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循环水高效阻垢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06-22 19:14:4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循环水高效阻垢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我国水处理化学品大多是剖析、效仿或依据国外专利研制的,加上我国水处理化学品工业发展较短,科研经费有限,导致基础薄弱、技术落后、整体水平不高的现象。尤其在特殊水质及尖端领域的技术中与国外仍存在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新型环保水溶性共聚物水处理化学品系列化程度。
3.新型水溶性阻垢剂方面体系庞大,种类众多,相关技术研究完善。但随着环保要求不断升级,水处理化学品转向绿色、高效、无磷或低磷化是必然趋势。国外水处理化学品已逐渐走向绿色化、无磷或低磷化并限制了高磷药剂的生产,在无磷、低磷阻垢剂和缓蚀剂方面都做出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目前,由于磷系配方因其优良的性价比及优异的处理效果,在国内市场仍占有较大比例。目前市场中即使采用无磷或低磷阻垢缓蚀剂配方,其投加浓度和使用效果均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另一方面石油化工,煤化工循环水系统碳钢腐蚀控制还需要配合大量的无机缓蚀剂进行复配使用,无机缓蚀剂的使用不但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另一方面在循环水中稳定性较差,使用不当会造成药剂沉积或析出,对系统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碳钢、不锈钢、铜等材质设备均具有少量高效缓蚀效果的全有机高效阻垢缓蚀剂。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6.一种循环水高效阻垢缓蚀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7.聚羧酸磺酸盐四元共聚物30-45份、吸附性高分子缓蚀剂20-35份、s-羧乙基硫代琥珀酸15-25份、唑类衍生物3-8份、聚羧酸及其盐10-15份、去离子水0-20份;
8.所述聚羧酸磺酸盐四元共聚物具有如下所示的结构式:
[0009][0010]
所述聚羧酸磺酸盐四元共聚物由衣康酸、乌头酸、次磷酸钠、2-丙烯酰基-2-甲基丙磺酸钠共聚而成,其制备过程反应方程式如下:
[0011][0012]
所述双氧水作共聚反应的引发剂,十二烷基硫醇作链转移剂,五氧化二钒作催化剂。
[0013]
所述聚羧酸磺酸盐四元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为:2500-3500。
[0014]
所述聚羧酸磺酸盐四元共聚物的制备步骤为:
[0015]
s1:将衣康酸、乌头酸、十二烷基硫醇、五氧化二钒、去离子水依次加入反应釜中,开启搅拌,升温至40-50℃,溶解后加入次磷酸钠,继续搅拌溶解;
[0016]
s2:溶解后,升温至65-75℃,同时缓慢加入双氧水和2-丙烯酰基-2-甲基丙磺酸钠的水溶液,缓慢滴加4.5-6.0h,控制滴加温度95-98℃;
[0017]
s3:滴加完毕后在106-112℃保温1.5-3.0h;
[0018]
s4:降温至50℃以下,过滤,得到固含量为45-50%棕红色聚羧酸磺酸盐四元共聚物溶液。
[0019]
所述聚羧酸磺酸盐四元共聚物的制备步骤为:
[0020]
s1:将183重量份的衣康酸、216.5重量份的乌头酸、3.1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硫醇、0.5重量份的五氧化二钒、22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依次加入反应釜中,开启搅拌,升温至45℃,溶解后加入23.6重量份的次磷酸钠,继续搅拌溶解;
[0021]
s2:溶解后,升温至70℃,同时缓慢加入327重量份的双氧水和174重量份58.6wt%的2-丙烯酰基-2-甲基丙磺酸钠的水溶液,缓慢滴加4.5h,控制滴加温度95-98℃;
[0022]
s3:滴加完毕后在106-112℃下保温3.0h;
[0023]
s4:降温至50℃以下,过滤,得到固含量为48.26%,数均分子量为2750的棕红色聚羧酸磺酸盐四元共聚物溶液。
[0024]
所述唑类衍生物为甲基苯骈三氮唑、苯骈三氮唑钠中的一种或两种。
[0025]
所述聚羧酸及其盐为聚环氧琥珀酸钠、聚丙烯酸及其盐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
[0026]
所述吸附性高分子缓蚀剂的制备步骤为:
[0027]
取75重量份硫脲置于带有搅拌器的四口瓶中,在四口瓶中加入128重量份纯水,适量三乙胺,搅拌溶解,升温70℃,缓慢滴加250ml含有147重量份谷氨酸的稀酸溶液,70℃-85℃滴加25min-30min,滴加完毕后继续反应1h,然后降温至65℃以下,加入32重量份乙二胺,65℃反应20min,升温至90℃,开始滴加200ml含有38重量份己二酸、65重量份月桂酰肌氨酸(ls)的乙醇水溶液,90℃-92℃滴加20min,保温1.5h,降温至50℃以下,放料,得到固含量48.2%的吸附性高分子缓蚀剂。
