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表面清洁头的制作方法

2022-06-11 17:36:1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家用清洁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用于表面清洁设备的表面清洁头。


背景技术:

2.表面清洁设备中,例如洗地机,通常利用清洁头对待清洁表面进行清洗和吸污。此类设备的清洁头中通常设置有表面覆盖有刷毛的清洁刷辊,清洁刷辊在工作时,清洁液被转动的清洁刷辊施加到待清洁表面上;并且清洁刷辊在转动过程中,也能够同时与抽吸装置的抽吸力一起将待清洁表面上的污液拾起,而后送入到污液回收单元的污液回收箱中。
3.上述设备中的清洁刷辊的四周被清洁头上的外壳所包围,清洁头在沿墙清洁时,清洁刷辊无法与墙面接触,也就无法实现对墙面与地面交接处的表面区域进行清洁。
4.因此,市场亟待推出能够便于解决处理墙根、墙角等特殊区域清洁的设备,以此来提高清洁效率,降低人力劳动输出。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对待清洁表面进行全方位清洁的表面清洁头。
6.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表面清洁头,包括:具有第一侧面部和第二侧面部的外壳,所述的外壳限定出具有开口的刷腔,所述的开口处于所述外壳的下侧面部上并处于所述第一侧面部和第二侧面部之间;以及被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刷腔内的清洁刷辊,所述清洁刷辊的下部从所述开口处露出并接触待清洁表面,所述清洁刷辊具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位于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的刷本体以及覆盖于所述刷本体上的刷毛;其中,所述的第一侧面部包括一薄壁,所述的薄壁用以覆盖所述的刷腔,所述清洁刷辊的第一端部支撑在所述薄壁的内壁面上;在所述的外壳沿待清洁表面移动期间,所述薄壁的下端部与待清洁表面之间形成一与所述的开口相连通的间隙;所述薄壁的壁厚、所述清洁刷辊至少靠近所述第一端部处的刷毛长度被配置成满足如下关系:所述清洁刷辊中靠近所述第一端部处的刷毛在与待清洁表面接触期间能够穿过所述的间隙并伸出到与所述薄壁的外壁面上下齐平的位置或者向外突出于所述薄壁的外壁面的位置。
7.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薄壁优选由金属材料制成且壁厚为0.5-7mm;所述刷毛的长度为3-15mm。所述的刷毛还可以优选由涤纶材料制成。
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清洁刷辊的第一端部优选包括一内圈与所述刷本体相固定的轴承、与所述轴承外圈相固定的卡块,所述薄壁的内壁面与所述的卡块相适配。所述薄壁的内壁面上可以优选设有一开口朝上的插槽,所述的卡块可拆卸地插在所述的插槽内。
9.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薄壁的外壁面构成所述外壳的外轮廓表面的一部分。
1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侧面部优选还包括一基壁,所述的薄壁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基壁上或者与所述的基壁形成为一体部件,所述基壁的外壁面构成所述外壳的外轮廓表面的一部分。所述的基壁优选由塑料或金属材料制成。
11.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外壳优选包括一可移除的顶盖,所述的顶盖用以覆盖所述的刷腔和所述的清洁刷辊。进一步优选,所述薄壁的上边缘与所述的顶盖接合。
12.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表面清洁头可以优选包括能够与一供液源相连通的液体分配管路,在此优选方案基础上,所述的刷毛还可以优选由液体可浸润的材料制成。
13.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表面清洁头可以优选包括能够与一真空抽吸源相接通的抽吸管路,所述的抽吸管路与所述刷腔相流体连通。
