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气体脱硫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10 23:53:2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气体脱硫装置。


背景技术:

2.我们知道,含硫气体如果直接对外排放,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易造成工作人员中毒的问题,因此必须对含硫烟气进行处理后才能排放。目前的采用活性炭吸附含硫气体的作业中对活性炭的利用率不高,需要频繁更换活性炭,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提出气体脱硫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气体脱硫装置。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气体脱硫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通过支架固定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顶部转动套接有圆柱壳状的第二转动座,所述过滤箱的底部转动套接有圆柱状的第一转动座,所述第一转动座和第二转动座之间固定有活性炭柱管,所述底板的顶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固定在第一转动座上,所述底板的顶部转动套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和第一转轴之间通过皮带传动组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连接有往复丝杆,所述往复丝杆上通过螺纹套接有丝母块,所述丝母块上固定有滑杆,所述滑杆滑动贯穿过滤箱,所述滑杆的侧边通过第一圆柱凸台转动连接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通过第二圆柱凸台转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固定在过滤箱的内部,所述过滤箱的侧边设置有进气罩。
6.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座、第二转动座分别与过滤箱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
7.优选的,所述皮带传动组包括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和皮带,所述第一带轮套接在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二带轮套接在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之间连接有皮带。
8.优选的,所述往复丝杆转动套接在过滤箱上。
9.优选的,所述滑杆和固定杆平行,所述导流板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导流板位于进气罩的端口处。
10.优选的,所述第一圆柱凸台固定在导流板上,所述第一圆柱凸台转动安装在滑杆上,所述第二圆柱凸台固定在固定杆上,所述第二圆柱凸台滑动安装在导流板的端面上。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中,电机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带动第一转动座转动,第一转动座可带动活性炭柱管转动,这样活性炭柱管可均匀的吸收烟气,提高活性炭柱管的吸收效率,避免浪费;
13.2、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转轴通过皮带传动组可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带动往复丝杆转动,往复丝杆通过螺纹带动丝母块往复移动,丝母块带动滑杆往复移动,滑杆通过第一圆柱凸台带动导流板摆动,这样从进气罩进入的烟气可通过导流板均匀的吹在活性
炭柱管上,从而有助于活性炭柱管均匀的吸收烟气中的含硫气体,净化后的气体通过第二转动座排出。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气体脱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气体脱硫装置的导流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气体脱硫装置的皮带传动组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底板、2支架、3电机、4第一转轴、5皮带、6第二转轴、7往复丝杆、8丝母块、9进气罩、10第一转动座、11活性炭柱管、12第二转动座、13过滤箱、14固定杆、15滑杆、16第一圆柱凸台、17第二圆柱凸台、18导流板、19第二带轮、20第一带轮。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9.参照图1,气体脱硫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通过支架2固定有过滤箱13,过滤箱13的顶部转动套接有圆柱壳状的第二转动座12,过滤箱13的底部转动套接有圆柱状的第一转动座10,第一转动座10和第二转动座12之间固定有活性炭柱管11,底板1的顶部安装有电机3,电机3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一转轴4,第一转轴4固定在第一转动座10上,底板1的顶部转动套接有第二转轴6,第二转轴6和第一转轴4之间通过皮带传动组传动连接,第一转动座10、第二转动座12分别与过滤箱13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往复丝杆7转动套接在过滤箱13上,滑杆15和固定杆14平行,导流板18设置有若干个,导流板18位于进气罩9的端口处,电机3带动第一转轴4转动,第一转轴4带动第一转动座10转动,第一转动座10可带动活性炭柱管11转动,这样活性炭柱管11可均匀的吸收烟气,提高活性炭柱管11的吸收效率,避免浪费。
