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干旱地区的植树构造的制作方法

2022-06-04 23:53:3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干旱地区的植树构造
1.本技术是“一种用于干旱地区的植树方法”2.原申请的申请号:201910543726.2
3.原申请的申请日:2019年6月21日
技术领域
4.本技术涉及植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干旱地区的植树方法。


背景技术:

5.我国国土面积辽阔,现有沙漠及沙化土地面积达174.31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18.12%,占全球荒漠化总面积的7.5%;据权威资料显示,目前全球沙化土壤正以每年5到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有10亿以上的人、40%以上的陆地表面受到荒漠化的影响,荒漠化主要集中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植被种植是生态环境修复的主要手段;但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常年水资源缺乏,导致种植的植被成活率低,因此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种植问题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客观存在多年的问题。
6.现有技术的相关专利cn201620683450.x,申请日为2016年7月3日,公开的内容是,一种小型移动温室,由壳体、圆孔、开口、聚水槽、壳壁、圆孔壁、凸起条、卡边、固定孔和引水槽构成,所述壳体为正方形,壳体的四周为壳壁,壳壁上设置有凸起条,壳壁底部设置有卡边,卡边上设置有固定孔,壳体的中心设置有圆孔,圆孔上设置有圆孔壁,圆孔与壳体的下边缘设置有开口,壳体的顶部由聚水槽组成,聚水槽以圆孔为中心,呈褶皱状延伸至壳壁上端,聚水槽与地面的夹角为10-20
°

7.现有技术的相关专利cn2017214712941,申请日为2017年11月07日,公开内容是:一种用于种植的集水盆,所述集水盆包括侧壁呈倒置的圆锥状结构的盆体,所述盆体的直径由上到下依次减小,所述盆体底部中心设置有孔洞,所述孔洞向所述盆体腔室内延伸有呈圆锥筒状结构的幼苗种植部。
8.现有技术的相关专利cn201621473001.9,申请日为2016年12月30日,公开内容是:一种种植容器,包括:由至少两个储水部件拼合组成的储水腔,所述种植容器中间为由所述储水腔围绕而成的种植腔,供植物种植其中;每个储水部件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渗水孔。
9.现有技术的相关专利jp2013544415,申请日:2011年12月14日,公开了一种植物的灌溉系统,该灌溉系统用于收集空气中的水分,收集结包含一种水收集表面,在使用中,至少部分形成与相对于重力方向的角度。所述植物的灌溉系统,还包括一个存储段,所述存储部分储存水分,提供给灌溉装置使用,用于收集和存储部分是纸材料和可生物降解塑料。
10.上述现有技术均是提供了一种储水装置来改善树苗根部附近的水环境,提高树苗的成活率,在植树过程中均依赖上述装置来实现,且上述装置的使用对地势环境有一定要求(例如斜坡不宜使用),且生产成本高,如果材料选择不好,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1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干旱地区的植树的方法,该植树方法不依赖结构装置实现,所述用于干旱地区的植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步骤1、挖储水坑;
13.步骤2、浇水;
14.步骤3、挖树坑;
15.步骤4、树苗预处理;
16.步骤5、将预处理后的树苗放到所述树坑内,先提起所述树苗,再合土;
17.步骤6、在储水坑的四周涂覆疏水性物质,形成疏水膜;
18.步骤7、在储水坑内填充颗粒物。
19.优选地,所述储水坑的深度10-50cm。
20.优选地,所述储水坑的形状为圆形或正方形或长方形或不规则形状。
21.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的浇水用水量为20-40l,使底层土或沙充分湿润。
