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通信车辆登舱梯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08 06:30:5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登舱梯,特别是一种通信车辆登舱梯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通信车辆及方舱的产品定型鉴定、实物投标比测大部分采用gjb2093a-2012军用方舱通用试验方法中的“越野运输性试验”,越野运输性试验是将通信车辆或方舱加载至最大总质量,在规定的路面行驶3000km。由于受试验条件的限制,很多试验基地没有相应的条件,另外人工驾驶在特定的路面,其不同的操作(刹车减速)对试验结果公平性有争议。
3.目前“越野运输性试验”一般参考gjb 150.16a-2009 第16部分:振动试验,用振动台模拟跑车振动,该振动可在三个坐标轴方向加不同振幅的振动,比实地跑车试验更加残酷。由于现有的登舱梯在固定后,登舱梯在前后、左右、上下方向有一定的间隙,登舱梯与固定件反复撞击、摩擦,在振动跑车试验过程中易发生登舱梯脱落,固定件磨损断裂,安装铆钉松脱等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防止磨损、断裂的通信车辆登舱梯固定装置,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信车辆登舱梯固定装置,包括用于与登舱梯连接的定位件和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基体、垫块和偏心式压紧螺杆;所述固定基体固定于通信车辆的壁板上,所述偏心式压紧螺杆依次穿过垫块和登舱梯之后与固定基体连接。
6.进一步,所述偏心压紧螺杆包括螺杆主体,螺杆主体的端部设有带偏心圆的压紧式把手。
7.进一步,所述固定基体的一端设有顶板,另一端设有敞口,敞口的两侧设有底板,底板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壁板连接的安装孔;所述固定基体的顶板内侧面焊接有用于与偏心式压紧螺杆连接的螺母。
8.进一步,所述固定基体为ω形结构。
9.进一步,所述定位件包括底座以及设于底座上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有用于与登舱梯上的挂钩相适配连接的挂孔。
10.进一步,所述挂孔为腰孔。
11.进一步,所述腰孔的长度方向与底座垂直设置。
12.进一步,所述定位板为带敞口的倒梯形结构;底座固定于通信车辆的壁板上,定位板的敞口朝上设置。
13.进一步,所述垫块呈圆柱形,垫块的中部设有用于穿过偏心式压紧螺杆的通孔。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5.(1)通过设置定位件,能够将登舱梯进行定位安装,操作简便,且定位件结构简单,
强度大,挂钩勾住腰孔后不易脱落;
16.(2)通过设置偏心式压紧螺杆、垫块、螺母和固定基体,能够将螺杆主体依次穿过垫块和登舱梯,与位于登舱梯后侧的固定基体螺纹连接,从而利用偏心压紧螺杆的偏心结构消除登舱梯与固定基体之间的游动间隙,那么登舱梯x、y、z三个方向的间隙均会被消除,在跑车或振动台模拟跑车均不会出现登舱梯与固定组件的反复撞击、摩擦以及定位件与挂钩之间的磨损、断裂或其他故障。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侧视图;
19.图3是图2所示实施例的a向放大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固定组件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定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识说明:
23.1.定位件;2.固定组件;3.壁板;4. 登舱梯;11.底座;12.定位板;13.腰孔;21.固定基体;22.垫块;23.偏心式压紧螺杆;41.挂钩;211.顶板;212.敞口;213.底板;214.安装孔;215.螺母;221.通孔;231.螺杆主体;232.压紧式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5.如图1~图3所示:一种通信车辆登舱梯固定装置,包括用于与登舱梯连接的定位件1和固定组件2;其中,固定组件2包括固定基体21、垫块22和偏心式压紧螺杆23;固定基体21固定于通信车辆的壁板3上,偏心式压紧螺杆23依次穿过垫块22和登舱梯4之后与固定基体21连接。
26.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偏心压紧螺杆23包括螺杆主体231,螺杆主体231的端部设有带偏心圆的压紧式把手232。螺杆主体231的安装位置相对于压紧式把手232的偏心圆为偏心安装方式。
27.本实施例中,固定基体为ω形结构,即固定基体21的一端设有顶板211,另一端设有敞口212,敞口212的两侧设有底板213,底板213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壁板3连接的安装孔214;所述固定基体21的顶板内侧面焊接有用于与偏心式压紧螺杆连接的螺母215。
28.本实施例中,垫块22呈圆柱形,垫块22的中部设有用于穿过偏心式压紧螺杆23的通孔221。垫块优选为pom材质。
29.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定位件1包括底座11以及设于底座11上的定位板12,所述定位板12上设有腰孔13,腰孔13的长度方向与底座11垂直设置。定位板12为带敞口的倒梯形结构;底座11通过铆钉固定于通信车辆的壁板3上,定位板12的敞口朝上设置。
30.本实施例中,登舱梯4的上端两侧均设有挂钩41,挂钩41与定位件1上的腰孔13配合,将登舱梯4挂在定位件1上。登舱梯4的下端在与固定组件2的配合位置上设有连接孔,使得螺杆主体231依次穿过垫块22的通孔和登舱梯4的连接孔之后与固定基体21上的螺母215连接固定。
31.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将两个定位件1和两个固定基体21分别固定于壁板上下两端的预定位置,将登舱梯4上端两侧的挂钩41分别挂于两个定位件的腰孔13上,登舱梯4实现定位。此时在登舱梯4自重的作用下,登舱梯的下端与固定基体的顶板211抵接,然后将螺杆主体231依次穿过垫块的通孔和登舱梯4的连接孔之后进入固定基体21上的螺母215中,通过手旋压紧式把手232将螺杆主体231与螺母215旋紧固定。另外,拧入螺杆时,垫块22不与登舱梯4贴紧,利用偏心压紧螺杆23消除登舱梯与固定基体21之间的游动间隙,此时登舱梯x、y、z三个方向的间隙均被消除,在跑车或振动台模拟跑车均不会出现登舱梯与固定组件的反复撞击、摩擦以及定位件与挂钩之间的磨损、断裂或其他故障。


