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与流程

2022-06-02 11:3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2.有机发光显示器(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是当前平板显示器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与液晶显示器相比,oled具有低能耗、生产成本低、自发光、宽视角及响应速度快等优点,目前在手机、pda、数码相机等平板显示领域,oled已经开始取代传统的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其中,驱动电路的设计,是实现显示功能的关键技术。驱动电路一般可以包括扫描驱动电路、发光控制电路、数据驱动电路、像素电路等,其中像素电路设计是oled显示器核心技术内容,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3.相关的oled显示过程中,在显示两幅不同画面时,由于画面亮度的差异,在画面切换过程中,比如黑白画面切换时,画面亮度会存在缓慢变化的过程,即初始时间段亮度无法达到目标亮度,导致第一帧亮度偏低,并且该亮度变化过程时间较长,人眼容易察觉,从而会导致画面产生拖影问题,使得画面显示效果较差。
4.因此,提供一种能够避免第一帧亮度与其他帧亮度的差异,有效改善拖影现象,从而提高显示品质的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黑白画面切换时,容易出现第一帧亮度偏低,导致画面产生拖影,画面显示效果较差的问题。
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像素电路,至少包括:驱动晶体管、数据写入模块、第一复位模块、复位控制模块和发光器件;数据写入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数据电压信号,数据写入模块的第二端连接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数据写入模块用于向驱动晶体管提供数据电压信号;第一复位模块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复位信号,第一复位模块的第二端连接复位控制模块的第一端,复位控制模块的第二端连接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第一复位模块在复位控制模块导通时,向驱动晶体管提供第一复位信号;其中,在发光器件发光之前,数据写入模块向驱动晶体管提供至少两次数据电压信号,第一复位模块在复位控制模块导通时向驱动晶体管提供至少两次第一复位信号,数据写入模块向驱动晶体管提供一次数据电压信号的过程,与第一复位模块向驱动晶体管提供一次第一复位信号的过程,两者交替进行。
7.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像素电路的驱动方法,该驱动方法应用于上述像素电路进行驱动工作;该驱动方法包括:在一个驱动周期内,包括至少两个复位阶段、至少两个数据写入阶段、发光阶段;在复位阶段,第一复位模块在复位控制模块导通时向驱动晶体管提供第一复位信号;在数据写入阶段,数据写入模块向驱动晶体管提供数据
电压信号;在发光阶段,发光器件响应驱动电流发光;其中,复位阶段、数据写入阶段在发光阶段之前执行;数据写入阶段与复位阶段交替进行。
8.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上述像素电路。
9.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10.本发明提供的像素电路在发光阶段之前,第一复位模块在复位控制模块导通时为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提供第一复位信号和数据写入模块为驱动晶体管提供数据电压信号的过程两者反复交替进行,从而可以使得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能够得到反复的复位和充电。当第一复位模块在复位控制模块30导通时向驱动晶体管提供第一次第一复位信号,数据写入模块向驱动晶体管提供第一次数据电压信号,即对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完成第一次复位和充电之后,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的电压已经被写成白态的数据电压信号,此时第一节点的电位会远远小于起始黑态时的高电位,然后当第一复位模块在复位控制模块导通时向驱动晶体管提供第二次第一复位信号,数据写入模块向驱动晶体管提供第二次数据电压信号之后,即对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完成第二次复位和充电之后,第一节点的电位在其第一次复位和充电之后已经不是原来起始黑态时的高电位,而是会在第一次复位和充电之后被相应拉低,因此第一节点的电位在该低电位基础上,与第二节点之间的差值也较小,即使因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两个节点之间存在电容耦合又将第一节点的电位拉高,耦合作用也会被减弱,第一节点的电位被拉高的幅度会较小,因此在第二次复位和充电过程中,即使第一节点的电位再次因电容耦合效应被拉高,也不会使得第一节点的电位被拉得过高,继而在对第一节点进行完第二次复位和充电后,第一节点的电位与白态所需理想的低电位更加接近,进而可以较好的提高第一帧的亮度,避免在黑白画面切换时出现第一帧亮度偏低的问题,有利于弱化第一帧亮度与后续其他帧亮度的差异,有效改善拖影现象,提高应用本发明像素电路的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11.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不必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12.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13.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14.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相关技术中提供的像素电路在黑白画面切换时每帧亮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16.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在黑白画面切换时每帧亮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17.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18.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19.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20.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21.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22.图9是图8中像素电路的一种工作时序图;
23.图10是图8中第一复位信号与第二复位信号的时序图;
24.图11是图8中像素电路的另一种工作时序图;
25.图12是图8中像素电路的另一种工作时序图;
26.图13是图8中像素电路的另一种工作时序图;
27.图14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在发光阶段之前进行多次复位和多次数据写入的第一帧亮度的对比图;
28.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30.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31.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32.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33.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34.相关技术中的显示面板一般包括多个子像素,子像素可以包括像素电路,像素电路为子像素中的发光器件如发光二极管提供驱动电流而使得发光器件发光,以显示画面。实际显示过程中画面切换如黑白画面切换时,第一帧亮度低主要有电路中寄生电容耦合、薄膜晶体管本身的迟滞效应两方面原因的影响。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设计中,像素电路中的节点之间即使不交叠,但是由于空间距离较近也很容易形成寄生电容(空间电容),从而导致节点的电位之间很容易相互影响,其中对第一帧亮度影响较大的是驱动晶体管栅极节点的电位,一旦出现与该节点距离较近的其他节点与其形成空间寄生电容,则很容易影响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位,进而影响显示效果。而且像素电路一般包括如驱动晶体管在内的多个薄膜晶体管,由于薄膜晶体管本身的迟滞效应,在子像素显示多帧黑色画面时,驱动晶体管较长时间处于截止状态,此时由于驱动晶体管栅极电位比理想状态偏高,使驱动晶体管较长时间处于正偏压下,阈值电压发生漂移,待切换到白画面时,由于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无法得到及时恢复,即驱动晶体管本身的迟滞效应导致第一帧白画面时显示亮度偏低,画面切换后的初始时间段亮度无法达到目标亮度,很容易出现拖影现象,使得显示效果较差,影响用户的视觉体验。
