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用于车辆的无线充电装置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2022-06-08 07:28:1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无线充电装置和车辆。


背景技术:

2.无线充电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现有的智能设备逐渐加持无线充电技术,作为日常充电场景的车辆也开始装配智能设备无线充电装置,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车载无线充电装置需要结合整车场景,同时需要兼顾安装位置、造型外观、nvh参数(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散热性能、用户充电体验以及使用场景等多种需求,以找到最佳平衡点。
3.现有车载无线充电装置一般安装在扶手箱、控制面板等一些用户可以直接感受到的高敏感区域。此外,现有车载无线充电装置一般整体呈20
°
倾斜角设置且其散热口设置在底部以满足出风散热的需求,然而这种设置方式容易使用户感受到较大的散热噪音,即,加重了nvh问题。
4.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用于车辆的无线充电装置和车辆来解决或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或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述技术问题,即,现有车载无线充电装置散热噪音大的问题。
6.在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壳体、无线充电构件、散热构件以及与所述壳体相连的防护构件,所述壳体上形成有散热口、充电槽和安装空腔,所述安装空腔位于所述充电槽的下方,所述无线充电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空腔中,所述散热口与所述充电槽相连通,所述防护构件的一部分形成有第一散热风道,所述第一散热风道与所述散热口相连通,所述散热构件设置成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散热风道和所述散热口与所述充电槽相连通以对待充电物件进行散热。
7.在上述用于车辆的无线充电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的一部分形成有第二散热风道,所述第一散热风道通过所述第二散热风道与所述散热口相连通。
8.在上述用于车辆的无线充电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防护构件上还设置有减震结构,所述散热构件设置于所述减震结构上。
9.在上述用于车辆的无线充电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散热构件包括罩壳,所述减震结构设置成能够包裹住所述罩壳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罩壳上形成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第一散热风道相连通。
10.在上述用于车辆的无线充电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防护构件上还形成有排水通道。
11.在上述用于车辆的无线充电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防护构件还包括防水结构,所述防水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散热风道和所述第二散热风道的连接处。
12.在上述用于车辆的无线充电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防水结构为环形密封结构。
13.在上述用于车辆的无线充电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充电槽的槽壁高度沿从车头至车尾的放置方向逐渐增高。
14.在上述用于车辆的无线充电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防护构件的材质为橡胶。
15.在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任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无线充电装置。
16.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壳体、无线充电构件、散热构件以及与所述壳体相连的防护构件,所述壳体上形成有散热口、充电槽和安装空腔,所述安装空腔位于所述充电槽的下方,所述无线充电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空腔中,所述散热口与所述充电槽相连通,所述防护构件的一部分形成有第一散热风道,所述第一散热风道与所述散热口相连通,所述散热构件设置成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散热风道和所述散热口与所述充电槽相连通以对待充电物件进行散热。基于上述结构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散热构件对待充电物件散热,通过设置所述防护构件以有效降低所述散热构件的散热噪音,进而有效缓解nvh问题,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17.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减震结构能够有效避免所述散热构件与其他结构直接接触,以进一步降低所述散热构件产生的噪音,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18.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防水结构能够有效保证车辆上设置的杯托中的水杯洒出的水不会进入所述无线充电装置的内部,以延长所述无线充电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9.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组成限制。此外,图中类似的数字用以表示类似的部件,其中:
20.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的第一视图;
21.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的第二视图;
22.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的第三视图;
23.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示出了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25.附图标记:
26.1、壳体;11、散热口;12、充电槽;13、安装空腔;14、安装孔;15、第二散热风道;
27.2、无线充电构件;
28.3、散热构件;31、罩壳;311、出风口;32、插电口;