20.参照图2,第二转轴6连接有往复丝杆7,往复丝杆7上通过螺纹套接有丝母块8,丝母块8上固定有滑杆15,滑杆15滑动贯穿过滤箱13,滑杆15的侧边通过第一圆柱凸台16转动连接有导流板18,导流板18通过第二圆柱凸台17转动连接有固定杆14,固定杆14固定在过滤箱13的内部,过滤箱13的侧边设置有进气罩9,第一圆柱凸台16固定在导流板18上,第一圆柱凸台16转动安装在滑杆15上,第二圆柱凸台17固定在固定杆14上,第二圆柱凸台17滑动安装在导流板18的端面上,第一转轴4通过皮带传动组可带动第二转轴6转动,第二转轴6带动往复丝杆7转动,往复丝杆7通过螺纹带动丝母块8往复移动,丝母块8带动滑杆15往复移动,滑杆15通过第一圆柱凸台16带动导流板18摆动,这样从进气罩9进入的烟气可通过导流板18均匀的吹在活性炭柱管11上,从而有助于活性炭柱管11均匀的吸收烟气中的含硫气体。
21.参照图3,皮带传动组包括第一带轮20、第二带轮19和皮带5,第一带轮20套接在第一转轴4上,第二带轮19套接在第二转轴6上,第一带轮20和第二带轮19之间连接有皮带5。
22.工作原理:电机3带动第一转轴4转动,第一转轴4带动第一转动座10转动,第一转动座10可带动活性炭柱管11转动,这样活性炭柱管11可均匀的吸收烟气,提高活性炭柱管11的吸收效率,避免浪费;第一转轴4通过皮带传动组可带动第二转轴6转动,第二转轴6带
动往复丝杆7转动,往复丝杆7通过螺纹带动丝母块8往复移动,丝母块8带动滑杆15往复移动,滑杆15通过第一圆柱凸台16带动导流板18摆动,这样从进气罩9进入的烟气可通过导流板18均匀的吹在活性炭柱管11上,从而有助于活性炭柱管11均匀的吸收烟气中的含硫气体,净化后的气体通过第二转动座12排出。
2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气体脱硫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通过支架(2)固定有过滤箱(13),所述过滤箱(13)的顶部转动套接有圆柱壳状的第二转动座(12),所述过滤箱(13)的底部转动套接有圆柱状的第一转动座(10),所述第一转动座(10)和第二转动座(12)之间固定有活性炭柱管(11),所述底板(1)的顶部安装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一转轴(4),所述第一转轴(4)固定在第一转动座(10)上,所述底板(1)的顶部转动套接有第二转轴(6),所述第二转轴(6)和第一转轴(4)之间通过皮带传动组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6)连接有往复丝杆(7),所述往复丝杆(7)上通过螺纹套接有丝母块(8),所述丝母块(8)上固定有滑杆(15),所述滑杆(15)滑动贯穿过滤箱(13),所述滑杆(15)的侧边通过第一圆柱凸台(16)转动连接有导流板(18),所述导流板(18)通过第二圆柱凸台(17)转动连接有固定杆(14),所述固定杆(14)固定在过滤箱(13)的内部,所述过滤箱(13)的侧边设置有进气罩(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座(10)、第二转动座(12)分别与过滤箱(13)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传动组包括第一带轮(20)、第二带轮(19)和皮带(5),所述第一带轮(20)套接在第一转轴(4)上,所述第二带轮(19)套接在第二转轴(6)上,所述第一带轮(20)和第二带轮(19)之间连接有皮带(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丝杆(7)转动套接在过滤箱(13)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15)和固定杆(14)平行,所述导流板(18)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导流板(18)位于进气罩(9)的端口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柱凸台(16)固定在导流板(18)上,所述第一圆柱凸台(16)转动安装在滑杆(15)上,所述第二圆柱凸台(17)固定在固定杆(14)上,所述第二圆柱凸台(17)滑动安装在导流板(18)的端面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气体脱硫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通过支架固定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顶部转动套接有圆柱壳状的第二转动座,所述过滤箱的底部转动套接有圆柱状的第一转动座,所述第一转动座和第二转动座之间固定有活性炭柱管,所述底板的顶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固定在第一转动座上,所述底板的顶部转动套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和第一转轴之间通过皮带传动组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连接有往复丝杆,所述往复丝杆上通过螺纹套接有丝母块,所述丝母块上固定有滑杆。本实用新型可充分利用活性炭,经济性好,减少浪费。减少浪费。减少浪费。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宁 应文 唐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城鼎立(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18
技术公布日:2022/6/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