35.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能够避免第一帧亮度与其他帧亮度的差异,有效改善拖影现象,提高显示品质。关于本技术提出的像素
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的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36.请参考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00,至少包括:驱动晶体管dt、数据写入模块10、第一复位模块20、复位控制模块30和发光器件e;
37.数据写入模块10的第一端连接数据电压信号vdata,数据写入模块10的第二端连接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数据写入模块10用于向驱动晶体管dt提供数据电压信号vdata;
38.第一复位模块20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复位信号vref1,第一复位模块20的第二端连接复位控制模块30的第一端,复位控制模块30的第二端连接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第一复位模块20在复位控制模块30导通时,向驱动晶体管dt提供第一复位信号vref1;其中,在发光器件e发光之前,数据写入模块10向驱动晶体管dt提供至少两次数据电压信号vdata,第一复位模块20在复位控制模块30导通时向驱动晶体管dt提供至少两次第一复位信号vref1,数据写入模块10向驱动晶体管dt提供一次数据电压信号vdata的过程,与第一复位模块20向驱动晶体管dt提供一次第一复位信号vref1的过程,两者交替进行。
39.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00可以设置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中,用于为显示面板的子像素提供驱动电路而使得各个子像素发光显示。像素电路00至少包括驱动晶体管dt、数据写入模块10、第一复位模块20、复位控制模块30和发光器件e,其中,发光器件e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像素电路00用于在显示面板上的各种驱动信号线提供的信号作用下将驱动信号传输至像素电路00中,使得驱动晶体管dt在发光阶段提供的发光驱动电流传输至发光器件e,为发光器件e提供驱动电流,发光器件e响应该发光驱动电流而发光。数据写入模块10的第一端连接数据电压信号vdata,可选的,数据写入模块10的第一端可以连接显示面板中的数据线(图中未示意),通过数据线为数据写入模块10的第一端提供数据电压信号vdata。数据写入模块10的第二端连接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可以为驱动晶体管dt的源极),数据写入模块10用于在其导通的状态下向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提供数据电压信号vdata。第一复位模块20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复位信号vref1,可选的,第一复位模块20的第一端可以连接显示面板中的第一复位信号线(图中未示意),通过第一复位信号线为第一复位模块20的第一端提供第一复位信号vref1。第一复位模块20的第二端连接复位控制模块30的第一端,复位控制模块30的第二端连接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即复位控制模块30位于第一复位模块20和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之间,复位控制模块30用于在发光器件e发光之前,控制第一复位模块20和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之间的导通与否,当复位控制模块30导通时,第一复位模块20的第一端接收的第一复位信号vref1可以传输至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而在复位控制模块30不导通时,第一复位模块20和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之间处于断路状态。
40.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可以理解为第一节点n1,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可以理解为第二节点n2,当将本实施例的像素电路00设计于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中时,由于本身每个子像素面积较小,则同一个子像素对应的像素电路00中第一节点n1和第二节点n2之间的空间距离也较小,两者之间往往容易产生空间寄生电容。当第二节点n2的电位发生变化时,第一节点n1的电位也会发生耦合变化,进而影响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电位,导致驱动晶体管dt的导通性能受到影响,且该耦合影响在黑白画面切换时尤为明显。
41.本实施例设置在发光器件e发光之前,数据写入模块10向驱动晶体管dt提供至少两次数据电压信号vdata,第一复位模块20在复位控制模块30导通时向驱动晶体管dt提供至少两次第一复位信号vref1,数据写入模块10向驱动晶体管dt提供一次数据电压信号vdata的过程,与第一复位模块20向驱动晶体管dt提供一次第一复位信号vref1的过程,两者交替进行,即在像素电路00进行到发光阶段之前,第一复位模块20在复位控制模块30导通时为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第一节点n1)提供第一复位信号vref1和数据写入模块10为驱动晶体管dt提供数据电压信号vdata的过程反复交替进行,从而可以使得第一节点n1(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能够得到反复的复位和充电。
42.相关技术中,当像素电路00需要控制黑画面切换为白画面时,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第一节点n1)起始为黑态电压(发光器件e不发光时的控制电压),该黑态电压为高电位,由于节点之间寄生电容耦合以及驱动晶体管本身迟滞效应的影响,该高电位即使通过第一复位模块20进行的一次复位过程也不会立即变成白态所需的低电位,仍然会比白态所需的低电位偏高些。例如在黑白换面切换后的第一帧,由像素电路00连接的发光器件e由起始黑态开始起亮,此时第一节点n1是高电位,在第一复位模块20完成对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第一节点n1)的一次复位后,第一复位信号vref被写入第一节点n1,第一节点n1由高电位被写到低电位,由于第一节点n1和第二节点n2的电容耦合作用,第二节点n2的电位也被拉低;然后数据写入模块10将数据电压信号vdata写入第二节点n2,此时第二节点n2会从一个原本相对较低的电位被拉高写成数据电压信号vdata,由于第一节点n1和第二节点n2的电容耦合,第一节点n1的电位也会被拉高,此时被拉高后的第一节点n1的电位不是白态所需理想的低电位,会比白态所需的理想低电位偏高些,进而导致黑白画面切换时第一帧亮度偏低。如图2所示,图2是相关技术中提供的像素电路在黑白画面切换时每帧亮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其中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亮度百分比(相比于发光器件的最大亮度值的百分比),每个大的阶梯代表一帧,图2示意的像素电路中对发光器件的亮度侦测,是在发光器件发光之前,第一复位模块向驱动晶体管仅提供一次第一复位信号,数据写入模块向驱动晶体管仅提供一次数据电压信号的情况下进行的侦测,由图2可知,发光器件在第一帧的平均亮度只有40%左右,而其他帧的平均亮度基本在100%左右,即相关技术中若采用第一复位模块向驱动晶体管仅提供一次第一复位信号,数据写入模块向驱动晶体管仅提供一次数据电压信号,则黑白画面切换时,第一帧亮度与其他帧亮度之间的差值一般在60%左右,亮度差异较大,拖影现象严重。
43.因此本实施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置像素电路00的驱动工作进行到发光阶段之前,第一复位模块20在复位控制模块30导通时为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第一节点n1)提供第一复位信号vref1和数据写入模块10为驱动晶体管dt提供数据电压信号vdata的过程两者反复交替进行,从而可以使得第一节点n1(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能够得到反复的复位和充电。当本实施例的第一复位模块20在复位控制模块30导通时向驱动晶体管dt提供第一次第一复位信号vref1,数据写入模块10向驱动晶体管dt提供第一次数据电压信号vdata,即对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第一节点n1)完成第一次复位和充电之后,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第一节点n1)的电压已经被写成白态的数据电压信号vdata,此时第一节点n1的电位会远远小于起始黑态时的高电位,然后当本实施例的第一复位模块20在复位控制模块30导通时向驱动晶体管dt提供第二次第一复位信号vref1,数据写入模块10向驱动晶体管dt提供第二次
