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02 15:16: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miniled(迷你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技术具有高对比、分区控制省功耗等诸多优势,可根据产品规格需求适用于从手机到tv的不同尺寸产品。由于灯板基材及多张膜片厚度的影响,miniled背光模组相比与常规侧入式背光通常厚度较厚,则应用miniled背光模组的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厚度较厚,与当前消费类电子产品轻薄化趋势相背。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厚度较厚的技术问题。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5.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6.基板,包括多个功能区和多个非功能区,所述非功能区环绕于所述功能区外围;
7.多个光源,设置于所述基板一侧,每一所述功能区包括至少一所述光源;
8.多个挡墙单元,设置于所述基板一侧,所述挡墙单元设置于所述非功能区,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为第一正投影,所述挡墙单元靠近所述基板的一侧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为第二正投影,所述第一正投影在所述第二正投影之内;以及
9.调光层,设置于所述光源的出光面一侧,所述调光层包括多个图案化调光单元,所述图案化调光单元与所述功能区对应设置。
10.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组,所述功能区设置有一个所述光源;一个所述功能区内包括:
11.第一功能区,设置有所述光源;以及
12.第二功能区,设置于所述第一功能区和所述非功能区之间;
13.所述图案化调光单元包括:
14.第一调光部,与所述光源对应设置;以及
15.第二调光部,与所述第二功能区对应设置;
16.其中,所述第一调光部的透光率小于所述第二调光部的透光率,且,沿靠近所述第一调光部至远离所述第一调光部的方向,所述第二调光部的透光率逐渐增大。
17.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组,所述第一调光部具有多个第一开口,所述第二调光部具有多个第二开口;
18.所述第一开口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开口的面积,且,沿靠近所述第一调光部至远离所述第一调光部的方向,所述第二调光部中的所述第一开口的面积逐渐增大。
19.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组,所述功能区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光源;每一所述功能区内包括:
20.多个第一功能区,设置有所述光源;
21.多个第二功能区,设置于所述第一功能区和所述非功能区之间;以及
22.多个第三功能区,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功能区之间;
23.所述图案化调光单元包括:
24.第一调光部,与所述光源对应设置;
25.第二调光部,与所述第二功能区对应设置;以及
26.第三调光部,与所述第三功能区对应设置;
27.其中,所述第一调光部的透光率小于所述第二调光部及所述第三调光部的透光率,且,沿靠近所述第一调光部至远离所述第一调光部的方向,所述第二调光部及所述第三调光部的透光率逐渐增大。
28.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组,所述第一调光部具有多个第一开口,所述第二调光部具有多个第二开口,所述第三调光部具有多个第三开口;
29.所述第一开口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开口及所述第三开口的面积,且,沿靠近所述第一调光部至远离所述第一调光部的方向,所述第二调光部中的所述第二开口的面积逐渐增大,所述第三调光部中的所述第三开口的面积逐渐增大。
30.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组,所述第二功能区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或等于0.3毫米,所述第二方向为相邻两个所述光源的中心点之间的连线的延伸方向。
31.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光源之间的距离为p,所述挡墙单元的宽度大于或等于p/2,且小于或等于p。
32.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组,所述调光层的厚度范围为0.1微米~100微米。
33.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组,所述调光层的反射率大于或等于90%。
34.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覆于所述调光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其中,所述保护层的折射率大于或等于所述调光层的折射率。
