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空调室外机及新风模块的制作方法

2022-06-07 23:22:5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室外机及其新风模块。


背景技术:

2.目前,为了将新风引入室内,通常在室内侧的空调室内机上设置新风模块,这样会增加空调室内机的体积;另外,现有技术中,将过滤组件安装在空调室内机的内部,清洗过滤组件不方便,导致拆卸过滤组件时容易产生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风模块,其能够安装于空调室外机上,且过滤组件易拆除清洗。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新风模块的空调室外机。
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一种新风模块,其包括:
6.壳体,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相对设有进风口及出风口,所述壳体的前侧靠近所述进风口处设有插口;
7.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穿过所述插口滑动插置于壳体内;
8.电控组件,所述电控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过滤组件背离所述过滤组件的一侧;以及
9.抽风组件,所述抽风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电控组件背离所述过滤组件的一侧,所述抽风组件与所述电控组件电连接,所述抽风组件用于驱动外部空气从所述进风口流经所述过滤组件后从所述出风口送出。
10.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
11.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开设有容置槽,所述进风口、所述出风口及所述插口均开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过滤组件、所述电控组件及所述抽风组件依次安装于所述基座的容置槽内;以及
12.顶盖,所述顶盖安装于所述基座上,且盖合于所述容置槽的顶部。
13.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新风模块还包括:
14.通风支架,所述通风支架安装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通风支架内开设有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的两端分别为进风端及出风端,所述进风端与所述进风口连接,所述出风端正对于所述电控组件的侧面设置,所述进风端内设有从下至上逐渐向背离所述进风口的一侧倾斜的导向筋板,所述通风支架的前侧开设有与所述进风通道连通的过口,所述过滤组件依次穿过所述插口及所述过口后,滑动插置于所述进风通道内。
15.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风通道包括从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一端至远离所述进风口的一端依次连通的过风腔及过滤腔,所述过风腔内正对于所述进风口的位置设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与所述过风腔的内壁面之间留有过风间隙,所述过滤组件插置于所述过滤腔内。
16.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风腔的底面呈镂空状,所述基座的底面上对应于所述过风腔的位置设有排水孔。
17.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座的容置槽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位于所述通风支架与所述电控组件之间。
18.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座的容置槽内设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位于所述电控组件与所述抽风组件之间,且所述支撑台上设有过风通道;
19.所述基座的容置腔内位于所述抽风组件的上方架空设有支撑板;
20.所述顶盖分别抵靠于所述通风支架、所述支撑台及所述支撑板的顶部。
21.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抽风组件包括:
22.蜗壳,所述蜗壳包括蜗壳主体及导风管,所述蜗壳主体上开设有吸风口,所述导风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主体,所述导风管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出风口,所述蜗壳主体上设有弹性连接件,所述弹性连接件连接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导风管的外周套设有减震垫,所述导风管通过所述减震垫与所述基座相连;
23.电机,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蜗壳主体上;以及
24.风扇,所述风扇设于所述蜗壳内对应于所述吸风口的位置,且所述风扇安装于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
25.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抽风组件还包括:
26.通风接头,所述通风接头的外周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基座的外侧面上,所述通风接头的一端从外至内穿过所述出风口,所述通风接头间隔套设于所述导风管的外周,且所述通风接头密封抵靠于所述减震垫的端面上。
27.一种空调室外机,其包括:
28.室外机主体;以及
29.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新风模块,所述新风模块安装于所述的室外机主体顶部。
30.本技术的新风模块及空调室外机,新风模块安装于室外机主体的顶部,而不占用室内空间;且新风模块中,进风口、过滤组件、电控组件、抽风组件及出风口沿左右方向依次设置,能够合理利用水平空间,以适配空调室外机尺寸;另外,过滤组件通过壳体前侧的插口滑动插置于壳体内,便于拆装,从而使得清洗及更换更加方便,从而保证长期的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31.以下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本技术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是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
32.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的结构示意图;
33.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的分解示意图;
34.图3是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新风模块隐藏了顶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35.图4是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新风模块隐藏了顶盖后的分解示意图;
36.图5是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新风模块隐藏了顶盖后的俯视图;
37.图6是图5的a-a剖视图;
38.图7是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新风模块隐藏了顶盖后的正视图;
39.图8是图7的b-b剖视图;
40.图9是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新风模块的通风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41.图10是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新风模块的基座与抽风组件之间的分解示意图;
42.图11是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新风模块中的抽风组件、通风接头及基座之间的装配示意图;
43.图12是图11的c-c剖视图;
44.图13是图12的d部局部放大示意图。
45.图中,
46.100、新风模块;
47.1、壳体;11、进风口;111、进风格栅;12、出风口;13、插口;14、基座;141、容置槽;142、排水孔;143、隔板;144、支撑台;1441、过风通道;145、支撑板;146、安装座;1461、安装槽;147、挡水台;148、集水槽;15、顶盖;
48.2、过滤组件;
49.3、电控组件;
50.4、抽风组件;41、蜗壳;411、蜗壳主体;4111、吸风口;412、导风管;42、电机;43、弹性连接件;44、减震垫;45、通风接头;451、连接板;46、风扇;47、卡箍;
51.5、通风支架;51、进风通道;511、进风端;512、出风端;513、过风腔;5131、挡水板;514、过滤腔;515、过风间隙;52、过口;53、导向筋板;
52.200、室外机主体;201、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53.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描述仅为描述性的、示例性的,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限定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54.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所提到的顶部、底部、朝上、朝下、左、右等方位是相对于各个附图中的方向来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并且因此能够根据其所处于的不同位置和不同的实用状态而改变。另外,将空调室外机靠墙安装后,靠墙的一侧为后,背离墙壁的一侧为前。所以,不应将这些或其他方位用于理解为限制性用语。
55.应注意,术语“包括”并不排除其他要素或步骤,并且“一”或“一个”并不排除复数。
56.此外,还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文的实施例中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在附图中示出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仍能够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组合,从而获得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
57.另外还应当理解的是,本文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技术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58.应当注意的是,在不同的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或大致相同的组件。
59.如图1-图1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用于安装于空调室外机上的
新风模块100,该新风模块100包括:壳体1、过滤组件2、电控组件3及抽风组件4;壳体1的左、右两侧相对设有进风口11及出风口12,壳体1的前侧靠近进风口11处设有插口13,过滤组件2穿过插口13滑动插置于壳体1内,电控组件3设于壳体1内,且位于过滤组件2背离过滤组件2的一侧,抽风组件4设于壳体1内,且位于电控组件3背离过滤组件2的一侧,抽风组件4与电控组件3电连接,抽风组件4用于驱动外部空气从进风口11流经过滤组件2后从出风口12送出。
60.基于上述技术方案,该新风模块100用于安装于空调室外机上,而无需占用室内空间;且新风模块100中,将进风口11、过滤组件2、电控组件3、抽风组件4及出风口12沿左右方向依次设置,能够合理利用水平空间,以适配空调室外机尺寸;再者,过滤组件2通过壳体1前侧的插口13滑动插置于壳体1内,便于拆装,从而使得清洗及更换更加方便,从而保证长期的过滤效果。
61.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空调室外机,具体如图1、图2所示,其包括:室外机主体200及如第一方面中的新风模块100,新风模块100安装于室外机主体200的顶部。
62.可以理解的是,室外机主体200包括箱体201及安装于箱体201内的功能部件(如压缩机、风扇组件等),箱体201的顶部可以敞开,也可以封闭。当箱体201的顶部敞开时,新风模块100安装于箱体201的顶部,且配合封盖箱体的顶部开口,即新风模块100集成设于空调室外机内,新风模块100的顶部结构同时构成箱体201的顶部结构,能够简化整体结构。当箱体201的顶部封闭时,新风模块100与室外机主体200相对独立,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拆下新风模块10,而不影响空调器的使用。
63.另外,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得接线方便,出风口12对应设置于靠近压缩机腔的一侧,如附图所示,将出风口12及压缩机腔均布置于右侧。
64.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包括:基座14及顶盖15,基座14的顶部开设有容置槽141,进风口11、出风口12及插口13均开设于基座14上,过滤组件2、电控组件3及抽风组件4依次安装于基座14的容置槽141内,顶盖15安装于基座14上,且盖合于容置槽141的顶部。示例性地,在基座14的顶部侧沿设有螺钉柱,相应地,在顶盖15的侧缘设置有连接孔,通过侧面打螺钉的方式可实现将顶盖15连接至基座14上。
65.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新风模块100还包括设于容置槽141内的通风支架5,且为了便于加工,通风支架5通常可拆卸安装于容置槽141内,通风支架5内开设有进风通道51,进风通道51的两端分别为进风端511及出风端512,进风端511与进风口11连接,出风端512正对于电控组件3的侧面设置,进风端511内设有从下至上逐渐向背离进风口11的一侧倾斜的导向筋板53,通风支架5的前侧开设有与进风通道51连通的过口52,过滤组件2依次穿过插口13及过口52后,滑动插置于进风通道51内。在抽风组件4的驱动作用下,外部新风依次经进风口11、进风端511进入进风通道51内,并在过滤组件2的过滤后最终从出风口12流出至室内侧。本技术中,由于在进风端511设置有倾斜的导向筋板53,能够有效减少雨水进入到进风通道51内。
66.示例性地,上述导向筋板53的倾斜角度为30-45
°