数据电压信号vdata之后,即对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第一节点n1)完成第二次复位和充电之后,第一节点n1的电位在其第一次复位和充电之后已经不是原来起始黑态时的高电位,而是会在第一次复位和充电之后被相应拉低,因此第一节点n1的电位在该低电位基础上,与第二节点n2之间的差值也较小,即使因第一节点n1和第二节点n2的两个节点之间存在电容耦合又将第一节点n1的电位拉高,耦合作用也会被减弱,第一节点n1的电位被拉高的幅度会较小,即第一节点n1电位的跳变幅度会减小,因此在第二次复位和充电过程中,即使第一节点n1的电位再次因电容耦合效应被拉高,也不会使得第一节点n1的电位被拉得过高,继而在对第一节点n1进行完第二次复位和充电后,第一节点n1的电位与白态所需理想的低电位更加接近,进而可以较好的提高第一帧的亮度,避免在黑白画面切换时出现第一帧亮度(画面切换后的初始时间段亮度)偏低的问题,有利于弱化第一帧亮度与后续其他帧亮度的差异,有效改善拖影现象,提高应用本实施例像素电路的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44.如图3所示,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在黑白画面切换时每帧亮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其中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亮度百分比(相比于发光器件的最大亮度值的百分比),每个大的阶梯代表一帧,图3示意的像素电路中对发光器件的亮度侦测,是在发光器件发光之前,第一复位模块向驱动晶体管提供至少两次第一复位信号,数据写入模块向驱动晶体管提供至少两次数据电压信号的情况下进行的侦测,由图3可知,发光器件在第一帧的平均亮度已被提高至70%左右,而其他帧的平均亮度基本在100%左右,由图3和图2对比可知,本实施例的像素电路00采用第一复位模块向驱动晶体管提供至少两次第一复位信号,数据写入模块向驱动晶体管提供至少两次数据电压信号,黑白画面切换时,第一帧亮度与其他帧亮度之间的差值可以至少缩小到30%左右,较好的弱化第一帧亮度与后续其他帧亮度的差异,有效改善了拖影现象。
45.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图中仅以驱动晶体管dt为p型晶体管为例进行示例说明,可选的,驱动晶体管dt可以为p型低温多晶硅晶体管,可以利用低温多晶硅晶体管高迁移率和高驱动速度的特性,使得数据写入模块10写入数据电压信号vdata时,驱动晶体管dt的响应速度较快,数据电压信号vdata可以被迅速写入,避免因驱动晶体管dt打开时间较长而造成充电不足的现象。在一些其他可选实施例中,驱动晶体管dt还可以选用n型晶体管,当驱动晶体管dt选为p型晶体管时,p型晶体管在其栅极为低电位时导通,也就是说,当驱动晶体管dt选为n型晶体管时,n型晶体管在其栅极为高电位时导通,即为实现晶体管的导通,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晶体管的类型,本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定。
46.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仅是举例说明像素电路00可以包括的模块结构,具体实施时,像素电路00与发光器件e的连接结构包括但不局限于此,还可以包括其他连接结构,具体可参考相关技术中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中像素电路的连接结构进行理解,本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定。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图1中数据写入模块10、第一复位模块20、复位控制模块30均以框图示意,但并不表示其实际结构,具体实施时,数据写入模块10、第一复位模块20、复位控制模块30本身的连接结构可以包括晶体管等电连接的结构,通过晶体管栅极的使能信号控制各个模块中晶体管的导通以实现模块与驱动晶体管dt的连通与否,本实施例对于各个模块的内部具体电连接结构不作限定,具体实施时,还可参考相关技术中像素电路的复位模块或者数据写入模块进行理解,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47.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1,本实施例中,数据写入模块10向驱动晶体
管dt提供至少两次数据电压信号vdata的值相同,第一复位模块20向驱动晶体管dt提供至少两次第一复位信号vref的值相同。
48.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设置像素电路00的驱动工作进行到发光阶段之前,第一复位模块20在复位控制模块30导通时为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第一节点n1)提供第一复位信号vref1和数据写入模块10为驱动晶体管dt提供数据电压信号vdata的过程两者反复交替进行,即对第一节点n1(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反复的复位和充电过程中,在发光器件e发光之前,第一复位模块20在复位控制模块30导通时为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第一节点n1)提供至少两次的第一复位信号vref1的值相同,如在发光器件e发光之前,第一复位模块20在复位控制模块30导通时为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第一节点n1)提供两次第一复位信号vref1时,第一次复位时和第二次复位时输入至第一节点n1的两次第一复位信号vref的值相同,从而可以保证第一节点n1(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的电位被复位的程度相同;在发光器件e发光之前,数据写入模块10向驱动晶体管dt提供至少两次数据电压信号vdata的值相同,如在发光器件e发光之前,数据写入模块10为驱动晶体管dt提供两次数据电压信号vdata时,第一次充电和第二次充电时输入至驱动晶体管dt的数据电压信号vdata的值相同,从而可以保证第一节点n1(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被写入数据电压的程度相同,进而可以尽可能维持发光器件e精确的发光亮度,避免因多次复位和多次数据写入造成信号紊乱,引起发光器件e误发光,影响发光效果。
49.可选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像素电路00中,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连接第一电源信号vpvdd,用于向像素电路00提供第一电源信号vpvdd;驱动晶体管dt的第二极与发光器件e的阳极连接,发光器件e的阴极连接第二电源信号vpvee,用于向像素电路00提供第二电源信号vpvee;其中,第一电源信号vpvdd的值大于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值。
50.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像素电路00还可以连接有电源信号,电源信号用于为像素电路供电提供电源,以使得像素电路00能够进行其驱动工作;其中,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连接第一电源信号vpvdd,可选的,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与第一电源信号vpvdd之间还可以包括像素电路00的其他结构,如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与第一电源信号vpvdd之间还可以包括其他晶体管,通过晶体管的导通实现两者的连接,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可以指直接电连接或者间接电连接,第一电源信号vpvdd可以作为像素电路00的正电源信号使用,进一步可选的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可以间接连接显示面板中的第一电源信号线(图中未示意),通过第一电源信号线为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提供第一电源信号vpvdd。驱动晶体管dt的第二极与发光器件e的阳极连接,可选的,驱动晶体管dt的第二极与发光器件e的阳极之间还可以包括像素电路00的其他结构,如驱动晶体管dt的第二极与发光器件e的阳极之间还可以包括其他晶体管,通过晶体管的导通实现两者的连接,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可以指直接电连接或者间接电连接。发光器件e的阴极连接第二电源信号vpvee,第二电源信号vpvee可以作为像素电路00的负电源信号使用,进一步可选的发光器件e的阴极可以间接连接显示面板中的第二电源信号线(图中未示意),通过第二电源信号线为发光器件e的阴极提供第二电源信号vpvee,设置第一电源信号vpvdd的值大于第二电源信号vpvee的值,可以使得在像素电路00的发光阶段,驱动晶体管dt和发光器件e之间形成电流通路,像素电路产生的驱动电流从发光器件e的阳极流向阴极,实现驱动发光器件e发光。
51.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和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
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第一复位模块20在第一使能信号s1n控制下导通,第一使能信号s1n为高电平信号。可选的,第一复位模块20包括n型氧化物晶体管。