1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表面清洁头可以优选包括驱动装置,所述的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的外壳内,所述的驱动装置与所述清洁刷辊的第二端部之间通过一传动机构相传动连接,所述的传动机构邻近所述的第二侧面部布置。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薄壁,使得清洁刷辊的一端部刷毛能够越过薄壁伸到外部,这样在清洁头沿着墙壁清洁时,伸到外部的这部分刷毛将与墙壁接触,从而实现对墙壁处的清洁,从而使得该表面清洁头能够具有更好的清洁效果。
附图说明
16.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表面清洁头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表面清洁头的仰视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表面清洁头的拆解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清洁刷辊的轴向剖视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部分表面清洁头的立体示意图,其中顶盖和清洁刷辊被去除;图6为利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表面清洁头的工作示意图;图7为图6在a处的放大图。
17.其中:100、表面清洁头;10、外壳;101、第一侧面部;102、第二侧面部;103、下侧面部;104、顶盖;105、上侧面部;11、开口;12、刷腔;13、清洁刷;16、液体分配管路;17、抽吸管路;14、驱动装置;141、马达;131、第一端部;132、第二端部;133、刷本体;1310、刷毛;1311、轴承;1312、卡块;1322、卡接头;18、传动机构;15、薄壁;16、基壁;151、外壁面;152、内壁面;153、下端部;154、上边缘;150、间隙;1521、插槽;200、地面;300、墙壁。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详细说明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其中,为了便于描述,在附图1中标示了“上”、“下”、“前”、“后”方向,本附图所示的清洁头实施例中各部分或部件之间的“上”、“下”、“前”、“后”位置关系与此相适应。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其他方位关系,如清洁刷辊被置于后部的实施例。
19.如图1-2所示的表面清洁头100,包括外壳10,外壳10包括相对布置的第一侧面部101和第二侧面部102、下侧面部103、上侧面部105以及可移除的顶盖104。
20.参见图3,外壳10的前部内侧限定出具有开口11的刷腔12,开口11处于外壳10的下
侧面部103上。刷腔12为由第一侧面部101的前部、第二侧面部102的前部、顶盖104以及下侧面部103的前部围成的部分封闭的腔室。如图1-2所示,清洁刷辊13被可旋转地安装于刷腔12内,清洁刷辊13的下部从开口11处向下露出并接触待清洁表面。与此同时,清洁刷辊13被构造成能够从刷腔13内移除。
21.外壳10的后部还布置有能够与一供液源相连通的液体分配管路16和能够与一真空抽吸源相接通的抽吸管路17。液体分配管路16伸入到刷腔12内以便将液体分配到位于刷腔12内的清洁刷辊13上。液体分配管路16可以部分布置在上盖104内。抽吸管路17与刷腔12相流体连通,以便将刷腔12内的流体借助抽吸力转移到出去。
22.驱动装置14安装在外壳10内,驱动装置14与清洁刷辊13相传动连接,即驱动装置14用于给清洁刷辊13提供转动动力。驱动装置14可以包括一马达(图中未示出)。
23.如图4所示,清洁刷辊13具有第一端部131、第二端部132、位于第一端部131和第二端部132之间的圆柱状刷本体133以及覆盖于刷本体133上的刷毛1310。清洁刷辊13在工作时,清洁刷辊13的部分刷毛1310将从开口11处伸出,并与待清洁表面构成过盈配合。清洁刷辊13的第一端部131包括一内圈与刷本体133相固定的轴承1311、与轴承1311外圈相固定的卡块1312。清洁刷辊13的第二端部132包括一卡接头1322。
