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车辆及叉臂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6-18 12:22:4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及叉臂结构。


背景技术:

2.在实际应用中,车辆上的叉臂结构,一端连接车辆上的转向驱动装置,另一端连接车轮或车辆上的轮毂电机。转向驱动装置固定在车身上,叉臂结构能够稳定地支撑除轮胎外的其它车身部件。
3.在接收到转弯控制信号时,转向驱动装置产生的转向力矩传递至叉臂结构,使得叉臂结构发生转动。叉臂结构转动时,可以带动车轮发生转动,从而实现车辆转弯。
4.现有的车辆上的叉臂结构,强度较差,导致叉臂结构整体的稳定性交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增强叉臂结构整体的稳定性。
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叉臂结构,所述叉臂结构包括:叉臂本体,所述叉臂本体整体呈反c型;所述叉臂本体的第一端具有第一连接部,第二端具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连接转向驱动装置,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连接轮胎;其中:
7.所述叉臂本体包括蜂窝状结构;所述蜂窝状结构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且包括所述叉臂本体在靠近第一连接部的弯曲处;所述蜂窝状结构用于增强所述弯曲处的应力强度。
8.可选地,所述蜂窝状结构包括:蜂窝状结构本体,以及设置在蜂窝状结构本体内的若干条第一加强筋;相邻所述第一加强筋与所述蜂窝状结构本体的表面之间形成中空的三角形。
9.可选地,所述蜂窝状结构中的各三角形,沿所述叉臂本体的厚度对称分布。
10.可选地,所述叉臂本体还包括:支撑部,位于所述蜂窝状结构及第二连接部之间。
11.可选地,所述支撑部包括:多个横梁及纵梁,所述横梁与所述纵梁交叉分布。
12.可选地,相邻的所述横梁与所述纵梁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二加强筋。
13.可选地,所述第二加强筋对称分布。
14.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轮毂轴承与所述轮胎连接。
15.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法兰面;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法兰面,与所述轮毂轴承连接。
16.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法兰面上具有多个螺栓通孔。
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任一种所述的叉臂结构。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9.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叉臂本体上设置蜂窝状结构。由于实际使用中,叉臂本体
在靠近第一连接部的弯曲处是受力最薄弱点,故用蜂窝状结构来增强该弯曲处的应力强度,可以使得该弯曲处的受力增强,在承受轮胎传递给叉臂的弯矩时,该弯曲处的变形量就越小,进而该弯曲处的应力越小,叉臂结构的强度增强,因此可以提高叉臂结构整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叉臂结构的位置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叉臂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实际使用中,叉臂在静态时会承受整个车辆的重量,动态时需要抵抗来自地面各种工况的冲击。
23.现有叉臂,在靠近连接转向驱动装置一端的弯曲处,是受力最薄弱点,即使用时,该处所受力最大,容易导致叉臂出现应力屈服的情况。
24.针对该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叉臂结构,所述叉臂结构设置有蜂窝状结构,所述蜂窝状结构可以增强叉臂本体在靠近第一连接部的弯曲处的应力强度,减少出现应力屈服情况的出现,使得叉臂结构整体运行更加稳定。
25.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详细地说明。
26.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叉臂结构2,所述叉臂结构2一端连接转向驱动装置1,另一端连接轮胎3。
27.在实际应用中,车辆直线行走时,可以不启动所述转向驱动装置1,即不向所述转向驱动装置1发送转向控制信号。当车辆需要转弯时,通过向所述转向驱动装置1发送转向控制信号,由转向驱动装置1带动叉臂结构2转动,而叉臂结构2的转动,会同时使得所连接的轮胎3发生转动,从而可以控制车辆向不同方向旋转。所述叉臂结构2本身为刚性结构,作为转向驱动装置1与轮胎3之间的连接桥梁,可以支撑整车的重量。
28.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述叉臂结构2包括:叉臂本体21,所述叉臂本体整体呈反c型;所述叉臂本体21的第一端具有第一连接部211,第二端具有第二连接部212;所述第一连接部211用于连接转向驱动装置,所述第二连接部212用于连接轮胎。
29.其中:所述叉臂本体21包括蜂窝状结构213;所述蜂窝状结构213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211,且包括所述叉臂本体21在靠近第一连接部211的弯曲处21a;所述蜂窝状结构213用于增强所述弯曲处21a的应力强度。
30.经发明人研究发现,弯曲处21a是受力最薄弱处,故通过在弯曲处21a设置蜂窝状结构213,可以增强所述弯曲处21a的应力强度,尽量减少出现应力屈服的情况。