52.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像素电路00中的驱动晶体管dt可以为p型低温多晶硅晶体管,从而可以利用低温多晶硅晶体管高迁移率和高驱动速度的特性,使得数据写入模块10写入数据电压信号vdata时,驱动晶体管dt的响应速度较快,数据电压信号vdata可以被迅速写入,避免因驱动晶体管dt打开时间较长而造成充电不足的现象的同时,可以将第一复位模块20设置为在第一使能信号s1n控制下导通,第一使能信号s1n为高电平信号,当第一复位模块20中包括晶体管时,可选的,第一复位模块20包括n型氧化物晶体管,如n型的igzo(indium gallium zinc oxide,铟镓锌氧化物)晶体管,n型氧化物晶体管的栅极即为第一使能信号s1n,当第一使能信号s1n为高电平信号时,n型氧化物晶体管的源漏极导通实现第一复位模块20的导通,即在n型氧化物晶体管的栅极为高电平信号的第一使能信号s1n时,第一复位信号vref从第一复位模块20的第一端传输是第一复位模块20的第二端,即传输至复位控制模块30的第一端。由于igzo晶体管比低温多晶硅晶体管的迁移率低、漏电流小,因此本实施例在第一复位模块20中设置n型的igzo晶体管,可以在第一复位模块20与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电连接时,防止低频驱动时驱动晶体管dt栅极的电荷漏走,有效解决了低频驱动时的漏电流问题,从而使像素电路00适于实现低频驱动,有利于降低采用该像素电路00的显示面板的功耗。
53.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其他模块中如数据写入模块10中若包括晶体管,则该模块的晶体管仍然可以设计为低温多晶硅晶体管,从而可以通过采用低温多晶硅晶体管使得像素电路保持较强的驱动能力,仅需满足将像素电路00中容易漏电的部分(如与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连接的部分)采用igzo晶体管即可。本实施例的像素电路00结合了低温多晶硅和氧化铟镓锌两种薄膜晶体管,可以使采用该像素电路00的显示面板同时具有较强的驱动能力和低功率消耗的特点,同时适用于高频显示和低频显示。
54.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参考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像素电路00还包括第一发光控制模块40、第二发光控制模块50、补偿模块60;
55.第一发光控制模块40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源信号vpvdd,第一发光控制模块40的第二端连接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第二节点n2);
56.第二发光控制模块50的第一端连接驱动晶体管dt的第二极,第二发光控制模块50的第二端连接发光器件e的阳极;
57.补偿模块60的第一端连接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第一节点n1),补偿模块60的第二端连接驱动晶体管dt的第二极。
58.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像素电路00还包括第一发光控制模块40、第二发光控制模块50、补偿模块60;其中第一发光控制模块40串联于第一电源信号vpvdd和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之间,第二发光控制模块50串联于发光器件e的阳极和驱动晶体管dt的第二极之间,第一发光控制模块40和第二发光控制模块50用于在发光器件e的发光阶段为发光器件e提供发光控制信号。可选的,本实施例的第一发光控制模块40和第二发光控制模块50还可以分别包连接第一发光控制信号em1和第二发光控制信号em2,第一发光控制信号em1和第二发光控制信号em2用于分别控制发光控制模块的导通与否。具体的,第一发光控制模块40的第
一端可接入第一电源信号vpvdd,在第一发光控制信号em1为有效信号控制第一发光控制模块40导通时,第一电源信号vpvdd传输至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进一步可选的,第一发光控制信号em1可与显示面板中的第一发光控制信号线(图中未示意)连接,第二发光控制信号em2可与显示面板中的第二发光控制信号线(图中未示意)连接。第二发光控制模块50的第一端连接驱动晶体管dt的第二极,第二发光控制模块50的第二端连接发光器件e的阳极,在第二发光控制信号em2为有效信号控制第二发光控制模块50导通时,驱动晶体管dt产生的驱动电流可以驱动发光器件e发光。
59.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发光控制信号em1和第二发光控制信号em2的控制,使得第一发光控制模块40和第二发光控制模块50可以在发光器件e的发光阶段导通,为发光器件e提供电流通路,使得发光器件e发光,而在其他阶段(如复位阶段或数据写入阶段等)控制第一发光控制模块40和第二发光控制模块50关断,以避免发光器件e在非发光阶段误发光。可选的,如图5所示,第一发光控制信号em1和第二发光控制信号em2可以连接在一起由同一发光控制信号线提供两个发光控制模块的发光控制信号,即第一发光控制模块40和第二发光控制模块50可以接收相同的发光控制信号em,用于使得第一发光控制模块40打开的第一发光控制信号em1和用于使得第二发光控制模块50打开的第二发光控制信号em2可以共用,有利于减少采用该像素电路00的显示面板中信号线的数量,提升显示面板透过率或者增加显示面板的布线空间。
60.本实施例的补偿模块60的第一端连接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第一节点n1),补偿模块60的第二端连接驱动晶体管dt的第二极,补偿模块60用于补偿驱动晶体管dt的阈值电压,补偿模块60在导通状态时可以将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和第二极短接,通过驱动晶体管dt的阈值电压在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与第一极之间生成电压差,此时,驱动晶体管dt开启,数据写入模块10向第二节点n2输入数据电压信号vdata,该数据电压信号vdata包含了所需补偿的阈值电压,并被传输至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从而补偿了驱动晶体管dt的阈值电压偏差。
61.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图5中第一发光控制模块40、第二发光控制模块50、补偿模块60均以框图示意,但并不表示其实际结构,具体实施时,第一发光控制模块40、第二发光控制模块50、补偿模块60本身的连接结构可以包括晶体管等电连接的结构,通过晶体管栅极的使能信号控制各个模块中晶体管的导通以实现模块与驱动晶体管dt的连通与否,本实施例对于各个模块的内部具体电连接结构不作限定,具体实施时,还可参考相关技术中像素电路的发光控制模块、补偿模块进行理解,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62.可选的,如图6所示,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像素电路00中,第一发光控制模块40包括第一晶体管m1,第一晶体管m1的栅极连接第一发光控制信号em1,第一晶体管m1的第一极连接第一电源信号vpvdd,第一晶体管m1的第二极连接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第二节点n2);
63.第二发光控制模块50包括第二晶体管m2,第二晶体管m2的栅极连接第二发光控制信号em2,第二晶体管m2的第一极连接驱动晶体管dt的第二极,第二晶体管m2的第二极连接发光器件e的阳极;
64.第一复位模块20包括第三晶体管m3,第三晶体管m3的栅极连接第一扫描信号s1n(第一使能信号),第三晶体管m3的第一极连接第一复位信号vref1;
65.补偿模块60包括第四晶体管m4,第四晶体管m4的栅极连接第二扫描信号s2n,第四晶体管m4的第一极连接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第一节点n1),第四晶体管m4的第二极连接驱动晶体管dt的第二极;
66.复位控制模块30包括第五晶体管m5,第五晶体管m5的栅极连接第一控制信号s1p,第五晶体管m5的第一极连接第三晶体管m3的第二极,第五晶体管m5的第二极连接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第一节点n1);
67.数据写入模块10包括第六晶体管m6,第六晶体管m6的栅极连接第二控制信号s2p,第六晶体管m6的第一极连接数据电压信号vdata,第六晶体管m6的第二极连接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第二节点n2)。
68.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像素电路00的各个模块的电连接结构,其中第一发光控制模块40包括第一晶体管m1,第二发光控制模块50包括第二晶体管m2,第一复位模块20包括第三晶体管m3,补偿模块60包括第四晶体管m4,复位控制模块30包括第五晶体管m5,数据写入模块10包括第六晶体管m6,可选的,第三晶体管m3和第四晶体管m4可以为n型氧化物晶体管,驱动晶体管dt、第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第五晶体管m5、第六晶体管m6可以为p型低温多晶硅晶体管,即第一晶体管m1在第一发光控制信号em1为低电平时导通,第二晶体管m2在第二发光控制信号em2为低电平时导通,第三晶体管m3在第一扫描信号s1n(第一使能信号)为高电平时导通,第四晶体管m4在第二扫描信号s2n为高电平时导通,第五晶体管m5在第一控制信号s1p为低电平时导通,第六晶体管m6在第二控制信号s2p为低电平时导通。由于氧化物晶体管比低温多晶硅晶体管的迁移率低、漏电流小,因此本实施例将与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电连接的第三晶体管m3和第四晶体管m4设置为n型的igzo晶体管,可以防止低频驱动时驱动晶体管dt栅极的电荷漏走,有效解决了低频驱动时的漏电流问题,从而使像素电路00适于实现低频驱动,而像素电路00的其他模块的晶体管仍然可以为低温多晶硅晶体管,从而可以通过采用低温多晶硅晶体管使得像素电路00在低频驱动下仍然可以保持较强的驱动能力,有利于降低采用该像素电路00的显示面板的功耗。
