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纺织品用粘结剂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06-08 16:37:5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纺织品用粘结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纺织布料是由细小柔长物通过交叉、绕结或粘结构成的平软片状物。众多纱线构成稳定的关系后就形成了织物。交叉和绕结是纱线能构成的两种稳定结构关系。使织物保持稳定的形态和特定力学性能。分析织物中的纱线组及其运行方向、运行规律和形成的关系,可以清晰地认识各种织物。现有的布料品种众多,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布料性能单一,需要提供出能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新品种。
3.粘结剂是磨料和基体之间粘结强度的保证。随着化工工业的发展,各种新型粘结剂进入了涂附磨具领域,提高了涂附磨具的性能,促进了涂附磨具工业的发展。粘结剂除了胶料外,还包括溶剂、固化剂、增韧剂、防腐剂、着色剂、消泡剂等辅助成分。粘结剂除了最常用的动物胶外,还包括合成树脂、橡胶和油漆。目前的粘结剂干燥后质地较硬,使得不同密胺泡沫粘结层之间有明显的分界层,在使用时手感不好;而且,目前常用的粘结剂生产过程中会挥发有害物质污染空气,并且生产过程中耗时比较长,耗能高,浪费能源。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纺织品用粘结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s1:将超细二氧化硅加入到聚乙二醇中,然后加热至75~80℃搅拌25~40min,然后加入聚多巴胺,并保持在该温度下继续搅拌20~30min后移至微波炉中,在80~85℃下烘干,然后研磨过800~1000目网筛,得到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其中聚乙烯-乙烯醇和聚多巴胺的质量比为(1~1.6):(1.05~1.86)。
6.s2:将聚乙烯-乙烯醇(evoh)和水加入到容器中,然后在80~85℃下搅拌反应40~60min,然后将瓜尔胶加入到容器中,搅拌溶解,然后在氮气保护下,并将温度控制在60~65℃搅拌反应,在搅拌过程中滴加过氧化氢并在30min内滴加完毕,滴加完毕后加入步骤s1中的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和硅烷偶联剂继续反应20~30min。
7.s3:向步骤s2中继续加入十二烷基磺酸钠,将温度升至80~90℃搅拌反应40~60min,冷却后得到粘结剂,其中十二烷基磺酸钠和聚乙烯-乙烯醇的质量比为(0.2~0.5):(0.84~2.88)。
8.作为优选方案,上述所述的过氧化氢的相对于聚乙烯-乙烯醇的质量分数为6~10%;加入的过氧化氢和聚乙烯-乙烯醇的质量比为(2.2~3.4):(1~1.65)。
9.作为优选方案,上述所述的聚乙烯-乙烯醇、水、瓜尔胶、步骤s1中的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和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为(1.6~2.4):(5~10):(0.7~1.1):(0.8~1.35):(0.65~1.05)。
10.作为优选方案,上述所述的硅烷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hk550、硅烷偶联剂hk570、硅
烷偶联剂hk560、硅烷偶联剂hk-590或硅烷偶联剂a-172中的任意一种。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本发明中,通过聚乙二醇和聚多巴胺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将聚乙烯-乙烯醇(evoh)和水加入到容器中,然后在80~85℃下搅拌反应40~60min,然后将瓜尔胶加入到容器中,搅拌溶解,然后在氮气保护下,并将温度控制在60~65℃搅拌反应,在搅拌过程中滴加过氧化氢并在30min内滴加完毕,滴加完毕后加入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和硅烷偶联剂继续反应20~30min,继续加入十二烷基磺酸钠,将温度升至80~90℃搅拌反应40~60min,冷却后得到粘结剂,该粘结剂粘度和ph值适中,水洗前后剥离强力变化较小,同时对织物进行处理后,其织物的断裂强力和透气性变化也较小,本发明粘结剂对织物起到粘结的作用的同时具有较优异的透气性和韧性。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作具体详细的说明,本实施例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4.实施例1
15.一种纺织品用粘结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6.s1:将超细二氧化硅加入到聚乙二醇中,然后加热至75℃搅拌25min,然后加入聚多巴胺,并保持在该温度下继续搅拌20min后移至微波炉中,在80℃下烘干,然后研磨过800目网筛,得到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其中聚乙烯-乙烯醇和聚多巴胺的质量比为1:1.05。