67.另外,如图6所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证进风口11与进风端511之间良好的配合相接效果,并有效防止雨水进入,在进风口11处设有进风格栅111,且导向筋板53与进风格栅111相互搭接。
68.示例性地,通风支架5与基座14之间采用卡接及螺接的方式可拆卸连接。
69.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具体如图6所示,进风通道51包括从靠近进风口11的一端至远离进风口11的一端依次连通的过风腔513及过滤腔514,过风腔513内正对于进风口11的位置设有挡水板5131,挡水板5131与过风腔513的内壁面之间留有过风间隙515,过滤组件2插置于过滤腔514内;外部新风从进风端511抽入时,新风中的雨水会在与挡水板5131的碰撞过程中,沿挡水板5131向下流,而去除雨水后的新风会从进风间隙继续向前流动至过滤组件2进行过滤处理,最终在抽风组件4的驱动下从出风口12抽出至室内空间。
70.参阅附图9及图10所示,过风腔513的底面呈镂空状,基座14的底面上对应于过风腔513的位置设有排水孔142;且排水孔142连通室外机主体200的风扇46腔内,挡水板5131上的水滴向下流动并经排水孔142向下排出至室外机主体200的风扇46腔内。
71.示例性地,如图10所示,为了更好地将水滴向下排出,在容置槽141的底面上设有集水槽148,且排水孔142设于集水槽148内。
72.另外,如图10、12所示,为了防止雨水流动至安装电控组件3的位置,在安装槽1461的底面设有挡水台147,该挡水台147位于通风支架5与电控组件3之间。
73.继续参阅附图6、10所示,基座14的容置槽141内设有隔板143,隔板143位于通风支架5与电控组件3之间,且通常位于挡水台147与电控组件3之间;当过滤组件2被取出后,该隔板143能够防止手指伸入过滤室的外置后误碰至电控组件3,从而起到防触电的作用。
74.另外,为了提高空调室外机的顶部支撑作用,基座14的容置槽141内设有支撑台144,支撑台144位于电控组件3与抽风组件4之间,且支撑台144上设有过风通道1441;基座14的容置腔内位于抽风组件4的上方架空设有支撑板145;顶盖15分别抵靠于通风支架5、支撑台144及支撑板145的顶部。
75.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图13所示,抽风组件4包括:蜗壳41、电机42及风扇46;蜗壳41包括蜗壳主体411及导风管412,蜗壳主体411上开设有吸风口4111,导风管412的一端连接于壳主体,导风管412的另一端连通至出风口12,蜗壳主体411上设有弹性连接件43,弹性连接件43连接于基座14上,导风管412的外周套设有减震垫44,导风管412通过减震垫44与基座14相连;电机42安装于蜗壳主体411上;风扇46设于蜗壳41内对应于吸风口4111的位置,且风扇46安装于电机42的动力输出轴上。本技术中,通过在蜗壳41与基座14之间设置弹性连接件43及减震垫44,能够避免蜗壳41与基座14之间进行刚性接触,从而减轻风扇46震动传导至基座14上,避免产生共振噪音。
76.另外,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图13所示,抽风组件4还包括:通风接头45,且通常该通风接头45为弯头,通风接头45的外周设有连接板451,连接板451连接于基座14的外侧面上,通风接头45的一端从外至内穿过出风口12,通风接头45间隔套设于导风管412的外周,即通风接头45不与导风管412产生接触,通常预留2