22.优选地,所述树坑位于所述储水坑的底部中间位置,所述树坑的深度为10-100cm。
23.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的树苗预处理,包括对树苗的根部处理,保留向下的主根,剪掉其他方向的树根。
24.优选地,所述提起树苗指把树苗提起与树坑底部保持距离。
25.优选地,所述合土把树苗埋在树坑内,把所述树坑填平。
26.优选地,所述疏水物质为疏水性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氨酯树脂及硅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27.优选地,所述颗粒物包括石头、矿渣、陶瓷颗粒,把储水坑填满。
28.优选地,所述颗粒物把储水坑填满,外周高中心低。
29.优选地,还包括步骤8,所述步骤8为在所述颗粒物上方覆盖集水托盘。
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的优点在于:储水坑周围涂覆了疏水物质,形成一种疏水膜,储水坑内填充了石头或矿渣等颗粒物,自然降水过程中,储水坑内颗粒物之间的间隙使雨水快速渗透到树苗根部,具有透水效果;储水坑四周的疏水膜避免了水分流失;在蒸发过程中,由于水分的蒸发方向是竖直向上的,而颗粒物之间交错分布,能够阻挡水分的蒸发,在保证整个树苗根部透气性的同时,阻挡水分的蒸发,补水效果长期有效;根据地势的天然特征即可完成植树,且能有效的提高树苗的成活率。
附图说明
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2.图1为用于干旱地区的植树方法的流程图一;
33.图2为用于干旱地区的植树方法的流程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5.实施例1:
36.请参阅图1,图1为一种用于干旱地区的植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7.步骤1、挖储水坑;根据树苗大小选择储水坑的大小,所述储水坑的深度10cm;所述储水坑的形状为圆形;
38.步骤2、浇水;浇水用水量为20l,经过一夜渗透,使底层土或沙充分湿润,
39.步骤3、挖树坑;在储水坑的底部继续挖树坑,该树坑的大小与树苗根部的形状相适应,所述树坑位于所述储水坑的底部中间位置,所述树坑的深度为10cm;
40.步骤4、树苗预处理;包括对树叶和树根的处理,对于树根的处理,一般是保留方向向下的主根,剪掉其他方向的副根;
41.步骤5、将预处理后的树苗放到所述树坑内,先提起所述树苗,再合土;所述提起树苗指把树苗提起与树坑底部保持距离,这里提起树苗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保留的主根方向不被外力改变,使主根的方向一直向下,且上述距离在不改变主根方向的情况下还要保证主根接触步骤2中的湿水层;步骤5的目的是为了通过树坑内的湿水层引导方向向下的主根继续向下生长,充分提高水分的利用率;避免了现实的植树中,由于地表雨水、露水等的影响,初生根一直停留在地表不耐风沙、不耐旱的情况;所述合土把树苗埋在树坑内,把所述树坑填平,填平后的树坑与储水坑的底面是平齐的;
42.步骤6、在储水坑的四周涂覆疏水性物质,形成疏水膜;所述疏水物质为疏水性环氧树脂;储水坑四周的疏水膜避免了水分流失;
43.步骤7、在储水坑内填充颗粒物;所述颗粒物就地取材为石头,用石头把储水坑填满,自然降水过程中,储水坑内颗粒物之间的间隙使雨水快速渗透到树苗根部,具有透水效果;储水坑四周的疏水膜避免了水分流失;在蒸发过程中,由于水分的蒸发方向是竖直向上的,而颗粒物之间交错分布,能够阻挡水分的蒸发,在保证整个树苗根部透气性的同时,阻挡水分的蒸发,补水效果长期有效。
44.实施例2:
45.请参阅图1,图1为一种用于干旱地区的植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6.步骤1、挖储水坑;根据树苗大小选择储水坑的大小,所述储水坑的深度10cm;所述储水坑的形状为圆形;
47.步骤2、浇水;浇水用水量为30l,经过一夜渗透,使底层土或沙充分湿润,
48.步骤3、挖树坑;在储水坑的底部继续挖树坑,该树坑的大小与树苗根部的形状相适应,所述树坑位于所述储水坑的底部中间位置,所述树坑的深度为20cm;
49.步骤4、树苗预处理;包括对树叶和树根的处理,对于树根的处理,一般是保留方向向下的主根,剪掉其他方向的副根;
