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雷火灸艾灸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2022-07-02 03:37:3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中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自动进行艾灸动作、艾灸效果更好的雷火灸艾灸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2.艾灸是把燃烧着的艾条或与其他药物混合并按人体相应的穴位熏灼皮肤,利用艾叶的热刺激来达到保健、预防或治疗疾病的疗法。传统艾灸使用的艾条主要由艾绒组成,其成分简单,燃烧温度为340℃,因此使用传统的艾灸疗法产生的灸感和功效往往无法达到预期。
3.雷火灸又名雷火神针,始创于清朝乾隆年间,至今已有240余年。只有加入了雷火灸配方的艾条才能被称作雷火灸,雷火灸配方中的多种树脂药材能够促进艾条燃烧,提升艾条燃烧温度,因此其燃烧时的温度可达到430℃。另外,雷火灸配合正确的施灸手法、穴位,灸感显著,穿透性强,灸感独特。雷火灸具有更好的行气活血,驱寒逐湿的功效,其用于风、寒、湿、痹引起的各种不适,还能治疗肌肉痠麻,关节疼痛,四肢酸痛,脘腹冷痛。因此说相较于传统艾灸,雷火灸艾灸疗法是在传统艾灸产品基础上的创新,是艾灸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4.但目前不管是传统艾灸疗法还是雷火灸艾灸疗法,操作过程需要专业人员全程手动操作,工作量大,费时费力,会导致操作人员身体乏力而影响后续治疗效果。另外,当操作人员操作失误而使艾条长时间作用于患者的同一个身体部位时,会导致人体局部烫伤,治疗效果不均匀且功效达不到预期。因此目前亟需一种能够自动进行艾灸动作、艾灸效果更好的雷火灸艾灸系统及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进行艾灸动作、艾灸效果更好的雷火灸艾灸系统及方法。
6.本发明一种雷火灸艾灸系统及方法,包括
7.支架,其与机架固定;
8.雷火灸,其用于完成艾灸动作;
9.驱动部,其通过电机带动双丝杠机构运动,使所述雷火灸完成艾灸动作。
10.本发明一种雷火灸艾灸系统及方法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一种雷火灸艾灸系统及方法通过雷火灸艾灸系统代替人力单独、自由调节所述雷火灸的位置,自动进行雷火灸的艾灸动作,从而节约雷火灸艾灸成本,提高雷火灸艾灸功效,以更好地发挥雷火灸的限燃、控烟、聚能及灭火的效果。
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雷火灸艾灸系统及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12.图1是一种雷火灸艾灸系统的主视图;
13.图2是图1的工作状态的俯视图;
14.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15.图4是图1的第一视角的轴测图;
16.图5是图1的侧视图的局部放大图;
17.图6是图1的第二视角的轴测图;
18.图7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
19.图8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20.图9是图8的运动状态变化图;
21.图10是雷火灸与传统艾条对比图;
22.图11是雷火灸熄灭图;
23.图12是雷火灸去艾灰的操作图;
24.图13是传统艾条熄灭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如图1~13所示,参见图1、2、3、4,本发明一种雷火灸艾灸系统及方法包括
26.支架100,其与机架固定;
27.雷火灸200,其用于完成艾灸动作;
28.驱动部300,其通过电机301带动双丝杠机构运动,使所述雷火灸200完成艾灸动作。
29.本发明通过所述驱动部300带动双丝杠机构运动,使所述雷火灸200运动,以代替人力自动进行雷火灸200的艾灸动作,从而节约艾灸成本,提高艾灸功效。
30.其中,所述双丝杠机构包括第一丝杠302、第二丝杠303、蜗轮304。
31.其中,所述电机301设有的电源模块包括电池、电控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电控模块电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用户终端无线连接。
32.本发明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可直接使用户终端无线控制电机301,从而使电机301的转速、旋转方向、功率可调整,从而随意调节所述雷火灸200运动的速度。
3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解释,参见图4、5、6,所述驱动部300包括电机301、第一丝杠302、第二丝杠303、蜗轮304、第一轴305、第一齿轮306、齿条307、第一导轨308、支撑板309、第二导轨310;
34.所述支架100上固定有电机301,所述电机301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丝杠302、第二丝杠303驱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杠302、第二丝杠303均与蜗轮304啮合,所述蜗轮304与第一轴305同轴固定,所述第一轴305与第一齿轮306同轴固定,所述第一齿轮306与齿条307啮合,所述齿条307配置在第一导轨308内并沿其移动,所述第一导轨308与支撑板309固定,所述支撑板309与第一轴305轴承连接,所述支撑板309配置在第二导轨310内并沿其移动,所述第二导轨310与所述支架100固定;
