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酿酒酵母微生态制剂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2022-06-11 14:30:4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微生态制剂制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酿酒酵母微生态制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2.酿酒酵母又称面包酵母或出芽酵母。酿酒酵母是与人类关系最广泛的一种酵母,不仅因为传统上它用于制作面包和馒头等食品及酿酒,在现代分子和细胞生物学中用作真核模式生物,其作用相当于原核的模式生物大肠杆菌。酿酒酵母是发酵中最常用的生物种类。酿酒酵母的细胞为球形或者卵形,直径5-10μm。其繁殖的方法为出芽生殖。由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表现为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和药物在动物产品中残留,从而对人类的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由于酿酒酵母添加在禽畜饲料产品中,有助于提高机体的消化能力、免疫力以及抗病力,因此,将酿酒酵母应用于抗生素类的替代产品中也成为一个热点。
3.但现有技术中酿酒酵母的培养过程中容易引入杂质,除杂过程会导致生产成本高的问题。另外,现有技术培养的酿酒酵母活性不稳定,在不同的温度环境中,表现出活性的不均衡性,且抗杂菌能力差、繁殖能力差导致其在应用过程中,体现的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酿酒酵母培养过程中容易引入杂质、酿酒酵母活性不稳定,在不同的温度环境中,表现出活性的不均衡性,且抗杂菌能力差、繁殖能力差导致其在应用过程中,体现的效果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酿酒酵母微生态制剂,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保藏时间为:2022年02月9号;保藏单位为: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dmcc),地址为: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246;保藏形式为:真空冷冻干燥管。
6.一种酿酒酵母,其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246。
7.一种酿酒酵母微生态制剂,所述微生态制剂包括所述的酿酒酵母。
8.进一步地,所述酿酒酵母活菌量不低于1
×
108cfu/g。
9.进一步地,所述酿酒酵母微生态制剂通过将所述酿酒酵母经过发酵处理后得到的液体酿酒酵母菌剂与载体混合,经过后处理得到。
10.进一步地,所述载体为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木糖、葡萄糖以及糖蜜。
11.进一步地,按照质量比,所述低聚异麦芽糖、所述低聚木糖、所述葡萄糖以及所述糖蜜的比例为1-5:1-7:2-7:1-3。
12.进一步地,所述酿酒酵母微生态制剂还包括复合维生素。
13.进一步地,所述发酵处理分为一级发酵以及二级发酵。
14.进一步地,所述一级发酵的条件为:一级发酵温度为26-29℃,搅拌速率为200-260rpm/min,通气量为1.0-1.2v/v
·
min,溶氧浓度不低于40%,一级发酵时间为16-20h;所
述二级发酵的条件为:二级发酵温度为25-29℃,搅拌速率为150-165rpm/min,通气量为1.0-1.2v/v
·
min,溶氧浓度不低于40%,二级发酵时间为18-25h。
15.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酿酒酵母微生态制剂的应用,所述应用将酿酒酵母微生态制剂添加至动物饲料的制备中。
16.上述酿酒酵母经过筛选得到,具有优异的活性稳定性,其抗杂菌能力强、繁殖能力强。含该酿酒酵母的微生态制剂,能发挥高效的增强机体免疫力以及抗病力的作用,在机体内具有优异且稳定的活性,表现出刺激机体肠道内部微生态的平衡,降低抗生素的应用,作为在动物饲料制备中的应用,也具有组分少,原料价格低,效果显著的优点。另外,方案中的将酿酒酵母容易在液体培养基中吸收硒成分,优异的硒表达能力,进一步促进后续制备微生态制剂的机体免疫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使得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其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19.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一种酿酒酵母,其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246,其保藏的形式为真空冷冻干燥管保藏。
