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线电缆制造用束线放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08 11:25:4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束线放线装置,涉及电线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线电缆制造用束线放线装置。


背景技术:

2.电线电缆用以传输电(磁)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广义的电线电缆亦简称为电缆,狭义的电缆是指绝缘电缆,它可定义为:由下列部分组成的集合体;一根或多根绝缘线芯,以及它们各自可能具有的包覆层,总保护层及外护层,电缆亦可有附加的没有绝缘的导体。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4.1、现有的电线电缆在收线放线的过程中,如果不对电线电缆进行夹持,那么在收线放线的过程中,电线电缆容易变得杂乱无章,导致储存和使用变得困难;
5.2、现有的电线电缆在收线放线的过程中,收线辊轮一般无法进行调节,如果电线电缆在放置时未调整好位置,容易导致电线电缆在收卷的过程中扭乱,造成损坏,不利于使用者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线电缆制造用束线放线装置,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能够对电线电缆进行夹持,解决电线电缆在收线过程中变乱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电线电缆在收卷的过程中容易扭坏的问题,以达到方便对辊轮进行调节的效果。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8.一种电线电缆制造用束线放线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的一侧设置调节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有气缸、夹块和移动块,所述气缸固定安装在夹紧机构的一侧内壁上,所述夹块设置在夹紧机构的一侧,所述夹块有两个,所述夹块关于气缸的中心线对称分布,所述移动块固定安装在气缸的输出轴上,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有第一电机、凸轮和调节辊轮,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调节机构的一侧内壁上,所述凸轮固定安装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的外壁上,所述调节辊轮设置在调节机构的一侧。
9.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移动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底部活动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的外表面与夹紧机构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移动块的两侧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齿条,所述齿条关于移动块的中心线对称分布。
1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夹紧机构的内壁上活动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有两个,所述转杆关于移动块的中心线对称分布,所述转杆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残轮,所述残轮的外壁与齿条的外壁相啮合。
1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残轮的外壁上活动安装有铰接杆,所述铰接杆的一端活动安装有l型块,所述l型块的底部与夹块的顶部固定连接。
1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夹紧机构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限位
杆,所述限位杆的外壁与l型块的内壁活动连接。
1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调节机构的内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壁上活动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与滑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1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滑杆的外壁上活动安装有t型块,所述弹簧的底端与t型块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所述t型块的一侧外壁与凸轮的外壁相接触,所述t型块的内壁上活动安装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壁与调节辊轮的内壁固定连接。
1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调节机构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收线辊轮。
16.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7.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线电缆制造用束线放线装置,通过气缸、移动块、齿条、残轮、转杆、铰接杆、l型块、限位杆和夹块的相互作用,使两个夹块相互靠近,对要收线放线的电线电缆进行夹紧,防止电线电缆变得杂乱,具有方便对电线电缆进行夹紧的优点。
