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孤立单井的原油输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7-09 15:11:1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原油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孤立单井的原油输出装置。


背景技术:

2.专利号为2019110017228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原油稳定工艺,其通过在原油中加入降粘剂,然后经过多次加热和闪蒸最后在结合减压蒸馏获得稳定性高的原油。该工艺使得原油中轻质组分充分被分离除去,降低了原油在输送和储存中的成本,同时节约了石油资源。本发明的原油稳定工艺简单、操作性强且成本低,适于不同环境下的原油处理。该技术采用多次加热和闪蒸以及减压蒸馏,能耗高,且消耗降粘剂。
3.专利号为2019110017228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原油稳定装置,其采用稳定塔用于对原油进行闪蒸,将原油分成液体和气体。空冷器与稳定塔的顶端相连,用于对稳定塔分离出的气体进行冷却,将气体冷却成液态轻烃。缓冲罐与空冷器的出口相连,用于储存液态轻烃。液态轻烃输送泵用于将液态轻烃外输。换热器具有两条相互独立的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其中,第一管路中的稳定原油与第二管路中的未稳定原油进行换热。采用该装置,将气态轻烃进行冷却后进入缓冲罐,可以有效回收轻烃,以达到稳定原油的目的。该技术采用加热闪蒸工艺,流程长、设备较多、能耗较高。
4.专利号为2018200798250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原油稳定系统,其包括稳定塔、压缩机、事故罐以及三相分离器,稳定塔的中段与事故罐的输出端连通,在稳定塔内侧壁上开有凹槽,在凹槽顶部设有限位块,在限位块的底面上设有行程开关,在外排管上设有电磁阀,行程开关与电磁阀电连接,在凹槽的底面上开有盲孔,浮球的局部置于盲孔内,在盲孔底部开设有流道,流道的轴线由上至下朝靠近稳定塔的轴线方向倾斜,流道的上端正对浮球的底部。该实用新型摒弃现有的液面检测机构,取消浮球的联动机构,仅利用浮球自身的上浮能力,在与行程开关发生碰撞接触后,直接接通电磁阀的电源,将超过稳定塔上限液位的原油则通过外排管开始进入至事故罐中,由事故罐进行统一收集输送。该系统采用稳定塔、压缩机、事故罐以及三相分离器等设备,流程长、设备多、能耗高、管理难度大。
5.专利号为2015201744057的专利提供一种橇装化原油稳定装置,包括原油稳定塔,所述原油稳定塔的原油输入口连接有原油输入管道,原油输入管道上设有用于加热原油的原油加热器;所述原油稳定塔的顶端开设有原油稳定气出口,原油稳定气出口连接有原油稳定气输出管道,原油稳定气输出管道上设有螺杆压缩机;所述原油稳定塔的底端开设有稳定原油输出口,稳定原油输出口连接有稳定原油输出管道,稳定原油输出管道上设有原油稳定泵;所述的原油稳定塔、原油加热器、螺杆压缩机和原油稳定泵橇装在同一橇座上。整套装置集成橇装在同一橇座上,工艺设备简单,便于运输,并可减少现场施工工作量,橇装化原油稳定装置可以实现对原油的稳定,达到原油的外输要求。该系统采用稳定塔、原油加热器、螺杆压缩机等设备,流程长、设备多、能耗高、管理难度大。
6.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的原油稳定多是针对大片油田的开采过程中所研发的装置
等,以对该油田的多口油井进行原油的处理,该装置占地面积大、成本高,若对于孤立的偏远地区的单井来说,若仍采用该些装置,显然成本较高,且该些装置往往需要配备具有加热换热、冷却等设备,结构较为复杂,因此目前急需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且适用范围广、适应性强的原油输出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设备油气损耗大、流程复杂、能耗高、适用性差、存在h2s泄漏风险、占地多、设备维护工作量大、投资高和流程复杂等缺点。
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9.一种用于孤立单井的原油输出装置,包括:
10.高压一级分离器,所述高压一级分离器具有一级入口、一级液体出口和一级气体出口,所述一级入口连通所述单井的输出管;
11.低压二级分离器,所述低压二级分离器具有二级入口、二级液体出口和二级气体出口,所述二级入口连通所述一级液体出口;
12.放空罐,所述放空罐具有放空入口和放空出口,所述一级气体出口和所述二级气体出口连通所述放空入口;
13.燃烧罐,所述放空出口连通所述燃烧罐的入口。
14.作为优选,所述高压一级分离器和/或所述低压二级分离器和/或所述放空罐为卧式重力式分离器。
15.作为优选,所述燃烧罐为呈火炬形状的火炬罐。
16.作为优选,所述二级液体出口连接一装车鹤管。
17.作为优选,所述二级入口通过一管路连通所述一级液体出口,且所述管路上安装有节流阀。
18.作为优选,所述一级气体出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放空入口,且该管路上安装有节流阀。
19.作为优选,所述二级液体出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装车鹤管,且该管路上安装有节流阀。