35.所述齿条307与雷火灸200驱动连接。
36.本发明通过控制所述电机301带动第一丝杠302、第二丝杠303同向转动,带动所述
蜗轮304横向移动,以使所述雷火灸200在水平方向上横向移动;本发明通过控制所述电机301带动第一丝杠302、第二丝杠303反向转动,带动所述蜗轮304横向移动,以使所述雷火灸200在水平方向上纵向移动,从而带动所述雷火灸200在水平方向上横向或纵向移动,以代替人力自由调节所述雷火灸200的进行艾灸的位置,从而自动进行雷火灸200的艾灸动作,从而节约雷火灸艾灸成本,提高雷火灸艾灸功效。
37.其中,所述电机301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丝杠302、第二丝杠303通过第一控制部400驱动连接。
38.本发明通过上述设置,实现所述电机301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丝杠302、第二丝杠303直接驱动。
39.其中,所述第一丝杠302、第二丝杠303的螺纹结构与蜗杆的螺纹结构相同。
40.本发明通过上述设置,实现能够通过第一丝杠302、第二丝杠303的正转或反转,而使所述蜗轮304在水平方向横向或纵向移动,从而自动调节所述雷火灸200的艾灸位置;同时根据蜗轮蜗杆的自锁功能,在调节雷火灸200的一个水平方向的位置时,其另一个水平方向的位置能够锁定,避免雷火灸200的艾灸位置不固定而影响功效。
41.其中,参见图5,所述蜗轮304的外圆周面开设有弧形凹槽。
42.本发明通过上述设置,实现所述蜗轮304能够与第一丝杠302、第二丝杠303更好地啮合和传动,避免连接失效。
43.其中,所述齿条307沿其长度方向固定有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的截面为燕尾形,所述第一导轨308的截面为与所述第一导向杆的截面相配合的燕尾形。
44.本发明通过上述设置,避免所述齿条307与所述第一导轨308连接失效。
45.其中,所述支撑板309沿其长度方向固定有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二导向杆的截面为燕尾形,所述第二导轨310的截面为与所述第二导向杆的截面相配合的燕尾形。
46.本发明通过上述设置,避免所述支撑板309与所述第二导轨310连接失效。
47.其中,所述齿条307与雷火灸200固定。
48.本发明通过上述设置,实现所述齿条307能够直接驱动所述雷火灸200运动。
4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解释,参见图4、7,所述电机301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丝杠302、第二丝杠303通过第一控制部400驱动连接,所述第一控制部400包括第二齿轮401、第三齿轮402、第二轴403、第四齿轮404、第一方套筒405、第一方轴406、第五齿轮407、第一磁铁408、第二磁铁409;
50.所述电机301的输出轴与第二齿轮401驱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401与所述第一丝杠302同轴固定,所述第二齿轮401与第三齿轮402啮合,所述第三齿轮402与第二轴403同轴固定,所述第二轴403与所述支架100轴承连接,所述第三齿轮402能够与第四齿轮404啮合,所述第四齿轮404与第一方套筒405同轴固定,所述第一方套筒405内套装有沿其移动和同步转动的第一方轴406,所述第一方轴406与所述支架100轴承连接,所述第一方套筒405与第五齿轮407同轴固定,所述第五齿轮407能够与所述第二齿轮401啮合;
51.所述第一方轴406与第二丝杠303同轴固定,所述第二丝杠303与所述支架100轴承连接,所述第一方轴406同轴固定有第一磁铁408、第二磁铁409,所述第一磁铁408能够与第四齿轮404的侧表面吸引,所述第二磁铁409能够与所述第五齿轮407的侧表面吸引。
52.本发明通过所述控制所述第一磁铁408与第四齿轮404的侧表面吸引,使所述第四
齿轮404与第三齿轮402脱离,第五齿轮407与第二齿轮401啮合,以使所述第一方套筒405带动第一方轴406、第二丝杠303绕与第一丝杠302相反的方向转动,以调节所述雷火灸200的水平纵向位置;本发明通过控制所述第二磁铁409与所述第五齿轮407的侧表面吸引,使所述第五齿轮407与第二齿轮401脱离,所述第四齿轮404与第三齿轮402啮合,以使所述第一方套筒405带动所述第一方轴406、第二丝杠303绕与第一丝杠302相筒的方向转动,以调节所述雷火灸200的水平横向位置。
53.本发明通过上述控制方式,实现通过控制所述第一磁铁408、第二磁铁409的通电状态,实现自由控制所述第二丝杠303相对于所述第一丝杠302的转向,从而自由控制所述雷火灸200在水平方向上横向或纵向移动,以代替人力自由调节所述雷火灸200的进行艾灸的位置,从而自动进行雷火灸200的艾灸动作,节约雷火灸艾灸成本,提高雷火灸艾灸功效。
54.其中,所述电机301的输出轴与第二齿轮401通过键连接驱动。所述电机301的输出轴与第二齿轮401间隙配合或轴承连接。
55.当然,所述电机301的输出轴与第二齿轮401也可同轴固定。
56.本发明通过上述设置,实现所述电机301的输出轴与第二齿轮401的驱动作用。
57.其中,参见图7,所述第二齿轮401、第三齿轮402的厚度均为d,所述第二齿轮401第三齿轮402相互啮合的厚度为d/2,所述第四齿轮404、第五齿轮407的厚度小于等于d/2。
