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洒水车用旋转水炮的制作方法

2022-06-25 10:00:0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洒水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洒水车用旋转水炮。


背景技术:

2.市政园林建设中经常需要用到洒水车,用于对路面进行降尘或绿化浇灌等工作,洒水枪喷出在行驶中通过人工控制角度对道路两旁的绿化进行浇灌喷洒,该种情况需要多人配合操作,费时费力。
3.为此,申请号为cn202020999682.2(授权公告号为:cn21255011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可调控洒水枪,包括枪体本体,所述枪体本体包括第一枪体、第二枪体、第三枪体、调节装置和电动喷头,其通过分体设置第一枪体、第二枪体和第三枪体,通过电动控制调节装置带动第二枪体和第三枪体的转动,通过第二枪体和第三枪体均设置为弯管结构,使得位于第三枪体上的出水端,在第二枪体和第三枪体的转动下,实现其出水端的喷水方向和喷水角度的调整,以及匀速转动喷洒。其具体的控制方式是:通过远程电控制驱动电机的工作,从而带动蜗杆、蜗轮的转动,蜗轮转动过程中带动第一连接头的转动,使得第二枪体或者第三枪体转动,并且通过电动喷头实现电动调节启闭、喷水流量大小以及直喷或者伞型喷水,调节方便,使用便利性好。
4.但上述角度可调控洒水枪还具有一定的不足:该专利中是采用驱动电机与蜗杆蜗轮传动机构进行配合,从而实现喷水角度的调整,这种电动驱动的方式由集成电路与控制系统组成,其各类电子元器件众多,接线复杂,有时因电流过载或是密封件老化进入雨水造成电机损坏,致使使用成本大大增加;其次,由于驱动电机与对应的传动组件配合后,使得设备整体体积相对较大,占用洒水车较大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使用成本较低、结构简单且体积小巧的洒水车用旋转水炮。
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洒水车用旋转水炮,包括:
7.基座,具有供水端口;
8.第一炮体,整体呈管状,具有第一进水端口和第一出水端口,所述第一炮体的第一进水端口转动连接在所述基座的供水端口处;
9.第二炮体,整体呈管状,具有第二进水端口和第二出水端口,所述第二炮体的第二进水端口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炮体的第一出水端口处;
10.第一旋转气缸以及第一传动组件,所述第一旋转气缸设于所述基座上,其动力输出端通过第一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一炮体连接,从而带动第一炮体相对所述基座转动;
11.第二旋转气缸以及第二传动组件,所述第二旋转气缸设于所述第一炮体上,其动力输出端通过第二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二炮体连接,从而带动第一炮体相对所述第一炮体转
动。
12.上述第一传动组件以及第二传动组件可以采用齿轮传动机构、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等各种现有技术,为了更好与对应的炮体结构适配,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齿圈以及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圈套设在所述的第一炮体上,并相对该第一炮体固定,第一齿轮同轴连接在所述第一旋转气缸的输出轴上,并与所述第一齿圈相啮合;
13.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二齿圈以及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圈套设在所述的第二炮体上,并相对该第二炮体固定,第二齿轮同轴连接在所述第二旋转气缸的输出轴上,并与所述第二齿圈相啮合。
14.为了对上述第一、第二旋转气缸进行固定,还包括:
15.第一固定支架,包括套设在所述基座的供水端口的外围的第一卡箍件以及连接在该第一卡箍件上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旋转气缸连接在该第一连接板上;以及
16.第二固定支架,包括套设在所述第一炮体的第一出水端口的外围的第二卡箍件以及连接在该第二卡箍件上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旋转气缸连接在该第二连接板上。
17.为了对第一、第二传动组件罩设保护起来,还包括:
18.第一罩盖,套设在第一炮体的第一进水端口的外围,并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相连接,从而共同围合形成用于容置所述第一传动组件的第一容纳腔体;
19.第二罩盖,套设在第二炮体的第二进水端口的外围,并与所述第二固定支架相连接,从而共同围合形成用于容置所述第二传动组件的第二容纳腔体。
20.作为改进,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二炮体的第二出水端口处、用来调节喷水状态的可伸缩喷头。可伸缩炮头的前后运动使喷洒出去的水可形成柱状或雾状,适用不同的喷洒场景。
21.伸缩喷头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通过伸缩动作实现喷液状态调节的各种喷头结构,为了方便调节,节省成本考虑,伸缩喷头包括:
22.内管,与第二炮体的第二出水端口连接;
