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空压机气路管道的气流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15 09:47:1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空压机气路管道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压机气路管道的气流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2.空气压缩机是一种用以压缩气体的设备。空气压缩机与水泵构造类似。空气压缩机就是提供气源动力,是气动系统的核心设备,它是将机械能转换成气体压力能的装置,是压缩空气的气压发生装置。由于气缸内压力的变化,通过进气阀使空气经过空气滤清器(消声器)进入气缸,在压缩行程中,由于气缸容积的缩小,压缩空气经过排气阀的作用,经排气管,单向阀(止回阀)进入储气罐,当排气压力达到额定压力0.7mpa时由压力开关控制而自动停机。当储气罐压力降至0.5
‑‑
0.6mpa时压力开关自动联接启动。
3.空气压缩机一般由电动机直接驱动压缩机,引起气缸容积变化,在压缩行程中,空气经过压缩机压缩后的气体压力较高,压力波动较大,因此空气在空压机气路管道中流动时,空气流速较大,若不能对气路管道中的空气进行降速,会导致空压机在使用时,有较多限制性,无法应用在一些无法承受较强气流的器件上。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了一种空压机气路管道的气流缓冲装置,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空压机气路管道的气流缓冲装置,包括矩管和缓冲圆柱,所述矩管内部安装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两侧空间分别设为大流量通道和小流量通道,所述大流量通道和小流量通道分别连接有第一弯曲管和第二弯曲管,所述第一弯曲管和第二弯曲管另一端分别连接有导流管,两个所述导流管皆包括有直通部和导向部,且两个所述导流管另一端分别和缓冲圆柱连接;所述缓冲圆柱中心转动安装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连接有多个限制板,所述限制板和缓冲圆柱内壁贴合,所述缓冲圆柱下端设有出气口,且所述出气口下端连接有一体式的“l”形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内部上端倾斜安装有多个挡气板,多个所述挡气板从上到下依次排布,并且左右相互交替,每个所述挡气板上皆设有通气孔。
7.优选的,所述矩管另一端连接有扩口盘。
8.优选的,所述大流量通道容积大于小流量通道容积。
9.优选的,两个所述导流管规格相同,所述直通部截面面积大于第一弯曲管截面面积。
10.优选的,所述导向部从直通部一端到缓冲圆柱一端由高到低。
11.优选的,两两所述限制板之间的夹角角度相同。
12.优选的,每个所述挡气板上的通气孔位置皆不相同。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使用时,大流量通道和小流量通道内部的气流分别通过第一弯曲管和第二弯曲管进入对应的导流管,由于导向部的影响,使得气流流向倾斜向下,进入缓冲圆柱内部之后,对限制板进行冲击,而由于气流量的不同,使得两侧的限制板受力不同,限制板随着受力大的一侧转动,并且通过另一侧气流的冲击,通过两股气流对限制板的冲击,使得两股气流进行内耗,从而使得气流在缓冲圆柱进行缓冲,接着气流通过出气口进入排气管,和挡气板接触,再次实现缓冲,对气流进行降速,提高空压机的适用性。
15.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矩管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流管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缓冲圆柱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挡气板立体示意图。
21.图中:1、矩管;11、扩口盘;12、分隔板;13、大流量通道;14、小流量通道;15、第一弯曲管;16、第二弯曲管;2、导流管;21、直通部;22、导向部;3、缓冲圆柱;31、旋转轴;32、限制板;33、出气口;4、排气管;41、挡气板;42、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2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5.请着重参照附图1和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空压机气路管道的气流缓冲装置,包括矩管1和缓冲圆柱3,所述矩管1另一端连接有扩口盘11,通过扩口盘11,便于和空压机进行连接,并且确保矩管1内部到处都充斥着气流,不会出现死角,导致影响后续使用。所述矩管1内部安装有分隔板12,所述分隔板12两侧空间分别设为大流量通道13和小流量通道14,所述大流量通道13容积大于小流量通道14容积,分隔板12在选用时,尽量选用较薄的分隔板12,降低对气流的影响,使得进入大流量通道13和小流量通道14内部的气流,只有流量不同,流速相同,降低除流量外其余变量带来的影响。
26.请着重参照附图1、3和4,所述大流量通道13和小流量通道14分别连接有第一弯曲
管15和第二弯曲管16,所述第一弯曲管15和第二弯曲管16另一端分别连接有导流管2,两个所述导流管2皆包括有直通部21和导向部22,且两个所述导流管2另一端分别和缓冲圆柱3连接,所述缓冲圆柱3中心转动安装有旋转轴31,所述旋转轴31上连接有多个限制板32,两两所述限制板32之间的夹角角度相同,两个所述导流管2规格相同,所述直通部21截面面积大于第一弯曲管15截面面积,确保不会因缩口问题,导致进入直通部21的气流提速,所述导向部22从直通部21一端到缓冲圆柱3一端由高到低。大流量通道13和小流量通道14内部的气流分别通过第一弯曲管15和第二弯曲管16进入对应的导流管2,由于导向部22的影响,使得气流流向工作人员进行使用时,气流通过扩口盘11进入矩管1,因分隔板12的影响,气流分流,大流量通道13和小流量通道14内部的气流分别通过第一弯曲管15和第二弯曲管16进入对应的导流管2,由于导向部22的影响,使得气流流向倾斜向下,进入缓冲圆柱3内部之后,对限制板32进行冲击,而由于气流量的不同,使得两侧的限制板32受力不同,限制板32随着受力大的一侧转动,并且通过另一侧气流的冲击,通过两股气流对限制板32的冲击,使得两股气流进行内耗,从而使得气流在缓冲圆柱3进行缓冲,气流通过出气口33进入排气管4,和挡气板41接触,从而实现缓冲。倾斜向下,进入缓冲圆柱3内部之后,对限制板32进行冲击,而由于气流量的不同,使得两侧的限制板32受力不同,限制板32随着受力大的一侧转动,并且通过另一侧气流的冲击,通过两股气流对限制板32的冲击,使得两股气流进行内耗,从而使得气流在缓冲圆柱3进行缓冲。
27.请着重参照附图1、4和5,所述限制板32和缓冲圆柱3内壁贴合,所述缓冲圆柱3下端设有出气口33,且所述出气口33下端连接有一体式的“l”形排气管4,所述排气管4内部上端倾斜安装有多个挡气板41,多个所述挡气板41从上到下依次排布,并且左右相互交替,每个所述挡气板41上皆设有通气孔42,通气孔42可以降低气流对挡气板41的冲击,提高使用寿命,每个所述挡气板41上的通气孔42位置皆不相同,避免气流一冲到底,确保气流会和挡气板41接触,气流通过出气口33进入排气管4,和挡气板41接触,从而实现缓冲。
28.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29.工作人员进行使用时,气流通过扩口盘11进入矩管1,因分隔板12的影响,气流分流,大流量通道13和小流量通道14内部的气流分别通过第一弯曲管15和第二弯曲管16进入对应的导流管2,由于导向部22的影响,使得气流流向倾斜向下,进入缓冲圆柱3内部之后,对限制板32进行冲击,而由于气流量的不同,使得两侧的限制板32受力不同,限制板32随着受力大的一侧转动,并且通过另一侧气流的冲击,通过两股气流对限制板32的冲击,使得两股气流进行内耗,从而使得气流在缓冲圆柱3进行缓冲,气流通过出气口33进入排气管4,和挡气板41接触,从而实现缓冲。
30.上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这种非实质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