58.本发明通过上述设置,实现能够通过移动所述第一方套筒405、第二齿轮401、第三齿轮402而使所述第三齿轮402与第四齿轮404啮合或第二齿轮401与第五齿轮407啮合,从而控制所述第二丝杠303相对于第一丝杠302来说正转或反转。
59.其中,所述第一方套筒405、第四齿轮404、第五齿轮407共同同轴开设有第一方孔,所述第一方孔与第一方轴406间隙配合。
60.本发明通过上述设置,实现所述第一方套筒405、第四齿轮404、第五齿轮407能够共同沿所述第一方轴406移动并随所述第一方轴406同步转动。
61.其中,所述第一方套筒405、第二齿轮401、第三齿轮402能够共同沿所述第一方轴406移动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一磁铁408与第四齿轮404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磁铁409与第五齿轮407之间的距离。
62.本发明通过上述设置,使所述第一磁铁408、第二磁铁409拥有对所述第一方套筒405、第二齿轮401、第三齿轮402限位作用,从而使所述第三齿轮402与第四齿轮404能够稳定啮合,所述第二齿轮401与第五齿轮407能够稳定啮合。
63.其中,所述第一磁铁408、第二磁铁409为电磁铁,所述第四齿轮404、第五齿轮407为永磁铁,所述第一磁铁408、第二磁铁409设有的电源模块包括电池、电控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电控模块电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用户终端无线连接。
64.本发明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可直接使用户终端无线控制所述第一磁铁408与第四齿轮404之间的吸引状态、第二磁铁409与所述第五齿轮407之间的吸引状态,实现自由控制所述第三齿轮402与第四齿轮404的啮合状态、第二齿轮401与第五齿轮407的啮合状态,从而实现自由控制所述第二丝杠303相对于所述第一丝杠302来说正转或反转。
65.其中,所述第二丝杠303与第二杆412的一端轴承连接,所述第二杆412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架100固定。
66.本发明通过上述设置,实现对所述第二丝杠303的支撑和固定作用。
6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解释,参见图4、6、8,所述支架100上配置有调节部500,所述调节部500包括第一锥齿轮501、第二锥齿轮502、第三轴503、第一带轮504、第二带轮505、第一皮带506、第四轴507、第三带轮508、第四带轮509、第二皮带510、第三丝杠511、第二方轴512、第二方套筒513、固定座514、第一连杆515、第二连杆516、艾灸筒518、透孔519;
68.所述电机301的输出轴与第一锥齿轮501驱动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501与第二锥齿轮502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502与第三轴503同轴固定,所述第三轴503与所述支架100轴承连接,所述第三轴503与第一带轮504同轴固定,所述第一带轮504与第二带轮505通过第一皮带506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带轮505与第四轴507同轴固定,所述第四轴507与第三带轮508同轴固定,所述第三带轮508与第四带轮509通过第二皮带510带传动连接,所述第四带轮509与第三丝杠511螺纹连接,所述第三丝杠511的一端与第二方轴512同轴固定,所述第二方轴512配置在第二方套筒513内并沿其移动,所述第二方套筒513与所述齿条307固定;
69.所述第三丝杠511的另一端与固定座514固定,所述固定座514与所述雷火灸200可拆卸固定,所述固定座514通过螺纹安装有艾灸筒518,所述艾灸筒518内配置有雷火灸200,所述艾灸筒518底部开设有多个透孔519;
70.所述第三轴503与第一连杆515的一端轴承连接,所述第一连杆515的另一端与第四轴507轴承连接,所述第四轴507与第二连杆516的一端轴承连接,第二连杆516与第四带轮509轴承连接。
71.本发明通过电机301带动第一锥齿轮501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502、第三轴503、第一带轮504转动,通过第一皮带506带动第二带轮505、第四轴507、第三带轮508转动,通过第二皮带510带动第四带轮509转动,通过第四带轮509与第三丝杠511螺纹连接,使所述第三丝杠511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实现所述雷火灸200在水平方向上横向或纵向移动的同时,进行竖直方向上的调节,从而实现代替人力自由调节所述雷火灸200的进行水平艾灸的位置的调节,以及竖直方向上的调节,以随意调节施按灸和悬灸两种的艾灸方法,从而自动进行雷火灸200的艾灸动作,节约雷火灸艾灸成本,提高雷火灸艾灸功效。
72.其中,参见图8,所述电机301的输出轴与第一锥齿轮501通过键连接驱动。所述电机301的输出轴的外圆周面开设有环形卡槽521,所述环形卡槽521通过轴承安装有沿其转动的第一锥齿轮501。
73.本发明通过上述设置,实现对所述第一锥齿轮501的驱动作用。
74.其中,参见图6,所述第一连杆515、第二连杆516的长度之和大于雷火灸200运动至距第三轴503最远时与第三轴503的距离。