[0028]
一种循环水高效阻垢缓蚀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9]
s1:将聚羧酸磺酸盐四元共聚物、吸附性高分子缓蚀剂、s-羧乙基硫代琥珀酸、聚羧酸及其盐依次加入反应釜,常温搅拌20-30min;
[0030]
s2:将唑类衍生物加入反应釜,升温至35-40℃,搅拌10-30min;
[0031]
s3:将去离子水加入反应釜,在35℃条件下均匀搅拌20-40min,过滤,得到高效阻垢缓蚀剂。
[003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33]
1)该有机高效阻垢缓蚀剂具有少量高效的阻垢缓蚀性能和广泛的实用性,对碳钢、不锈钢、铜等材质设备均具有优异的缓蚀效果,可有效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0034]
2)该高效阻垢缓蚀剂为全有机配方,绿色环保不会对循环水系统、设备及周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0035]
3)阻垢缓蚀剂的使用可满足各地废水排放标准指标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0037]
实施例1
[0038]
聚羧酸磺酸盐四元共聚物的制备:
[0039]
s1:将183kg衣康酸、216.5kg乌头酸、3.1kg十二烷基硫醇、0.5kg五氧化二钒、220kg去离子水依次加入反应釜中,开启搅拌,升温至45℃,溶解后加入23.6kg次磷酸钠,继续搅拌溶解;
[0040]
s2:溶解后,升温至70℃,同时缓慢加入327kg双氧水和174kg 58.6wt%的2-丙烯酰基-2-甲基丙磺酸钠的水溶液,缓慢滴加4.5h,控制滴加温度95-98℃;
[0041]
s3:滴加完毕后在106-112℃下保温3.0h;
[0042]
s4:降温至50℃以下,过滤,得到固含量为48.26%,数均分子量为2750的棕红色聚羧酸磺酸盐四元共聚物溶液。
[0043]
实施例2
[0044]
聚羧酸磺酸盐四元共聚物的制备:
[0045]
s1:将计量的176kg衣康酸、225kg乌头酸、2.83kg十二烷基硫醇、0.5kg五氧化二钒、220kg去离子水依次加入反应釜中,开启搅拌,升温至45℃溶解;
[0046]
s2:将332.7kg双氧水吸入高位槽1;
[0047]
s3:将97kg 2-丙烯酰基-2-甲基丙磺酸钠溶解于75kg去离子水中,吸入高位槽2;
[0048]
s4:打开反应釜人孔,将计量25.3kg次磷酸钠投入反应釜中继续搅拌溶解;
[0049]
s5:待反应釜内溶解完毕后,升温至70℃,同时开启高位槽1、高位槽2滴加阀,缓慢滴加6h,控制滴加温度95-98℃;
[0050]
s6:滴加完毕后在106-112℃保温1.5h;
[0051]
s7:降温至50℃以下,过滤,得到固含量为49.72%,数均分子量为3170的棕红色聚羧酸磺酸盐四元共聚物溶液p2。
[0052]
实施例3
[0053]
一种循环水高效阻垢缓蚀剂的制备:
[0054]
s1:称取40kg聚羧酸磺酸盐四元共聚物p1、25kg吸附性高分子缓蚀剂、20kg s-羧乙基硫代琥珀酸、5kg甲基苯骈三氮唑、10kg聚环氧琥珀酸钠、5kg去离子水;
[0055]
s2:将称取的上述聚羧酸磺酸盐四元共聚物、吸附性高分子缓蚀剂、s-羧乙基硫代
琥珀酸、聚羧酸及其盐依次加入反应釜,常温搅拌25min;
[0056]
s3:将唑类衍生物加入反应釜,升温至40℃,搅拌20min;
[0057]
s4:将去离子水加入反应釜,在35℃条件下均匀搅拌30min,过滤,得到高效阻垢缓蚀剂。
[0058]
实施例4
[0059]
一种循环水高效阻垢缓蚀剂的制备:
[0060]
s1:称取30kg聚羧酸磺酸盐四元共聚物p1、35kg吸附性高分子缓蚀剂、25kg s-羧乙基硫代琥珀酸、8kg苯骈三氮唑钠、15kg聚丙烯酸钠、10kg去离子水;
[0061]
s2:将称取的上述聚羧酸磺酸盐四元共聚物、吸附性高分子缓蚀剂、s-羧乙基硫代琥珀酸、聚羧酸及其盐依次加入反应釜,常温搅拌20min;
[0062]
s3:将唑类衍生物加入反应釜,升温至35℃,搅拌10min;
[0063]
s4:将去离子水加入反应釜,在35℃条件下均匀搅拌40min,过滤,得到高效阻垢缓蚀剂。
[0064]
实施例5
[0065]
一种循环水高效阻垢缓蚀剂的制备:
[0066]
s1:称取45kg聚羧酸磺酸盐四元共聚物p2、20kg吸附性高分子缓蚀剂、15kg s-羧乙基硫代琥珀酸、3kg甲基苯骈三氮唑、12kg聚丙烯酸、20kg去离子水;
[0067]
s2:将称取的上述聚羧酸磺酸盐四元共聚物、吸附性高分子缓蚀剂、s-羧乙基硫代琥珀酸、聚羧酸及其盐依次加入反应釜,常温搅拌30min;
[0068]
s3:将唑类衍生物加入反应釜,升温至40℃,搅拌30min;
[0069]
s4:将去离子水加入反应釜,在35℃条件下均匀搅拌20min,过滤,得到高效阻垢缓蚀剂。
[0070]
对比例1
[0071]
阻垢缓蚀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的制备方法相同,其不同之处是,不添加聚羧酸磺酸盐四元共聚物p1。