20.该酿酒酵母细胞为卵圆形、圆形或圆柱形,无鞭毛,不运动,真菌细胞,细胞壁不含纤维素,以葡聚糖、甘露聚糖等多糖为主,还含有蛋白质,脂类及几丁质等组分,且繁殖迅速,代谢旺盛且代谢产物多。在畜牧业中,酿酒酵母的开发利用也不断深化,酿酒酵母的特征以及酿酒酵母分布,在动物消化道中含有大量的酿酒酵母,因此可以从动物的粪便中分离得到酿酒酵母。
21.一种酿酒酵母,其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246。
22.一种酿酒酵母微生态制剂,所述微生态制剂包括所述的酿酒酵母。
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酿酒酵母活菌量不低于1
×
108cfu/g。
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酿酒酵母微生态制剂通过将所述酿酒酵母经过发酵处理后得到的液体酿酒酵母菌剂与载体混合,经过后处理得到。
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载体为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木糖、葡萄糖以及糖蜜。
2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按照质量比,所述低聚异麦芽糖、所述低聚木糖、所述葡萄糖以及所述糖蜜的比例为1-5:1-7:2-7:1-3。
2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酿酒酵母微生态制剂还包括复合维生素。
2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酵处理分为一级发酵以及二级发酵。
2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级发酵的条件为:一级发酵温度为26-29℃,搅拌速率为200-260rpm/min,通气量为1.0-1.2v/v
·
min,溶氧浓度不低于40%,一级发酵时间为16-20h;所述二级发酵的条件为:二级发酵温度为25-29℃,搅拌速率为150-165rpm/min,通
甲基硒代半胱氨酸0.05g、水1l的培养基中,在26℃下培养24h,如果培养基变的浑浊,镜检看是否染菌,第一次筛选能够生长的酿酒酵母,得到富硒的酿酒酵母,放置在75℃下备用。
47.将经过第一次筛选的得到的、接种量为1%(体积比)的富硒酿酒酵母接种在配方成分为:0.01g无水硫酸铜、牛肉膏10g、葡萄糖粉20g、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0.05g、水1l的培养基中,在26℃下培养24h后观察,如果培养基变的浑浊,说明该菌株耐高铜。然后镜检看是否染菌。第二次筛选能够生长的酿酒酵母,放置在75℃下备用。
48.将经过第二次筛选的得到的、接种量为1%(体积比)的酿酒酵母接种在配方成分为:0.01g氧化锌、牛肉膏10g、葡萄糖粉20g、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0.05g、水1l的培养基中,在26℃下培养24h后观察,如果培养基变的浑浊,说明该菌株耐高锌。然后镜检看是否染菌。第三次筛选能够生长的酿酒酵母,放置在75℃下备用。
49.将经过第三次筛选的得到的、接种量为1%(体积比)的酿酒酵母接种在配方成分为:8g复合维生素、牛肉膏10g、葡萄糖粉20g、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0.05g、水1l的培养基中,在26℃下培养24h后观察,如果培养基变的浑浊,说明该菌株在复合维生素环境中适合生存。然后镜检看是否染菌。第四次筛选能够生长的酿酒酵母,放置在75℃下备用。
50.将上述方法筛选出的酿酒酵母,于2022年02月09号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246。
51.实施例2:
52.制备一级发酵的培养基:按照一级发酵的培养基的配方成分:琼脂10g、蛋白胨2g、尿素10g、乙酸钠5g、磷酸氢二钾8g、硒0.01g、水1l,混合均匀,120℃下灭菌30min。
