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短毛木耳Ty081菌株及其人工栽培方法

2022-07-13 17:01:0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短毛木耳ty081菌株及其人工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短毛木耳ty081菌株及 其人工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2.短毛木耳(auricularia villosula)属于木耳目木耳科木耳属,是一 种可食、可药的食药兼用真菌。
3.短毛木耳主要分布在我国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当前,主要以野生采 摘为主,人工栽培的短毛木耳还未有文献报道,尚未产业化。菌种和栽培 技术是产业化的关键技术环节。短毛木耳菌株的获得通常为利用子实体分 离、纯化,直接应用于栽培生产。现有的技术不足在于,未有可以栽培的 菌株、生物学性状、栽培条件等,仍处于试验研究阶段。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短毛木耳ty081菌株及其人工栽培方法,以 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分离鉴定得到一个新的短毛木耳菌株, 并且利用该菌株成功的完成人工栽培短毛木耳,为产业化生产短毛木耳提 供了技术指导。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6.本发明提供一种短毛木耳,拉丁文名称为auricularia villosula, 其已于2018年01月29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 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 物研究所,保藏编号为cgmcc no.15278。
7.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所述的短毛木耳的人工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1)采集组织分离的短毛木耳,将菌种接种至pda斜面培养基,28℃ 恒温暗培养,直至菌丝长满斜面,得到生产母种;
9.(2)将所述生产母种接种原种袋,28℃恒温暗培养,至菌丝吃满料后, 得到原种;其中,原种培养基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棉籽壳79份、麦麸 20份、过磷酸钙1.5份、石膏1份以及水56-60份;
10.(3)将原种接种生产种袋,28℃恒温暗培养,至菌丝吃满料后,得到 生产种;其中,生产种培养基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阔叶树木屑70份、 麸皮20份、甘蔗渣30份、棉籽壳13份、过磷酸钙1.5份、石膏1份以及 水56-60份。
11.(4)将生产种接种栽培袋中,接种后的菌棒以“井”字形上堆,温度 控制在25-29℃,避光培养;其中,栽培培养基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杂 木屑70-80份、麦麸5-10份、甘蔗渣15-20份、石膏0.1-0.5份、石灰 0.1-0.5份、棉籽壳5-10份以及水60-65份;
12.(5)当菌丝长满菌袋,菌丝生理成熟时进行刺孔,刺孔后的菌棒“井
”ꢀ
字形堆放,养菌7-14天;待刺孔口有原基形成时即可摆地出耳及出耳管 理;
13.(6)待木耳成熟后采收。
14.优选的是,所述栽培袋用15cm
×
55cm
×
0.005cm的聚乙烯折角袋长袋, 将栽培料
装袋后,置于灭菌锅中灭菌,进锅后4h内温度升至100℃,恒温 灭菌14-18h,期间不能停火,待温度下降到60℃去除移送接种室。
15.优选的是,步骤(4)中,在接种时,在所述栽培袋袋身中部均匀打孔 3-4个,孔直径2.0-2.5cm,孔深2-2.5cm;每孔所述生产种的接种量为:5-10g
16.优选的是,步骤(4)中,“井”字形堆内空间的相对湿度低于65%。
17.优选的是,步骤(4)中,当菌丝达到生理成熟时,采用免脱袋刺孔出 耳,每个菌袋上刺孔250-300个,孔径0.4cm,孔深0.5cm。
18.优选的是,在25℃晴朗天气下,将所述菌袋倾斜放置大棚或者露天摆 地,所述菌袋之间间隔10-15cm。
19.优选的是,步骤(2)中,所述生产母种的接种量为:每孔5-10g
20.优选的是,步骤(3)中,所述原种的接种量为:每孔5-10g
21.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22.本发明从野生的短毛木耳子实体中分离筛选出一个新的短毛木耳菌株 ty081。本发明还利用短毛木耳ty081进行人工栽培,通过对人工栽培条件 的不断摸索和优化,最后得到一种短毛木耳的人工栽培方法,这为野生资 源的保护和短毛木耳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指导,为产业化生产 提供了技术条件,可以满足市场对于短毛木耳的需求。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 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 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 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为菌株纯化是生长良好的培养皿;
25.图2为刺孔后菌袋长出的木耳和采收的木耳。
具体实施方式
26.现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详细说明不应认为是对 本发明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发明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实施方案的更 详细的描述。
27.应理解本发明中所述的术语仅仅是为描述特别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 限制本发明。另外,对于本发明中的数值范围,应理解为还具体公开了该 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每个中间值。在任何陈述值或陈述范围内的中间 值以及任何其他陈述值或在所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之间的每个较小的范围也 包括在本发明内。这些较小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可独立地包括或排除在范围 内。