75.本发明通过上述设置,将所述第一连杆515、第二连杆516、雷火灸200与第三轴503的距离三个长度构成三角形的三条边,避免所述雷火灸200在水平方向的横向移动与所述第一连杆515、第二连杆516的运动发生干涉。
76.其中,所述第一皮带506为平带、v带或圆带,所述第一带轮504、第二带轮505的外圆周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皮带506的截面相配合的凹槽。
77.本发明通过上述设置,实现第一带轮504、第二带轮505、第一皮带506组成的带传动连接更稳定,避免连接失效。
78.其中,所述第二皮带510为平带、v带或圆带,所述第三带轮508、第四带轮509的外
圆周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二皮带510的截面相配合的凹槽。
79.本发明通过上述设置,实现第三带轮508、第四带轮509、第二皮带510组成的带传动连接更稳定,避免连接失效。
80.其中,所述固定座514与所述雷火灸200可拆卸固定的方式为:所述固定座514上开设有卡扣或夹爪,所述雷火灸200能够稳定固定在所述固定座514上。
81.本发明通过上述设置,实现所述固定座514与所述雷火灸200能够稳定地可拆卸固定,避免所述雷火灸200在进行艾灸动作时发生掉落。
82.其中,参见图6,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调节所述透孔519的大小,以在确保雷火灸200功效的同时避免艾灰掉落,防止灼伤,其为现有技术,此处不赘述。
83.其中,所述第三丝杠511与第一通孔517间隙配合。
84.本发明通过上述设置,实现所述第三丝杠511能够在第一通孔517内移动和转动。
85.其中,所述第四带轮509同轴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四带轮509通过所述螺纹孔与第三丝杠511螺纹连接。
86.本发明通过上述设置,实现通过第四带轮509的转动而使所述第三丝杠511能够在竖直方向移动。
87.其中,所述第二连杆516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一通孔517,所述第一通孔517内配置有沿其移动的第三丝杠511。
88.本发明通过上述设置,实现所述第三丝杠511能够沿第一通孔517竖直方向移动。
8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解释,参见图6、7、8、9,所述电机301的输出轴与第二齿轮401、第一锥齿轮501均通过第二控制部600驱动连接,所述第二控制部600包括第一键槽601、第一键602、第三磁铁603、第二键槽604、第二键605、第四磁铁606;
90.所述电机301的输出轴与第二齿轮401共同开设有第一键槽601,所述第一键槽601内配置有沿其移动的第一键602,所述第一键602的端部能够被第三磁铁603吸引或排斥,所述第三磁铁603与所述电机301的输出轴固定;
91.所述电机301的输出轴与第一锥齿轮501共同开设有第二键槽604,所述第二键槽604内配置有沿其移动的第二键605,所述第二键605的端部能够被第四磁铁606吸引或排斥,所述第四磁铁606与所述电机301的输出轴固定。
92.本发明通过控制所述第三磁铁603的通电状态,控制所述第一键602是否位于第二齿轮401的第一键槽601内,从而控制所述电机301的输出轴是否驱动所述第二齿轮401转动,从而控制是否对雷火灸200水平方向的横动或纵向移动。本发明通过控制所述第四磁铁606的通电状态,控制所述第二键605是否位于第一锥齿轮501的第二键槽604内,从而控制室是电机301的输出轴是否驱动第一锥齿轮501转动,从而控制是否对雷火灸200竖直方向上位置的调节。
93.本发明通过上述方式,实现通过控制第三磁铁603、第四磁铁606的通电状态,而控制是否和如何对雷火灸200水平或竖直位置的调节,从而自动进行雷火灸200的艾灸动作,节约雷火灸艾灸成本,提高雷火灸艾灸功效。
94.其中,所述第一键602的截面为燕尾形,所述第一键槽601的截面为与所述第一键602的截面形状相配合的燕尾形。
95.本发明通过上述设置,避免所述第一键602与第一键槽601的连接失效。
96.其中,所述第二键605的截面为燕尾形,所述第二键槽604的截面为与所述第二键605的截面形状相配合的燕尾形。
97.本发明通过上述设置,避免所述第二键605与第二键槽604的连接失效。
98.其中,参见与8,所述第三磁铁603与第一键602端部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键602配置在第二齿轮401的第一键槽601的长度。
99.本发明通过上述设置,实现通过上述第三磁铁603吸引所述第一键602的端部而使所述第一键602脱离第二齿轮401的第一键槽601,从而使所述第二齿轮401不随所述电机301的输出轴转动。
100.其中,参见图8,所述第四磁铁606与第二键605端部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键605配置在第一锥齿轮501的第二键槽604的长度。
101.本发明通过上述设置,实现通过上述第四磁铁606吸引所述第二键605的端部而使所述第二键605脱离第一锥齿轮501的第二键槽604,从而使所述第一锥齿轮501不随所述电机301的输出轴转动。
102.其中,所述第二齿轮401的第一键槽601可为:沿所述第二齿轮401的周向均匀开设的花键。
103.本发明通过上述设置,实现所述第一键602能够与多个花键形式的第二齿轮401的第一键槽601配合,从而驱动所述第二齿轮401转动。
104.其中,所述第一锥齿轮501的第二键槽604可为:沿所述第一锥齿轮501的周向均匀开设的花键。
105.本发明通过上述设置,实现所述第二键605能够与多个花键形式的第一锥齿轮501的第二键槽604配合,从而驱动所述第一锥齿轮501转动。
