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天窗玻璃的密封条、密封组件及车辆天窗的制作方法

2022-03-02 08:58:3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天窗的零部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天窗玻璃的密封条、密封组件及车辆天窗。


背景技术:

2.车辆天窗在起翘状态下,由于空气对流容易在开口处形成紊流,进而形成噪音。由于天窗玻璃及其密封结构的布局较为紧凑,且结构整体性强。现有技术中用于降噪的装置的布局及结构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天窗玻璃的密封条,所述密封条包括:密封条本体,所述密封条本体设置于天窗玻璃的端部,以对关闭状态时的天窗玻璃密封;以及扰流结构,所述扰流结构沿所述密封条本体的长度方向布置,且突出于所述密封条本体的表面,天窗玻璃处于起翘状态时,所述扰流结构位于起翘的天窗玻璃所形成的开口处用于改善紊流。
4.可选地,所述扰流结构包括沿其长度方向连续布置或间隔布置的多个锯齿,所述锯齿具有横截面设置为圆弧的齿顶以及设置为斜面的齿壁,相邻的所述锯齿之间通过圆角连接。
5.可选地,所述扰流结构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多个锯齿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沿所述扰流结构的长度方向布置。
6.可选地,所述锯齿的高度设置为2.2毫米到2.6毫米范围内,所述锯齿沿所述扰流结构的长度方向的最大长度设置为18毫米到22毫米范围内,其中所述齿顶沿所述扰流结构的长度方向的长度设置为5.0毫米到8.0毫米范围内。
7.可选地,所述锯齿的高度设置为2.3毫米到2.5毫米范围内,所述锯齿沿所述扰流结构的长度方向的长度设置为20毫米,其中所述齿顶沿所述扰流结构的长度方向的长度设置为6.0毫米到7.0毫米范围内,所述圆角的半径设置为2毫米。
8.可选地,上述密封条的材质为三元乙丙橡胶。
9.可选地,所述密封条本体设有空腔,以适于形变以密封关闭状态时的天窗玻璃。
10.可选地,所述密封条本体还包括插入部,所述插入部与所述天窗玻璃的包边上设置的缩口插槽适配。
11.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密封组件,用于车辆天窗,所述密封组件包括:上述的天窗玻璃的密封条,所述密封条适于连接至天窗玻璃的包边;排水槽,所述排水槽布置于所述密封条和所述包边的下方,所述排水槽不与所述密封条的扰流结构相干涉。
12.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天窗,所述车辆天窗包括上述的密封组件。
13.本实用新型的天窗玻璃的密封条、密封组件及车辆天窗,具有结构布局合理、制造
便捷、成本较低,且能有效实现降噪。
附图说明
14.以下,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附图,各附图中使用了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附图中:
15.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天窗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图;
16.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天窗的截面图;
17.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天窗玻璃在起翘状态时的示意图;
18.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密封条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9.图5示出了图4中的a-a方向的截面图;
20.图6示出了图4中的b-b方向的截面图;以及
21.图7示出了图4中的c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和/或”旨在涵盖所列元素的所有可能组合和子组合,包括单独列出的元素中的任何一个、任何子组合或所有元素,而不必排除其他元素。
23.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术语“第一”、“第二”等用于描述各种元素而不意图限定这些元素的位置关系、时序关系或重要性关系,这种术语只是用于区分一个元素与另一个元素。
24.车辆天窗的天窗玻璃可包括单块的天窗玻璃,还可包括前天窗玻璃和后天窗玻璃。在一些场景中,为了通风等目的,会控制玻璃天窗处于起翘状态,从而使得车辆内外空气经由起翘时形成的开口处可进行对流。图3所示实施例示出了前天窗玻璃处于起翘状态时的车辆天窗的部分结构。当开口处的气流速度较快时,其会与周围相对流速较慢的气流混合产生紊流,并形成较大的涡结构,进而产生持久的噪音。