35.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封装胶层,所述封装胶层覆于所述光源和所述挡墙单元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调光层设置于所述封装胶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
36.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背光模组;以及
37.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出光面一侧。
3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通过在基板上设置具有特定形貌的挡墙单元,光线在挡墙单元表面发生反射可转化为准直方向出光,能够减少光线在相邻光源之间的光波导效应,有利于提升背光模组整体出光亮度,实现高效出光;并在光源的出光面一侧设置具有多个图案化调光单元的调光层,每一图案化调光单元的透光率沿自靠近光源至远离光源的方向逐渐增大,使得光源在功能区中不同位置处的出光能量相等,图案化调光单元与挡墙单元搭配可保证光源在被挡墙单元环绕的区域范围内的光扩散均匀,从而实现背光模组整面出光均匀,有利于提高混光效果,由此,本发明中的调光层可替代现有技术中起到相同效果的扩散板,在实现整面均匀出光的前提下,有利于减小背光模组的整体厚度。
附图说明
3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0.图1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背光模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41.图1b是图1a中的背光模组的详细化截面结构示意图;
42.图1c是图1a中的背光模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43.图1d是图1a中的光源通过图案化调光单元和挡墙单元进行混光的原理示意图;
44.图2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背光模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45.图2b是图2a中的背光模组的详细化截面结构示意图;
46.图2c是图2a中的背光模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47.图2d是图2a中的光源通过图案化调光单元和挡墙单元进行混光的原理示意图;
48.图3为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模组没有挡墙单元的亮度仿真图;
49.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具有挡墙单元的亮度仿真图;
50.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具有挡墙单元与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模组没有挡墙单元的亮度分布仿真对比图。
51.附图标记说明:
52.10、基板;101、功能区;102、非功能区;1011、第一功能区;1012、第二功能区;1013、第三功能区;20、光源;30、挡墙单元;40、调光层;40a、图案化调光单元;401、第一调光部;4011、第一开口;402、第二调光部;4021、第二开口;403、第三调光部;4031、第三开口;50、封装胶层;60、保护层;70、反射层;d1、第一方向;d2、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5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54.请参阅图1a,图1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背光模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基板10、多个光源20、多个挡墙单元30和调光层40;所述基板10包括多个功能区101和多个非功能区102;所述光源20设置于所述基板10一侧,每一所述功能区101包括至少一所述光源20;所述挡墙单元30设置于所述基板10一侧,所述挡墙单元30设置于所述非功能区102,所述调光层40设置于所述光源20的出光面一侧,所述调光层40包括多个图案化调光单元40a,所述图案化调光单元40a与所述功能区101对应设置,所述图案化调光单元40a用于使得所述光源20在所述功能区101中不同位置处的出光能量相等。
55.所述挡墙单元30远离所述基板10的一侧在所述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为第一正投影,所述挡墙单元30靠近所述基板10的一侧在所述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为第二正投影,所述第一正投影在所述第二正投影之内,即,所述挡墙单元30在第一方向d1上的截面为中间高、两端低的平滑凸弧面,其中,所述第一方向d1为所述背光模组的厚度方向,所述截面与第二方向d2平行,所述第二方向d2为相邻两个所述光源20的中心点之间的连线的延伸方向。
56.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所述基板10上设置具有特定形貌的所述挡墙单元30,光线在所述挡墙单元30表面发生反射可转化为准直方向出光,能够减少光线在相邻所述光源20之间的光波导效应,有利于提升所述背光模组整体出光亮度,实现高效出光;并在所述光源20的出光面一侧设置具有多个所述图案化调光单元40a的所述调光层40,所述图案化调光单元40a与所述挡墙单元30搭配可保证所述光源20在被所述挡墙单元30环绕的区域范围内的光扩散均匀,从而实现所述背光模组整面出光均匀,有利于提高混光效果,由此,本发明中的所述调光层40可替代现有技术中起到相同效果的扩散板,在实现整面均匀出光的前提下,有利于减小所述背光模组的整体厚度。
