有挤压块10,底座62顶部位于第四支撑架111右侧的位置前后对称连接有挤压块10,挤压块10可以对推动杆79进行挤压。
41.当需要对淬火硬化后的零部件进行收集时,在气缸71的活塞杆缩短带动转动杆76、导向杆78、推动杆79和装料框711向右侧移动,当推动杆79与挤压块10接触时,挤压块10将会对推动杆79向内侧挤压,拉伸弹簧710随之被压缩,使得两个推动杆79相互远离,随之装料框711内的零部件会掉落至收集箱112内,随后气缸71的活塞杆继续带动转动杆76、导向杆78、推动杆79和装料框711向右侧移动,使得推动杆79与挤压块10脱离接触,在拉伸弹簧710复位的作用下,两个推动杆79随之向外侧移动复位,随后零部件会沿着导向架113流入储存箱114内,当储存箱114装满后,人们便可将储存箱114取出,将储存箱114内的零部件取出,取出好,再将储存箱114放回导向架113上,如此操作便可实现对淬火硬化后的零部件进行收集,从而无需人工对淬火硬化后的零部件进行收集,进而给人们的工作带来便利。
4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