69.正是由于本实施例的像素电路00中,第一复位模块20的第三晶体管m3和补偿模块60的第四晶体管m4都是氧化物晶体管中的n型晶体管,与其他p型晶体管不同,第三晶体管m3和第四晶体管m4均是高电平导通,由于复位控制模块30的第五晶体管m5和第一复位模块20的第三晶体管m3类型不同,p型晶体管是低电平导通,而n型晶体管是高电平导通,所以两者栅极的控制信号不同,即第三晶体管m3与第五晶体管m5需要单独控制,第一扫描信号s1n和第一控制信号s1p需要相互独立,若将第三晶体管m3的栅极也连接第一控制信号s1p,则会造成第三晶体管m3打开时第五晶体管m5关闭,第一复位模块20和驱动晶体管dt之间则不好连通,第一复位信号vref1无法传输至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进行复位。因此,本实施例中的第三晶体管m3在第一扫描信号s1n为高电平时导通,第五晶体管m5在第一控制信号s1p为低电平时导通,两者相互独立控制。
70.可选的,如图7所示,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像素电路00还包括第二复位模块70,第二复位模块70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复位信号vref2,第二复位模块70的第二端连接发光器件e的阳极,第二复位模块70用于在发光器件e发光之前对发光器件e的阳极进行复位,进一步可选的,第二复位模块70包括第七晶体管m7,第七晶体管m7的栅极连接第一控制信号s1p,第七晶体管m6的第一极连接第二复位信号
vref2,第七晶体管m7的第二极连接发光器件e的阳极。
71.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发光器件e的阳极连接有包括第七晶体管m7的第二复位模块70,第二复位模块70用于在第七晶体管m7导通时为发光器件e的阳极复位,使得发光器件e的阳极初始化,从而可以改善上一帧数据信号的残留,改善残影现象,提升像素电路00应用于显示面板中时的显示效果。可选的,第七晶体管m7可以为p型的低温多晶硅晶体管,使得像素电路00在低频驱动下仍然可以保持较强的驱动能力,本实施例中第七晶体管m7对发光器件e阳极的复位可以保持发光器件e阳极的电位稳定,缓解发光器件e因受到漏电流影响造成的发光亮度变化,尤其可以缓解在较低刷新频率情况下显示效果较差的问题。
72.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复位控制模块30的第五晶体管m5用于在导通时连通第一复位模块20的第三晶体管m3和驱动晶体管dt,若像素电路00中不设置复位控制模块30,仅包括低温多晶硅的第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第六晶体管m6、第七晶体管m7、驱动晶体管dt,氧化铟镓锌的第三晶体管m3和第四晶体管m4,而第三晶体管m3的栅极与第七晶体管m7的栅极由相同的第一控制信号s1p控制,在发光器件e的发光阶段,第七晶体管m7需要保持截止状态,即第一控制信号s1p需要保持高电平状态,而此时若第三晶体管m3与第五晶体管m5的栅极均由第一控制信号s1p控制,则此时n型的第三晶体管m3必然会在高电平下一直导通,因此如果在低温多晶硅晶体管和氧化铟镓锌晶体管结合的像素电路中不设置复位控制模块30的第五晶体管m5,则n型的第三晶体管m3在发光器件e的发光阶段无法关闭,第一复位信号vref1会一直给第一节点n1复位,像素电路00无法进行到通过数据写入模块10将数据电压信号vdata写入的阶段。因此本实施例在低温多晶硅晶体管和氧化铟镓锌晶体管结合的像素电路中设置复位控制模块30的第五晶体管m5,可以通过第一控制信号s1p控制第五晶体管m5的导通与否,即使n型的第三晶体管m3在高电平信号的第一扫描信号s1n控制下一直导通,也可以另外通过第一控制信号s1p控制第五晶体管m5的截止和导通,在需要对第一节点n1复位时,第一控制信号s1p为低电平信号,第一复位信号vref1给第一节点n1复位,在需要数据写入时,第一控制信号s1p为高电平信号,即使第一复位信号vref1仍然传输至第五晶体管m5的第一极,但是由于此时高电平信号的第一控制信号s1p控制的第五晶体管m5处于截止状态,因此第一复位信号vref1不会传输至第一节点n1,数据写入可以正常进行。
73.可选的,如图8所示,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像素电路00还包括存储电容cst,存储电容cst的第一极连接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第一节点n1),存储电容cst的第二极连接第一电源信号vpvdd。本实施例的存储电容cst的第一极通过第一节点n1与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相连,存储电容cst的第二极与第一电源信号vpvdd连接,用于在数据电压信号vdata传输至第一节点n1后存储该数据电压信号vdata,有利于保持整个电路的稳定性。
74.可选的,如图8和图9所示,图9是图8中像素电路的一种工作时序图,本实施例的像素电路00在工作时可以至少包括第一复位阶段t1、第一数据写入阶段t2、第二复位阶段t3、第二复位写入阶段t4、发光阶段t5;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驱动方法以在发光阶段之前,数据写入模块10向驱动晶体管dt提供两次数据电压信号vdata,第一复位模块20在复位控制模块30导通时向驱动晶体管dt提供两次第一复位信号vref1,数据写入模块10向驱动晶体管dt提供一次数据电压信号vdata的过程,与第一复位模块20向驱动晶体管dt提供一
次第一复位信号vref1的过程,两者交替进行为例进行示例说明,具体实施时,在发光阶段之前,数据写入模块10向驱动晶体管dt提供数据电压信号vdata的次数不仅限于两次,第一复位模块20在复位控制模块30导通时向驱动晶体管dt提供第一复位信号vref1的次数不仅限于两次,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75.在第一复位阶段t1,第一扫描信号s1n为高电平信号,第二扫描信号s2n为高电平信号,第一控制信号s1p为低电平信号,第二控制信号s2p为高电平信号,第一发光控制信号em1和第二发光控制信号em2为高电平信号,第三晶体管m3导通,第四晶体管m4导通,第五晶体管m5导通,第七晶体管m7导通,第六晶体管m6截止,第一晶体管m1截止,第二晶体管m2截止,第一复位信号vref1第一次传输至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第一节点n1),第一节点n1被拉低;由于第七晶体管m7导通,因此发光器件e的阳极接收第二复位信号vref2而被复位。
76.在第一数据写入阶段t2,第一扫描信号s1n为高电平信号,第二扫描信号s2n为高电平信号,第一控制信号s1p为高电平信号,第二控制信号s2p为低电平信号,第一发光控制信号em1和第二发光控制信号em2为高电平信号,第三晶体管m3导通,第四晶体管m4导通,第五晶体管m5截止,第七晶体管m7截止,第六晶体管m6导通,第一晶体管m1截止,第二晶体管m2截止,由于此时第一节点n1的电位为低电位,第四晶体管m4打开后将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和第二极短接,通过驱动晶体管dt的阈值电压在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第一节点n1)与第一极(第二节点n2)之间生成电压差,此时,驱动晶体管dt开启,第六晶体管m6导通则第一次向第二节点n2输入数据电压信号vdata,该数据电压信号vdata包含补偿的阈值电压,并被输入至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从而补偿了驱动晶体管dt的阈值电压偏差。写入的数据电压信号vdata通过驱动晶体管dt给第一节点n1充电,直至第一节点n1的电压变为vdata-vth,驱动晶体管dt截止。
77.在第二复位阶段t3,第一扫描信号s1n为高电平信号,第二扫描信号s2n为高电平信号,第一控制信号s1p为低电平信号,第二控制信号s2p为高电平信号,第一发光控制信号em1和第二发光控制信号em2为高电平信号,第三晶体管m3导通,第四晶体管m4导通,第五晶体管m5导通,第七晶体管m7导通,第六晶体管m6截止,第一晶体管m1截止,第二晶体管m2截止,此时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第一节点n1)的电压已经被写成白态的数据电压信号vdata,因此第一节点n1的电位会远远小于起始黑态时的高电位,则在第二复位阶段t3,第一复位信号vref1第二次传输至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第一节点n1),第一节点n1的电位在经过第一复位阶段t1的复位和第一数据写入阶段t2的充电之后已经不是原来第一复位阶段t1起始时黑态的高电位,而是会在经过第一复位阶段t1的复位和第一数据写入阶段t2的充电之后被相应拉低,因此此时第一节点n1的电位在该低电位基础上,与第二节点n2之间的差值也较小,即使因第一节点n1和第二节点n2的两个节点之间存在电容耦合又将第一节点n1的电位拉高,耦合作用也会被减弱,第一节点n1的电位被拉高的幅度会较小,即第一节点n1电位的跳变幅度会减小。