53.制备二级发酵的培养基:按照二级发酵的培养基的配方为:糖蜜15g、尿素1-3g/l、蔗糖1g、柠檬酸氢二胺2g、磷酸氢二钾1g、硒0.03g水1l,混合均匀后,100℃下灭菌20min。
54.酿酒酵母微生态制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55.a1.将实施例1中的筛选的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246的酿酒酵母作为菌种,将接种量为7%(体积比)的所述酿酒酵母接种在液体培养基中,28℃振荡培养18h,得到摇瓶液体菌种。
56.a2.将所述摇瓶液体菌种以6%(体积比)接种量转接到所述一级发酵的培养基中,并在发酵温度为26℃,搅拌速率为250rpm/min,通气量为1.0v/v
·
min,溶氧浓度不低于40%,发酵时间为16h,制备成一级种子液;
57.a3.将所述一级种子液以8%(体积比)接种量转接到所述二级发酵的培养基中,并在发酵温度为25℃,搅拌速率为150rpm/min,通气量为1.2v/v
·
min,溶氧浓度不低于40%,发酵时间为20h,得到液体酿酒酵母菌剂;
58.a4.将质量比为1:6:3:1的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木糖、葡萄糖、糖蜜混合后得到载体;
59.a5.在温度为24℃的条件下,将质量百分比为:0.5:5的所述液体酿酒酵母菌剂与所述载体添加至搅拌容器中,启动搅拌容器的搅拌速度为100rpm/min,并搅拌20min后得到混合物,然后进行冷冻干燥,粉碎至目数为60目,得到酿酒酵母微生态制剂。
60.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容易获得活性较佳的酿酒酵母,且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繁殖能力强。另外,酿酒酵母在培养的过程中,不容易出现杂菌,富硒且能获得较纯度为99.6%的酿酒酵母。
61.实施例3:
62.制备液体培养基:按照配方成分:葡萄糖粉10g、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0.01g、水1l,混合均匀后,在在120℃的条件下灭菌20min。
63.制备一级发酵的培养基:按照一级发酵培养基的配方成分:琼脂10g、蛋白胨2g、尿素10g、乙酸钠5g、磷酸氢二钾8g、硒0.02g、水1l,混合均匀,120℃下灭菌30min。
64.制备二级发酵的培养基:按照二级发酵培养基的配方为:糖蜜15g、尿素3g、蔗糖6g、柠檬酸氢二胺2g、磷酸氢二钾3g、硒0.04g、水1l,混合均匀后,120℃下灭菌30min。
65.酿酒酵母微生态制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66.a1.将实施例1中的筛选的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246的酿酒酵母作为菌种,将接种量为5%(体积比)的所述酿酒酵母接种在液体培养基中,28℃振荡培养18h,得到摇瓶液体菌种;
67.a2.将所述摇瓶液体菌种以10%(体积比)接种量转接到所述一级发酵的培养基中,并在发酵温度为28℃,搅拌速率为260rpm/min,通气量为1.2v/v
·
min,溶氧浓度不低于40%,发酵时间为20h,制备成一级种子液;
68.a3.将所述一级种子液以7%(体积比)接种量转接到所述二级发酵的培养基中,并在发酵温度为29℃,搅拌速率为170rpm/min,通气量为1.2v/v
·
min,溶氧浓度不低于40%,发酵时间为25h,得到液体酿酒酵母菌剂;
69.a5.将质量比为1:6:5:1的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木糖、葡萄糖、糖蜜混合后得到载体;
70.a6.在温度为28℃的条件下,将质量百分比为:1.7:10的所述液体酿酒酵母菌剂与所述载体添加至搅拌容器中,启动搅拌容器的搅拌速度为300rpm/min,并搅拌60min,然后进行冷冻干燥,粉碎至目数为120目,得到酿酒酵母微生态制剂。
71.实施例4:
72.制备液体培养基:按照配方成分:葡萄糖粉15g、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0.03g、水1l,混合均匀后,在在120℃的条件下灭菌30min。
73.制备一级发酵的培养基:按照一级发酵培养基的配方成分:琼脂15g、蛋白胨5g、尿素8g、乙酸钠3g、磷酸氢二钾7g、硒0.03g、水1l,混合均匀,110℃下灭菌25min。
74.制备二级发酵的培养基:按照二级发酵培养基的配方为:糖蜜12g、尿素2g、蔗糖4g、柠檬酸氢二胺1g、磷酸氢二钾2g、硒0.03g水,混合均匀后,110℃下灭菌25min。