106.其中,所述第三磁铁603、第四磁铁606为电磁铁,所述第一键602、第二键605为永磁铁,所述第三磁铁603、第四磁铁606设有的电源模块包括电池、电控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电控模块电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用户终端无线连接。
107.本发明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可直接使用户终端无线控制所述第三磁铁603与第一键602之间的吸引状态、第四磁铁606与所述第二键605之间的吸引状态,实现自由控制所述电机301的输出轴是否驱动第二齿轮401、是否驱动第一锥齿轮501。
108.使用时,参见图8,当控制所述第三磁铁603吸引所述第一键602的端部时,所述第一键602与第二齿轮401的第一键槽601脱离,所述电机301的输出轴不驱动所述第二齿轮401转动,此时无法对雷火灸200的水平位置调节;同时控制所述第四磁铁606排斥所述第二键605的端部,使所述第二键605位于第一锥齿轮501的第二键槽604内,所述电机301的输出轴驱动所述第一锥齿轮501转动,此时能够调节所述雷火灸200在竖直方向的位置,从而切换所述雷火灸200的施按灸和悬灸两种的艾灸方法;
109.参见图9,当控制所述第三磁铁603排斥所述第一键602的端部时,所述第一键602位于第二齿轮401的第一键槽601内,所述电机301的输出轴驱动所述第二齿轮401转动,此时能够通过第一控制部400而对雷火灸200的水平位置进行调节;同时控制所述第四磁铁606吸引所述第二键605的端部,使所述第二键605与第一锥齿轮501的第二键槽604脱离,所述电机301的输出轴不驱动所述第一锥齿轮501转动,此时无法调节所述雷火灸200在竖直方向的位置。
1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解释,参见图10、11、12、13,所述雷火灸200的外圆周面包裹有金箔纸。
111.本发明通过在纸筒外侧包裹一层金箔纸,参见图10、11,控制空气的进入量,从而减慢了雷火灸艾条燃烧的速度,减少了雷火灸艾条燃烧时产生的烟量。当使用传统艾条点燃施灸时,燃烧断面出现倒锥形,参见图10、13,如果靠近施灸部位就会烧伤皮肤,如果距离偏远,热量会沿着垂直面散失掉,作用在施灸部位的热量只有10%到15%,大大降低了施灸效果,而由于雷火灸外侧包裹了一层金箔纸,雷火灸的燃烧断面为平面或凹型面,参见图10、11,这样在施灸过程中热量垂直于燃烧面直接辐射到施灸部位,使80%到85%的热量得到充分应用,以起到聚能的效果,大大的提高了热量的使用效率。同时,相较于传统艾条可以燃烧3小时,雷火灸在加限燃控烟的金箔纸后进行正常施灸情况下可以燃烧14小时,原理是金箔纸可以有效控制空气沿着艾条燃烧的边缘进入,从而控制艾条的燃烧速度,降低艾条燃烧时产生的烟雾量,加限燃控烟的金箔纸可以大大延长艾条燃烧时间,延长使用寿命。
1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解释,参见图2,所述支架100与艾灸床101固定。
113.本发明通过上述设置,从而方便患者躺在床上进行艾灸治疗。
11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解释,参见图4、5,所述第一丝杠302、第二丝杠303轴线的连线水平设置。
115.本发明通过上述设置,实现雷火灸200能够在水平方向前后或左右移动。
11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解释,参见图7,所述第一方轴406与第一杆411的一端轴承连接,所述第一杆411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架100固定。
117.本发明通过上述设置,实现对所述第一方轴406的支撑和固定作用。
11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解释,所述雷火灸由如下材料按重量份数构成:
119.艾绒60份;红花4份;沉香1份;降香1份;乳香1份;没药1份;松香1份;藿香1份;丁香1份;木香1份;白芷1份;良姜1份;干姜1份。
120.本发明雷火灸配方,删除了不适合现代人艾灸环境的药材硫磺,避免了硫磺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在封闭的空间对施灸者和被灸这的呼吸系统产生刺激;删除了不符合现代法律的药材穿山甲,使所述雷火灸配方更加科学合理;删除了对居家养生有安全隐患的药材麝香,是由于其价格及其高昂,而且麝香的存在会给孕妇和年轻女性的健康造成隐患;同时加入多种取材方便、价格低廉、处理简单的中药成分,使雷火灸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其进行艾灸时行气活血,驱寒逐湿的功效。
121.本发明雷火灸配方,创始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40余年,结合现在社会环境需求、法规要求、市场供给、国内中药材市场实际情况和目前大众的实际需要,2004年针对雷火灸原有配方进行针对性研发,2015年研制出超现实派的药艾条并加工生产。所述雷火灸配方结合了中国传统艾灸理论,引经据典,参考:《中国药典》2010版、《本草纲目》、《针灸大成》、《景岳全书》、《外科正宗》、《理论骈文》、《针灸逢源》中雷火灸配方,遵循自然、安全、健康的理念;采用了所述雷火灸配方的雷火灸,满足了艾灸市场对高端、高质、高效产品的迫切需求,填补了市场空白,使传统艾灸在产品上得到了创新,技术上达到了突破、新方法和新产品引导艾灸养生行业创造性的革命。