31.并且,反c型的结构,可以使得叉臂本体21与轮胎之间能够预留足够的间隙。在具体实施中,叉臂本体21的上端(即靠近第一连接部211一端)与轮胎胎面至少可以留有30mm间隙,中端至少与轮胎侧面至少可以留10mm间隙。由此可以避免叉臂本体21与轮胎胎面之间发生摩擦,影响轮胎的使用寿命。
32.在具体实施中,第一连接部211可以与转向驱动装置的转向连接轴固定连接,在转
向连接轴转动时,可以带动第一连接部211同步转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具体结构不作限制,只要能够与转向连接轴适配,且在转向连接轴转动时,能够随着转向连接轴的转动而转动即可。比如,所述第一连接部211可以具有法兰面,所述法兰面与转向连接轴连接。
33.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一连接部211,可以是所述蜂窝状结构213沿水平方向延伸而成,也可以与所述蜂窝状结构213独立设置但二者之间固定连接,具体不作限制。
34.在具体实施中,所述蜂窝状结构213包括所述弯曲处21a,使得所述蜂窝状结构213在竖直方向上突出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11,即厚度较厚,相对于与第一连接部211相同或接近厚度的弯曲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弯曲处21a可以承受更大的应力。
35.在具体实施中,所述蜂窝状结构213沿反c型叉臂本体21的延伸方向设置。蜂窝状结构213可以包括:蜂窝状结构本体213a,以及设置在所述蜂窝状结构本体213a内的若干条第一加强筋213b,相邻所述第一加强筋213b与所述蜂窝状结构本体213a之间形成中空的三角形。从所述蜂窝状结构213的宽度方向(即与轮胎侧壁平行的方向,也是叉臂本体21的宽度方向)上看,所述三角形内部是中空的。每个三角形作为所述蜂窝状结构213的一个蜂窝。
36.由于蜂窝状结构213的每个蜂窝呈三角形,而三角形结构具有更高的稳定性,故在反c型的受力薄弱点单独圈出一个范围并用三角形加强筋做支撑,可以使得弯曲处21a能够承受更大的应力。
37.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蜂窝状结构213中的各三角形,沿所述叉臂本体21的厚度方向对称分布。其中,所述叉臂本体21的厚度方向与所述叉臂本体21的宽度方向垂直。对称设置的蜂窝状结构213,可以改变蜂窝状结构213的横截面形状,进而使得叉臂结构2横截面惯性矩、弯曲刚度相应增大,在承受轮胎传递给叉臂结构2的弯矩时,叉臂的变形量就越小,上端弯曲处21a的应力越小,因此可完全保证叉臂结构2整体的强度及稳定性。
38.在具体实施中,除蜂窝状结构213外,在蜂窝状结构213与第二连接部212之间,还设置有支撑部214。所述支撑部214沿反c型叉臂本体21的延伸方向设置,且与所述蜂窝状结构213连接,使得叉臂结构2能够起到支撑整车的作用。
3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214可以包括:多个横梁214a及纵梁214b,所述横梁214a与所述纵梁214b交叉分布。所述横梁214a及纵梁214b均沿所述叉臂本体21的延伸方向分布。所述横梁214a及纵梁214b的数量不作限制。
40.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横梁214a与所述纵梁214b数量分别为一个,且二者呈十字交叉,以使得所述叉臂结构2更加稳定。此时,相邻横梁214a与纵梁214b之间呈90度夹角,所述支撑部214不仅沿所述叉臂结构2的宽度方向上对称,还同时沿所述叉臂结构2的厚度方向上对称。
41.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可以在相邻所述横梁214a与所述纵梁214b之间设置多个第二加强筋214c。所述第二加强筋214c可以在所述支撑部214上对称分布。比如,可以在沿所述叉臂结构2的宽度方向上,并排8条第二加强筋214c,并且前后对称分布。由此可以进一步增强所述支撑部214的强度及稳定性,提高叉臂结构2的强度及稳定性。
42.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二连接部212可以通过轮毂轴承与所述轮胎连接,具体连接方式不作限定。
4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212可以具有法兰面,所述第二连接部212的法兰面,与所述轮毂轴承连接。
44.具体地,轮毂轴承内外圈分别有自带轮毂螺钉的法兰面,且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12、轮胎的法兰面相贴合。第二连接部212的法兰面上可以设置4个螺栓通孔,轮毂螺钉的螺栓部分可以穿过所述螺栓通孔,并由轮毂螺钉的螺母进行紧固。由此可以使得第二连接部212与轮胎刚性连接。
4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叉臂结构2,关于叉臂结构2的中心成前后对称的。这种叉臂结构2在制造时,所使用的模具也相应呈前后对称拔模,第二连接部212的螺栓通孔由第二加强筋214c做分型面,只需添加一个抽芯侧向机构即可完成开模。另外在机械加工方面也非常简单,只需加工叉臂结构2第一连接部211及第二连接部212上的法兰面、螺栓通孔和法兰止口定位面即可,无需其他加工,生产制造非常简单,极大节约制造成本。
4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可以包括上述任一种所述的叉臂结构2。
47.在具体实施中,所述车辆的前轮轮胎内可以不设置轮毂电机,而仅在后轮轮胎内设置轮毂电机。此时前轮仅具有转向功能,将轮毂电机设置在后轮,可以提升整车的爬坡能力,同时后轮还具有驱动和转向功能。
48.所述叉臂结构2可以作为所述车辆的前轮叉臂,即作为没有轮毂电机的轮胎与车身之间的连接桥梁,起到支撑整车的作用。
4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叉臂结构2,通过设置蜂窝状结构,可以有效提升叉臂结构整体的强度及稳定性,使得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更加平稳,安全性更高。
50.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