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便于走线的把立管结构及电动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2022-07-13 16:33:4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的便于走线的把立管结构。


背景技术:

2.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可以作为环保的交通工具用来代步、出行。越来越多的人将自行车作为健身器材用来骑行锻炼、自行车出游。自行车本身也是一项体育竞技运动,有公路自行车赛、山地自行车赛、场地自行车赛、特技自行车比赛等。现有的自行车,其刹车线、变速线等线材多为外露式的走线方式,外露式的走线方式对于刹车线、变速线等线材来说容易老化,导致其使用寿命缩短,而且外露式的走线也影响了自行车外观的美观度。
3.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隐藏式走线的自行车,如公开号为cn206841636u的一种基于隐藏走线的自行车,其包括有车架、车把和前叉,前叉内穿设有前刹车线,车架内穿设有后刹车线,前叉包括有前叉竖管,车架的前端形成有轴套,前叉竖管的侧部开设有竖管消位,竖管消位向前叉竖管内侧凹陷,前刹车线的第一端穿过前叉而连接于前刹车器,前刹车线的第二端依次穿过前叉竖管出线口和车把入线孔而延伸至车把内,所述后刹车线的第一端穿过车架而连接于后刹车器,所述后刹车线的第二端依次经过轴套和竖管消位而穿入车把入线孔内,前刹车线的第二端和后刹车线的第二端分别由车把两端的车把出线口穿出,车把与轴套之间的前叉竖管上套设有垫圈、上塞和迫紧器,所述垫圈、上塞和迫紧器由上至下依次层叠,且所述垫圈、上塞和迫紧器的内侧均开设有避空位,车把入线孔与所述垫圈、上塞和迫紧器的避空位对齐。由于上述结构中竖管消位是沿前叉竖管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形凹面,在车把和车架发生相对转动时中竖管消位会对前刹车线进行左右磨损,长时间使用后会影响前刹车线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有效的防止前刹车线磨损的便于走线的把立管结构,进一步地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把立管结构的电动自行车。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便于走线的把立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结构的管体,管体的底部开设有与自行车头管连通的出线口,管体的前端侧壁开设有与自行车手把连通的进线口,所述管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管体内部分隔成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第一空腔的两端分别与出线口和进线口连通,第二空腔的一端封闭,其另一端与出线口连通,隔板上开设有连通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第一过线孔。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自行车手把内设有前叉线组和车架线组,所述前叉线组依次穿过进线口、过线孔和第一空腔后从出线口伸出,所述车架线组依次穿过进线口和第二空腔后从出线口伸出。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管体的底部设有前叉垫圈,前叉垫圈上开
设有与第一空腔对应的第二过线孔,前叉垫圈上开设有与第二空腔对应的插孔。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管体的侧壁上位于进线口的下端设有前灯支架。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管体的顶部设有仪表。
10.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主题,电动自行车,包括上述把立管结构。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管体的底部开设有与自行车头管连通的出线口,管体的前端侧壁开设有与自行车手把连通的进线口,管体内设有隔板,隔板将管体内部分隔成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第一空腔的两端分别与出线口和进线口连通,第二空腔的一端封闭,其另一端与出线口连通,隔板上开设有连通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第一过线孔,前叉线组从进线口伸入把头内后伸入前叉竖管内,车把和头管在发生相对转动时,前叉竖管不会对前叉线组有磨损,能很好的保护前叉线组,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12.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示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