122.本发明雷火灸配方,施灸灸感显著。比如用雷火灸施灸八髎穴三到四分钟就有火烧臀部的感觉,施灸五到七分钟就有火烧小腹的感觉,继续十分钟就会有火烧大腿的感觉,
灸感好的被施灸者还会有火烧脚面的感觉,这就是雷火灸独特的渗透性。这种灸感效应普通艾条很难出现,即使艾灸技师手法正确,配穴合理、如果选用灸材不正确也很难体验到这种灸感,使用雷火灸普通人都可以体验这种神奇的灸感效果,这成分证明采用了所述雷火灸配方的雷火灸在施灸过程中有很好的穿透性,灸感独特。
123.本发明雷火灸配方,符合中医治病原理,具有行气活血,驱寒逐湿的功效,常用于风、寒、湿、痹引起的各种不适;肌肉痠麻,关节疼痛,四肢酸痛,脘腹冷痛;雷火灸可取天火,天火携香穿筋透骨;灸之则透诸经,治百种病邪,转肃杀之气为融合,可以回垂绝之阳;另外,民谣云:海州看病到李堰,骑马需要跑一天,李堰有个活神仙,雷火灸还魂丹,就是对雷火灸的褒奖。
124.本发明雷火灸配方,燃烧时气香,点燃熄掉明火后可持续燃烧不会自动熄灭,烟气特异,而且燃烧时不出现爆燃现象,艾条灰烬不会粉状脱落。
125.其中,红花优选为纯净的西藏产红花,严禁有团块和花朵。
126.其中,所述雷火灸优选为由如下材料按重量构成:
127.艾绒60公斤;红花:4公斤;沉香1公斤;降香1公斤;乳香1公斤;没药1公斤;松香1公斤;藿香1公斤;丁香1公斤;木香1公斤;白芷1公斤;良姜1公斤;干姜1公斤。
12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解释,所述雷火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29.步骤1.1、制备第一药剂:取沉香、降香、乳香、没药、松香、藿香、丁香、木香、白芷、良姜、干姜各1份,进行干燥,研磨成细粉,过100目筛,制得第一药剂;
130.本发明通过在雷火灸配方中加入多种中药成分并将其粉碎,以便于更好地发挥药效,从而提高雷火灸艾灸行气活血,驱寒逐湿的功效。
131.本发明通过在雷火灸配方中加入多种树脂类药材,例如沉香、乳香等,不仅能很好的促进艾条的燃烧,同时可以提高艾条燃烧时的温度,从而提高雷火灸艾灸行气活血,驱寒逐湿的功效。
132.步骤1.2、制备红花粉末:取红花4份,去杂破碎,过100目筛,得到红花粉末;
133.本发明通过将红花与第一药剂分开进行去杂破碎,利于发挥红花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功效,从而进一步提高雷火灸艾灸的功效。
134.步骤1.3、制备第二药剂:将艾绒、第一药剂、红花粉末置于搅拌机内进行充分搅拌混合,搅拌时间5~10分钟,得到第二药剂;
135.本发明通过将通过上述步骤获得的艾绒、第一药剂、红花进行充分搅拌混合以得到第二药剂,以方便后续进行第二药剂的装填。
136.其中,制备艾绒的方法为:取艾叶碾制成绒,除枝梗粉尘,加工成精制艾绒。
137.其中,步骤3采用的搅拌机优选为深圳市智泰机械有限公司的型号为ztxy-55、转速24r/min的混合式搅拌机。当然,也可采用其他能够进行中药药剂混合的器械。
138.其中,所述搅拌时间优选为8分钟。
139.步骤1.4、制作雷火灸艾条筒:将卷纸卷成直径为8厘米、长度为21厘米的纸筒,并将底部封口,在外侧包裹一层金箔纸,并用胶水粘紧;
140.本发明通过制作雷火灸艾条筒,方便后续进行逐步压填第二药剂,以使雷火灸艾条筒内的第二药剂紧实。
141.本发明通过制作直径为8厘米、长度为21厘米的艾条筒,从而得到相较于传统艾条
更加粗大、火力更猛、功效更好的雷火灸,其在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热量,在雷火灸的燃烧面内部药物进行无氧高温碳化,从而更有效的实现了控烟的作用,参见图10;在雷火灸艾条刚刚点燃后产生的烟雾和普通艾条一样,但是燃烧四五分钟后,等整个断面全部燃烧后,其产生的烟量比正常艾灸产生烟量减少70%,在第二次使用的时候雷火神针会出现完全无烟状态,在继续施灸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烟量只有正常烟量的25%到30%。
142.本发明通过在纸筒外侧包裹一层金箔纸,参见图10、11,控制空气的进入量,从而减慢了雷火灸艾条燃烧的速度,减少了雷火灸艾条燃烧时产生的烟量。当使用传统艾条点燃施灸时,燃烧断面出现倒锥形,参见图10、13,如果靠近施灸部位就会烧伤皮肤,如果距离偏远,热量会沿着垂直面散失掉,作用在施灸部位的热量只有10%到15%,大大降低了施灸效果,而由于雷火灸外侧包裹了一层金箔纸,雷火灸的燃烧断面为平面或凹型面,参见图10、11,这样在施灸过程中热量垂直于燃烧面直接辐射到施灸部位,使80%到85%的热量得到充分应用,以起到聚能的效果,大大的提高了热量的使用效率。同时,相较于传统艾条可以燃烧3小时,雷火灸在加限燃控烟的金箔纸后进行正常施灸情况下可以燃烧14小时,原理是金箔纸可以有效控制空气沿着艾条燃烧的边缘进入,从而控制艾条的燃烧速度,降低艾条燃烧时产生的烟雾量,加限燃控烟的金箔纸可以大大延长艾条燃烧时间,延长使用寿命。
143.其中,所述胶水可采用eva热熔胶、糯米胶或面粉制作的浆糊。
144.其中,所述金箔纸也可替换为铝箔纸。
145.步骤1.5、将第二药剂分10~20次加入雷火灸艾条筒内,每加入一次第二药剂进行压实,得到雷火灸。
146.本发明通过多次少量地将第二药剂压实在雷火灸艾条筒内,以最终得到成分紧实、分量充足的雷火灸,延长使用时间,提高使用雷火灸进行艾灸的功效。
147.其中,对第二药剂进行压实采用的工具优选为:与雷火灸艾条筒的直径和长度相配合的压实棒。
148.本发明一种雷火灸艾灸系统的使用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49.步骤2.1、艾灸准备:将制得的雷火灸200固定在所述固定座514上,使用悬灸针或锥子多点挑破雷火灸200的断面;