[0072]
对比例2
[0073]
阻垢缓蚀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的制备方法相同,其不同之处是,聚羧酸磺酸盐四元共聚物p1的添加量为10重量份。
[0074]
对比例3
[0075]
阻垢缓蚀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的制备方法相同,其不同之处是,将40kg聚羧酸磺酸盐四元共聚物p1替换为40kg aa-hpa-amps三元共聚物。
[0076]
对比例4
[0077]
阻垢缓蚀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的制备方法相同,其不同之处是,将40kg聚羧酸磺酸盐四元共聚物p1替换为40kg衣康酸-丙烯三羧酸-丙烯酸-聚环氧琥珀酸共聚物。
[0078]
对比例5
[0079]
阻垢缓蚀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的制备方法相同,其不同之处是,将40kg聚羧酸磺酸盐四元共聚物p1替换为40kg衣康酸—乌头酸—2-丙烯酰基-2-甲基丙磺酸钠三元共聚物。
[0080]
对比例6
[0081]
阻垢缓蚀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的制备方法相同,其不同之处是,将40kg聚羧酸磺酸盐四元共聚物p1替换为40kg衣康酸—乌头酸—2-丙烯酰基-2-甲基丙磺酸钠三元共聚物和0.85kg次磷酸钠。
[0082]
对比例7
[0083]
阻垢缓蚀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的制备方法相同,其不同之处是,将40kg聚羧酸磺酸盐四元共聚物p1替换为40kg衣康酸—次磷酸—2-丙烯酰基-2-甲基丙磺酸钠三元共聚物和7.55kg乌头酸。
[0084]
对比例8
[0085]
阻垢缓蚀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的制备方法相同,其不同之处是,将40kg聚羧酸磺酸盐四元共聚物p1替换为40kg衣康酸—乌头酸—次磷酸三元共聚物和6.07kg 58.6wt%的2-丙烯酰基-2-甲基丙磺酸钠。
[0086]
对比例9
[0087]
阻垢缓蚀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的制备方法相同,其不同之处是,将40kg聚羧酸磺酸盐四元共聚物p1替换为40kg次磷酸—乌头酸—2-丙烯酰基-2-甲基丙磺酸钠三元共聚物和6.38kg的衣康酸。
[0088]
对比例10
[0089]
阻垢缓蚀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的制备方法相同,其不同之处是,将40kg聚羧酸磺酸盐四元共聚物p1替换为6.38kg的衣康酸、7.55kg乌头酸、6.07kg 58.6wt%的2-丙烯酰基-2-甲基丙磺酸钠和0.85kg次磷酸钠。
[0090]
对比例11
[0091]
阻垢缓蚀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的制备方法相同,其不同之处是,将40kg聚羧酸磺酸盐四元共聚物p1替换为40kg的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将5kg甲基苯骈三氮唑替换为5kg氯化锌。
[0092]
将本发明制备的新型高效阻垢缓蚀剂,与对比例进行试验对比,水样地表水(黄河水),试验时水质主要指标为氯离子120mg/l,总硬度7.6mmol/l(2135mg/l,以碳酸钙计),钙硬度187mg/l(以碳酸钙计),ph=8.12,碱度139mg/l(以碳酸钙计),试验浓缩倍率为8.0倍,ph控制8.3-8.8,浓缩后阻垢性能测试方法参照gb/t 18832-2008,缓蚀性能测试方法按照gb/t18175-2014进行试验,加药浓度15ppm,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0093]
表1实验结果数据
[0094]
药剂阻垢率%缓蚀率%浓缩水样外观实施例398.6291.55清澈实施例498.3689.53清澈实施例597.8990.72清澈对比例163.8285.57清澈对比例286.4387.25清澈对比例387.3785.31清澈对比例482.8986.81清澈对比例583.2285.54清澈对比例684.5285.96清澈
对比例784.6985.71清澈对比例883.2782.87清澈对比例986.7784.21清澈对比例1071.5786.03清澈对比例1191.6987.86微白/絮状沉积
[009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但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作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发明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发明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