13.图1为把头管的示意图一;
14.图2为把头管的示意图二;
15.图3为把头管的示意图三;
16.图4为把头管的局部示意图;
17.图5为前叉垫圈的示意图;
18.图6为自行车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7为图6的剖视图;
20.图8为图7中a处的放大图。
21.图中:1、头管;11、前叉线组;12、车架线组;13、上管;131、加强管;14、下管;15、中管;16、第三过线孔;2、前叉;21、前叉竖管;211、缺口;3、管体;31、出线口;32、进线口;33、隔板;331、第一过线孔;34、第一空腔;35、第二空腔; 36、前灯支架;37、仪表;4、前叉垫圈;41、第二过线孔;42、插孔;5、车把;8、上后叉;9、下后叉;91、固定板;10、勾爪。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描述仅为描述性的、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定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3.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可能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24.电动自行车,包括车架,车架的前后端连接有前轮和后轮,车架包括主架,主架的前端设有头管1,头管1用于连接前叉2和把立,把立上连接有车把5,主架的后端设有后叉,车架内部设有前叉线组11和车架线组12,前叉线组11和车架线组12均以车把5为连接源头,
然后从车架内部走线。
25.主架包括上管13、下管14和中管15,下管14的前端连接在头管1上,且下管14 的内部与头管1的内部连通,上管13的前端同样连接在头管上,中管15连接在下管14 与上管13的末端,中管15的顶部连接自行车的坐垫,下管14、上管13和中管15围成一个三角形状,整体的结构稳定。
26.下管14与上管13之间设有加强管131,进一步的加强车架的刚性。
27.后叉包括上后叉8、下后叉9和勾爪10,上后叉8的前端连接在中管15上,且连接位置与上管13连接在中管15上的位置对应,下后叉9连接在下管14的末端,下后叉9的末端与上后叉8的末端连接勾爪10。
28.上后叉8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主架的后端,下后叉9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主架的末端,同样,勾爪10的数量也为两个,其中一个上后叉8与其中一个下后叉9连接一个勾爪10,另一个上后叉8与另一个下后叉9连接另一个勾爪10。
29.两个下后叉9之间设有固定板91,中管7穿设在固定板91上,使下后叉9与中管 7之间的结构更加稳定。
30.本实用新型主要对便于走线的把立管结构进行阐述,具体如下:
31.包括管体3,管体3为中空的结构,管体3的底部开设有与头管1连通的出线口31,管体3的前端侧壁开设有与车把5连通的进线口32,车把5中的前叉线组11和车架线组12从车把伸出后伸入管体3内。
32.管体3的内部设有隔板33,隔板33将管体3内部分隔成第一空腔34和第二空腔 35。
33.第一空腔34的两端分别与出线口31和进线口32连通,第二空腔35的一端封闭,其另一端与出线口31连通,前叉2上设有前叉竖管21,前叉竖管21穿过头管1插入第二空腔35内。
34.隔板33上开设有连通第一空腔34和第二空腔35的第一过线孔331,前叉竖管21 的侧壁上开设有与过线孔331对应的缺口211,前叉线组11依次穿过过第一线孔331 和缺口211后伸入前叉竖管21内。
35.管体3的底部设有前叉垫圈4,前叉垫圈4上开设有第一空腔34对应的第二过线孔 41,车架线组12从车把5伸出依次穿过进线口32和第一空腔34后,车架线组12第二过线孔41穿过伸入头管1内,头管1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三过线孔16,最后车架线组12 从第三过线孔16伸出。
36.前叉垫圈4上开设有与第二空腔35对应的插孔42,前叉竖管21从头管1的底部插入后从其顶部伸出,然后穿过插孔42插入第二空腔35内,前叉线组11从车把5内伸出,依次穿过进线口32、第一过线孔331和缺口211后,前叉线组11伸入前叉竖管21 内,直至伸入前叉2内。
37.车把5转动,车把5带动管体3自转,管体3自转带动前叉竖管21转动,即前叉2 转动实现转向,由于前叉线组11从管体3伸入前叉竖管21内,这样在车把5转动的过程中,前叉线组11便不会与前叉竖管21接触磨损。
38.管体3的前端侧壁上设有前灯支架36,前灯支架36用于安装前照明灯,保证骑行车在夜间的行车安全。
39.管体3的顶部设有仪表37,让骑行者能清楚的了解车辆的形式信息。
4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1.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便于走线的把立管结构及电动自行车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