57.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调光层40在所述功能区101中不同位置处的出光能量相等,包括所述调光层40在所述功能区101中不同位置处的出光能量近似相等,和所述调光层40在所述功能区101中不同位置处的出光能量完全相等两种情况;其中,所述调光层40在所述功能区101中不同位置处的出光能量近似相等的意思是指,所述调光层40在所述功能区101中不同位置处的出光能量相差比例小于5%。
58.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从薄型化角度考虑,所述基板10优选为柔性衬底基板10(pi)或薄型化玻璃基板10,所述基板10上的走线均采用半导体工艺成型制备,以实现所述基板10的薄型化设计以及多分区设计。所述基板10的整体厚度不超过0.1毫米。所述基板10的驱动方式可以为主动式或被动式,在本实施例中不作限定。
59.所述功能区101用于放置所述光源20,所述非功能区102用于放置所述挡墙单元30,其中,所述非功能区102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功能区101中的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光源20之间的间隙区域,所述功能区101与所述非功能区102间隔设置。
60.多个所述光源20呈阵列分布于所述基板10上,所述光源20为mini led灯,所述mini led灯内的芯片采用倒装芯片,其中,所述芯片上的蓝宝石衬底需要进行减薄处理,同时所述芯片的蓝宝石衬底需要进行dbr(distributed bragg reflection)反射镀层处理,以增大所述芯片的发光角度。具体的,所述芯片的整体厚度为30~60微米。
61.所述挡墙单元30采用具有较高反射率的材质,所述光源20出射的大角度光线在所述挡墙单元30表面发生反射,从而将大角度光线转化为准直方向出光,能够减少相邻所述光源20之间的光波导效应,提升了所述背光模组整体出光亮度,有利于实现高效出光;此外,所述光源20出射的大角度光线在所述挡墙单元30表面发生反射的类型主要为漫反射,能够更好形成腔内混光效果,单个或多个所述光源20形成一个混光腔,在一个混光腔范围内通过侧面和底面的反射进行混光,能够改善相邻所述光源20之间或同一区域内的多个所述光源20之间出光造成的相互串扰,且有利于所述光源20的出光传导至灯间位置而造成较小的光能损耗,从而提升灯板整体的出光效率。
62.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挡墙单元30在所述第一方向d1上的高度为0.2毫米~0.5毫米,所述挡墙单元30在第二方向d2上的宽度为0.4毫米~1毫米,所述挡墙单元30的高宽比
为1:2~1:1。优选地,所述挡墙单元30在所述第一方向d1上的高度0.3毫米,所述挡墙单元30在第二方向d2上的宽度为0.6毫米,所述挡墙单元30的高宽比为1:2。
63.所述调光层40为高反射率膜层,所述调光层40具备可光刻、显影的图案化制作属性,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调光层40的反射率大于或等于90%,或者说,所述调光层40的光透过率小于或等于10%;所述调光层40所用材料为高反射、低透光的材料,所述调光层40的材料可以为金属材料,所述金属材料优选为铝和银,所述调光层40的材料也可以为高反射胶材或有机白色光阻。
64.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封装胶层50,所述封装胶层50覆于所述光源20和所述挡墙单元30远离所述基板10的一侧,所述调光层40设置于所述封装胶层50远离所述基板10的一侧;可选地,所述封装胶层50采用有机硅胶材料。所述封装胶层50可采用模压工艺进行制备,模压工艺可保证所述封装胶层50表面的平整性,同时可以减小所述封装胶层50的厚度,实现减薄效果。
65.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封装胶层50远离所述基板10的一侧表面高于所述挡墙单元30远离所述基板10的一侧表面,具体地,所述封装胶层50远离所述基板10的一侧表面与所述挡墙单元30的顶点的距离为0.1毫米~0.2毫米。
66.在一种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b和图1c,图1b是图1a中的背光模组的详细化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c是图1a中的背光模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所述功能区101设置有一个所述光源20,即所述挡墙单元30环绕一个所述光源20设置,单个所述光源20和所述挡墙单元30形成一个混光腔,使得单个所述光源20在混光腔内的光扩散均匀,进而实现整面出光均匀。
67.所述功能区101包括第一功能区1011和第二功能区10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功能区101包括一个所述第一功能区1011和一个所述第二功能区1012,所述第二功能区1012环绕所述第一功能区1011的外围,所述非功能区102环绕所述第二功能区1012的外围。其中,所述光源20设置于所述第一功能区1011,所述第二功能区1012设置于所述第一功能区1011和所述非功能区102之间,所述第二功能区1012是指所述挡墙单元30与相邻的所述光源20之间的间隙区域。所述图案化调光单元40a包括第一调光部401和第二调光部402,所述第一调光部401与所述光源20对应设置,即,所述第一调光部401与所述第一功能区1011对应设置,所述第一调光部401设置于所述光源20的正上方。所述第二调光部402与所述第二功能区1012对应设置,即,所述第二调光部402对应设置于所述挡墙单元30与相邻的所述光源20之间的间隙区域,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调光部402环绕所述第一调光部401设置。
