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具有熄火备用电源的冷藏车冷机的制作方法

2022-06-18 03:42:0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冷藏车冷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熄火备用电源的冷藏车冷机。


背景技术:

2.冷藏车冷机通常有蒸发器及冷凝器组成,二者之间形成多次热交换而达到制冷效果,现有的冷藏车冷机通常从冷藏车取电,通过车载电机为其供电及启动,故当车子停机或者抛锚等情况发生后,就会造成冷藏车冷机突然断电而无法启动,这就会导致冷藏车厢中的冷藏物提前解冻,给用户造成经济损失。
3.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cn214665393u公开了一种冷藏车用制冷机组及冷藏车,涉及移动冷藏技术领域。该冷藏车用制冷机组包括冷凝器总成、蒸发器总成和压缩机。其中,冷凝器总成安装在冷藏厢外的前方,冷凝器总成包括至少部分高于驾驶室的顶板设置的冷凝器,冷凝器为呈平板状结构设置的平行流冷凝器,平行流冷凝器向前向上倾斜并和驾驶室间隔设置形成风道;蒸发器总成安装在冷藏厢内,蒸发器总成包括蒸发器,蒸发器的进口和冷凝器的出口连通;压缩机安装在车头内,压缩机的进口和蒸发器的出口连通,压缩机的出口和冷凝器的进口连通。上述冷藏车冷机未采用备用电源,当冷藏车发生故障时,冷机停止运行而难以再次启动会导致冷藏车厢中的冷藏物提前解冻。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具有熄火备用电源的冷藏车冷机,能短暂供电或启动压缩机,使得冷机具备过渡性不间断运行的功能,以应对冷藏车偶尔停车或者故障造成冷机停机等问题。
5.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熄火备用电源的冷藏车冷机包括与所述冷藏车冷机的压缩机电连接的开关电源、电源箱体以及固定框体,所述开关电源固定在所述电源箱体内,所述固定框体包括第一端板及与所述第一端板对称设置的第二端板,所述电源箱体固定在所述第一端板的外侧壁上或者所述第二端板的外侧壁上,所述压缩机固定在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第二端板之间。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电源箱体内还设置有启动继电器及两个启动电容,所述启动继电器位于所述开关电源的一侧,两个启动电容对称分布在所述启动继电器的上下两侧,所述启动继电器与两个所述启动电容电连接,所述开关电源与所述启动继电器电连接。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电源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的接线柱。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电源箱体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散热口。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电源箱体的底部设置有条状支腿。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条状支腿包括至少一个的螺钉,铆接板及螺接板,所述铆接板与所述螺接板相连且相互垂直,所述铆接板通过至少一个铆接点与所述电源箱体的侧壁相铆接,所述螺接板上设置有安装螺孔,至少一个的所述螺钉穿过相应的所述安装螺孔将所述螺接板固定在所述第一端板的外侧壁上或者所述第二端板的外侧壁上。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电源箱体的顶部设置有保护盖,所述电源箱体的顶部开口的边缘处设置有外延边,所述保护盖与所述外延边固定连接。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固定框体还包括风扇罩体及主支撑杆,所述风扇罩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板的一侧边相连,所述风扇罩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端板的一侧边相连,所述主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板的另一侧边相连,所述主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端板的另一侧边相连,所述风扇罩体上固定有散热网。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固定框体还包括至少一根的压缩机支架,所述压缩机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板的底边固定连接,所述压缩机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端板的底边固定连接。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熄火备用电源的冷藏车冷机,在冷藏车冷机固定框体一侧的端板外壁上设置有内置有开关电源的电源箱体,开关电源靠近压缩机,能够为压缩机进行短暂性供电,从而方便压缩机的启动以及短暂运行。上述冷藏车冷机由于设置了开关电源,就使得冷藏车冷机具备过渡性不间断运行的功能,以应对现有技术中冷藏车偶尔停车或者故障造成的停机问题。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冷藏车冷机的第一立体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电源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图1的a局部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冷藏车冷机的俯视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图4的b局部示意图;
