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传热板的制作方法

2022-07-11 10:49: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板式热交换器(2)的传热板(8),包括沿所述传热板(8)的纵向中心轴线(l)依次布置的第一分配区域(28)、传热区域(22)和第二分配区域(34),所述纵向中心轴线垂直于所述传热板(8)的横向中心轴线(t)延伸,所述传热区域(22)设有与所述第一分配区域和所述第二分配区域内的图案不同的传热图案,所述第一分配区域(28)沿上边界线(44)毗连所述传热区域(22),并且所述第二分配区域(34)沿下边界线(46)毗连所述传热区域(22),其中所述传热图案包括细长的交替布置的传热脊(36)和传热谷(38),所述传热脊(36)的相应顶部部分(40)在顶部平面(t)中延伸并且所述传热谷(38)的相应底部部分(42)在底部平面(b)中延伸,所述顶部平面(t)和所述底部平面(b)平行于彼此,中心平面(c)在所述顶部平面(t)与所述底部平面(b)之间的中间并平行于所述顶部平面(t)和所述底部平面(b)延伸,以限定所述传热脊(36)与所述传热谷(38)之间的边界,其中所述传热脊(36)包括脊接触区域(52、62),在所述脊接触区域内,所述传热脊(36)布置成邻接所述板式热交换器(2)中的相邻第一传热板(48),并且所述传热谷(38)包括谷接触区域(54、64),在所述谷接触区域内,所述传热谷(38)布置成邻接所述板式热交换器(2)中的相邻第二传热板(50),其中在所述传热区域(22)的至少一半内,所述传热脊(36)的顶部部分(40)具有第一宽度w1,并且所述传热谷(38)的底部部分(42)具有第二宽度w2,所述顶部部分(40)和所述底部部分(42)的宽度垂直于所述传热脊(36)和所述传热谷(38)的纵向延伸测量,并且w1≠w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脊接触区域(52、62)中的相应第一脊接触区域(52a、62b)内,所述传热脊(36)中的一定数量的第一传热脊(36a、36b)的顶部部分(40)具有第三宽度w3,其中如果w1>w2,则w3<w1,并且如果w1<w2,则w3>w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热板(8),其中,如果w1>w2,则w3≥w2,并且如果w1<w2,则w3≤w2。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传热板(8),其中,w1>w2,并且其中在所述谷接触区域(54、64)中的相应第一谷接触区域(54a、64b)内,所述传热谷(38)中的一定数量的第一传热谷(38a、38b)的底部部分(42)具有第四宽度w4,w2<w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热板(8),其中,w4≤w3。5.根据权利要求3至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传热板(8),其中,关于穿过所述传热脊(36)和所述传热谷(38)并垂直于所述传热脊(36)和所述传热谷(38)的纵向延伸的截面,所述第一脊接触区域(52a、62b)内的第一传热脊(36a、36b)和所述第一谷接触区域(54a、64b)内的第一传热谷(38a、38b)相对于所述中心平面(c)对称。6.根据权利要求3至权利要求5中任一项所述的传热板(8),其中,所述第一传热谷(38a、38b)中的各个从所述上边界线(44)和所述下边界线(46)中的一个延伸。7.根据权利要求3至权利要求6中任一项所述的传热板(8),其中,对于所述第一传热谷(38a、38b)中的各个,所述第一谷接触区域(54a、64b)是布置成最靠近所述上边界线(44)和所述下边界线(46)中的所述一个的谷接触区域(54、64)。8.根据权利要求3至权利要求7中任一项所述的传热板(8),其中,所述第一谷接触区域(54a、64b)包括在所述第一传热谷(38a、38b)的相应端部部分(38')中,所述端部部分(38')从所述上边界线(44)和所述下边界线(46)中的所述一个延伸并且在所述底部部分(42)内具有恒定的宽度。9.根据权利要求3至权利要求8中任一项所述的传热板(8),其中,分别布置在所述传热
板(8)的右上四分之一(a)、左上四分之一(b)、右下四分之一(c)和左下四分之一(d)内的所述第一脊接触区域(52a1、52a2、52a3、52a4)中的相应一个相对于所述传热板(8)的纵向中心轴线(l)和横向中心轴线(t)的绝对位置((pt1、pl1)、(pt2、pl2)、(pt3、pl3)、(pt4、pl4))与分别布置在所述传热板(8)的左下四分之一(d)、右下四分之一(c)、左上四分之一(b)和右上四分之一(a)内的所述第一谷接触区域(54a1、54a2、54a3、54a4)中的相应一个相对于所述传热板(8)的纵向中心轴线(l)和横向中心轴线(t)的绝对位置((pt1、pl1)、(pt2、pl2)、(pt3、pl3)、(pt4、pl4))至少部分地重叠。10.根据权利要求3至权利要求9中任一项所述的传热板(8),其中,布置在所述传热板的上半部(a b)内的所述第一谷接触区域(64bu2)中的一个的位置(pt2、pl2)跨过所述传热板(8)的横向中心轴线(t)的镜像与布置在所述传热板(8)的下半部(c d)内的所述第一谷接触区域(64bl2)中的一个的位置(pt2、pl2)至少部分地重叠。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传热板(8),其中,布置在所述传热板(8)的上半部(a b)内的所述第一脊接触区域(62bu1)中的一个的位置(pt1、pl1)跨过所述传热板(8)的横向中心轴线(t)的镜像与布置在所述传热板(8)的下半部(c d)内的所述第一脊接触区域(62bl1)中的一个的位置(pt1、pl1)至少部分地重叠。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传热板(8),其中,所述第一传热脊(36a、36b)中的各个从所述上边界线(44)和所述下边界线(46)中的一个延伸。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传热板(8),其中,对于所述第一传热脊(36a、36b)中的各个,所述第一脊接触区域(52a、62b)是布置成最靠近所述上边界线(44)和所述下边界线(46)中的所述一个的脊接触区域(52、62)。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传热板(8),其中,所述第一脊接触区域(52a、62b)包括在所述第一传热脊(36a、36b)的相应端部部分(36')中,所述端部部分(36')从所述上边界线(44)和所述下边界线(46)中的所述一个延伸并且在所述顶部部分(40)内具有恒定的宽度。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传热板(8),其中,所述上边界线(44)和所述下边界线(46)是非直的。

技术总结
提供了一种用于板式热交换器(2)的传热板(8)。其包括设有传热图案的传热区域(22)。传热图案包括细长的交替布置的传热脊(36)和传热谷(38),传热脊(36)的相应顶部部分(40)在顶部平面(T)中延伸并且传热谷(38)的相应底部部分(42)在底部平面(B)中延伸。传热脊(36)包括脊接触区域(52、62),在脊接触区域内,传热脊(36)布置成邻接板式热交换器(2)中的相邻第一传热板(48),并且传热谷(38)包括谷接触区域(54、64),在谷接触区域内,传热谷(38)布置成邻接板式热交换器(2)中的相邻第二传热板(50)。在传热区域(22)的至少一半内,传热脊(36)的顶部部分(40)具有第一宽度w1,并且传热谷(38)的底部部分(42)具有第二宽度w2,w1≠w2。传热板(8)的特征在于,在脊接触区域(52、62)中的相应第一脊接触区域(52a、62b)内,传热脊(36)中的一定数量的第一传热脊(36a、36b)的顶部部分(40)具有第三宽度w3,其中如果w1>w2,则w3<w1,并且如果w1<w2,则w3>w1。则w3>w1。则w3>w1。


技术研发人员:M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阿法拉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04
技术公布日:2022/7/10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