17.s2:将聚乙烯-乙烯醇(evoh)和水加入到容器中,然后在80℃下搅拌反应40min,然后将瓜尔胶加入到容器中,搅拌溶解,然后在氮气保护下,并将温度控制在60℃搅拌反应,在搅拌过程中滴加相对于聚乙烯-乙烯醇的质量分数为6%的过氧化氢并在30min内滴加完毕,其中过氧化氢和聚乙烯-乙烯醇的质量比为2.2:1,滴加完毕后加入步骤s1中的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和硅烷偶联剂hk560继续反应20min,其中聚乙烯-乙烯醇、水、瓜尔胶、步骤s1中的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和硅烷偶联剂hk560的质量比为1.6:5:0.7:0.8:0.65。
18.s3:向步骤s2中继续加入十二烷基磺酸钠,将温度升至80℃搅拌反应40min,冷却后得到粘结剂,其中十二烷基磺酸钠和聚乙烯-乙烯醇的质量比为0.2:0.84。
19.实施例2
20.一种纺织品用粘结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1.s1:将超细二氧化硅加入到聚乙二醇中,然后加热至80℃搅拌40min,然后加入聚多巴胺,并保持在该温度下继续搅拌30min后移至微波炉中,在85℃下烘干,然后研磨过1000目网筛,得到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其中聚乙烯-乙烯醇和聚多巴胺的质量比为1.6:1.86。
22.s2:将聚乙烯-乙烯醇(evoh)和水加入到容器中,然后在80~85℃下搅拌反应60min,然后将瓜尔胶加入到容器中,搅拌溶解,然后在氮气保护下,并将温度控制在65℃搅拌反应,在搅拌过程中滴加相对于聚乙烯-乙烯醇的质量分数为10%的过氧化氢并在30min内滴加完毕,其中过氧化氢和聚乙烯-乙烯醇的质量比为3.4:1.65,滴加完毕后加入步骤s1
中的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和硅烷偶联剂hk-590继续反应30min,其中聚乙烯-乙烯醇、水、瓜尔胶、步骤s1中的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和硅烷偶联剂hk-590的质量比为2.4:10:1.1:1.35:1.05。
23.s3:向步骤s2中继续加入十二烷基磺酸钠,将温度升至90℃搅拌反应60min,冷却后得到粘结剂,其中十二烷基磺酸钠和聚乙烯-乙烯醇的质量比为0.5:2.88。
24.实施例3
25.一种纺织品用粘结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6.s1:将超细二氧化硅加入到聚乙二醇中,然后加热至78℃搅拌30min,然后加入聚多巴胺,并保持在该温度下继续搅拌25min后移至微波炉中,在82℃下烘干,然后研磨过900目网筛,得到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其中聚乙烯-乙烯醇和聚多巴胺的质量比为1.4:1.62。
27.s2:将聚乙烯-乙烯醇(evoh)和水加入到容器中,然后在82℃下搅拌反应50min,然后将瓜尔胶加入到容器中,搅拌溶解,然后在氮气保护下,并将温度控制在62℃搅拌反应,在搅拌过程中滴加相对于聚乙烯-乙烯醇的质量分数为8%的过氧化氢并在30min内滴加完毕,其中过氧化氢和聚乙烯-乙烯醇的质量比为2.9:1.54,滴加完毕后加入步骤s1中的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和硅烷偶联剂a-172继续反应25min,其中聚乙烯-乙烯醇、水、瓜尔胶、步骤s1中的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和硅烷偶联剂a-172的质量比为2.1:8:0.9:1.28:0.96。
28.s3:向步骤s2中继续加入十二烷基磺酸钠,将温度升至85℃搅拌反应50min,冷却后得到粘结剂,其中十二烷基磺酸钠和聚乙烯-乙烯醇的质量比为0.35:1.58。
29.实验例
30.性能测试1—将实施例1~3制备的粘结剂置于25℃烘箱中保存,稳定12h后按照标准gb/t2794-1995在测试snb-3数字式粘度计,选择27号转子,转速为60rpm,进行测试其粘度;用ph计测定其ph值;耐水性测试是将实施例1~3制备的粘结剂放入swb-12型a水洗牢度仪中,浴比约为50:1,洗涤剂用量2g/l,水温40℃,洗涤时间45min,然后自然晾干,测试其水洗后的剥离强力;将实施例1~3制备的粘结剂按标准gb/t 2791-1995进行剥离强力,采用材料试验机对200mm
×
25mm的试样进行测试,
31.表1.测试结果:
[0032][0033]
从表1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3制备的粘结剂其粘度均在2015mpa.s左右,而且其剥离力和水洗后的剥离力也具有优异的性能。
[0034]
性能测试2—将实施例1~3制备的粘结剂用于织物中,然后将织物经向进行按gb/t 3923.1-2013《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一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采用instron 5967型万能材料试验机对织物进行断裂强力测试,取3次测量平均值;按照gb/t 5453-1997《织物透气性测定方法》测定织物的透气量值,测试压差为100pa,每块试样测3次
取平均值,其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0035]
表2.测试结果:
[0036][0037]
从表2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3制备的粘结剂用于织物后原布的断裂强力均在1008.47n以上,透气性均在152.26l
·
(m2·
s)-1
以上,本发明粘结剂对原布的断裂强力和透气不会造成损伤。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