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汽车后排扶手的制作方法

2022-07-02 03:13:4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汽车扶手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汽车后排扶手。


背景技术:

2.汽车后排座椅中央扶手在汽车内饰零部件中用于提供中间成员靠背支撑和保护乘员头部的重要作用,随着消费者对于汽车舒适性要求的提高,后排中央扶手需要集合多种功能,使得扶手的质量增加,消费者对可操控性和操控体验感的要求提高,大重量的中央扶手在放倒过程中会产生速度快,到最终使用位置弹起的问题,在抬起过程中,质量大导致抬起力大,操作费力的问题,本机构可以有效地解决以上的两个问题,使得扶手缓慢放倒,轻松抬起,鉴于后排大扶手的应用是使用市场的一大趋势,使得解决这种问题的升降调节机构成为市场的急需。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汽车后排扶手,包括扶手本体、扶手旋转轴、阻尼器组件和气弹簧组件;其中,所述扶手旋转轴固定在汽车后排,所述扶手本体能够围绕扶手旋转轴旋转,通过围绕扶手旋转轴旋转,所述扶手本体能够在抬起状态和放倒状态之间切换;
4.设置所述扶手本体由抬起状态向放倒状态沿所述扶手旋转轴进行转动时的方向为正旋转方向,由放倒状态向抬起状态进行转动时的方向为反旋转方向;
5.所述阻尼器组件包括阻尼器、止动轴和阻尼器支架;所述阻尼器上设置有止动轴槽,所述止动轴设置在止动轴槽内;所述阻尼器包括阻尼偏心轴和阻尼中心轴,所述阻尼中心轴固定在所述扶手旋转轴上,所述阻尼偏心轴固定在所述止动轴上,所述止动轴通过所述阻尼器支架固定在所述扶手本体上;当所述扶手本体由抬起状态向放倒状态沿所述扶手旋转轴转动时,止动轴带动所述阻尼偏心轴沿正旋转方向转动,对所述扶手本体产生阻力;
6.所述气弹簧组件包括气弹簧,所述气弹簧包括弹簧部和固定部,所述弹簧部与所述扶手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扶手旋转轴固定连接;当所述扶手本体围绕所述扶手旋转轴由放倒状态向抬起状态进行转动时,所述弹簧部由拉伸状态转换为收缩状态,对所述扶手本体产生助力。
7.其中,优选的,所述气弹簧组件还包括前支架、卡环、销轴和后支架,所述前支架固定在所述扶手本体上,所述弹簧部固定在所述前支架上,所述弹簧部固定在所述前支架上,所述卡环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上,与所述销轴固定连接,所述销轴固定在所述后支架上,所述后支架与所述扶手旋转轴固定。
8.其中,优选的,所述扶手本体由抬起状态向放倒状态的过程中,沿所述正旋转方向旋转80
°‑
100
°