50.步骤5、将预处理后的树苗放到所述树坑内,先提起所述树苗,再合土;所述提起树苗指把树苗提起与树坑底部保持距离,这里提起树苗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保留的主根方向不被外力改变,使主根的方向一直向下,且上述距离在不改变主根方向的情况下还要保证主
根接触步骤2中的湿水层;步骤5的目的是为了通过树坑内的湿水层引导方向向下的主根继续向下生长,充分提高水分的利用率;避免了现实的植树中,由于地表雨水、露水等的影响,初生根一直停留在地表不耐风沙、不耐旱的情况;所述合土把树苗埋在树坑内,把所述树坑填平,填平后的树坑与储水坑的底面是平齐的;
51.步骤6、在储水坑的四周涂覆疏水性物质,形成疏水膜;所述疏水物质为疏水性酚醛树脂;储水坑四周的疏水膜避免了水分流失;
52.步骤7、在储水坑内填充颗粒物;所述颗粒物就地取材为矿渣,用矿渣把储水坑填满,自然降水过程中,储水坑内颗粒物之间的间隙使雨水快速渗透到树苗根部,具有透水效果;储水坑四周的疏水膜避免了水分流失;在蒸发过程中,由于水分的蒸发方向是竖直向上的,而颗粒物之间交错分布,能够阻挡水分的蒸发,在保证整个树苗根部透气性的同时,阻挡水分的蒸发,补水效果长期有效。
53.实施例3:
54.请参阅图2,图2为一种用于干旱地区的植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5.步骤1、挖储水坑;根据树苗大小选择储水坑的大小,所述储水坑的深度10cm;所述储水坑的形状为圆形;
56.步骤2、浇水;浇水用水量为40l,经过一夜渗透,使底层土或沙充分湿润,
57.步骤3、挖树坑;在储水坑的底部继续挖树坑,该树坑的大小与树苗根部的形状相适应,所述树坑位于所述储水坑的底部中间位置,所述树坑的深度为50-100cm;
58.步骤4、树苗预处理;包括对树叶和树根的处理,对于树根的处理,一般是保留方向向下的主根,剪掉其他方向的副根;
59.步骤5、将预处理后的树苗放到所述树坑内,先提起所述树苗,再合土;所述提起树苗指把树苗提起与树坑底部保持距离,这里提起树苗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保留的主根方向不被外力改变,使主根的方向一直向下,且上述距离在不改变主根方向的情况下还要保证主根接触步骤2中的湿水层;步骤5的目的是为了通过树坑内的湿水层引导方向向下的主根继续向下生长,充分提高水分的利用率;避免了现实的植树中,由于地表雨水、露水等的影响,初生根一直停留在地表不耐风沙、不耐旱的情况;所述合土把树苗埋在树坑内,把所述树坑填平,填平后的树坑与储水坑的底面是平齐的;
60.步骤6、在储水坑的四周涂覆疏水性物质,形成疏水膜;所述疏水物质为疏水性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氨酯树脂及硅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储水坑四周的疏水膜避免了水分流失;
61.步骤7、在储水坑内填充颗粒物;所述颗粒物就地取材为矿渣,用矿渣把储水坑填满,自然降水过程中,储水坑内颗粒物之间的间隙使雨水快速渗透到树苗根部,具有透水效果;储水坑四周的疏水膜避免了水分流失;在蒸发过程中,由于水分的蒸发方向是竖直向上的,而颗粒物之间交错分布,能够阻挡水分的蒸发,在保证整个树苗根部透气性的同时,阻挡水分的蒸发,补水效果长期有效。
62.步骤8,在所述颗粒物上方覆盖集水托盘;所述集水托盘为市场上成熟的产品,例如专利(申请号:201080045666.9申请日:2010-09-13)中所披露的产品,集水托盘不局限于上述产品,集水托盘的结构主要是覆盖在颗粒物上方的集水面,该集水面的上表面便于收集雨水、雪水、露水等,集水面的下表面和颗粒物接触,能够进一步的阻挡水分的蒸发;集水
托盘和四周涂覆疏水膜之间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植物生长环境空间,收集的水分在该封闭的空间内进行微循环,最大程度的提高了水分的利用率,提高树苗的成活率。集水托盘并不是必须的,因为自然降水过程中,储水坑内颗粒物之间的间隙使雨水快速渗透到树苗根部,具有透水效果;储水坑四周的疏水膜避免了水分流失;在蒸发过程中,由于水分的蒸发方向是竖直向上的,而颗粒物之间交错分布,能够阻挡水分的蒸发,在保证整个树苗根部透气性的同时,阻挡水分的蒸发,也就是说颗粒物和四周涂覆疏水膜之间也是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植物生长环境空间,在一些不是极度干旱的环境下也是可以使用的,收集在水坑内水分在该相对封闭的空间内进行微循环,最大程度的提高了水分的利用率,提高树苗的成活率。
6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