6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光部401的透光率小于所述第二调光部402的透光率,且,沿靠近所述第一调光部401至远离所述第一调光部401的方向,所述第二调光部402的透光率逐渐增大。
69.可以理解的是,请参阅图1d,图1d是图1a中的光源20通过图案化调光单元和挡墙单元进行混光的原理示意图;以所述第一调光部401中的位置a、所述第二调光部402中的三个不同位置b/c/d举例说明,由于位置a位于所述光源20正上方且反射率最高,则位置a的发光强度e1最强;在位置b/c/d中,由于位置b距离所述光源20最近、位置c距离所述光源20次之、位置d距离所述光源20最远,导致位置b的发光强度e2最强、位置c的发光强度e3次之、位置d的发光强度e4最弱,即,所述光源20的光波导在位置a/b/c/d的发光强度e1》e2》e3》e4,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所述调光层40在位置a/b/c/d的透光率依次设置为t1、t2、t3、
t4,其中,需满足t1<t2<t3<t4,以保证t1*e1=t2*e2=t3*e3=t4*e4,即保证所述光源20在所述调光层40不同位置的出光能量近似相等或相等,使得位置a/b/c/d处的出光能量接近或相等。
70.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所述调光层40上设置不同尺寸开口的方式来调整不同位置处的透光率。具体地,所述第一调光部401具有多个第一开口4011,所述第二调光部402具有多个第二开口4021;其中,所述第一开口4011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开口4021的面积,沿靠近所述第一调光部401至远离所述第一调光部401的方向,所述第二调光部402中的所述第一开口4011的面积逐渐增大。
71.再次以位置a/b/c/d举例说明,由于位置a反射率高,位置a的大部分光线传导至位置b,位置b处的光线强度弱于位置a处的光线强度,通过设置所述调光层40在位置b处的开口面积s2大于a位置处的开口面积s1,保证位置b的出光能量接近位置a的出光强度;位置b的光线仍有部分通过所述基板10反射传导至位置c,位置c处的光线强度弱于位置b处的光线强度,通过设置所述调光层40在位置c处的开口面积s3大于位置b处的开口面积s2,保证位置c的出光能量接近位置a及位置b的出光强度;位置c的光线仍有部分通过所述基板10反射传导至位置d,位置d处的光线强度弱于位置c处的光线强度,通过设置所述调光层40在位置d处的开口面积s4大于位置c处的开口面积s3,保证位置d的出光能量接近位置a、位置b及位置c的出光强度,从而保证所述光源20在位置a/b/c/d处的出光能量接近或相等,从而保证所述光源20在所述第二调光部402不同位置的出光能量近似相等或相等进而保证所述光源20在所述调光层40不同位置的出光能量近似相等或相等。
72.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位置d处的光线很弱,几乎很少量的光线通过所述基板10反射传导至所述挡墙单元30,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挡墙单元30的正上方未设置有所述调光层40,以避免所述调光层40对光线造成遮挡。
73.由于所述光源20正上方的光线强度较强且较为均一,故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开口4011的面积相等。
74.在本实施例中,以所述调光层40的材料为光阻材料为例,在所述基板10上制备出保护胶层,在所述保护胶层的上表面旋涂一层光阻材料,所述光阻材料的膜层厚度与反射率正相关,并通过转速进行工艺控制。然后采用半导体工艺,在所述光阻的表面图案化处理,形成若干开孔,在开孔的过程中,越是靠近所述光源20的部分开孔越小,越是远离所述光源20的部分开孔越大,形成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最后采用清洗工艺,去除多余光阻,形成所述图案化调光单元40a。
75.在另一种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a,图2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背光模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a与图1a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功能区101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光源20,由于所述非功能区102环绕所述功能区101外围,所述挡墙单元30设置于所述非功能区102,因此,所述挡墙单元30环绕所述功能区101外围,即所述挡墙单元30环绕多个所述光源20设置,多个所述光源20和所述挡墙单元30形成一个混光腔,使得多个所述光源20在混光腔内的光扩散均匀,进而实现整面出光均匀。