技术特征:
1.一种通信车辆登舱梯固定装置,包括用于与登舱梯连接的定位件和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基体、垫块和偏心式压紧螺杆;所述固定基体固定于通信车辆的壁板上,所述偏心式压紧螺杆依次穿过垫块和登舱梯之后与固定基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车辆登舱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式压紧螺杆包括螺杆主体,螺杆主体的端部设有带偏心圆的压紧式把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车辆登舱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基体的一端设有顶板,另一端设有敞口,敞口的两侧设有底板,底板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壁板连接的安装孔;所述固定基体的顶板内侧面焊接有用于与偏心式压紧螺杆连接的螺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车辆登舱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基体为ω形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车辆登舱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包括底座以及设于底座上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有用于与登舱梯上的挂钩相适配连接的挂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车辆登舱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孔为腰孔。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车辆登舱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孔的长度方向与底座垂直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车辆登舱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为带敞口的倒梯形结构;底座固定于通信车辆的壁板上,定位板的敞口朝上设置。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车辆登舱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呈圆柱形,垫块的中部设有用于穿过偏心式压紧螺杆的通孔。

技术总结
一种通信车辆登舱梯固定装置,包括用于与登舱梯连接的定位件和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基体、垫块和偏心式压紧螺杆;所述固定基体固定于通信车辆的壁板上,所述偏心式压紧螺杆依次穿过垫块和登舱梯之后与固定基体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偏心压紧螺杆的偏心结构消除登舱梯与固定基体之间的游动间隙,此时登舱梯X、Y、Z三个方向的间隙均被消除,在跑车或振动台模拟跑车均不会出现登舱梯与固定组件的反复撞击、摩擦以及定位件与挂钩之间的磨损、断裂或其他故障。断裂或其他故障。断裂或其他故障。


技术研发人员:赵柏程 刘昊 李韬 王维望 苏杭 翁书仁 刘文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衡阳泰豪通信车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4
技术公布日:2022/6/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