25.参考图1和图2所示,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天窗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图。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天窗的截面图。前天窗玻璃100的密封由pu材质的第一包边102和密封条300构成,后天窗玻璃200的密封由pu材质的第二包边202构成。当前天窗玻璃100处于关闭状态时,密封条300与后天窗玻璃的第二包边202抵接,从而形成密封的结构用以防水隔音;当前天窗玻璃100处于起翘状态时,密封件300与后天窗玻璃200的第二包边202脱离,并形成有开口,空气可经由开口处进行对流。由于不同股的气流在开口处附近形成紊流涡结构,通过在密封条300上设置一具有锯齿314的扰流结构312,以改善紊流涡结构,从而起到降噪作用。
26.密封条300包括密封条本体302和沿密封条本体302长度方向延伸的扰流结构312,如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密封条本体302设有空腔304,以适于密封条本体与后天窗玻璃的第二包边抵接时产生的形变,用以关闭状态时的天窗玻璃的密封。扰流结构312在前天窗玻璃100起翘时(如图3所示)处于密封条本体302和后天窗玻璃的第二包边202之间。当气流经过开口400流经锯齿时,通过锯齿形状分散拆解涡结构,从而使得分拆后的涡结构能够迅速消失。进一步地,密封条本体的靠近第一包边102设有一插入部306。该插入部306与第一包边102上的插槽104适配,用于固定连接以形成密封的结构。更进一步地,插槽104设有缩口
106以与插入部306形成互锁,进一步加强了密封效果。
27.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密封条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中,扰流结构的下部靠近中间处设有多个锯齿314。进一步地,扰流结构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支撑部319(参见图6和图7),该支撑部319用于支撑多个锯齿314。结合图5和图6所示,其中,图5示出了图4中的a-a方向的截面图,图6示出了图4中的b-b方向的截面图。锯齿314和支撑部319可一体形成。从图5中可见锯齿314和支撑部319形成的一体式结构的横截面为倒立的锥形,且齿顶316处的横截面为圆弧,即齿顶316为横置的部分圆柱状。通过圆弧设置,使得经由该处的气流相对平稳而不会出现骤变。图6示出了扰流结构312的支撑部319的截面图。也就是说,锯齿314并非直接设于密封条本体302的表面,而是通过支撑部319设在扰流结构312上。通过这样设置,可以保证扰流结构的强度,同时也便于加工密封条的扰流结构。
28.根据大量试验结果,在一些实施例中,锯齿314的高度h1设置为2.2毫米到2.6毫米范围内,齿顶316沿扰流结构的长度方向的长度d1设置为5.0毫米到8.0毫米范围内,单个锯齿314沿扰流结构的长度方向的最大长度d2设置为18.0毫米到22.0毫米范围内,取得了较好的降噪效果。
29.举例来说,在一些实施例中,锯齿的高度h1设置为2.2毫米到2.4毫米范围内,齿顶的长度d1设置为5.0毫米到6.5毫米范围内,锯齿沿长度方向的最大长度d2设置为18.0毫米到20.0毫米范围内;锯齿的高度h1设置为2.3毫米到2.5毫米范围内,齿顶沿长度方向的长度d1设置为6.0毫米到7.0毫米范围内,锯齿沿长度方向的最大长度d2设置为20.0毫米到21.5毫米范围内;锯齿的高度h1设置为2.4毫米到2.6毫米范围内,且齿顶沿长度方向的长度d1设置为6.5毫米到8.0毫米范围内,锯齿沿长度方向的最大长度d2设置为21.0毫米到22.0毫米范围内。
30.作为其中的优选实施例,如图7所示,相邻的两个锯齿之间通过半径r1为2毫米的圆角连接,齿顶316沿扰流结构的长度方向的长度d1为6.5毫米,锯齿314的高度h1为2.4毫米,并且,单个锯齿314的最大长度d2为20.0毫米。
31.在一些实施例中,与扰流结构在同一截面上的密封条的高度h2设置为锯齿高度h1的4.0倍至7.0倍。不仅能够保证扰流结构的强度以及便于加工,还取得了较好的降噪效果。作为选择,在一些实施例中,与扰流结构在同一截面上密封条的高度设置为锯齿高度的5.0倍、6.0倍、6.5倍。
32.为了防止雨水从前天窗玻璃和后天窗玻璃之间密封的结构处渗入车体内部,在密封条和第一包边的下方设有排水槽500。排水槽500的两端设有接收结构502以接收相应的密封件600。因此,用于改善紊流涡结构的扰流结构因容易相干涉而不适于布置在排水槽500的两端。在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中,扰流结构312不适于布置在第一包边102的第一位置107处。另外,由于第一包边102的插槽104需要与密封条的插入部306适配,如果在插槽下方的第二位置109处设置扰流结构312,会由于自重加大插槽的变形,进而会影响插槽104与插入部306的密封性。此外,如果在第一位置107处和第二位置109处设置用于降噪的扰流结构312,则扰流结构312的高度需要额外增加以适于锯齿接触开口400处的气流,从而需要更多的空间布置排水槽500及扰流结构。另外,如果这样设置还会影响天窗玻璃的调整量。基于上述理由,扰流结构集成于密封条本体,具有结构紧凑、节约成本等优点。
33.通过设置密封条的材质为三元乙丙橡胶(epdm),进一步降低了扰流结构的成本。
34.以上呈现的各种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且绝不意味着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描述的创新及其各种变体在本实用新型的预期范围内。另外,本实用新型和权利要求中描述的主题旨在涵盖并包含所有合适的技术变体。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