左右的间隙,且通风接头45密封抵靠于减震垫44的端面上;该通风接头45也不与蜗壳41刚性接触,而是通过减震垫44弹性相连,能够减少风扇46震动传递至该通风接头45上,且同时通风接头45的端部与减震垫44弹性相抵,能够起到密封对接的作用。
77.一些实施例中,在基座14的容置槽141内靠近出风口12的位置设置有安装座146,该安装座146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1461,减震垫44的下部容置于安装槽1461内,减震垫44的上侧设有卡箍47,且卡箍47两端分别与安装座146相连,从而将减震垫44紧固于基座14上。
78.示例性地,上述弹性连接件43及减震垫44均为橡胶件。
79.综上,本技术实施例的新风模块100及空调室外机,该新风模块100安装于室外机主体200的顶部,而不占用室内空间;且新风模块100中,进风口11、过滤组件2、电控组件3、抽风组件4及出风口12沿左右方向依次设置,能够合理利用水平空间,以适配空调室外机尺寸;另外,过滤组件2通过壳体1前侧的插口13滑动插置于壳体1内,便于拆装,从而使得清洗及更换更加方便,从而保证长期的过滤效果。
80.本说明书参考附图来公开本技术,并且还使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本技术,包括制造和使用任何装置或系统、采用合适的材料以及使用任何结合的方法。本技术的范围由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限定,并且包括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想到的其他实例。只要此类其他实例包括并非不同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字面语言的结构元件,或此类其他实例包含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字面语言没有实质性区别的等价结构元件,则此类其他实例应当被认为处于本技术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