29.4、防护构件;41、第一散热风道;42、减震结构;421、排水孔;43、排水通道;44、防水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例如,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应用的车辆的具体类型作任何限制,可以是轿车、商务车,也可以是客车、卡车,可以是燃油车、电动车,也可以是油电混合动力汽车,这都不是限制性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自行设定。这种具体应用对象的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3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2.如图1至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壳体1、无线充电构件2、散热构件3以及与壳体1相连的防护构件4,壳体1用于与车辆的本体连接,并且壳体1上形成有散热口11、充电槽12和安装空腔13,安装空腔13位于充电槽12的下方,无线充电构件2设置在安装空腔13中,散热口11与充电槽12相连通,防护构件4的一部分形成有第一散热风道41,第一散热风道41与散热口11相连通,散热构件3设置成能够通过第一散热风道41和散热口11与充电槽12相连通以对待充电物件进行散热。作为一种可选的设置方式,壳体1的外周还设置有七个安装凸台,这种数量设定并不是限制性的,每个所述安装凸台上相应设置有一个安装孔14,所述无线充电装置通过七个安装孔14安装至车辆扶手箱附近的区域。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所述无线充电装置与车辆的安装方式作任何限制,其还可以是一体式连接;此外,本实用新型也不对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在车辆上的具体设置位置作任何限制,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定。
3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散热构件3的具体类型和结构作任何限制,其可以是散热风扇,也可以是散热片,这都不是限制性的;在本可选实施例中,散热构件3为散热风扇,以有效保证对待充电物件的散热效果。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对壳体1、无线充电构件2和散热构件3的具体结构和形状作任何限制,也不对散热口11的具体设置位置作任何限制,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定。
34.可选地,壳体1的一部分形成有第二散热风道15,第一散热风道41通过第二散热风道15与散热口11相连通。在本可选实施例中,防护构件4上设置有半封闭喇叭状结构,所述半封闭喇叭状结构与壳体1的一部分共同形成第一散热风道4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对壳体1和防护构件4上分别形成第二散热风道15和第一散热风道41的具体结构作任何限制,技术人员可以自行设定。
35.进一步地,防护构件4上还设置有减震结构42,散热构件3设置于减震结构42上。作为一种可选的设置方式,散热构件3包括罩壳31,减震结构42设置成能够包裹住罩壳31的至少一部分;具体地,罩壳31能够嵌入至减震结构42中,以避免散热构件3与所述无线充电装置的其他结构接触而产生噪音,加重nvh问题。此外,罩壳31上形成有出风口311,出风口311与第一散热风道41相连通。
36.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对罩壳31与减震结构42的连接方式以及罩壳31的具体结构作任何限制。本实用新型的罩壳31与减震结构42的嵌入式连接方式能够便于散热构件3的更换与检修,当然,罩壳31还可以与减震结构42固定连接,这都不是限制性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定。
37.进一步可选地,防护构件4上还形成有排水通道43。具体地,如图5所示,排水通道43位于第一散热风道41的尾端(即图5中左端)与罩壳31之间,以使洒至充电槽12中的水能够从第一散热风道41和第二散热风道15流至排水通道43,进而从位于壳体1底部的矩形排水孔421中排至所述无线充电装置的外部;其中,排水孔421分别与排水通道43和车辆的排水通道相连通,以使流至排水通道43中的水排至车辆外部。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对排水孔421的具体形状、具体设置位置及设置数量作任何限制,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定。
38.此外,在本可选实施例中,防护构件4还包括防水结构44,防水结构44设置在第一散热风道41和第二散热风道15的连接处。具体地,防水结构44为环形密封结构,所述环形密封结构的整体形状为矩形,以密封第一散热风道41和第二散热风道15之间的连接缝隙,避免洒至充电槽12中的水流至所述无线充电装置的内部而腐蚀所述无线充电装置的pcb板,缩短所述无线充电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还能避免水流至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外部的其他构件上。
39.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对所述环形密封结构的具体形状作任何限制,其还可以是圆形、方形,甚至是不规则形状,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第一散热风道41和第二散热风道15连接处的具体形状自行设定。
40.在本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充电装置整体呈现前高后低的设置方式,其中,前指车头方向,后指车尾方向,以有效避免待充电物件因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晃动而从充电槽12内飞出。此外,充电槽12的槽壁高度沿从车头至车尾的放置方向逐渐增高,散热口11位于充电槽12的后方底部,在充分保证对待充电物件散热的同时,还能够有效避免待充电物件从充电槽12的后方飞出。
4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对所述无线充电装置整体设置的倾斜角度作任何限制,也不对充电槽12的槽壁高度作任何限制;作为一种优选的设置方式,所述无线充电装置整体呈17
°
倾斜角设置在车辆扶手箱附近的区域,以有效保证待充电物件不会从充电槽12中飞出。
42.进一步地,壳体1的底部还设置有为散热构件3供电的插电口32。当然,插电口32还可以设置在所述无线充电装置的其他位置,如:壳体1的侧部,这都不是限制性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定。
43.可选地,防护构件4整体呈一体成型设置,即,减震结构42、第一散热风道41、排水通道43以及防水结构44呈一体设置,以便于防护构件4的加工,降低模具成本,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有效保证第一散热风道41的散热效果以及防水结构44的防水效果。当然,减震结构42、第一散热风道41、排水通道43以及防水结构44还可以呈分体设置后再连接为一体,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定。
44.进一步可选地,防护构件4采用的材质为橡胶,能够有效保证减震结构42对散热构件3的减震效果,同时也能够便于散热构件3嵌入至减震结构42的安装过程。需要说明的是,
本实用新型并不对防护构件4所采用的具体材质作任何限制,其还可以是聚四氟乙烯等软质材料,甚至可以是热固性等硬质材料,这都不是限制性的,技术人员可以自行设定。
45.此外,本实用新型还要求保护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
46.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