23.分水阀杆,设于所述内管中,并与该内管的内壁之间具有环形间隙作为过流流道,该分水阀杆的端部外露出所述内管的端口,并具有径向向外延伸的阀片;
24.外管,套设在所述内管之外,并能相对所述内管在轴向上往复滑移,以改变所述外管的端口与所述阀片之间的距离。
25.为了实现可伸缩喷头的伸缩动作,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内管上的直线气缸,该直线气缸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的外管连接。直线气缸可以直接洒水车自身的气源,用来控制直线气缸动作的气控装置也可不必单独设置,可以直接接入洒水车自带的控制系统,从而进一步节省了生产成本。
26.上述第一旋转气缸以及第二旋转气缸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能够实现往复回转运动的各种旋转气缸结构,为了实现精确控制,优选地,所述第一旋转气缸以及第二旋转气缸均为叶片式旋转气缸。
27.为了第一炮体及第二炮体的结构进行合理设计,减少设备整体的占用空间,所述第一炮体及第二炮体均为弯管结构,并且,第一炮体的第一进水端口的轴线方向与第一出水端口的轴线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二炮体的第二进水端口的轴线方向与第二出水端口的轴线方向相垂直。
28.为了控制第一旋转气缸、第二旋转气缸以及直线气缸进行动作,所述第一旋转气缸上连接有第一进气管,该第一进气管上设有用来调节气体流量的第一单向节流阀;
29.所述第二旋转气缸上连接有第二进气管,该第二进气管上设有用来调节气体流量的第二单向节流阀;
30.所述直线气缸上连接有第三进气管,该第三进气管上设有用来调节气体流量的第三单向节流阀。
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旋转水炮是采用旋转气缸(第一旋转气缸和第二旋转气缸)作为用来驱动第一炮体及第二炮体旋转的动力源,其中,旋转气缸可以直接利用洒水车自身的气源来提供动力,并且,也不必单独设置独立的控制单元,可以直接接入到洒水车自带的控制系统中,这种方式极大地节省了生产成本,简化了旋转水炮的结构,使得设备整体更加紧凑小巧,不会占用洒水车较大空间。
附图说明
3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第二罩盖分离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图;
35.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炮体与基座连接处的剖视图;
36.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伸缩喷头与第二炮体连接处的剖视图;
37.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水炮在竖向平面内转动至不同角度的状态图(上下转动);
38.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水炮在水平面内转动至不同角度的状态图(左右转动);
39.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水炮的可伸缩喷头伸出及缩回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40.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41.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了表示方向的术语,诸如“前”、“后”、“上”、“下”、“左”、“右”、“侧”、“顶”、“底”等,用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结构部分和元件,但是在此使用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的目的,是基于附图中显示的示例方位而确定的。由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比如“上”、“下”并不一定被限定为与重力方向相反或一致的方向。
42.参见图1-图8,洒水车用旋转水炮包括基座10、第一炮体20、第二炮体30、第一旋转气缸41、第二旋转气缸51、第一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以及伸缩喷头80。
43.参见图1及图2,基座10基本呈直管状,其端口为用于与洒水车的供水接管连接的连接法兰12,另一端口为供水端口11。
44.参见图3,第一炮体20整体呈弯管状,具有第一进水端口21和第一出水端口22,其中,第一进水端口21的轴线与第一出水端口22的轴线基本垂直。同样地,第二炮体30整体呈弯管状,具有第二进水端口31和第二出水端口32,其中,第二进水端口31的轴线与第二出水
端口32的轴线基本垂直。第一炮体20的第一进水端口21与基座10的供水端口11相连,第一出水端口22与第二炮体30的第二进水端口31相连,第二炮体30的第二出水端口32与伸缩喷头连接。
45.第一炮体20上邻近第一进水端口21的端头部分插入到基座10的供水端口11中,并与基座10的供水端口11的内壁之间通过第一密封圈24密封配合。具体地,第一炮体20上邻近第一进水端口21的端头部分的外周壁上具有径向内凹的第一环形凹槽23,该第一环形凹槽23中嵌设有能与基座10的供水端口11的内壁面滚动接触的第一滚珠25。第一密封圈24具有间隔布置的两个,第一环形凹槽23也有两个,均位于两个第一密封圈24之间,由此,可以实现第一炮体20相对基座10旋转过程中避免出现漏液问题,详见图4。