28.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发明所述 领域的常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虽然本发明仅描述了优选的方 法和材料,但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或测试中也可以使用与本文所述相似或等 同的任何方法和材料。本说明书中提到的所有文献通过引用并入,用以公 开和描述与所述文献相关的方法和/或材料。在与任何并入的文献冲突时, 以本说明书的内容为准。
29.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说明书的具体实 施方式做
多种改进和变化,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由本 发明的说明书得到的其他实施方式对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本技术 说明书和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
30.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为 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31.实施例1短毛木耳的分离鉴定
32.1、实验材料
33.子实体收集:2015年5月6日来自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白色市田林县八 渡乡六章村的青冈树上。
34.2、实验方法
35.(1)组织分离:用流水将子实体上的杂物冲洗干净后,擦干水分。置 于75%的酒精中表面杀菌3-5min。在超净台上用灭菌的水清洗表面3-5次, 晾干水分,用刀片切开子实体,撕开子实体内层,切成0.5-1cm大小的方 块,将内层贴在培养皿的pda培养基上。
36.(2)菌株纯化:于25℃暗培养3-5天,剔除有污染的培养皿,挑取 无污染、生长良好的培养皿,即获得菌株(见图1)。用接种针挑取0.5cm 大小的菌块接种到新的pda培养基上进行菌种纯化,3天后挑取0.5cm大 小的菌块接种到pda培养斜面上,25℃暗培养5-7天,获得短毛木耳纯化 试管种,命名为短毛木耳ty081。
37.(3)菌株鉴定:采用供试子实体与对应的菌丝,分别按照ctab方法 提取dna,进行pcr扩增及its序列测定,pcr扩增所用引物为:
38.its1(5
’‑
tccgtaggtgaacctgcgg-3’);
39.its4(5
’‑
tcctccgct tattgatatgc-3’)。
40.扩增反应体系为:takara ex taq酶0.25μl、10
×
ex taq buffer3μl、mgcl
2 1.5μl、dntp mixture 2μl、its1/its4各0.3μl、dna模 板3μl、ddh2o补充至25μl。
41.反应程序为:94℃3min;94℃30s,55℃45s,72℃1min,35个循 环;72℃4min。
42.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再通过blast对比样品的its和genbank中的短 毛木耳(auricularia villosula)identities=525/528(99%), gaps=1/528(0%),分析确定分离得到的纯培养物为短毛木耳菌丝体。
43.(4)生物学性状:子实体大小为6.33cm
×
7.46cm;耳基小,耳片较 薄;子实体片状,多簇生,具明显皱褶。子实体具有弹性、胶质、半透明、 盘状,黄褐色,干后革质、薄,呈灰褐色或者深褐色。不孕面具柔毛,横 切面无髓层。
44.经上述分离鉴定得到的短毛木耳,已于2018年01月29日保藏于中 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 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为cgmcc no.15278。
45.实施例2短毛木耳ty081的生产及应用
46.(1)制作母种:采集组织分离的菌种短毛木耳ty081,将菌种无菌接 至母种培养基斜面(pda培养基:马铃薯20g,葡萄糖20g,琼脂20g,蒸 馏水1000ml),置于28℃培养箱中恒温暗培养,直至菌丝长满斜面即得生 产母种。
47.(2)制作原种:将生产母种无菌接入原种袋中,置于28℃培养箱中 恒温暗培养,至菌丝吃满料后即得原种;原种袋中装入的原种培养基包括 以下原料:棉籽壳79份、麦麸20份、过磷酸钙1.5份、石膏1份、水56
‑ꢀ
60份(优选水60份)。
48.(3)制作生产种:将原种无菌接入生产种袋中,置于28℃培养箱中 恒温暗培养,至菌丝吃满料后即得生产种;生产种袋的培养基包括以下原 料:阔叶树木屑70份、麸皮20份、甘蔗渣30份、棉籽壳13份、过磷酸 钙1.5份、石膏1份、水56-60份(优选水60份)。
49.(4)菌包制作:选用15cm
×
55cm
×
0.005cm的聚乙烯折角袋长袋,将 栽培料装袋后,置于灭菌锅中灭菌,进锅后4小时内温度升至100℃,恒 温灭菌14-18小时,期间不能停火;灭菌后让锅内温度自然下降至60℃趁 热取出料棒,并搬入冷却室或接种室,待料棒温度降至28℃以下,按无菌 操作要求接种。
50.(5)接种:在袋身打4个孔接种,孔直径为2.0~2.5cm(优选2.0cm), 孔深2~2.5cm(优选2.5cm);所述栽培料由重量份的如下成分组成:杂木 屑70-80、麦麸5-10、甘蔗渣15-20份、石膏0.1-0.5份、石灰0.1-0.5 份、棉籽壳5-10份以及水60-65份(优选杂木屑80、麦麸7、甘蔗渣16 份、石膏0.25份、石灰0.1份、棉籽壳10份以及水62份)。
51.(6)培养:接种后的菌棒以“井”字形上堆,温度控制在25~29℃ (优选27℃),遮光培养,堆内空间相对湿度低于65%,菌丝培养约50
‑ꢀ
75天(一般60天)即可长满。期间根据环境温度和菌丝生长情况进行翻 堆、散堆和通风换气。
52.(7)刺孔:当菌丝长满菌袋,菌丝生理成熟时进行刺孔;采用免脱袋 刺孔出耳,刺孔数量短袋每袋300个,孔径0.4cm,孔深0.5cm。刺孔后菌 棒“井”字形堆放,通风透气,养菌7-14天(优选10天)。待刺孔口有原 基形成时即可摆地出耳(见图2)。
53.(8)摆地:在气温25℃左右的晴朗天气下,在大棚或者露天进行摆 地。搭设简易架子,菌棒呈60度左右斜靠在架子上,菌棒间的间隔在10
‑ꢀ
15cm(优选15cm)。
54.(9)出耳管理:采用水雾喷带或者喷管保持菌棒湿度,每天喷3~5 次(优选4次),每次20-40min(优选30min);耳片长至1cm以上后,可 减少喷水次数1-2次,保持相对湿度在95%以上;待木耳成熟时采收(见图 2)。
55.在上述优选条件下,同时栽培不同黑木耳以及短毛木耳其他品种,采 收木耳后,测量产量以及泡发率(泡发率(%)=干重/湿重,干重为木耳自 然晾干后的重量,单位g;湿重为自然晾干后的木耳在水中泡发4h后,擦 干木耳表面的水分的重量),结果见表1。
56.表1
[0057][0058]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 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 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 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