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型钢绞线锚具的制作方法

2022-06-15 08:31:4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锚具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钢绞线锚具。


背景技术:

2.箱梁预应力设计中大量存在固定端p型锚具,施工过程中p型锚具挤压钢绞线后穿入后垫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钢绞线张拉,钢绞线张拉力需要通过p型锚具传递给后垫板,再经过后垫板传递给混凝土来完成预应力施工,通常做法是混凝土浇筑前使p型锚具顶紧后垫板。
3.但是现有施工作业中锚具与锚板之间的固定结构较为简单,容易发生滑移失效现象,牢固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了牢固性的新型钢绞线锚具。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钢绞线锚具,包括锚板、锚具、第一固定机构和第二固定机构,锚具固定设置在锚板的顶端;
6.第一固定机构包括一号轴承、一号光杠、一号双向丝杠、一号把手、一号滑块、一号连杆和一号顶板,一号轴承安装锚板的顶端,一号轴承在锚具的左侧,一号双向丝杠的底端与一号轴承转动连接,一号光杠的底端连接锚板的顶端,一号把手安装在一号双向丝杠的顶端,两组一号滑块分别与一号光杠滑动连接,两组一号滑块均与一号双向丝杠螺纹连接,两组一号连杆的左端分别与两组一号滑块的右端铰接,两组一号连杆的右端均与一号顶板的左端铰接,一号顶板的右端设置有一号弧口;
7.第二固定机构包括二号轴承、二号光杠、二号双向丝杠、二号把手、二号滑块、二号连杆和二号顶板,二号轴承安装在锚板的顶端,二号轴承在锚具的右侧,二号双向丝杠的底端与二号轴承转动连接,二号光杠的底端连接锚板的顶端,二号把手安装在二号双向丝杠的顶端,两组二号滑块均与二号光杠滑动连接,两组二号滑块均与二号双向丝杠螺纹连接,两组二号滑块的左端分别与两组二号连杆的右端铰接,两组二号连杆的左端均与二号顶板的右端铰接,二号顶板的左端设置有二号弧口;转动一号把手,使一号双向丝杠在一号光杠的配合下带动两组一号滑块进行镜像的相近移动,从而使两组一号连杆带动一号顶板向右移动,从而使一号弧口顶紧锚具的外侧壁,转动二号把手,使二号双向丝杠在二号光杠的配合下带动两组二号滑块进行镜像的相近移动,从而使两组二号连杆带动二号顶板向左移动,从而使二号弧口顶紧锚具的外侧壁,使锚具在一号顶板的一号弧口和二号顶板的二号弧口的相互配合下进行固定,提高了牢固性。
8.优选的,还包括多组一号弹簧、多组一号伸缩杆、一号弧形板、多组二号弹簧、多组二号伸缩杆和二号弧形板,多组一号弹簧和多组一号伸缩杆的左端均连接一号顶板的右端,多组一号弹簧和多组一号伸缩杆的右端均连接一号弧形板的左端,多组一号弹簧分别套装在多组一号伸缩杆的外侧,多组二号弹簧和多组二号伸缩杆的右端均连接二号顶板的
左端,多组二号弹簧和多组二号伸缩杆的左端均连接二号弧形板的右端,多组二号弹簧分别套装在多组二号伸缩杆的外侧;一号顶板向右移动时,一号弧形板的右端与锚具的外侧壁接触,随着一号顶板继续向右移动,从而使多组一号伸缩杆收缩同时多组一号弹簧弹性收缩,从而使一号弧形板的右端顶紧锚具的外侧壁,二号顶板向左移动时,二号弧形板的左端与锚具的外侧壁接触,随着二号顶板的继续向左移动,从而使多组二号伸缩杆收缩同时多组二号弹簧进行弹性收缩,从而使二号弧形板的左端顶紧锚具的外侧壁,提高了牢固性。
9.优选的,还包括一号橡胶垫和二号橡胶垫,一号橡胶垫安装在一号弧形板的右端,二号橡胶垫安装在二号弧形板的左端;一号弧形板和二号弧形板分别通过一号橡胶垫和二号橡胶垫对锚具的外侧壁进行固定,提高牢固性。
10.优选的,还包括转把,锚板的前端设置有凹槽,转把转动安装在凹槽中;将转把从凹槽中转出,通过转把对装置进行移动,装置移动到指定位置,将转把重新转入凹槽,提高了便捷性。
11.优选的,还包括把套,把套套装在转把上;通过把套握住转把,减少了转把脱手的情况,提高便捷性。
12.优选的,把套上设置有防滑纹。
13.优选的,一号橡胶垫和二号橡胶垫相近的一端均设置有防滑槽;一号橡胶垫和二号橡胶垫通过防滑槽对锚具进行牢固贴紧,提高牢固性。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转动一号把手,使一号双向丝杠在一号光杠的配合下带动两组一号滑块进行镜像的相近移动,从而使两组一号连杆带动一号顶板向右移动,从而使一号弧口顶紧锚具的外侧壁,转动二号把手,使二号双向丝杠在二号光杠的配合下带动两组二号滑块进行镜像的相近移动,从而使两组二号连杆带动二号顶板向左移动,从而使二号弧口顶紧锚具的外侧壁,使锚具在一号顶板的一号弧口和二号顶板的二号弧口的相互配合下进行固定,提高了牢固性。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图2中a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9.附图中标记:1、锚板;2、锚具;3、一号轴承;4、一号光杠;5、一号双向丝杠;6、一号把手;7、一号滑块;8、一号连杆;9、一号顶板;10、二号轴承;11、二号光杠;12、二号双向丝杠;13、二号把手;14、二号滑块;15、二号连杆;16、二号顶板;17、一号弹簧;18、一号伸缩杆;19、一号弧形板;20、二号弹簧;21、二号伸缩杆;22、二号弧形板;23、一号橡胶垫;24、二号橡胶垫;25、转把;26、把套。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21.实施例1
