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智能调节的座椅头枕部件的制作方法

2022-06-11 12:31:2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座椅头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调节的座椅头枕部件。


背景技术:

2.汽车座椅头枕又称为靠枕,它是为提高汽车乘坐舒适性和安全性而设置的一种辅助装置,车辆受到冲击时,头枕可防止乘员头部向后方移动,缓解颈部受伤,头枕有与座椅一体的,也有分体的。
3.现有的汽车座椅头枕,在车辆加速过程中会产生一个惯性力,由于头枕与颈部的贴合性会降低,可能会导致颈部在头枕的支撑下而拉伤,且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存在疲劳犯困的现象,而现有的汽车座椅头枕无法智能提醒驾驶员,严重降低了驾驶安全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供了一种智能调节的座椅头枕部件。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调节的座椅头枕部件,包括防疲劳组件,所述防疲劳组件的内部设有棘轮,所述棘轮的正面传动连接有第二传动带,所述第二传动带远离棘轮的一侧传动连接有驱动盘,所述驱动盘的正面偏心铆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远离驱动盘的一侧铆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撞针,所述滑动板的外壁滑动连接有射击槽,所述射击槽的顶部连通有物料腔,所述物料腔的内部设有弹性圆球。
5.还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的内部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棋形杆,所述支撑架一侧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梯形块,所述竖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顶部铆接有支撑板。
6.还包括头枕本体,所述头枕本体的底部安装有靠椅,所述靠椅的正面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头枕本体的内部设有支撑组件,所述头枕本体的内部设有按摩盘,所述按摩盘的正面传动连接有第一传动带,所述第一传动带远离按摩盘的一侧传动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正面铆接有棘牙,所述头枕本体的内部设有防疲劳组件。
7.进一步的,所述棘轮设置在转动盘的内部,且转动盘通过棘牙带动棘轮逆时针转动,便于转动盘带动棘轮逆时针转动。
8.进一步的,所述射击槽的一侧穿透头枕本体的前侧,所述射击槽与物料腔连通点的下方设有弧形凹槽,且撞针位于这个弧形凹槽的右侧,便于撞针撞击弹性圆球。
9.进一步的,所述棋形杆顶部的倾斜角度与梯形块底部的倾斜角度相适配,且所述梯形块设置在棋形杆的右侧,便于棋形杆带动梯形块运动。
10.进一步的,所述横板的底部与支撑架一侧的顶部抵接。
11.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与头枕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且头枕本体的内侧设有三个支撑板,便于对后脑进行支撑。
12.进一步的,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按摩盘背部的电机有电连接关系。
13.进一步的,所述转动盘的正面均匀的铆接有四个棘牙,且所述棘牙与棘轮的外壁抵接,便于带动棘轮转动。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调节的座椅头枕部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该智能调节的座椅头枕部件,当车辆加速行驶时,此时在惯性作用下棋形杆会克服支撑弹簧的支撑力而向右运动,进一步使得梯形块带动横板向上运动,此时头枕本体与人体后脑的支撑面积和支撑力度均会变大,从而达到了避免加速过程中惯性过大造成颈部拉伤的效果。
16.2、该智能调节的座椅头枕部件,当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犯困时,此时压力传感器控制按摩盘反向逆时针转动,进一步使得驱动盘逆时针转动,此时撞针可以间隙性撞击弹性圆球,使得弹性圆球间歇性撞击到驾驶员的头部,从而达到了智能提醒犯困的驾驶员,避免驾驶员疲劳驾驶,提高行车安全的效果。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主视示意图;
18.图2为本发明头枕本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19.图3为本发明转动盘结构主视示意图;
20.图4为本发明支撑组件结构立体示意图;
21.图5为本发明图2中a结构放大示意图;
22.图6为本发明图2中b结构放大示意图。
23.图中:1、头枕本体;2、靠椅;3、压力传感器;4、支撑组件;5、按摩盘;6、第一传动带;7、转动盘;8、棘牙;9、防疲劳组件;41、固定板;42、支撑架;43、支撑弹簧;44、棋形杆;45、竖杆;46、梯形块;47、横板;48、支撑板;91、棘轮;92、第二传动带;93、驱动盘;94、驱动杆;95、滑动板;96、撞针;97、射击槽;98、物料腔;99、弹性圆球。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5.该智能调节的座椅头枕部件的实施例如下:
26.请参阅图1-图6,一种智能调节的座椅头枕部件,包括防疲劳组件9,防疲劳组件9的内部设有棘轮91,棘轮91设置在转动盘7的内部,且转动盘7通过棘牙8带动棘轮91逆时针转动,便于转动盘7带动棘轮91逆时针转动,棘轮91的正面传动连接有第二传动带92,第二传动带92远离棘轮91的一侧传动连接有驱动盘93,驱动盘93的正面偏心铆接有驱动杆94,驱动杆94远离驱动盘93的一侧铆接有滑动板95,滑动板9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撞针96,滑动板95的外壁滑动连接有射击槽97,射击槽97的一侧穿透头枕本体1的前侧,射击槽97与物料腔98连通点的下方设有弧形凹槽,且撞针96位于这个弧形凹槽的右侧,便于撞针96撞击弹