46.第一旋转气缸41设于基座10上,其动力输出端通过第一传动组件与第一炮体20连接,从而带动第一炮体20相对基座10转动。具体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齿圈42以及第一齿轮43,第一齿圈42套设在第一炮体20的第一进水端口21所在位置上,并通过键槽配合实现与第一炮体20的固定。第一齿轮43同轴连接在第一旋转气缸41的输出轴上,从而能够随第一旋转气缸41的输出轴正反向旋转。在第一齿轮43装配到位后,第一齿轮43与第一炮体20上的第一齿圈42相啮合。
47.本实施例的第一旋转气缸41通过第一固定支架60固定在基座10上,具体地,第一固定支架60包括套设在基座10的供水端口11的外围的第一卡箍件61以及连接在该第一卡箍件61上的第一连接板62,其中,第一卡箍件61为非封闭的卡箍结构,在套设在基座10的供水端口11的外围后,通过螺栓将第一卡箍件61进行锁紧。第一连接板62所在平面与第一炮体20的第一进水端口21所在平面基本平行,第一旋转气缸41连接在该第一连接板62上。第一罩盖63套设在第一炮体20的第一进水端口21的外围,并与第一固定支架60相连接,从而共同围合形成用于容置第一传动组件的第一容纳腔体。
48.同样地,第二炮体30上邻近第二进水端口31的端头部分插入到第一炮体20的第一出水端口22中,并与第一炮体20的第一出水端口22的内壁之间通过第二密封圈34密封配合。具体地,第二炮体30上邻近第二进水端口31的端头部分的外周壁上具有径向内凹的第二环形凹槽33,该第二环形凹槽33中嵌设有能与第一炮体20的第一出水端口22的内壁面滚动接触的第二滚珠35。第二密封圈34具有间隔布置的两个,第二环形凹槽33也有两个,均位于两个第二密封圈34之间,由此,可以实现第二炮体30相对第一炮体20旋转过程中避免出现漏液问题。
49.第二旋转气缸51设于第一炮体20上,其动力输出端通过第二传动组件与第二炮体30连接,从而带动第二炮体30相对基座10转动。具体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二齿圈52以及第二齿轮53,第二齿圈52套设在第二炮体30的第二进水端口31所在位置上,并通过键槽配合实现与第二炮体30的固定。第二齿轮53同轴连接在第二旋转气缸51的输出轴上,从而能够随第二旋转气缸51的输出轴正反向旋转。在第二齿轮53装配到位后,第二齿轮53与第二炮体30上的第二齿圈52相啮合。
50.本实施例的第二旋转气缸51通过第二固定支架70固定在基座10上,具体地,第二固定支架70包括套设在第一炮体20的第一出水端口22的外围的第二卡箍件71以及连接在该第二卡箍件71上的第二连接板72,其中,第二卡箍件71也为非封闭的卡箍结构,在套设在第一炮体20的第一出水端口22外围后,通过螺栓进行锁紧。该第二连接板72所在平面与第
一炮体20的第一出水端口22所在平面基本平行,第二旋转气缸51连接在该第二连接板72上。第二罩盖73套设在第二炮体30的第二进水端口31的外围,并与第二固定支架70相连接,从而共同围合形成用于容置第二传动组件的第二容纳腔体。
51.上述的第一旋转气缸41以及第二旋转气缸51均采用叶片式旋转气缸。本实施例的第一、第二旋转气缸51可以直接利用洒水车自身的气源来提供动力,并且,也不必单独设置独立的控制单元,可以直接接入到洒水车自带的控制系统中,这种方式极大地节省了生产成本,简化了旋转水炮的结构,使得设备整体更加紧凑小巧,不会占用洒水车较大空间。
52.伸缩喷头80连接在第二炮体30的第二出水端口32处,用来调节喷水状态。可伸缩炮头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通过伸缩动作实现喷液状态调节的各种喷头结构。
53.参见图5,伸缩喷头80包括内管81、外管82以及分水阀杆83。内管81与第二炮体30的第二出水端口32螺纹连接。分水阀杆83设于内管81中,并与该内管81同轴布置,其中,阀杆83与该内管81的内壁之间具有环形间隙作为过流流道,该分水阀杆83的端部外露出内管的端口,该端部还具有径向向外延伸的阀片84,该阀片84为锥形堵头结构。外管82套设在内管81之外,并能相对内管81在轴向上往复滑移,从而改变外管82的端口与阀片84之间的距离。伸缩喷头80的外管82的前后运动使喷洒出去的水可形成柱状或雾状,适用不同的喷洒场景,伸缩喷头80的伸出状态和缩回状态详见图8。
54.在本实施例中,外管的前后移动通过直线气缸91来驱动。直线气缸91连接在伸缩喷头的内管上,其动力输出轴通过固定销92与外管连接。本实施例的直线气缸91可以直接洒水车自身的气源,用来控制直线气缸91动作的气控装置也可不必单独设置,可以直接接入洒水车自带的控制系统,从而进一步节省了生产成本。
55.第一旋转气缸41上连接有第一进气管40,该第一进气管40上设有用来调节气体流量的第一单向节流阀4。第二旋转气缸51上连接有第二进气管50,该第二进气管50上设有用来调节气体流量的第二单向节流阀5。直线气缸91上连接有第三进气管90,该第三进气管90上设有用来调节气体流量的第三单向节流阀9。
56.本实施例可将洒水车内部气源分别连接到第一旋转气缸41、第二旋转气缸51和伸缩喷头用的直线气缸91的对应进气管上,通过洒水车自身的车载电磁阀组开关,控制第一旋转气缸41的第一进气管40、第二旋转气缸51的第二进气管50的进气,可使对应的旋转气缸按一定的角度旋转,带动对应的第一炮体20、第二炮体30上安装的第一齿圈42和第二齿圈52转动,从而实现水炮按要求的角度上下、左右转动(详见图6及图7)。在实际操作中松开第一固定支架60和第二固定支架70的螺栓,将对应的齿圈及齿轮分离,来调整炮头的起始方位。同理,控制可伸缩喷头80上直线气缸91的第三进气管90的进气,可伸缩喷头80的前后运动使喷洒出去的水可形成柱状或雾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