76.请参阅图2b和图2a,图2b是图2a中的背光模组的详细化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c是图2a中的背光模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所述功能区101包括多个第一功能区1011、多个第二功能区1012和多个第三功能区1013,每一所述第一功能区1011设置有一个所述光源20,所
述第二功能区1012设置于所述第一功能区1011和所述非功能区102之间,所述第二功能区1012是指所述挡墙单元30与相邻的所述光源20之间的间隙区域。所述第三功能区1013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功能区1011之间,所述第三功能区1013是指同一个所述功能区101内的相邻两个所述光源20之间的间隙区域。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能区1011和所述第二功能区1012的数量等于所述功能区101内的所述光源20的数量n,所述第三功能区1013的数量等于n-1。
77.所述图案化调光单元40a包括第一调光部401、第二调光部402和第三调光部403,所述第一调光部401与所述光源20对应设置,即所述第一调光部401与所述第一功能区1011对应设置,所述第一调光部401设置于所述光源20的正上方。所述第二调光部402与所述第二功能区1012对应设置,即所述第二调光部402对应设置于所述挡墙单元30与相邻的所述光源20之间的间隙区域。所述第三调光部403与所述第三功能区1013对应设置,即所述第三调光部403对应设置于同一个所述功能区101内的相邻两个所述光源20之间的间隙区域,对于与所述挡墙单元30相邻设置的所述光源20来说,所述第二调光部402和所述第三调光部403分别设置于所述光源20的两侧。
78.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图案化调光单元40a可对应一个所述光源20,所述图案化调光单元40a也可对应多个所述光源20。
7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光部401的透光率小于所述第二调光部402及所述第三调光部403的透光率,且,沿靠近所述第一调光部401至远离所述第一调光部401的方向,所述第二调光部402及所述第三调光部403的透光率逐渐增大。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调光部401和所述第二调光部402调整所述光源20在不同位置的出光能量近似相等或相等的光学原理可参照上述实施例对于位置a/b/c/d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80.可以理解的是,请参阅图2d,图2d是图2a中的光源通过图案化调光单元和挡墙单元进行混光的原理示意图;本实施例以所述第一调光部401中的位置a、所述第三调光部403中的三个不同位置e/f/g举例说明,由于位置a位于所述光源20正上方且反射率最高,则位置a的发光强度e1最强;在位置e/f/g中,由于位置e距离所述光源20最近、位置f距离所述光源20次之、位置g距离所述光源20最远,导致位置e的发光强度e5最强、位置c的发光强度e6次之、位置d的发光强度e7最弱,即,所述光源20的光波导在位置a/e/f/g的发光强度e1》e5》e6》e7,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所述调光层40在位置a/e/f/g的透光率依次设置为t1、t5、t6、t7,其中需满足t1<t5<t6<t7,以保证t1*e1=t5*e5=t6*e6=t7*e7,即保证所述光源20在所述调光层40不同位置的出光能量近似相等或相等,使得位置a/e/f/g处的出光能量接近或相等。
81.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所述调光层40上设置不同尺寸开口的方式来调整不同位置处的透光率。具体地,所述第一调光部401具有多个第一开口4011,所述第二调光部402具有多个第二开口4021,所述第三调光部403具有多个第三开口4031;其中,所述第一开口4011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开口4021及所述第三开口4031的面积,且,沿靠近所述第一调光部401至远离所述第一调光部401的方向,所述第二调光部402中的所述第一开口4011的面积逐渐增大,所述第三调光部403中的所述第三开口4031的面积逐渐增大。
82.再次以位置a/e/f/g举例说明,由于位置a反射率高,位置a的大部分光线传导至位置e,位置e处的光线强度弱于位置a处的光线强度,通过设置所述调光层40在位置e处的开
口面积s5大于a位置处的开口面积s1,保证位置e的出光能量接近位置a的出光强度;位置e的光线仍有部分通过所述基板10反射传导至位置f,位置f处的光线强度弱于位置e处的光线强度,通过设置所述调光层40在位置f处的开口面积s6大于位置e处的开口面积s5,保证位置f的出光能量接近位置a及位置e的出光强度;位置f的光线仍有部分通过所述基板10反射传导至位置g,位置g处的光线强度弱于位置f处的光线强度,通过设置所述调光层40在位置g处的开口面积s6大于位置f处的开口面积s6,保证位置g的出光能量接近位置a、位置e及位置f的出光强度,从而保证所述光源20在位置a/e/f/g处的出光能量接近或相等,从而保证所述光源20在所述第三调光部403不同位置的出光能量近似相等或相等,进而保证所述光源20在所述调光层40不同位置的出光能量近似相等或相等。
83.可选地,请再次参阅图1b和图2b,所述第一开口4011、所述第二开口4021和所述第三开口4031的形貌可以为方形、圆形、三角形、多边形、环形和圆弧形中的任意一种,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口4011、所述第二开口4021及所述第三开口4031的形貌为圆形。