性圆球99,射击槽97的顶部连通有物料腔98,物料腔98的内部设有弹性圆球99。
27.还包括支撑组件4,支撑组件4的内部设有固定板41,固定板4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42,支撑架4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43,支撑弹簧4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棋形杆44,支撑架42一侧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竖杆45,竖杆4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梯形块46,棋形杆44顶部的倾斜角度与梯形块46底部的倾斜角度相适配,且梯形块46设置在棋形杆44的右侧,便于棋形杆44带动梯形块46运动,竖杆4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板47,横板47的底部与支撑架42一侧的顶部抵接,横板47的顶部铆接有支撑板48,支撑板48的顶部与头枕本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且头枕本体1的内侧设有三个支撑板48,便于对后脑进行支撑。
28.还包括头枕本体1,头枕本体1的底部安装有靠椅2,靠椅2的正面安装有压力传感器3,头枕本体1的内部设有支撑组件4,头枕本体1的内部设有按摩盘5,压力传感器3与按摩盘5背部的电机有电连接关系,按摩盘5的正面传动连接有第一传动带6,第一传动带6远离按摩盘5的一侧传动连接有转动盘7,转动盘7的正面铆接有棘牙8,转动盘7的正面均匀的铆接有四个棘牙8,且棘牙8与棘轮91的外壁抵接,便于带动棘轮91转动,头枕本体1的内部设有防疲劳组件9。
29.工作原理:使用时,驾驶员的背部靠在靠椅2上,头部靠在头枕本体1上,启动按摩盘5背部的电机,使得按摩盘5顺时转动,对头部进行按摩防松。
30.当车辆加速行驶时,因为固定板4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42,支撑架4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43,支撑弹簧4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棋形杆44,所以此时在惯性作用下棋形杆44会克服支撑弹簧43的支撑力而向右运动,又因为棋形杆44顶部的倾斜角度与梯形块46底部的倾斜角度相适配,且梯形块46设置在棋形杆44的右侧,所以此时棋形杆44会推动梯形块46向上运动,又因为竖杆4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梯形块46,竖杆4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板47,所以此时横板47也会向上运动,又因为横板47的顶部铆接有支撑板48,支撑板48的顶部与头枕本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且头枕本体1的内侧设有三个支撑板48,所以此时支撑板48会对头枕本体1有一个向前的支撑,此时头枕本体1与人体后脑的支撑面积和支撑力度均会变大,从而达到了避免加速过程中惯性过大造成颈部拉伤的效果。
31.当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犯困时,此时驾驶员的身体会不自觉的前倾,因为靠椅2的正面安装有压力传感器3,所以驾驶员的背部会与压力传感器3长时间分离,又因为压力传感器3与按摩盘5背部的电机有电连接关系,所以此时压力传感器3可以控制按摩盘5反向逆时针转动。
32.又因为按摩盘5的正面传动连接有第一传动带6,第一传动带6远离按摩盘5的一侧传动连接有转动盘7,所以此时转动盘7也可以逆时针转动,又因为棘轮91设置在转动盘7的内部,且转动盘7通过棘牙8带动棘轮91逆时针转动,所以此时棘轮91也可以逆时针转动,又因为棘轮91的正面传动连接有第二传动带92,第二传动带92远离棘轮91的一侧传动连接有驱动盘93,所以此时驱动盘93也可以逆时针转动。
33.又因为驱动盘93的正面偏心铆接有驱动杆94,驱动杆94远离驱动盘93的一侧铆接有滑动板95,滑动板95的外壁滑动连接有射击槽97,所以此时滑动板95可以在射击槽97的内部左右往复运动,又因为滑动板9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撞针96,所以此时撞针96也可以左右往复运动。
34.又因为射击槽97的顶部连通有物料腔98,物料腔98的内部设有弹性圆球99,所以
物料腔98内部的弹性圆球99会掉落到物料腔98的内部,又因为射击槽97与物料腔98连通点的下方设有弧形凹槽,且撞针96位于这个弧形凹槽的右侧,所以此时撞针96可以间隙性撞击弹性圆球99,又因为射击槽97的一侧穿透头枕本体1的前侧,所以此时射击槽97内部的弹性圆球99可以间歇性弹出,此时弹性圆球99可以间歇性撞击到驾驶员的头部,从而达到了智能提醒犯困的驾驶员,避免驾驶员疲劳驾驶,提高行车安全的效果。
35.综上所述,该智能调节的座椅头枕部件,当车辆加速行驶时,此时在惯性作用下棋形杆44会克服支撑弹簧43的支撑力而向右运动,进一步使得梯形块46带动横板47向上运动,此时头枕本体1与人体后脑的支撑面积和支撑力度均会变大,从而达到了避免加速过程中惯性过大造成颈部拉伤的效果。
36.当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犯困时,此时压力传感器3控制按摩盘5反向逆时针转动,进一步使得驱动盘93逆时针转动,此时撞针96可以间隙性撞击弹性圆球99,使得弹性圆球99间歇性撞击到驾驶员的头部,从而达到了智能提醒犯困的驾驶员,避免驾驶员疲劳驾驶,提高行车安全的效果。
3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