78.在第二数据写入阶段t4,第一扫描信号s1n为高电平信号,第二扫描信号s2n为高电平信号,第一控制信号s1p为高电平信号,第二控制信号s2p为低电平信号,第一发光控制信号em1和第二发光控制信号em2为高电平信号,第三晶体管m3导通,第四晶体管m4导通,第五晶体管m5截止,第七晶体管m7截止,第六晶体管m6导通,第一晶体管m1截止,第二晶体管m2截止,由于此时第一节点n1的电位为低电位,第四晶体管m4打开后将驱动晶体管dt的栅
极和第二极短接,通过驱动晶体管dt的阈值电压在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第一节点n1)与第一极(第二节点n2)之间生成电压差,此时,驱动晶体管dt开启,第六晶体管m6导通则第二次向第二节点n2输入数据电压信号vdata,该数据电压信号vdata包含补偿的阈值电压,并被输入至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从而补偿了驱动晶体管dt的阈值电压偏差。写入的数据电压信号vdata通过驱动晶体管dt给第一节点n1充电,直至第一节点n1的电压变为vdata-vth,驱动晶体管dt截止。当第二数据写入阶段t4结束后,即对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第一节点n1)完成第二次复位和充电之后,即使第一节点n1的电位再次因电容耦合效应被拉高,也不会使得第一节点n1的电位被拉得过高,继而在对第一节点n1进行完第二次复位和充电后,第一节点n1的电位与白态所需理想的低电位更加接近。
79.在至少经过交替进行的第一复位阶段t1、第一数据写入阶段t2、第二复位阶段t3、第二复位写入阶段t4,使得第一节点n1的电位与白态所需理想的低电位更加接近后,则可以进入发光阶段t5,由于第一节点n1的电位与白态所需理想的低电位更加接近,而不是起始黑态时的偏高电位,因此在此时进入发光阶段t5,可以使得第一帧的亮度得到较好的提高,避免在黑白画面切换时出现第一帧亮度(画面切换后的初始时间段亮度)偏低的问题,有利于弱化第一帧亮度与后续其他帧亮度的差异,有效改善拖影现象,提高应用本实施例像素电路的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80.在发光阶段t5,第一扫描信号s1n为低电平信号,第二扫描信号s2n为低电平信号,第一控制信号s1p为高电平信号,第二控制信号s2p为高电平信号,第一发光控制信号em1和第二发光控制信号em2为低电平信号,第三晶体管m3截止,第四晶体管m4截止,第五晶体管m5截止,第七晶体管m7截止,第六晶体管m6截止,第一晶体管m1导通,第二晶体管m2导通,第一电源信号vpvdd与第二电源信号vpvee之间的电流通路导通,即第一电源信号vpvdd流向驱动晶体管dt的电流、以及驱动晶体管dt流向发光器件e阳极的电流导通,此时发光器件e在流经其的驱动电流的作用下工作发光。
81.在本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00中,第三晶体管m3和第四晶体管m4为氧化物晶体管,在发光阶段t5,利用氧化物晶体管低漏电流的特性,第四晶体管m4可以保持住第一节点n1和驱动晶体管dt的第二极之间的电位稳定,第三晶体管m3可以保持住第一节点n1的电位稳定,缓解发光器件e因受到漏电流影响造成的发光亮度变化,尤其可以缓解在较低刷新频率情况下显示效果较差的问题。同时,利用其余晶体管仍然为低温多晶硅晶体管,利用低温多晶硅晶体管高迁移率和高驱动速度的特性,在第一数据写入阶段t2和第二数据写入阶段t4中,第六晶体管m6和驱动晶体管dt的响应速度较快,使得数据电压信号vdata可以被迅速写入,避免因打开时间较长而造成充电不足,在发光阶段t5,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响应速度较快,使得驱动电流能够迅速流入发光器件e中,避免开启过慢引起显示画面迟滞。本实施例的像素电路00采用低温多晶硅晶体管和氧化物晶体管相互结合,充分利用低温多晶硅晶体管高迁移率和较快驱动速度、以及氧化物晶体管低漏电流的特性,可以使采用该像素电路制作的显示面板的显示更加稳定,且功耗更低。
82.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8、图9和图10,图10是图8中第一复位信号与第二复位信号的时序图,本实施例的像素电路00包括第一复位模块20和第二复位模块70,第一复位模块20包括第三晶体管m3,第三晶体管m3的栅极连接第一扫描信号s1n,第三晶体管m3的第一极连接第一复位信号vref1;第二复位模块70包括第七晶体管m7,第七晶体管m7
的栅极连接第一控制信号s1p,第七晶体管m6的第一极连接第二复位信号vref2,第七晶体管m7的第二极连接发光器件e的阳极,第一复位信号vref1的值与第二复位信号vref2的值不同。
83.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像素电路00中不仅可以包括第一复位模块20,还可以包括第二复位模块70,第一复位模块20用于为像素电路00提供第一复位信号vref1,第一复位模块20通过接收的第一复位信号vref1对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进行复位,从而可以便于驱动晶体管dt在阈值补偿时的导通。第二复位模块70通过接收第二复位信号vref2对发光器件e的阳极进行复位,使得发光器件e的阳极初始化,从而可以改善上一帧数据信号的残留,改善残影现象,提升像素电路00应用于显示面板中时的显示效果。本实施例的像素电路00在复位阶段,通过第一复位模块20和第二复位模块70可以改善上一帧数据信号的残留,改善残影现象的同时,还可以便于驱动晶体管dt在阈值补偿时的导通。本实施例的第一复位信号vref1的值与第二复位信号vref2的值可以设置为不同,即当本实施例的像素电路00应用于显示面板中时,第一复位信号vref1的值与第二复位信号vref2的值不同,从而使得第一复位模块20和第二复位模块70利用不同的复位信号对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和发光器件e的阳极进行复位,可选的,第一复位信号vref1的值可以大于第二复位信号vref2的值,如图10所示,当第一复位信号vref1为方波信号时,第一复位信号vref1包括低电位v
1l
和高电位v
1h
,第一复位信号vref1的低电位v
1l
大于第二复位信号vref2的电位v2。由于第一复位信号vref1不能太低,第一复位信号vref1的电位若太低,则在数据写入阶段的数据写入模块10将固定的数据电压信号vdata写入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时,由于第一复位信号vref1将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原本的电位拉的很低,所以很可能会造成对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的充电充不满。而第二复位信号vref2的电位值则希望要更低一点,以便于对发光器件e的阳极复位更彻底,避免发生相邻子像素的发光器件e之间的横向漏电流引起的子像素偷亮的现象。
84.本实施例设置第一复位信号vref1的值与第二复位信号vref2的值不同,两者相互独立控制,当需要拉低第二复位信号vref2,以改善发光器件e偷亮问题时,第一复位信号vref1的低电位无需再随着第二复位信号vref2的拉低而拉低,从而可以使得第一复位信号vref1的低电位v
1l
高于被拉低后的第二复位信号vref2的电位v2,在对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进行复位后,将数据电压信号vdata写入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时,就可以在一个稍高的低电位v
1l
的基础上写入数据电压信号vdata,有利于降低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的初始电位与需要写入的数据信号之间的电压差,从而使得数据信号在数据写入阶段能够写入的更充分。
85.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对于第一复位信号vref1和第二复位信号vref2的类型不作具体限定,第一复位信号vref1和第二复位信号vref2可以均为直流信号,或者第一复位信号vref1可以为方波交流信号,第二复位信号vref2可以为直流信号,或者第一复位信号vref1和第二复位信号vref2还可以是其他类型的信号,仅需满足第一复位信号vref1的值大于第二复位信号vref2的值即可,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86.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继续结合参考图8和图9,本实施例中,在像素电路00工作阶段中的同一时间段内,第一控制信号s1p的极性与第二控制信号s2p的极性相反,第一控制信号s1p与第二控制信号s2p交替输出有效信号。
87.本实施例中解释说明了与复位控制模块30中的第五晶体管m5的栅极连接的第一控制信号s1p和与数据写入模块10中的第六晶体管m6的栅极连接的第二控制信号s2p,两者
在发光器件e发光之前的同一时间段内,第一控制信号s1p的极性与第二控制信号s2p的极性相反,从而可以使得第一控制信号s1p与第二控制信号s2p交替输出有效信号,即在第一复位阶段t1,为了使得第一复位信vref1传输至第一节点n1,第一控制信号s1p为低电平的有效信号,使得复位控制模块30导通,而此时的数据写入模块10的第六晶体管m6可以关闭,从而可以避免在还未完成对第一节点n1的复位时就写入数据电压信号,因此此时第二控制信号s2p为高电平的非有效信号;而在进入第一数据写入阶段t2后,数据写入模块10的第六晶体管m6需要导通,因此此时第二控制信号s2p为低电平的有效信号,为了使得第一复位信vref1不再传输至第一节点n1,第一控制信号s1p为高电平的非有效信号,使得复位控制模块30关闭,以此类推再进入第二复位阶段t3和第二数据写入阶段t4等,从而可以使得在发光器件e发光之前,可以多次交替进行复位和数据写入的过程,以改善进入发光阶段后第一帧发光亮度偏低的问题。
