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多功能灶台的制作方法

2022-06-15 19:59:5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灶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灶台。


背景技术:

2.作为厨房最主要的设备,提供火源的灶和支撑锅体的灶台,通常相互配合使用,如多头灶、蒸汽灶;现有技术中,灶台往往是一体式的结构,不能满足多种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多功能灶台,其通过可拆卸的连接固定各部件,满足使用者节能、分火、聚火等多种需求。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灶台,包括放置于火源可聚火的主灶台,所述主灶台包括内壳、外壳和灶膛,所述灶膛是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边缘结合构成的内部腔体,所述灶膛设置有蒸汽出口,所述灶膛通过管道连通有给所述灶膛补水的自动补水装置。
5.进一步的,所述蒸汽出口设置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一端通过螺栓与蒸汽出口连接,一端与不锈钢软管连接,另一端与补水装置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自动补水装置包括补水盘和放置于所述补水盘的补水瓶,所述补水盘的底部设置有水口并通过管道与所述进水管连通、以及支撑所述补水瓶的若干个垫脚,所述补水瓶的侧面设置有具有高度差的下出水口和上换气口。
7.进一步的,所述补水瓶放置于所述补水盘时,所述上换气口的高度低于所述补水盘的上沿。
8.进一步的,所述主灶台的侧面设置有贯穿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至聚火区的余火道。
9.进一步的,所述余火道与利用余火的分灶台可拆卸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分灶台设置有对接所述余火道的引火道,所述引火道与所述分灶台通过螺栓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内壳的上沿设置有若干个支承锅体的凸台,所述内壳的内壁设置有若干个阻止锅体贴合所述内壳的垫块。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多功能灶台,其包括放置于火源可聚火的主灶台,所述主灶台包括用于聚火的内壳和支撑所述主灶台的外壳,所述灶膛是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边缘结合构成的内部腔体,所述主灶台利用余热生成蒸汽的灶膛、所述灶膛设置有蒸汽出口,通过蒸汽出口与不锈钢软管给和所述灶膛补水的自动补水装置可拆卸连接;所述主灶台可拆卸连接有分灶台;本实用新型一灶三用,且对蒸汽灶自动补水,简便实用,防止水干烧锅。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灶台的立体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灶台的立体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灶台的立体图;
16.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灶台的主视图;
17.图5是图3的右视图;
18.图6是图3的俯视图;
19.图7是图6的剖视图。
20.附图标记说明:
21.1——主灶台、11——内壳、111——凸台、112——垫块、12——外壳、13——余火道、14——耳板、2——分灶台、21——引火道、22——进水管、3——灶膛、31——蒸汽出口、32——进水口、4——自动补水装置、41——补水盘、411——水口、412——垫脚、42——补水瓶、421——下出水口、422——上换气口、5——三通管件、6——不锈钢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限制于此。
23.如图3-6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灶台,包括放置于火源可聚火的主灶台1、与所述主灶台1连通利用余火的分灶台2、以及设置于所述主灶台1利用余热生成蒸汽的灶膛3,所述主灶台1包括用于聚火的内壳11和支撑所述主灶台1的外壳12,所述灶膛3是所述内壳11与所述外壳12边缘结合构成的内部腔体,所述灶膛3设置有蒸汽出口31,所述灶膛3通过管道连通有给所述灶膛3补水的自动补水装置4。
24.本实用新型一灶三用,充分利用灶的热源,节能环保;其主要包含主灶台1、分灶台2和自动补水装置4三部分,加热水成蒸汽的所述灶膛3设置于所述主灶台1,各自分体铸造或焊接成型,然后通过插口对接,再采用螺栓连接固定;具体为实现此简便效果,所述主灶台1的侧面设置有贯穿所述外壳12和所述内壳11至聚火区的余火道13、以及连通所述灶膛3的进水口32,所述分灶台2设置有对接所述余火道13的引火道21、以及对接所述进水口32和所述自动补水装置4的进水管22;所述主灶台1、所述分灶台2均设置有放置于台面的支承脚,为了防止灶台移动,所述主灶台1还设置有用于螺钉连接以固定所述主灶台1的耳板14。
25.所述主灶台1是无底的碗形结构,其包括两层结构,即所述内壳11和所述外壳12,两者之间形成镂空空腔作为烧水的灶膛3;使用时,所述主灶台1放置于灶上,火源从底部进入所述内壳11围成的碗形内,因为所述内壳11的内壁为凹形,可以把火源向中间聚集而在碗形区域形成聚火区,从而增强主灶台的热量密度,提高加热效率;锅体放置于所述主灶台1并被设置于所述内壳11上沿的凸台111支撑,且为了防止锅体贴合所述内壳11而阻塞火源上升,所述内壳11的内壁设置有垫块112。
26.本灶台使用前,先利用所述自动补水装置4给所述灶膛3加入一定的水量,该水量不可漫过所述蒸汽出口31,此点可以通过调整所述补水盘41相对于所述灶膛3的高度进行设置;所述补水瓶42放置于所述补水盘41且固定,所述补水盘41内的水面淹过所述上换气口422,对所述下出水口421、所述上换气口422形成水封,阻止所述补水瓶42内的水流出;所
述灶膛3内的水被所述主灶1的余热加热形成蒸汽,并沿所述蒸汽出口31流出,然后通过管道连接到蒸汽锅,当所述灶膛3内的水减少且所述灶膛3内的压强降低到一定程度,如小于大气压时,所述补水盘41内的水自动流入到所述灶膛3进行补水;所述补水盘41的液面下降露出所述上换气口422,空气从所述上换气口422进入所述补水瓶42,增强所述补水瓶42内的压强,使得所述补水瓶42内的水流出,这样使得所述补水盘41的水量增加而抬高液面,当液面再次淹过所述上换气口422时,再次形成水封从而阻止所述补水瓶42进气进而使得水不能流出;此过程在灶台使用时间歇性重复,从而达到自动补水的效果。
27.所述补水盘41的水口411设置于其底部,且为了防止所述补水瓶42的底部与所述补水盘41的底部贴合阻塞所述水口411,所述补水盘41的底部设置若干个垫脚412。另外,为了易于实现对所述下出水口421、所述上换气口422形成水封,他们的口径不可过大,本实施例采用6mm。
28.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灶台的另一种使用方法,主灶台1和分灶台2拆分使用,所述主灶台1的侧面设置有贯穿所述外壳12和所述内壳11至聚火区的余火道13,余火道13通过可拆卸的堵头封闭,灶膛是所述内壳11与所述外壳12边缘结合构成的内部腔体,所述灶膛3设置有蒸汽出口31,蒸汽出口31可拆卸连接有三通管件5,三通管件5一端与通蒸汽的不锈钢软管连接5,一端与补水装置4连接,另一端与灶膛3可拆卸连接。
29.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