20.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孤立单井的原油输出装置,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21.该装置包括的设备较少,且对于孤立单井的原油输出,成本较低;在使用时,控制高压一级分离器内的压力(0.3mpa~0.6mpa)温度(20℃~40℃)下,可分离出部分天然气(主要是甲烷、乙烷和少量的丙丁烷);且分离后的液体进入低压二级分离器,该分离器的压力为(0.2mpa~0.4mpa)温度(20℃~40℃)下,进一步闪蒸出部分天然气(主要是甲烷、乙烷和少量的丙丁烷),进而分离出的天然气进入放空罐,放空液体,防止凝液进入燃烧罐,造成段塞使得燃烧罐熄灭。
22.该装置简化了流程,去掉了换热器、加热炉、空冷器、泵、原油储罐、脱硫装置、原油提升泵。基本无用电设备,对偏远油区有很好的适配性。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原油输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1中附图标记如下:
25.1高压一级分离器,2低压二级分离器,3放空罐,4燃烧罐,5装车鹤管,6节流阀。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更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
27.现有加热闪蒸稳定工艺存在的问题:
28.加热闪蒸稳定工艺设备有:一级分离器、二级分离器、换热器、加热炉、空冷器、泵、原油储罐、脱硫装置、原油提升泵等设备多占地面积大。
29.加热闪蒸稳定工艺油气分离温度高(97℃),油气总的损耗大,原油中的c4、c5组分损失较大。
30.加热闪蒸稳定工艺原油储罐是常压容器与大气相通,存在硫化氢和轻油组分放空污染环境,且存在安全隐患。
31.加热闪蒸稳定工艺,对原油进行了加热分离,流程复杂,能耗高。
32.加热闪蒸稳定工艺流程有原油提升泵、空冷器,用电设备多,用电量大,偏远油井未建成电网,故流程适用性较差。
3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田单井汽车带压拉油减少蒸发损耗的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设备油气损耗大、流程复杂、能耗高、适用性差、存在h2s泄漏风险、占地多、设备维护工作量大、投资高和流程复杂等缺点。
34.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原油输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5.结合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孤立单井的原油输出装置,包括:
36.高压一级分离器1,所述高压一级分离器1具有一级入口、一级液体出口和一级气体出口,所述一级入口连通所述单井的输出管;
37.低压二级分离器2,所述低压二级分离器2具有二级入口、二级液体出口和二级气体出口,所述二级入口连通所述一级液体出口;
38.放空罐3,所述放空罐3具有放空入口和放空出口,所述一级气体出口和所述二级气体出口连通所述放空入口;
39.燃烧罐4,所述放空出口连通所述燃烧罐4的入口。
40.该装置包括的设备较少,且对于孤立单井的原油输出,成本较低;在使用时,控制高压一级分离器1内的压力(0.3mpa~0.6mpa)温度(20℃~40℃)下,可分离出部分天然气(主要是甲烷、乙烷和少量的丙丁烷);且分离后的液体进入低压二级分离器2,该分离器的压力为(0.2mpa~0.4mpa)温度(20℃~40℃)下,进一步闪蒸出部分天然气(主要是甲烷、乙烷和少量的丙丁烷),进而分离出的天然气进入放空罐3,放空液体,防止凝液进入燃烧罐4,造成段塞使得燃烧罐4熄灭。
41.该装置简化了流程,去掉了换热器、加热炉、空冷器、泵、原油储罐、脱硫装置、原油提升泵。基本无用电设备,对偏远油区有很好的适配性。
42.其中,高压一级分离器1和/或所述低压二级分离器2和/或所述放空罐3为卧式重力式分离器。
43.并如图1所示,燃烧罐4为呈火炬形状的火炬罐。
44.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二级液体出口连接一装车鹤管5。
45.参考图1,二级入口通过一管路连通所述一级液体出口,且所述管路上安装有节流阀6。
46.一级气体出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放空入口,且该管路上安装有节流阀6。
47.二级液体出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装车鹤管5,且该管路上安装有节流阀6。
48.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单井来的油气混合物,进入高压一级分离器1在压力0.5mpa,20℃下,分离部分天然气,分离出的部分天然气进入放空罐放空,高压一级分离器1出来的原油经降压后进入低压二级分离器2,在压力0.25mpa,20℃下进一步闪蒸出部分天然气进入放空罐3放空,低压二级分离器2分离出的原油以0.25mpa进入装车鹤管5带压装车。
49.上述实例仅仅清楚地表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思想所做的举例,而并非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以及替换。这里无需也无法列举所有的实施案例。在此声明,凡是在此基础上所引申出的类似物质的替换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