88.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继续结合参考图8和图9,本实施例中,在发光器件e发光之前,即在像素电路00的工作进入发光阶段t5之前,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均处于截止状态。
89.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在像素电路00工作至发光阶段之前,可以通过控制第一发光模块40的第一晶体管m1的栅极连接的第一发光控制信号em1和第二发光模块50的第二晶体管m2的栅极连接的第二发光控制信号em2均为非有效信号,如图中示意的高电平信号,以使得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均处于截止状态,从而可以避免发光器件e在非发光阶段误发光,影响产品良率。
90.可选的,请结合参考图8和图11,图11是图8中像素电路的另一种工作时序图,本实施例中,第一发光控制信号em1和第二发光控制信号em2可以为相同的发光控制信号em,发光控制信号em需要保证在整个数据写入阶段(多次数据写入)与复位阶段(多次复位)都维持高电平的非有效信号,使发光器件e不发光,并且为了避免信号loading导致信号传输的延迟,可以设置发光控制信号em为高电平非有效信号的时间段t0包住整个数据写入阶段(多次数据写入)与复位阶段(多次复位)的脉冲阶段(如图11中的t1-t4),即图11所示的发光控制信号em在第一控制信号s1p、第二控制信号s2p、第一扫描信号s1n、第二扫描信号s2n出现脉冲信号之前提前保持为高电平非有效信号,发光控制信号em在第一控制信号s1p、第二控制信号s2p、第一扫描信号s1n、第二扫描信号s2n的脉冲信号结束之后仍然保持一段时间的高电平非有效信号,进而有利于更好的避免发生发光器件e在非法光阶段误发光的现象,保证发光效果。
91.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继续结合参考图8和图9、图11,本实施例中,在发光器件e发光之前,第五晶体管m5和第六晶体管m6交替导通;在第五晶体管m5和第六晶体管m6交替导通的过程中,第三晶体管m3和第四晶体管m4均处于导通状态。
92.本实施例中解释说明了与复位控制模块30中的第五晶体管m5的栅极连接的第一控制信号s1p和与数据写入模块10中的第六晶体管m6的栅极连接的第二控制信号s2p,两者在发光器件e发光之前的同一时间段内,第一控制信号s1p的极性与第二控制信号s2p的极性相反,从而可以使得第一控制信号s1p与第二控制信号s2p交替输出有效信号,即第五晶体管m5和第六晶体管m6交替导通的过程中,第一复位模块20的第三晶体管m3和补偿模块60的第四晶体管m4均处于导通状态,从而可以减小在复位和数据写入反复交替的过程中切换
第一扫描信号s1n和第二扫描信号s2n的功耗,仅通过第一控制信号s1p与第二控制信号s2p交替输出有效信号即可实现发光器件e发光之前可以多次交替进行复位和数据写入的过程,以改善进入发光阶段后第一帧发光亮度偏低的问题。
93.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8和图12,图12是图8中像素电路的另一种工作时序图,本实施例中,在发光器件e发光之前,第三晶体管m3导通后,第四晶体管m4导通。
94.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像素电路00工作时,在发光器件e发光之前即像素电路00进入到发光阶段之前,第一复位模块20的第三晶体管m3导通后,补偿模块50的第四晶体管m4再导通,即第一复位阶段t1在进行完之后需要进入第一数据写入阶段t2的时候补偿模块50的第四晶体管m4再导通,而不是进行复位的同时补偿模块50的第四晶体管m4即开启,如图12所示,第一扫描信号s1n先提供有效信号,第二扫描信号s2n再提供有效信号,进而有利于降低为像素电路00的第二扫描信号s2n提供有效信号的器件功耗。
95.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8和图13,图13是图8中像素电路的另一种工作时序图,本实施例中,在发光器件e发光之前,数据写入模块10向驱动晶体管dt提供三次数据电压信号vdata,第一复位模块20在复位控制模块30导通时向驱动晶体管dt提供三次第一复位信号vref1。
96.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像素电路00的驱动工作进行到发光阶段之前,可以设置第一复位模块20在复位控制模块30导通时为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第一节点n1)提供三次第一复位信号vref1和数据写入模块10为驱动晶体管dt提供三次数据电压信号vdata的过程两者反复交替进行,即像素电路00的工作阶段包括第一复位阶段t1、第一数据写入阶段t2、第二复位阶段t3、第二数据写入阶段t4、第三复位阶段t31、第三数据写入阶段t41、发光阶段t5,从而可以使得第一节点n1(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能够得到反复的复位和充电。当本实施例的第一复位模块20在复位控制模块30导通时向驱动晶体管dt提供第一次第一复位信号vref1,数据写入模块10向驱动晶体管dt提供第一次数据电压信号vdata,即对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第一节点n1)完成第一次复位和充电之后,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第一节点n1)的电压已经被写成白态的数据电压信号vdata,此时第一节点n1的电位会远远小于起始黑态时的高电位,然后当本实施例的第一复位模块20在复位控制模块30导通时向驱动晶体管dt提供第二次第一复位信号vref1,数据写入模块10向驱动晶体管dt提供第二次数据电压信号vdata之后,即对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第一节点n1)完成第二次复位和充电之后,第一节点n1的电位在其第一次复位和充电之后已经不是原来起始黑态时的高电位,而是会在第一次复位和充电之后被相应拉低,因此第一节点n1的电位在该低电位基础上,与第二节点n2之间的差值也较小,即使因第一节点n1和第二节点n2的两个节点之间存在电容耦合又将第一节点n1的电位拉高,耦合作用也会被减弱,第一节点n1的电位被拉高的幅度会较小,即第一节点n1电位的跳变幅度会减小,因此在第二次复位和充电过程中,即使第一节点n1的电位再次因电容耦合效应被拉高,也不会使得第一节点n1的电位被拉得过高,继而在对第一节点n1进行完第二次复位和充电后,第一节点n1的电位与白态所需理想的低电位更加接近,并且在第三次复位和充电过程中,可以对第一节点n1的电位进行更好的巩固,以使得第一节点n1的电位与白态所需理想的低电位进一步接近。本实施例在像素电路00的发光阶段之前,设置三次复位和三次充电的过程交替进行,如图14所示,图14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在发光阶段之前进行多次复位和多次数据写入的第一帧亮度的对比图,其中纵坐标表
示第一帧的亮度百分比(相比于发光器件的最大亮度值的百分比),横坐标上示意了四组柱状图,每组柱状图沿图示的从左往右的方向排列的四个不同图案填充的柱状结构分别表示在像素电路00的发光阶段之前,设置一次复位和一次充电的过程进行的第一帧的亮度a、设置两三次复位和三次充电的过程交替进行的第一帧的亮度b、设置四次复位和四次充电的过程交替进行的第一帧的亮度c、设置五次复位和五次充电的过程交替进行的第一帧的亮度d,由图14得到的试验数据可得到,如下表一:
[0097][0098]
由图14结合上述表一可知,设置两三次复位和三次充电的过程交替进行的第一帧的亮度b与设置一次复位和一次充电的过程进行的第一帧的亮度a相比,亮度b比亮度a提升了30%左右(第一组数据的82%和46%的差值,第二组数据的82%和49%的差值,第三组数据的83%和48%的差值,第四组数据的84%和47%的差值),但是设置四次复位和四次充电的过程交替进行的第一帧的亮度c与设置两三次复位和三次充电的过程交替进行的第一帧的亮度b,亮度c比亮度b仅提升了5%左右(第一组数据的87%和82%的差值,第二组数据的88%和82%的差值,第三组数据的86%和83%的差值,第四组数据的87%和84%的差值),设置五次复位和五次充电的过程交替进行的第一帧的亮度d与设置四次复位和四次充电的过程交替进行的第一帧的亮度c,亮度d比亮度c仅提升了3%左右,甚至没有提升(第一组数据的90%和87%的差值,第二组数据的88%和88%的差值,第三组数据的88%和86%的差值,第四组数据的88%和87%的差值),即更多次的复位和充电对第一帧亮度的提升并不明显。因此本实施例的像素电路00在发光阶段之前,设置三次复位和三次充电的过程交替进行,不仅可以避免过多次的复位和数据写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电路的功耗,还可以仅通过三次复位和三次充电的过程交替进行即可大大提高第一帧的亮度,弱化第一帧亮度与后续其他帧亮度的差异,有效改善拖影现象,提高应用本实施例像素电路的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0099]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继续结合参考图1-图1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像素电路的驱动方法,该驱动方法应用于上述实施例中的像素电路00进行驱动发光工作;本实施例的驱动方法包括:在一个驱动周期内,包括至少两个复位阶段、至少两个数据写入阶段、发光阶段,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驱动方法以在一个驱动周期内,包括两个复位阶段、两个数据写入阶段、发光阶段为例进行示例说明,其中一个驱动周期可以理解为像素电路00驱动发光器件e发光的一帧时间,即显示一幅静止画面的时间。其中在复位阶段,第一复位模块20在复位控制模块30导通时向驱动晶体管dt提供第一复位信号vref;在数据写入阶段,数据写入模块10向驱动晶体管dt提供数据电压信号vdata;在发光阶段,发光器件e响应驱动电流发光;其中,复位阶段、数据写入阶段在发光阶段之前执行;数据写入阶段与复位阶
