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组合喷杆、电动喷雾器及其使用方法

2022-06-11 07:38:4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喷雾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喷杆、电动喷雾器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喷雾是农药施用的主要方式。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因省时、省力、省药、易操作且价格便宜等优点,在现阶段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十分普遍。常用的背负式电动喷雾器一般由喷头、喷杆、储液桶、底座、电池、电动水泵和充电器等部件组成。工作动力来源是一个小型的动力模块。通过导线及开关与电池相连接,电池盒安装于储液桶底部,储液桶可以支撑有装电池的凹槽,并且动力模块也固定在桶的下方。工作时,电池箱内动力模块供电,动力模块开始工作,混合好的药液在动力模块的作用下,经喷管、喷头等部件后以雾状形态喷洒出来。
3.现有技术通过增加储液箱,实现不同农药药液的分别储存并在喷雾时进行灵活选择。经检索,cn207355330u、cn209788272u都公开了一种双室电动喷雾器,可选择性的选择使用不同容箱内的喷液,节约了药液更换时间。cn213315720u公开了一种双室电动喷雾器用塑料桶体,可盛放两种消毒液并可对喷洒的消毒液根据需要进行灵活切换。cn213792286u公开了一种双室电动喷雾器,通过设置分隔装置,能够对双室的分隔和融合进行控制,提高设备的实用价值。cn210143653u公开了一种双室电动喷雾器,通过设置可拆卸的过滤机构及外置型且可伸展的搅拌机构,对喷雾器中的药物实现有效过滤及充分搅拌。
4.在上述专利内容以及现有技术中,电动喷雾器增加储液箱、喷杆及喷头主要是针对不同防治对象及其发生部位提供一种可实现且易操作的喷雾装备。事实上,提高植保装备性能的重要出发点是提升喷雾药液在靶标植物表面的沉积效率。喷雾作业中,喷雾雾滴在作物表面,尤其是在疏水性植物,如水稻、小麦等叶片表面难以持留,克服这一缺陷的主要途径是改变药液性质,如降低药液表面张力或提高药液黏度增加农药沉积量,或者从药械设计参数及作业参数优化角度来提升喷雾均匀程度及穿透能力以增加农药沉积效率。但现有喷雾装备无法将药液性质与作物靶标表面特性进行有效耦合,限制了农药沉积效率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5.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同一设备上实现不同溶液依次喷洒的组合喷杆,以及一种采用了所提出的组合喷杆的电动喷雾器,并提供了电动喷雾器的使用方法,从而提高农药沉积效率。
6.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喷杆,包括至少两个喷杆,每个所述喷杆的一端设置有喷头,相邻两个喷杆沿喷杆的轴向滑动设置,通过喷杆间的滑动调节喷头沿着喷杆轴向的相对位置,使得不同喷头喷出的药液依次的喷洒在标靶作物上。
7.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喷杆上,其中一个喷杆上设置有第一导轨,另一个喷杆上设
置于有与所述第一导轨相配合的第一导槽。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槽上设置有锁紧部件,用于锁定第一导槽与第一导轨的相对位置。
9.进一步地,所述喷杆上设置有标尺,根据所述标尺调整喷头间沿着喷杆轴向的距离。
10.进一步地,每个喷杆上设置有开关。
11.进一步地,所述组合喷杆包括两根喷杆。
12.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喷雾器,包括所提出的组合喷杆,以及多个药桶,每个药桶上设置有动力模块;药桶的数量与组合喷杆中的喷杆数量相同;每个药桶通过各自的动力模块对应连接一个喷管。
13.进一步地,在相邻的两个药桶上,其中一个上设置有第二导轨,另一个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导轨相配合的第二导槽。
14.进一步地,所述电动喷雾器包括背架,所述背架上设置有第三导轨,其中至少一个药桶配合安装在第三导轨上。
15.进一步地,所述背架上设置有卡扣,药桶上对应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扣对应卡在所述卡槽中。
16.进一步地,所述电动喷雾器包括两个药桶以及两个喷杆,每个喷杆与其对应的药桶连接。
17.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权利要求电动喷雾器的使用方法,包括:
18.步骤1:作物叶片性质分析,确定先导物质的选择,并根据先导物质和农药制剂种类选择组合喷雾器;
19.步骤2:将先导物质溶液和农药制剂溶液分别装在不同的药桶中,并根据预先设定的喷洒顺序调整各喷杆上喷头的前后位置,其中,用于喷洒先导制剂溶液的喷头在前,用于喷洒农药制剂溶液的喷头在后;
20.步骤3:同时打开开关,先导物质溶液和农药制剂溶液同步喷出,随着操作人员向前移动,先导制剂和农药制剂依次喷洒在靶标作物上。