18.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线电缆制造用束线放线装置,通过第一电机、凸轮、t型块、滑杆、第一连接杆、调节辊轮、弹簧、第二电机、第二连接杆和收线辊轮的相互作用下,对调节辊轮的位置进行调节,当需要将调节辊轮恢复原来的位置时,防止因为无法对辊轮的位置进行调节导致电线电缆在收线放线的过程中受损,能够自动对电线电缆进行收卷,具有节省人力的优点。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夹紧机构剖视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调节机构剖视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调节机构、第二电机、第二连接杆和收线辊轮的装配示意图。
23.图中:1、底座;2、夹紧机构;21、气缸;22、夹块;23、移动块;231、支撑块;24、齿条;25、转杆;26、残轮;27、铰接杆;28、l型块;29、限位杆;3、调节机构;31、第一电机;32、凸轮;33、调节辊轮;34、滑杆;35、弹簧;36、t型块;37、第二电机;38、收线辊轮。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5.实施例1
26.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线电缆制造用束线放线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方设置夹紧机构2,夹紧机构2的一侧设置调节机构3,夹紧机构2包括有气缸21、夹块22和移动块23,气缸21固定安装在夹紧机构2的一侧内壁上,夹块22设置在夹紧机构2的一侧,夹块22有两个,夹块22关于气缸21的中心线对称分布,移动块23固定安装在气缸21的输出轴上,调节机构3包括有第一电机31、凸轮32和调节辊轮33,第一电机31固定安装在调节机构3的一侧内壁上,凸轮32固定安装在第一电机31的输出轴的外壁上,调节辊轮33设
置在调节机构3的一侧,移动块2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块231,支撑块231的底部活动安装有滚轮,滚轮的外表面与夹紧机构2的内壁活动连接,移动块23的两侧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齿条24,齿条24关于移动块23的中心线对称分布,夹紧机构2的内壁上活动安装有转杆25,转杆25有两个,转杆25关于移动块23的中心线对称分布,转杆25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残轮26,残轮26的外壁与齿条24的外壁相啮合,残轮26的外壁上活动安装有铰接杆27,铰接杆27的一端活动安装有l型块28,l型块28的底部与夹块22的顶部固定连接,夹紧机构2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限位杆29,限位杆29的外壁与l型块28的内壁活动连接。
27.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启动气缸21带动移动块23移动,移动块23带动两个齿条24移动,同时,移动块23带动支撑块231移动,支撑块231带动滚轮在夹紧机构2内滑动,对移动块23进行辅助支撑,两个齿条24带动对应的残轮26转动,残轮26带动对应的转杆25在夹紧机构2内转动,两个残轮26带动对应的铰接杆27移动,铰接杆27带动对应的l型块28在限位杆29上滑动,两个l型块28带动两个夹块22相互靠近,对要收线放线的电线电缆进行夹紧,防止电线电缆变得杂乱。
28.实施例2
29.如图1-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调节机构3的内壁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滑杆34,滑杆34的外壁上活动套设有弹簧35,弹簧35的顶端与滑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滑杆34的外壁上活动安装有t型块36,弹簧35的底端与t型块36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t型块36的一侧外壁与凸轮32的外壁相接触,t型块36的内壁上活动安装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外壁与调节辊轮33的内壁固定连接。
30.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启动第一电机31带动凸轮32转动,凸轮32带动t型块36在滑杆34上滑动,同时,t型块36挤压弹簧35,t型块36带动第一连接杆移动,第一连接杆带动调节辊轮33移动,对调节辊轮33的位置进行调节,当需要将调节辊轮33恢复原来的位置时,再次启动第一电机31带动凸轮32转动,使凸轮32不再与t型块36接触,弹簧35的弹力和重力时调节辊轮33恢复,防止因为无法对辊轮的位置进行调节导致电线电缆在收线放线的过程中受损。
31.实施例3
32.如图1-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调节机构3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37,第二电机37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收线辊轮38。通过启动第二电机37带动第二连接杆转动,第二连接杆带动收线辊轮38转动,自动对电线电缆进行收卷,具有节省人力的优点。
33.下面具体说一下该电线电缆制造用束线放线装置的工作原理。
34.如图1-4所示,当需要将电线电缆进行收线或放线时,将电线电缆防止在两个夹块22之间,启动气缸21带动移动块23移动,移动块23带动两个齿条24移动,同时,移动块23带动支撑块231移动,支撑块231带动滚轮在夹紧机构2内滑动,对移动块23进行辅助支撑,两个齿条24带动对应的残轮26转动,残轮26带动对应的转杆25在夹紧机构2内转动,两个残轮26带动对应的铰接杆27移动,铰接杆27带动对应的l型块28在限位杆29上滑动,两个l型块28带动两个夹块22相互靠近,对要收线放线的电线电缆进行夹紧,防止电线电缆变得杂乱,具有方便对电线电缆进行夹紧的优点,当需要对辊轮进行调节时,启动第一电机31带动凸轮32转动,凸轮32带动t型块36在滑杆34上滑动,同时,t型块36挤压弹簧35,t型块36带动第
一连接杆移动,第一连接杆带动调节辊轮33移动,对调节辊轮33的位置进行调节,当需要将调节辊轮33恢复原来的位置时,再次启动第一电机31带动凸轮32转动,使凸轮32不再与t型块36接触,弹簧35的弹力和重力时调节辊轮33恢复,防止因为无法对辊轮的位置进行调节导致电线电缆在收线放线的过程中受损,具有方便调节的优点,通过启动第二电机37带动第二连接杆转动,第二连接杆带动收线辊轮38转动,自动对电线电缆进行收卷,具有节省人力的优点。
35.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