段交替进行,即设置像素电路00的驱动工作进行到发光阶段之前,第一复位模块20在复位控制模块30导通时为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第一节点n1)提供第一次的第一复位信号vref1和数据写入模块10为驱动晶体管dt提供第一次的数据电压信号vdata,然后第一复位模块20在复位控制模块30导通时为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第一节点n1)提供第二次的第一复位信号vref1和数据写入模块10为驱动晶体管dt提供第二次的数据电压信号vdata,两者以此反复交替进行,再进入发光阶段,可以使得第一复位模块20在复位控制模块30导通时向驱动晶体管dt提供第二次第一复位信号vref1,数据写入模块10向驱动晶体管dt提供第二次数据电压信号vdata之后,对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第一节点n1)完成第二次复位和充电之后,第一节点n1的电位在其第一次复位和充电之后已经不是原来起始黑态时的高电位,而是会在第一次复位和充电之后被相应拉低,因此第一节点n1的电位在该低电位基础上,与第二节点n2之间的差值也较小,即使因第一节点n1和第二节点n2的两个节点之间存在电容耦合又将第一节点n1的电位拉高,耦合作用也会被减弱,第一节点n1的电位被拉高的幅度会较小,即第一节点n1电位的跳变幅度会减小,因此在第二次复位和充电过程中,即使第一节点n1的电位再次因电容耦合效应被拉高,也不会使得第一节点n1的电位被拉得过高,继而在对第一节点n1进行完第二次复位和充电后,第一节点n1的电位与白态所需理想的低电位更加接近,进而可以较好的提高第一帧的亮度,避免在黑白画面切换时出现第一帧亮度(画面切换后的初始时间段亮度)偏低的问题,有利于弱化第一帧亮度与后续其他帧亮度的差异,有效改善拖影现象,提高应用本实施例像素电路的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0100]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继续结合参考图1-图8、图13和图1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像素电路的驱动方法,该驱动方法应用于上述实施例中的像素电路00进行驱动发光工作;本实施例的驱动方法包括:在一个驱动周期内,包括三个复位阶段、三个数据写入阶段、发光阶段,如图13所示,至少两个复位阶段包括第一复位阶段t1、第二复位阶段t3和第三复位阶段t31,至少两个数据写入阶段包括第一数据写入阶段t2、第二数据写入阶段t4和第三数据写入阶段t41;第一数据写入阶段t2位于第一复位阶段t1和第二复位阶段t3之间执行,第二数据写入阶段t4位于第二复位阶段t3和第三复位阶段t31之间执行;第二复位阶段t3位于第一数据写入阶段t2和第二数据写入阶段t4之间执行,第三复位阶段t31位于第二数据写入阶段t4和第三数据写入阶段t41之间执行;本实施例的像素电路00在进行驱动工作时,驱动方法包括:
[0101]
在第一复位阶段t1,第一复位模块20在复位控制模块30导通时向驱动晶体管dt提供第一子复位信号vref11;
[0102]
在第一数据写入阶段t2,数据写入模块10向驱动晶体管dt提供第一数据电压信号vdata1;
[0103]
在第二复位阶段t3,第一复位模块20在复位控制模块30导通时向驱动晶体管dt提供第二子复位信号vref12;
[0104]
在第二数据写入阶段t4,数据写入模块10向驱动晶体管dt提供第二数据电压信号vdata2;
[0105]
在第三复位阶段t31,第一复位模块20在复位控制模块30导通时向驱动晶体管dt提供第三子复位信号vref13;
[0106]
在第三数据写入阶段t41,数据写入模块10向驱动晶体管dt提供第三数据电压信
号vdata3;
[0107]
在发光阶段t5,发光器件e响应驱动电流发光。
[0108]
本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00的驱动方法中解释说明了在发光阶段之前,设置三次复位和三次充电的过程交替进行,不仅可以避免过多次的复位和数据写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电路的功耗,还可以仅通过三次复位和三次充电的过程交替进行即可大大提高第一帧的亮度,弱化第一帧亮度与后续其他帧亮度的差异,有效改善拖影现象,提高应用本实施例像素电路的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0109]
可选的,第一子复位信号vref11、第二子复位信号vref12、第三子复位信号vref13的值相同,第一数据电压信号vdata1、第二数据电压信号vdata2、第三数据电压信号vdata3的值相同。
[0110]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设置像素电路00在发光阶段t5之前对第一节点n1(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反复的复位和充电过程中,第一复位模块20在复位控制模块30导通时为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第一节点n1)提供三次的第一复位信号vref1的值相同,即第一子复位信号vref11、第二子复位信号vref12、第三子复位信号vref13的值相同,从而可以保证第一节点n1(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的电位被复位的程度相同;在发光器件e发光之前,数据写入模块10向驱动晶体管dt提供三次数据电压信号vdata的值相同,即第一数据电压信号vdata1、第二数据电压信号vdata2、第三数据电压信号vdata3的值相同,从而可以保证第一节点n1(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被写入数据电压的程度相同,进而可以尽可能维持发光器件e精确的发光亮度,避免因多次复位和多次数据写入造成信号紊乱,引起发光器件e误发光,影响发光效果。
[0111]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5,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11,包括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00,可选的,像素电路00可以位于显示面板111的显示区的各个子像素范围内。图15实施例仅以手机为例,对显示面板111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11,可以是电脑、电视、车载显示面板等其他具有显示功能的显示面板111,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11由于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00,因此具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00的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考上述各实施例对于像素电路00的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0112]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0113]
本发明提供的像素电路在发光阶段之前,第一复位模块在复位控制模块导通时为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提供第一复位信号和数据写入模块为驱动晶体管提供数据电压信号的过程两者反复交替进行,从而可以使得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能够得到反复的复位和充电。当第一复位模块在复位控制模块30导通时向驱动晶体管提供第一次第一复位信号,数据写入模块向驱动晶体管提供第一次数据电压信号,即对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完成第一次复位和充电之后,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的电压已经被写成白态的数据电压信号,此时第一节点的电位会远远小于起始黑态时的高电位,然后当第一复位模块在复位控制模块导通时向驱动晶体管提供第二次第一复位信号,数据写入模块向驱动晶体管提供第二次数据电压信号之后,即对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完成第二次复位和充电之后,第一节点的电位在其第一次复位和充
电之后已经不是原来起始黑态时的高电位,而是会在第一次复位和充电之后被相应拉低,因此第一节点的电位在该低电位基础上,与第二节点之间的差值也较小,即使因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两个节点之间存在电容耦合又将第一节点的电位拉高,耦合作用也会被减弱,第一节点的电位被拉高的幅度会较小,因此在第二次复位和充电过程中,即使第一节点的电位再次因电容耦合效应被拉高,也不会使得第一节点的电位被拉得过高,继而在对第一节点进行完第二次复位和充电后,第一节点的电位与白态所需理想的低电位更加接近,进而可以较好的提高第一帧的亮度,避免在黑白画面切换时出现第一帧亮度偏低的问题,有利于弱化第一帧亮度与后续其他帧亮度的差异,有效改善拖影现象,提高应用本发明像素电路的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0114]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