21.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组合喷杆的形式,使得多个喷头可以调节前后位置,从而在使用时,多个喷头中药液可以同步喷洒出。当操作人员在喷洒农药时,由于喷头间的前后位置差,使得不同药液可以依次地喷洒在靶标作物上。在使用时,在前的喷头喷洒出先导制剂,在后的喷头喷洒出农药制剂,因为先导制剂的作用,靶标作物表面的润湿性能发生改变,更适合与农药制剂雾滴沾着展布,从而提高了农药沉积效率和农药利用率。本发明在同一设备上实现了先导制剂与农药制剂的依次喷洒。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发明的电动喷雾器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组合喷杆的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未示出开关);
24.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5.图4为多个喷杆组合时的示意图;
26.图5为一体成型的药桶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一种实施例中药桶的立体结构图;
28.图7为一种实施例中药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9.图8为多个药桶的组合示意图;
30.图9为左右设置药桶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图10为一种实施例中药桶的立体结构图(背侧)。
32.图中有:110、第一喷杆;120、第二喷杆;130、第一喷头;140、第二喷头;150、第一标尺;160、第二标尺;170、把手;111、第一导轨;112、第一开关;121、第一导槽;122、锁紧螺栓;123、锁紧螺孔;124、第二开关;210、第一药桶;211、第二导轨;212、第二导槽;220、第二药桶;230、背架;231、卡扣;232、第三导轨;233、卡槽;240、第一动力模块;250、第二动力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结合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说明的是,实施例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仅是出于便于表述的目的,并不能理解为是对数量及性质的限定。
34.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一种电动喷雾器,在该示例中,组合喷杆共包括了两个喷杆,结合图1所示的示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35.实施例中以包括两个喷杆的情形进行具体说明,结合图1-图3所示,组合喷杆包括第一喷杆110和第二喷杆120,其中,第一喷杆11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喷头130,第二喷杆12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喷头130。在喷洒农药过程中,可以从第一喷头130种喷洒出先导物质制剂,从第二喷头140种喷洒出农药制剂。当然,如果是传统的喷洒方式,也可以从两个喷头中喷洒出同样的农药制剂。
36.两个喷杆沿着喷杆的轴向方向滑动设置,例如,以第一喷杆110作参照,则第二喷杆120可沿着第一喷杆110的轴向滑动;或者以第二喷杆120作参照,则第一喷杆110可沿着第二喷杆120的轴向方向滑动。当两个喷杆沿着任一喷杆的轴向滑动时,两个喷头的位置也会变化,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喷头的前后位置,例如第一喷头130在前,第二喷头140在后。当操作人员喷洒农药时,手握着着喷杆向前行走时,从第一喷头130喷出的先导物质制剂,然后从第二喷头140中喷出农药制剂,随着操作人员的向前行走,两个喷头中喷出的药液可以依次的喷洒在标靶作物上。
37.为了实现喷杆之间的相互滑动,在相邻的两个喷杆上,其中一个喷杆上设置有第一导轨111,另一个喷杆上设置于有与第一导轨111相配合的第一导槽121。结合图1,在第一喷杆110上设置有第一导轨111,对应的,在第二喷杆120上设置有第一导槽121,使得第二喷杆120可沿着第一导轨111运动,从而实现第二喷杆120沿着轴向运动。
38.然而,当将喷头的相对位置调整好后,因为喷杆间时滑动设置的,为了能够在喷洒药剂的过程中,喷头的位置需保持相对不动,需通过锁定喷杆的相对位置来保持喷头的相对位置不动。为此,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第一导槽121上设置有锁紧部件,用于锁定第一导槽121与第一导轨11的相对位置。在具体示例中,锁紧部件可以采用锁紧螺栓122,如在图1中,在第一导槽121上设置有锁紧螺孔123,锁紧螺孔123中设置锁紧螺栓122,当需要调节喷头的相对位置时,松开锁紧螺栓122后,调节喷杆的相对位置,当调节到需要的位置后,将锁紧螺栓锁紧,此时喷杆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再变动,使得喷头的相对位置也不再发生变动。
39.在现代农业中,农作物的植株间距都会有科学的设计,从而也能够根据植株间距
来确定前后喷头的位置,因此,为了更准确的确定碰头间的位置,在每个喷杆上都设置有标尺。如图1所示,具体在每个喷头位置均设置为标尺的零刻线。以图1所示的两根喷杆的实施例为例,第一喷杆110上设置有第一标尺150,第二喷杆120上设置有第二标尺160,第二喷杆120沿着第一喷杆110滑动,可以根据第二标尺160的零刻度指在第一标尺150的上刻度,从而读出两个喷头间的准确距离。