150.步骤2.2、当做悬灸时,通过控制所述第三磁铁603通电吸引所述第一键602的端部,使所述第一键602与第二齿轮401的第一键槽601脱离,所述电机301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齿轮401处于非传动状态,所述雷火灸200的水平位置固定;
151.同时控制所述第四磁铁606通电排斥所述第二键605的端部,使所述第二键605位于第一锥齿轮501的第二键槽604内,此时通过所述电机301的输出轴驱动所述第一锥齿轮501转动,提升所述雷火灸200的竖直位置,第一施灸温度为42℃~48℃;
152.步骤2.3、当做施按灸时,在患者和雷火灸200之间覆盖隔热布,通过控制所述第三磁铁603通电吸引所述第一键602的端部,使所述第一键602与第二齿轮401的第一键槽601脱离,所述电机301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齿轮401处于非传动状态,所述雷火灸200的水平位置固定;
153.同时控制所述第四磁铁606通电排斥所述第二键605的端部,使所述第二键605位于第一锥齿轮501的第二键槽604内,此时通过所述电机301的输出轴驱动所述第一锥齿轮501转动,降低所述雷火灸200的竖直位置,第二施灸温度为45℃~50℃,并随时清除艾灰和
凸出的金箔纸;
154.步骤2.4、当需要调节水平艾灸位置时,控制所述第四磁铁606吸引所述第二键605的端部,使所述第二键605与第一锥齿轮501的第二键槽604脱离,所述电机301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锥齿轮501处于非传动状态,所述雷火灸200的竖直位置固定;
155.同时控制所述第三磁铁603排斥所述第一键602的端部,使所述第一键602位于第二齿轮401的第一键槽601内,所述电机301的输出轴驱动所述第二齿轮401转动;
156.再控制所述第一磁铁408与第四齿轮404的侧表面吸引,所述第二丝杠303与第一丝杠302反向转动,调节所述雷火灸200水平纵向位置;
157.或控制所述第二磁铁409与第五齿轮407的侧表面吸引,所述第二丝杠303与第一丝杠302正向转动,调节所述雷火灸200横平纵向位置,并随时清除艾灰和凸出的金箔纸;
158.步骤2.5、当完成艾灸时,将未使用完的雷火灸200放入包装盒内,隔绝空气以完成灭火。
159.本发明通过上述方法,实现通过雷火灸艾灸系统代替人力单独、自由调节所述雷火灸200的进行艾灸的水平横向、水平纵向和竖直高度,自动进行雷火灸200的艾灸动作,从而节约雷火灸艾灸成本,提高雷火灸艾灸功效。
160.其中,步骤3中覆盖的隔热布用纯棉布或手工桑皮纸,禁用化纤布料。
161.其中,第一施灸温度、第二施灸温度均为在施灸过程中人体感知的温度,第一施灸温度优选为45℃,第二施灸温度优选为48℃。
162.其中,雷火灸的包装盒具有灭火功能:传统艾条灭火在家庭艾灸中都是一个不容易的事情,直径八厘米的雷火灸粗大火力猛,采用雷火灸专用的、包装盒和灭火装置一体的功能性包装盒,利用隔绝空气、耗尽氧气从而实现了艾条灭火的功能。另外,大量的热量在包装盒的密闭空间中会把雷火灸中的药物无氧高温碳化,在第二次点燃使用过程中,被碳化的药物燃烧不会产生烟雾,很好的解决了百姓在家里做艾灸烟熏火燎的困扰。
163.其中,使用所述雷火灸进行施灸时,应注意以下事项:严禁非专业技师和医师进行施按灸操作;随时清除艾条燃烧的艾灰,谨防艾灰自动脱落以防灼伤;用剪刀及时剪掉艾条燃烧面周围长出的铝箔纸,防止烫伤;严防火灾,不使用时要盖上盒盖,灭火后放置安全位置,严防死灰复燃;严禁婴儿使用本品,不建议儿童和孕妇使用,可遵医嘱使用;严重高血压、严重心脏病和癫痫病人禁用;阴虚血热者禁用;大醉、大怒、出大汗者禁用。
164.实验数据
165.由于艾灸能够治疗寒性、虚性等以慢性病为主的疾病,类似关节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杂病,同时还有医疗保健作用,治疗范围广泛。因此本发明仅以女性宫寒疾病为例,以达到展示雷火灸艾条和雷火灸艾灸系统的使用效果,其他病症可依据现有技术来改变艾灸穴位、艾灸时长等操作方法,来达到预期功效。
166.现将300位宫寒女性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100位宫寒女性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艾灸方法进行治疗,实验数据如下:
167.对照组:
168.本组100位宫寒女性患者均采用传统仅含有艾绒的艾条进行艾灸治疗,每周4次,操作人员手持艾条对每位患者的气海穴,及关元、神阙、血海等不超过5个配穴进行艾灸,每个穴位艾灸15分钟左右。连续12周后,100位宫寒女性患者中,脸色暗淡、发黄症状改善者有
70位,臀部发凉症状改善者有62位,月经不调症状改善者有63位,闭经、痛经症状改善者有75位,操作人员产生劳累不适感受的有25次。
169.以下是实施例组,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1、2使用的均为采用雷火灸配方的特殊艾条:
170.艾绒60份;红花:4份;沉香1份;降香1份;乳香1份;没药1份;松香1份;藿香1份;丁香1份;木香1份;白芷1份;良姜1份;干姜1份。
171.实施例1、2使用的均为采用雷火灸配方的特殊艾条均按如下步骤方法制备:
172.步骤1.1、制备第一药剂:取沉香、降香、乳香、没药、松香、藿香、丁香、木香、白芷、良姜、干姜各1份,进行干燥,研磨成细粉,过100目筛,制得第一药剂;
173.步骤1.2、制备红花粉末:取红花4份,去杂破碎,过100目筛,得到红花粉末;
174.步骤1.3、制备第二药剂:将艾绒、第一药剂、红花粉末置于搅拌机内进行充分搅拌混合,搅拌时间5~10分钟,得到第二药剂;