22.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冷藏车冷机的第二立体图,图中无保护盖。
23.图中:
24.1、开关电源;2、电源箱体;3、固定框体;31、第一端板;32、第二端板;21、启动继电器;22、启动电容;23、接线柱;24、散热口;25、条状支腿;251、铆接板;252、螺接板;253、安装螺孔;26、保护盖;27、外延边;33、风扇罩体;34、主支撑杆;4、散热网;35、压缩机支架;5、风机;6、压缩机;28、通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26.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具有熄火备用电源的冷藏车冷机包括与冷藏车冷机的压缩机6电连接的开关电源1、电源箱体2以及固定框体3,风机5及压缩机6固定在
固定框体3内,开关电源1固定在电源箱体2内,固定框体3包括第一端板31及与第一端板31对称设置的第二端板32,第一端板31及第二端板32位于固定框体3的两侧,电源箱体2固定在第一端板31的外侧壁上或者第二端板32的外侧壁上,压缩机6固定在第一端板31与第二端板32之间,电源箱体2固定在第一端板31的外侧壁上或者第二端板32的外侧壁上时不会占用固定框体3的内部空间,也不会影响冷机风道的通风,又能够很好满足开关电源1安装问题,优选地,电源箱体2固定在靠近压缩机6的第一端板31,从而更好的接线,以完成对压缩机6启动的驱动或者短暂性供电。由此可见,本技术通过在第一端板31的外侧壁上或者第二端板32的外侧壁上设置电源箱体2,能保证压缩机6启动更稳定且使得冷藏车冷机具备过渡性不间断运行的功能,以应对现实中冷藏车偶尔停车或者故障造成的冷机停机等问题。
27.为了有效的利用电源箱体2的空间并适当缩小电源箱体2的体积,进一步地,电源箱体2内还设置有启动继电器21及两个启动电容22,启动继电器21位于开关电源1的一侧,两个启动电容22对称分布在启动继电器21的上下两侧,启动继电器21与两个启动电容22电连接,开关电源1与启动继电器21电连接,由于启动继电器21的个头小于开关电源1,故当其位于开关电源1的一侧时其上下两侧正好留空,此时放置两个启动电容22就使得电源箱体2结构紧凑,启动继电器21在启动电容22的帮助下能够驱动压缩机6启动。
28.为了方便开关电源1与压缩机6通过电缆连接,进一步地,电源箱体2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的接线柱23,以便于压缩机6接线。进一步优选地,电源箱体2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散热口24,散热口24能够有效降低电源箱体2内部的温度,从而避免电源箱体2过热而使得其内部电气元件烧毁。此外,电源箱体2的底部还设置有若干通风孔28,通风孔28也会使得电源箱体2更好散热。
29.在进一步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对电源箱体2进行固定,电源箱体2的底部设置有条状支腿25,条状支腿25包括至少一个的螺钉、铆接板251及螺接板252,铆接板251与螺接板252相连且相互垂直,铆接板251通过至少一个铆接点与电源箱体2的侧壁相铆接,螺接板252上设置有安装螺孔253,至少一个的螺钉穿过相应的安装螺孔253将螺接板252固定在第一端板31的外侧壁上或者第二端板32的外侧壁上。其中,铆接板251具有一定的高度,使得电源箱体2不会贴在第一端板31与第二端板32的外侧壁上,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方便开关电源1更好的散热,也避免压缩机6产生的热量传递至电源箱体2。进一步优选地,电源箱体2的顶部设置有保护盖26,电源箱体2的顶部开口的边缘处设置有外延边27,保护盖26与外延边27固定连接,保护盖26使得开关电源1、启动继电器21及两个启动电容22的电子器件不会暴露在外。
30.固定框体3还包括风扇罩体33及主支撑杆34,风扇罩体33的一端与第一端板31的一侧边相连,风扇罩体33的另一端与第二端板32的一侧边相连,也即第一端板31及第二端板32对称分布在风扇罩体33的两侧,主支撑杆34的一端与第一端板31的另一侧边相连,主支撑杆34的另一端与第二端板32的另一侧边相连,结合上述第一端板31及第二端板32可知,第一端板31、第二端板32、风扇罩体33及主支撑杆34正好围成一个方形框体,以便安装风机5及压缩机6,风扇罩体33的外侧面上固定有散热网4,风扇罩体33的内侧面安装有风机5,通过风机5可以对散热网4进行吹风而加速其散热。进一步优选地,固定框体3还包括至少一根的压缩机支架35,压缩机支架35的一端与第一端板31的底边固定连接,压缩机支架35的另一端与第二端板32的底边固定连接,固定框体3的底部通常设置有两根压缩机支架35,
压缩机6的四个安装脚对称的安装在两根压缩机支架35上,从而完成对压缩机6的固定。
31.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