2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钢绞线锚具,包括锚板1、锚具2、一号轴承3、一号光杠4、一号双向丝杠5、一号把手6、一号滑块7、一号连杆8、一号顶板9、二号轴承10、二号光杠11、二号双向丝杠12、二号把手13、二号滑块14、二号连杆15、二号顶板16、多组一号弹簧17、多组一号伸缩杆18、一号弧形板19、多组二号弹簧20、多组二号伸缩杆21和二号弧形板22,锚具2固定设置在锚板1的顶端,一号轴承3安装锚板1的顶端,一号轴承3在锚具2的左侧,一号双向丝杠5的底端与一号轴承3转动连接,一号光杠4的底端连接锚板1的顶端,一号把手6安装在一号双向丝杠5的顶端,两组一号滑块7分别与一号光杠4滑动连接,两组一号滑块7均与一号双向丝杠5螺纹连接,两组一号连杆8的左端分别与两组一号滑块7的右端铰接,两组一号连杆8的右端均与一号顶板9的左端铰接,一号顶板9的右端设置有一号弧口,二号轴承10安装在锚板1的顶端,二号轴承10在锚具2的右侧,二号双向丝杠12的底端与二号轴承10转动连接,二号光杠11的底端连接锚板1的顶端,二号把手13安装在二号双向丝杠12的顶端,两组二号滑块14均与二号光杠11滑动连接,两组二号滑块14均与二号双向丝杠12螺纹连接,两组二号滑块14的左端分别与两组二号连杆15的右端铰接,两组二号连杆15的左端均与二号顶板16的右端铰接,二号顶板16的左端设置有二号弧口,多组一号弹簧17和多组一号伸缩杆18的左端均连接一号顶板9的右端,多组一号弹簧17和多组一号伸缩杆18的右端均连接一号弧形板19的左端,多组一号弹簧17分别套装在多组一号伸缩杆18的外侧,多组二号弹簧20和多组二号伸缩杆21的右端均连接二号顶板16的左端,多组二号弹簧20和多组二号伸缩杆21的左端均连接二号弧形板22的右端,多组二号弹簧20分别套装在多组二号伸缩杆21的外侧;转动一号把手6,使一号双向丝杠5在一号光杠4的配合下带动两组一号滑块7进行镜像的相近移动,从而使两组一号连杆8带动一号顶板9向右移动,一号顶板9向右移动时,一号弧形板19的右端与锚具2的外侧壁接触,随着一号顶板9继续向右移动,从而使多组一号伸缩杆18收缩同时多组一号弹簧17弹性收缩,从而使一号弧形板19的右端顶紧锚具2的外侧壁,转动二号把手13,使二号双向丝杠12在二号光杠11的配合下带动两组二号滑块14进行镜像的相近移动,从而使两组二号连杆15带动二号顶板16向左移动,二号顶板16向左移动时,二号弧形板22的左端与锚具2的外侧壁接触,随着二号顶板16的继续向左移动,从而使多组二号伸缩杆21收缩同时多组二号弹簧20进行弹性收缩,从而使二号弧形板22的左端顶紧锚具2的外侧壁,提高了牢固性。
23.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钢绞线锚具,其在工作时,将转把25从凹槽中转出,通过转把25对装置进行移动,装置移动到指定位置,将转把25重新转入凹槽,转动一号把手6,使一号双向丝杠5在一号光杠4的配合下带动两组一号滑块7进行镜像的相近移动,从而使两组一号连杆8带动一号顶板9向右移动,一号顶板9向右移动时,一号弧形板19的右端与锚具2的外侧壁接触,随着一号顶板9继续向右移动,从而使多组一号伸缩杆18收缩同时多组一号弹簧17弹性收缩,从而使一号橡胶垫23的右端顶紧锚具2的外侧壁,转动二号把手13,使二号双向丝杠12在二号光杠11的配合下带动两组二号滑块14进行镜像的相近移动,从而使两组二号连杆15带动二号顶板16向左移动,二号顶板16向左移动时,二号弧形板22的左端与锚具2的外侧壁接触,随着二号顶板16的继续向左移动,从而使多组二号伸缩杆21收缩同时多组二号弹簧20进行弹性收缩,从而使二号橡胶垫24的左端顶紧锚具2的外侧壁。
2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钢绞线锚具,其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钢绞线锚具的锚板1和锚具2为市面上采购,本行业内技术人员只需按照其附带的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和操作即可,而无需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付出创造性劳动。
25.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