40.此外,在每个喷杆上都设有开关,例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在第一喷杆110上设置有第一开关112;在第二喷杆120上设置有第二开关124。并且为了方便操作人员握住喷杆,在其中一个喷杆上设置有把手170,例如,设置在第一喷杆110上。
41.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可以将每个喷杆的长度缩短,例如,第一喷杆110的长度长于第二喷杆120,可以使得结构更紧凑,也便于操作人员握住喷杆。
42.上述的示例中组合喷杆包括两个喷杆,当包多个喷杆时,也可按照两个喷杆的组合方式进行组合,例如图4所示的结构,实现多个喷杆的组合。
43.进一步结合图1,对利用了本发明所提出的组合喷杆的电动喷雾器进行详细说明,所提出的电动喷雾器包括了所提出的组合喷杆,以及若干个药桶,每个药桶上均配有动力模块,也就是说,每个药桶都是相互独立的,可以通过各自的动力模块将药桶中的药液泵出。每个药桶通过各自的动力模块对应连接一个喷管,从而每个药桶中的药液可以从相应的喷杆中喷洒出。动力模块可以包括电动泵和电池,电池未电动泵提供电力,在附图中未示出具体的结构,可以为现有设置形式。
44.因为存在多个药桶,可以有多种形式,当药桶的数量不多时,可以如图5所示,可以多个药桶一体成型,在中间设置间隔从而形成多个药桶。但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采用的是一种组合式的药桶,从而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组合药桶的数量。以图1示出的包括两个药桶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并结合图6和图7示出的组合药桶结构示意图。在图1所示的电动喷雾器的示例中,电动喷雾器包括了两个药桶,分别为第一药桶210和第二药桶220,在第一药桶210上配置第一动力模块240,第二药桶220上配置有第二动力模块250,第一药桶210通过第一动力模块240连接第一喷杆110,第一药桶210通过第二动力模块250连接第二喷杆120。动力模块与喷杆之间可以采用橡胶软管连接。
45.为实现药桶之间组合,在第一药桶210上设置有第二导轨211,对应的,在第二药桶220上设置有第二导槽212,通过第二导轨211和第二导槽212的配合,从而实现两个药桶的组合安装。第二导轨211与第二导槽212,不仅是导向作用,还有根据导轨和导槽的形状,限制了药桶除了沿着导轨方向的自由度,类似于积木一样进行快速组合。在图1的结构中,第一药桶210和第二药桶220是上下安装的,即第一药桶210在下方,第二药桶220在上方,当然也可以互换位置。
46.上述的结构是两个药桶组合的形式,当更多药桶时,也可以进行组合,如图8所示。当多个药桶组合时,实际上是每个药桶上都具有第二导轨211和第二导槽212,只需依次组合即可。
47.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药桶也可以设计成为左右安装的形式,例如图9所示的结构。由于仅将药桶组合到一起时,如果药桶过多或过重,可能回产生药桶组合结构不稳定的情况,因此,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设计了一个背架230,可以将组合好后的药桶固定在背架230上。当如图1、图6和图7所示的结构中,背架230上设设置第三导轨232,第一药桶220底部
的第二导槽212与第三导轨232配合安装。
48.说明的是,如果如图9的形式设置药桶,还需在每个药桶上单独设置导槽,而不能再使用第一药桶210上的第二导槽212配合。
49.然而导轨和导槽的配合,仅限制了垂直导轨方向的几个自由度,但沿着导轨方向的自由度还难以被限制。因此,为了进一步地固定药桶,在背架230上设置若干卡扣231,并在药桶上对应位置设置卡槽233,当药桶安装在背架230上后,卡扣231卡在对应的卡槽233中,从而将药桶固定在背架230上,防止药桶不稳定。比如,图1的示例中,在背架230上设置了四个卡扣231,两个卡扣231固定一个药桶。对应的,每个药桶上设置两个卡槽233,左右各设置1个。
50.进一步地,在背架230上设置有拉环234,如图10所示,可以用来安装背带,使得操作人员可以背着电动喷雾器进行喷洒农药操作。
51.利用上述的组合喷杆以及电动喷雾器,可以实现在同一设备上,不用药剂的依次喷洒,从而能够将药液性质与作物靶标表面特性进行有效耦合,提高农药的沉积效率。
52.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使用本技术所提供的电动喷雾器的使用方法,包括:
53.步骤1:作物叶片性质分析,确定先导物质的选择,并根据先导物质和农药制剂种类选择组合喷雾器;
54.步骤2:将先导物质溶液和农药制剂溶液分别装在不同的药桶中,并根据预先设定的喷洒顺序调整各喷杆上喷头的前后位置,其中,用于喷洒先导制剂的喷头在前,用于喷洒农药制剂的喷头在后;
55.步骤3:同时打开开关,先导物质溶液和农药制剂溶液同步喷出,随着操作人员向前移动,先导制剂和农药制剂依次喷洒在作物植株上。
56.结合图1所示的电动喷雾器结构为例,可喷洒一种先导物质和一种农药制剂,将先导物质溶液装进第一药桶中,农药制剂溶液装在第二药桶中,调节第一喷头和第二碰头的位置,其中,第一喷头在前,第二喷头在后。一切准备好后,操作人员背起喷雾器进行喷洒。同时打开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此时,先导物质溶液和农药制剂溶液同时喷洒出。当操作人员向前行走时,先导物质和农药制剂依次喷洒在标靶作物上。
57.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等同替换,这些对本发明权利要求进行改进和等同替换后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