75.酿酒酵母微生态制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76.a1.将实施例1中的筛选的保藏编号为gdmcc no 62246的酿酒酵母作为菌种,将接种量为7%(体积比)的所述酿酒酵母接种在液体培养基中,28℃振荡培养18h,得到摇瓶液体菌种。
77.a2.将所述摇瓶液体菌种以8%(体积比)接种量转接到所述一级发酵的培养基中,并在发酵温度为28℃,搅拌速率为255rpm/min,通气量为1.0v/v
·
min,溶氧浓度不低于40%,发酵时间为18h,制备成一级种子液;
78.a3.将所述一级种子液以7%(体积比)接种量转接到所述二级发酵的培养基中,并在发酵温度为28℃,搅拌速率为160rpm/min,通气量为1.1v/v
·
min,溶氧浓度不低于40%,发酵时间为23h,制备得到所述液体酿酒酵母菌剂;
79.a4.将质量比为3:7:2:3的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木糖、葡萄糖、糖蜜混合后得到载体;
80.a5.在温度为25℃的条件下,将质量百分比为:1.2:8的所述液体酿酒酵母菌剂与所述载体添加至搅拌容器中,启动搅拌容器的搅拌速度为200rpm/min,并搅拌40min,然后进行冷冻干燥,粉碎至目数为100目,得到酿酒酵母微生态制剂。
81.应用试验例1:
82.对实施例3中液体酿酒酵母菌剂进行检测,以及对制备的酿酒酵母微生态制剂进行检测。
83.微生态制剂中硒含量的检测方法参考文献《gb5009.93-2010食品中硒的测定》。
84.在实施例3中液体酿酒酵母菌剂,每升液体酿酒酵母菌剂中能获得干菌体2.6g,且获得干菌体中,检测得到总硒的含量为50398μg/g。说明了本方案中的培养方法在保证酿酒酵母较高活性以及繁殖能力的同时,还能获得具有高含量硒的酿酒酵母,并将其应用。
85.将液体酿酒酵母菌剂应用在制备微生态制剂中,在15.8g干燥的微生态制剂中,检测得到总硒的含量为50137μg/g,说明将液体酿酒酵母菌剂应用在制备微生态制剂中,能保证微生态制剂中硒的含量。
86.应用试验例2:
87.将实施例4制备的微生态制剂应用于动物饲料的制备中,在本应用试验中选取断奶的仔猪作为试验对象,选取3个处理组,分别标记为处理组1、处理组2以及处理组3,每个处理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仔猪,并设置一组对照组。试验期为60d,全程自由采食、自由饮水,在试验结束后,每组选取5头屠宰取背最长肌测定肉品质指标。
88.所述微生态制剂在仔猪基础日粮中的添加量为:0.5-3.5g/kg。
89.应用试验例1中仔猪日粮的配方表如下表1所示。
90.表1:
[0091][0092]
上述表1中仔猪日粮的制备方法为:按照配方将成分加入搅拌釜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水,在温度为60~100℃,压力为1.2~5mpa条件下,搅拌煎煮20~120min,后浓缩至粘稠状,凉至温度至室温。
[0093]
通过将表1中仔猪日粮分别饲喂对应的处理组后,计算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结果如下表2所示。
[0094]
表2:
[0095][0096]
由上述表2中的数据分析可知,处理组的仔猪的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微生态制剂,有助于提高仔猪的增重量,但其平均日采食量降低,在较少的仔猪日粮投喂量的前提下,依然能保证仔猪的增重。
[0097]
屠宰取背最长肌测定肉品质指标,其中,粗蛋白采用杜马斯燃烧法测定;肌肉脂肪通过索氏抽提法测定;l*(肉色亮度)、a*(红色度)以及b*(黄色度)采用色度仪进行测定,采用记录如下表3所示。
[0098]
表3:
[0099][0100]
由表3分析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的仔猪的粗蛋白、肌肉脂肪、以及肉色亮度值都比对照组的优异。说明添加了本方案中的微生态制剂有助于提高猪肉肉质,且不需要增加生长周期,也不需要改变现有的饲喂模式,达到较佳的生产性能。
[0101]
对应用试验1中的仔猪在整个试验周期内观察记录相关的发病率,结构记录在下表4所示。
[0102]
表4:
[0103]
组别对照组处理组1处理组2处理组3发病率/%8000
[0104]
由表4中的数据分析可知,处理组中的仔猪在饲养的过程中,发病率较低,其中处理组1、处理组2以及处理组3的发病率为0,但是对照组中的发病率为8%,说明了在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微生态制剂能有效提高仔猪的机体免疫,降低发病率。
[0105]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106]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