9.其中,优选的,所述扶手本体由放倒状态向抬起状态的过程中,沿所述反旋转方向旋转80
°‑
100
°

10.其中,优选的,所述阻尼器为单方向硅油阻尼器,当所述扶手本体由放倒状态向抬起状态转动时,所述止动轴带动所述阻尼偏心轴沿反旋转方向转动,所述阻尼偏心轴不产生阻力。
11.其中,优选的,所述弹簧部为单向拉力弹簧,所述单向拉力弹簧在拉伸状态时不产生作用力。
12.其中,优选的,所述弹簧部包括伸缩杆,通过伸缩杆的拉长和缩短实现所述弹簧部的拉伸状态和收缩状态之间的转换。
13.本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如下:
14.本技术中扶手的抬起和放倒分别由气弹簧机构和硅油阻尼机构起作用,两个过程互不影响,扶手抬起过程硅油阻尼发生偏转但是不起作用,使用单方向硅油阻尼实现此功能,气弹簧在扶手放倒不起作用,使用的气弹簧在伸长过程中不产生作用力,缩短过程产生助力,本实用新型集成了硅油阻尼和气弹簧两套机构,使用硅油阻尼机构提供扶手缓慢放倒的阻尼作用,在抬起过程中启动气弹簧提供助力,使扶手抬起到一定角度后可以自动收起,操作简便,方便安全。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技术具有升降功能的汽车后排扶手的立体视图。
17.图2为本技术具有升降功能的汽车后排扶手的中阻尼器组件的结构图。
18.图3为本技术具有升降功能的汽车后排扶手的中阻尼器组件的拆解视图。
19.图4为本技术具有升降功能的汽车后排扶手的中气弹簧组件的结构图。
20.图5为本技术具有升降功能的汽车后排扶手的中气弹簧组件的拆解图。
21.图6为本技术具有升降功能的汽车后排扶手的中阻尼器组件的止动轴由扶手抬起状态(虚线表示)向扶手放倒状态转动时的示意图。
22.图7为本技术具有升降功能的汽车后排扶手的中阻尼器组件的气弹簧由扶手放倒状态(虚线表示)向扶手抬起状态转动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4.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汽车后排扶手,如图1-图7所示,包括扶手本体1、扶手旋转轴2、阻尼器组件3和气弹簧组件4;
25.其中,所述扶手旋转轴2固定在汽车后排中间,所述扶手本体1能够围绕扶手旋转轴2进行旋转,通过围绕扶手旋转轴旋转,所述扶手本体1能够在抬起状态和放倒状态之间
切换。
26.其中,设置所述扶手本体1由抬起状态向放倒状态沿所述扶手旋转轴进行转动时的方向为正旋转方向,由放倒状态向抬起状态进行转动时的方向为反旋转方向;
27.如图2、图3所示,所述阻尼器组件3包括阻尼器31、止动轴32和阻尼器支架33;所述阻尼器31上设置有止动轴槽,所述止动轴32设置在止动轴槽内;所述阻尼器31包括阻尼偏心轴和阻尼中心轴,所述阻尼中心轴固定在所述扶手旋转轴2上,所述阻尼偏心轴固定在所述止动轴32上,所述止动轴32通过所述阻尼器支架33固定在所述扶手本体1上;当所述扶手本体1由抬起状态向放倒状态沿所述扶手旋转轴转动时,止动轴32带动所述阻尼偏心轴沿正旋转方向转动,对所述扶手本体1产生阻力;
28.具体操作中,使用的阻尼器31为单方向硅油阻尼器,阻尼器支架33焊接在扶手本体的骨架底板上;止动轴32与阻尼器支架33焊接;硅油阻尼偏心轴插入止动轴32,硅油阻尼中心轴装入扶手旋转轴。当所述扶手本体1由放倒状态向抬起状态转动时,所述止动轴带动所述阻尼偏心轴沿反旋转方向转动,所述阻尼偏心轴不产生阻力。
29.如图4、图5所示,所述气弹簧组件包括弹簧部和固定部,所述弹簧部与所述扶手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扶手旋转轴固定连接;当所述扶手本体围绕所述扶手旋转轴由放倒状态向抬起状态进行转动时,所述弹簧部由拉伸状态转换为收缩状态,对所述扶手本体产生助力。所述弹簧部为单向拉力弹簧,所述单向拉力弹簧在拉伸状态时不产生作用力,在收缩时产生助力。
30.具体实施中,所述气弹簧组件4包括气弹簧41、卡环42、销轴43、后支架44和前支架45;所述前支架45焊接在扶手本体1的骨架侧板上,所述销轴43与所述后支架44焊接,所述后支架44焊接在扶手旋转轴2上,所述气弹簧41前端的弹簧端通过安装螺钉装入前支架45;气弹簧后端的固定部通过卡环42装入销轴43,以上步骤将气弹簧机构装配到扶手主体骨架上。
31.如图6所示,虚线框示意扶手抬起位置,扶手放倒绕扶手旋转轴向前转动,扶手旋转轴固定不动,硅油阻尼本体与扶手旋转轴固定保持不动,止动轴随扶手放倒而转动,止动轴的转动带动硅油阻尼偏心轴转动产生阻尼,使扶手主体缓慢放倒。
32.如图7所示,虚线框示意扶手放倒位置,扶手抬起绕扶手旋转轴向后转动,扶手旋转轴固定不动,气弹簧后支架位置固定,气弹簧前固定点随扶手抬起转动,使得气弹簧伸缩杆缩回产生助力,抬起扶手。
33.其中,所述扶手本体由放倒状态切换至抬起状态的过程中,围绕扶手旋转轴旋转80
°‑
100
°

34.本技术提供的扶手升降调节机构由两套机构集合而成,硅油阻尼机构在扶手放倒过程中起作用,使扶手缓慢放倒,气弹簧机构在扶手抬起过程中起作用,在扶手抬起过程中提供助力。
35.尽管已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技术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