175.步骤1.4、制作雷火灸艾条筒:将卷纸卷成直径为8厘米、长度为21厘米的纸筒,并将底部封口,在外侧包裹一层金箔纸,并用胶水粘紧;
176.步骤1.5、将第二药剂分10~20次加入雷火灸艾条筒内,每加入一次第二药剂进行压实,得到雷火灸。
177.实施例1:
178.本组100位宫寒女性患者,通过操作人员手持雷火灸对每位患者的气海穴,及关元、神阙、血海等不超过5个配穴进行艾灸,每次每个穴位艾灸15分钟左右,每周4次。连续12周后,100位宫寒女性患者中,脸色暗淡、发黄症状改善者有86位,臀部发凉症状改善者有90位,月经不调症状改善者有93位,闭经、痛经症状改善者有92位,操作人员产生劳累不适感受的有79次。
179.实施例2:
180.本组100位宫寒女性患者,按如下步骤进行雷火灸艾灸系统的使用方法,控制雷火灸切换艾灸位置:
181.步骤2.1、艾灸准备:将制得的雷火灸200固定在所述固定座514上,使用悬灸针或锥子多点挑破雷火灸200的断面;
182.步骤2.2、当做悬灸时,通过控制所述第三磁铁603通电吸引所述第一键602的端部,使所述第一键602与第二齿轮401的第一键槽601脱离,所述电机301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齿轮401处于非传动状态,所述雷火灸200的水平位置固定;
183.同时控制所述第四磁铁606通电排斥所述第二键605的端部,使所述第二键605位于第一锥齿轮501的第二键槽604内,此时通过所述电机301的输出轴驱动所述第一锥齿轮501转动,提升所述雷火灸200的竖直位置,第一施灸温度为42℃~48℃;
184.步骤2.3、当做施按灸时,在患者和雷火灸200之间覆盖隔热布,通过控制所述第三磁铁603通电吸引所述第一键602的端部,使所述第一键602与第二齿轮401的第一键槽601脱离,所述电机301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齿轮401处于非传动状态,所述雷火灸200的水平位置固定;
185.同时控制所述第四磁铁606通电排斥所述第二键605的端部,使所述第二键605位于第一锥齿轮501的第二键槽604内,此时通过所述电机301的输出轴驱动所述第一锥齿轮
501转动,降低所述雷火灸200的竖直位置,第二施灸温度为45℃~50℃,并随时清除艾灰和凸出的金箔纸;
186.步骤2.4、当需要调节水平艾灸位置时,控制所述第四磁铁606吸引所述第二键605的端部,使所述第二键605与第一锥齿轮501的第二键槽604脱离,所述电机301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锥齿轮501处于非传动状态,所述雷火灸200的竖直位置固定;
187.同时控制所述第三磁铁603排斥所述第一键602的端部,使所述第一键602位于第二齿轮401的第一键槽601内,所述电机301的输出轴驱动所述第二齿轮401转动;
188.再控制所述第一磁铁408与第四齿轮404的侧表面吸引,所述第二丝杠303与第一丝杠302反向转动,调节所述雷火灸200水平纵向位置;
189.或控制所述第二磁铁409与第五齿轮407的侧表面吸引,所述第二丝杠303与第一丝杠302正向转动,调节所述雷火灸200横平纵向位置,并随时清除艾灰和凸出的金箔纸;
190.步骤2.5、当完成艾灸时,将未使用完的雷火灸200放入包装盒内,隔绝空气以完成灭火。
191.对每位患者的气海穴,及关元、神阙、血海等不超过5个配穴进行艾灸,每个穴位艾灸15分钟左右,每周4次。连续12周后,100位宫寒女性患者中,脸色暗淡、发黄症状改善者有89位,臀部发凉症状改善者有92位,月经不调症状改善者有92位,闭经、痛经症状改善者有90位,操作人员产生劳累不适感受的有2次。
192.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制作出表格1:
[0193][0194]
表1
[0195]
通过上述实验数据可知,相对于使用传统仅含有艾绒的艾条进行艾灸治疗的对照组来说,实施例1的脸色暗淡、发黄症状改善者、臀部发凉症状改善者、月经不调症状改善者、闭经、痛经症状改善者明显增多,但由于需要操作人员始终操作尺寸更大、重量更重的雷火灸艾条,使操作人员产生劳累不适感受的大幅增多。本发明采用的实施例1、2的配方及制备方法为现有技术,其可带来更好的效果,但并非本发明的发明主旨,本发明通过利用了驱动部300驱动的艾灸代替人手进行操作,可有效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量。相较于对照组,实施例2在脸色暗淡、发黄症状改善者、臀部发凉症状改善者、月经不调症状改善者、闭经、痛经症状改善者明显增多,相对于实施例1,由于操作人员使用雷火灸艾灸系统控制雷火灸切换艾灸位置,代替了人力,操作人员产生劳累不适的感受几乎没有。因此,可知同时采用有雷火灸配方的特殊艾条进行艾灸治疗和使用雷火灸艾灸系统控制雷火灸切换艾灸位置的实施例2,在对于女性宫寒来说疗效最好,同时操作最为方便、省力。
[0196]
患者案例:
[0197]
患者周某,女,30岁,山东人,宫寒,经常脸色暗淡、发黄,月经不调现象隔月发生,而且月经时痛经,甚为痛苦。也曾尝试使用艾灸疗法针对治疗,但由于个人身体原因,疗效一直不理想。在尝试使用了实施例3中的雷火灸进行艾灸治疗后,周某的上述宫寒症状明显
改善,脸色红润有光泽,近几个月月经准时而且痛经时长大幅减少,并表示会坚持治疗。
[0198]
本发明一种雷火灸艾灸系统及方法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一种雷火灸艾灸系统及方法通过雷火灸艾灸系统代替人力单独、自由调节所述雷火灸的位置,自动进行雷火灸的艾灸动作,从而节约雷火灸艾灸成本,提高雷火灸艾灸功效,以更好地发挥雷火灸的限燃、控烟、聚能及灭火的效果。
[0199]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