84.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功能区1012在第二方向d2上的宽度大于或等于0.3毫米。
85.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相邻两个所述光源20之间的距离为p,所述挡墙单元30的宽度大于或等于p/2,且小于或等于p,主要基于工艺和光学考量,所述挡墙单元30的宽度不能过大,以避免其覆盖到所述光源20的焊盘上,所述挡墙单元30的宽度也不能过小,否则起不到挡光的作用。
86.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中的调光层40能够起到整面混光均匀的作用,与现有技术的背光模组中的扩散板的效果一致,因此,所述调光层40可替代扩散板,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背光模组无需使用扩散板,在实现背光模组的整面均匀混光的前提下,有利于减小背光模组的整体厚度。
87.具体地,所述调光层40的厚度范围为0.1微米~100微米,相较于扩散板其厚度较小,故可减小所述背光模组的整体厚度。
88.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保护层60,所述保护层60覆于所述调光层40远离所述基板10的一侧,具有耐刮伤特性,用于防止所述调光层40氧化或刮伤;其中,所述保护层60的折射率大于或等于所述调光层40的折射率,为了防止从所述调光层40出射的光线在所述调光层40和所述保护层60边界处发生全反射,有利于提升出光效率。具体地,所述保护层60的折射率大于或等于1.5,优选地,所述保护层60的折射率范围为1.5~2.5。
89.可选地,所述保护层60的材料可以用氧化硅或者氮化硅;所述保护层60的厚度为1微米~10微米,其厚度较薄,不会对所述背光模组的厚度造成影响。
90.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反射层70,所述反射层70设置于所述基板10上,所述光源20和所述挡墙单元30设置于所述反射层70远离所述基板10的一侧。所述反射层70的材料为高反射材质,所述高反射材料与有机硅胶材料具有较好的浸润性。可选地,所述反射层70的材料包括白色油墨、白反膜和金属中的其中一种。
91.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上棱镜片和下棱镜片(图中未示出),所述下棱镜片设置于所述封装胶层50远离所述基板10的一侧,所述上棱镜片设置于所述下棱镜片远离所述基板10的一侧,所述上棱镜片和所述下棱镜片主要起到聚光作用,以增加正视角方向的亮度增益。
92.请参阅图3和图4,图3是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模组未设置挡墙单元的亮度仿真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设置挡墙单元的亮度仿真图;所述图案化调光单元40a呈现阵列分布,采用光学软件建模3*3阵列光源20的进行仿真,假设所述挡墙单元30的顶点的高度设定为0.25毫米,所述封装胶层50的厚度为0.3毫米,在所述图案化调光单元40a相同条件下,设置所述挡墙单元30和未设置所述挡墙单元30的出光均匀性均近似为87%;设置所述挡墙单元30的所述光源20的出光能量为0.0493lumen(流明),未设置所述挡墙单元30的所述光源20的出光能量为0.0406lumen,由此可见,存在挡墙单元30和无所述挡墙单元30能量差异大概在20%左右,有所述挡墙单元30存在条件下光效可以大幅提升。
93.进一步地,请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具有挡墙单元与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模组没有挡墙单元的亮度分布仿真对比图;需要说明的是,图中的w/i为设置所述挡墙单元30的所述光源20的出光亮度曲线,w/o为设置所述挡墙单元30的所述光源20的出光亮度曲线。在-0.2毫米~0.2毫米区间内,设置所述挡墙单元30的所述光源20的出光亮度与未设置所述挡墙单元30的所述光源20的出光亮度几近重合,也就是说,在所述光源20正上方区域内,是否设置所述挡墙单元30对小角度方向光线出光亮度无影响;而在小于-0.2微米或大于0.2微米区间内,设置所述挡墙单元30的所述光源20的出光亮度大于未设置所述挡墙单元30的所述光源20的出光亮度,也就是说,增加所述挡墙单元30,所述挡墙单元30附近区域光效提升明显。
94.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背光模组,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出光面一侧,其中,所述背光模组能实现高效出光,用于为所述显示面板提供背光,所述显示面板能实现显示效果。所述显示装置为柔性液晶显示器,减薄所述背光模组的厚度的基础上,所述背光模组实现可弯折,进而提升柔性液晶显示器的可弯折性能。
95.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通过在基板上设置具有特定形貌的挡墙单元,光线在挡墙单元表面发生反射可转化为准直方向出光,能够减少光线在相邻光源之间的光波导效应,有利于提升背光模组整体出光亮度,实现高效出光;并在光源的出光面一侧设置具有多个图案化调光单元的调光层,使得光源在功能区中不同位置处的出光能量相等,图案化调光单元与挡墙单元搭配可保证光源在被挡墙单元环绕的区域范围内的光扩散均匀,从而实现背光模组整面出光均匀,有利于提高混光效果,由此,本发明中的调光层可替代现有技术中起到相同效果的扩散板,在实现整面均匀出光的前提下,有利于减小背光模组的整体厚度。
96.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