24.刷毛1310选用极软且柔韧性好的刷毛,如刷毛可以具有低于120g每8km线性质量密度,刷毛可以是由涤纶类聚酯纤维材料或类似的材料制成。为了满足湿式清洁表面的功能,刷毛1310还可以由液体可浸润的材料制成。从开口11伸出并与待清洁表面接触的刷毛1310能够从待清洁表面基于粘附效应拾起颗粒和/或液滴,或者至少可以推动它们离开初始位置,且当该部分刷毛1310转动到刷腔12内部时,借助于清洁刷辊13的旋转,该部分刷毛1310将拾起地颗粒和/或液滴将被释放到刷腔12内,此时,借助于与抽吸管路17,从刷毛释放的颗粒和/或液滴,将被及时从刷腔12内转移出去。事实上,当旋转清洁刷辊13时,刷毛1310在每周旋转的一部分拾起颗粒和/或液滴,且在每周旋转的另一部分抛弃拾起的颗粒和/或液滴。优选地,将清洁刷辊13的刷毛1310处于与待清洁表面接触的位置时,由于过盈配合作用,处于该位置的刷毛1310将在待清洁表面被压缩变形,而在刷毛1310转动到刷腔12内时,刷毛1310从压缩变形的状态变换到伸开的状况,也提高了释放拾起的颗粒和液滴的效果。
25.如图5所示,驱动装置14与清洁刷辊13的第二端部132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18。清洁刷辊13借此可操作地耦合到驱动装置14的马达处并由其驱动。传动结构18将马达与清洁刷辊13的第二端部132的卡接头1321能操作地连接,以将马达输出轴的旋转运动传递至清洁刷辊13。在本实例中,传动结构18可包括传动皮带和一个或多个齿轮、轴、滑轮或其组合并且传动机构18邻近第二侧面部102布置。
26.继续如图1、3、5所示,第一侧面部101包括位于前部的薄壁15以及位于薄壁15后侧的基壁16。薄壁15用以从一侧方向覆盖刷腔12。薄壁15的上边缘154与顶盖104接合。顶盖104用以从上侧方向覆盖刷腔12和清洁刷辊13。基壁16由塑料或金属材料制成。薄壁15由强度比塑料高的金属材料,如铝合金、镁合金等制成。薄壁15的壁厚在满足强度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选择薄的壁。薄壁15与基壁16注塑成一体。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薄壁与基壁采用粘接、安装连接等方式固定在一起。在其他方式中,基壁也可以选择由于薄壁同样的金属材料制成,薄壁与基壁合并一个整体壁。
27.薄壁15具有一外壁面151,该外壁面151构成外壳10的外轮廓表面的一部分。同样,基壁16的外壁面构成外壳10的外轮廓表面的一部分。在外壳10沿待清洁表面移动期间,薄壁15的下端部153将与待清洁表面之间形成一间隙150,该间隙150与开口11相接通。
28.薄壁15还具有一内壁面152,内壁面151与卡块1312相适配。薄壁15的内壁面152上设有一开口朝上的插槽1521,卡块1312可拆卸地插在插槽1521内。这样,清洁刷辊13的第一端部132便实现被支撑在薄壁15的内壁面152上。
29.本例中,设置薄壁15的原因是为满足清洁头100对类似于墙面与地面交接处的特殊区域表面进行清洁。薄壁15的壁厚、清洁刷辊13至少靠近第一端部131处的刷毛1310长度被配置成满足如下关系:清洁刷辊13靠近第一端部131处的刷毛1310在与待清洁表面接触期间发生变形并在变形后能够穿过间隙150并伸出到与薄壁15的外壁面151上下齐平的位置或者向外突出于薄壁15的外壁面151的位置。刷毛1310的伸出长度选择以能够实现与薄壁15的外表面151临近的表面接触到为宜。
30.为此,在薄壁15采用由金属材料制成时,薄壁15的壁厚选择为0.5-7mm;优选在2-4mm左右;刷毛1310的长度为3-15mm,优选为12mm以上。
31.如图6-7所示,清洁头100在地面200上清洁期间,清洁刷辊13的刷毛1310从开口11处露出并与地面200接触,靠近薄壁15处的部分刷毛1310在与地面100接触期间被挤压变形并从间隙150处露出,从间隙150露出的刷毛1310将与墙壁300与地面200交接处的表面接触;随着清洁刷辊13的旋转,除了清洁刷辊13下部的刷毛不1310不断地将颗粒和/或液滴从开口11处送入到刷腔12内之外,从间隙150露出的刷毛1310也不断与交接处的表面接触以刷洗该交接处的表面,刷洗下来的颗粒和/或液滴将从间隙150移动至开口11处并进入到刷腔12内。
32.本案的清洁头100可以装配在直立推杆式、卧式、手提便携式等清洁设备上使用,其能够帮助对墙面与地面等交界面进行清理,清洁区域更广。
33.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