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焚烧炉的进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02 03:50:4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焚烧炉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焚烧炉的进风装置。


背景技术:

2.垃圾焚烧炉床下方设置有灰斗,灰斗下端连接排灰母管,用于将从定排、动排的间隙中的残灰排出锅炉外,灰斗位置设有进风口,其连接排气管,用于为锅炉燃烧炉床提供助燃空气,出风口连接出风管,形成循环风路;现有技术中,空气经排气管直接进入灰斗后竖直向上流通,并经过定排和动排的间隙进入锅炉燃烧炉床,在此过程中具有以下缺陷:一方面,当定排、动排缝隙表面积尘较厚时,风量不足以破尘而出,燃烧所需氧气量不足,燃烧不充分;另一方面,下落的残灰阻挡空气向上流通,形成风路堵塞,因影响空气流通速率而造成燃烧不充分。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既有利于空气流转,提高燃烧效率,又便于收集燃烧残灰的用于焚烧炉的进风装置。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用于焚烧炉的进风装置,包括炉床以及设置在炉床下端的至少一个灰斗,在每个所述灰斗内设有与排气管连通的空气分配套,每个所述空气分配套包括支撑架和套芯,在所述支撑架上连接有外壳,在所述套芯与支撑架之间沿圆周方向绕设连接有至少两个扇片,相邻两个所述扇片与外壳内壁的对应位置合围形成一个空腔结构,在所述外壳的内侧壁上对应每个空腔的位置处均设有一个连接孔,在该外壳的外侧壁上对应连接孔的位置处均连通设有一个曲面喷气管。
6.采用上述结构,设置的空气分配套内由扇片与外壳内壁的对应位置合围形成至少两个空腔结构,形成多个空气流通支路,每个空气流通支路由连接孔与对应位置的曲面喷气管连通,在曲面喷气管的曲面管道引导下,在灰斗内形成螺旋式空气流并向上流通,由于风路被一分为多,多个螺旋气流向上汇聚形成较强的穿透风压,增强了供风的穿透力,更有利于进风吹开堆积的炉灰而输送到炉床上方的燃烧室内,保证了进风量以及垃圾的充分燃烧;同时,所形成的部分旋风在灰斗内壁上反射形成竖直向下吹动的风力,更有利于将灰斗内壁的余灰推向灰斗下端的积灰筒,便于炉灰的收集排放。
7.为了便于给进气导向,并保证供气的气流速度,作为优选,在所述套芯的外侧壁上沿圆周方向绕设有六个扇片,每个所述扇片均为圆弧状结构,在所述外壳的外侧壁上对应连接孔的位置处沿扇片的外切线方向均连通设有一个曲面喷气管。
8.为了更好地给进气分流导向,避免在进气口形成阻滞气流,作为优选,在所述套芯的底部设有上大下小的锥形块,所述锥形块大径端的直径与套芯的直径相同。
9.为了减轻重量,便于拆装,作为优选,所述套芯为空心结构。
10.为了便于安装,同时保证密封性,作为优选,所述曲面喷气管螺接在外壳的外侧壁
上,在所述曲面喷气管上设有台阶孔,在所述外壳与曲面喷气管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螺栓从台阶孔插入,并由外到内依次穿设过外壳、密封圈和曲面喷气管的对应位置,螺栓的螺帽端面与台阶孔的台阶面抵接紧固,以固定外壳和曲面喷气管。
11.为了防止了运动过程中动炉排之间的异物卡入而影响锅炉的正常工作,同时有助于引入助燃空气以便废渣充分燃烧,作为优选,在所述炉床上设有斜向间隔设置的定排和动排,所述动排包括至少两个并排设置的动排块,在相邻两个该动排块之间设有卡扣,在每个所述动排块上均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两个所述卡槽形成外窄内宽的“八”字形结构,相邻两个所述动排块之间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之间形成外宽内窄的锥形结构,在相邻两个该动排块之间插设有卡扣,所述卡扣包括一体结构的平直段和弯折段,在该卡扣内设有在平直段的侧壁上设有开口的主气道,在所述弯折段的内侧设有第一插块和第二插块,在该弯折段的内壁上设有第一支气道,在所述平直段的内壁上设有第二支气道,两个所述支气道内均螺接有至少一个凸台,两个该支气道均与主气道连通。
12.为了便于安装和加工,作为优选,至少两个所述动排块上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之间相互交错设置。
13.为了简化结构,作为优选,所述卡扣设置在相邻两个动排块之间,即第一插块与一个动排块的第一卡槽插接,同时,第二插块与相邻动排块的第二卡槽插接,所述第一插块和第二插块的宽度与对应的卡槽宽度相适配,卡扣从上往下搭接在相邻两个动排块之间的上端位置处。
14.为了提高翻铲的效率,作为优选,在所述弯折段的外侧壁上设有斜面段和竖直段,所述斜面段为下宽上窄的梯形结构,所述竖直段的下端面与定排的上端面贴合。
15.为了简化结构便于加工,作为优选,在两个所述支气道的道壁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主气道连通。
16.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空气分配套形成螺旋上升的旋风,增强进风压力,能从炉床的间隙快速进入燃烧室,提高进风量的同时也保证了垃圾的充分燃烧,结构简单紧凑,使用便捷。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空气分配套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外壳与芯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空气分配套的爆炸图。
21.图5为支撑架与外壳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卡扣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动排块的结构示意图。
24.图8为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25.图9为图8的a向视图。
26.图10为支气道与主气道的结构示意图。
27.图11为卡槽与插块的装配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9.由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 和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炉床1以及设置在炉床下端的灰斗11,在所述灰斗11内设有与排气管2连通的空气分配套,每个所述空气分配套包括支撑架21和套芯22,在所述支撑架21上连接有外壳27,在所述套芯22与支撑架21之间沿圆周方向绕设连接有六个扇片23,每个所述扇片23均为圆弧状结构,相邻两个所述扇片23与外壳27 内壁的对应位置合围形成一个空腔结构,在所述外壳27的内侧壁上对应每个空腔的位置处均设有一个连接孔24,在所述外壳27的外侧壁上对应连接孔24的位置处沿扇片23的外切线方向均连通设有一个曲面喷气管25。
30.所述套芯22为空心结构,在该套芯22的底部设有上大下小的锥形块221,所述锥形块221大径端的直径与套芯22的直径相同。
31.所述曲面喷气管25螺接在外壳27的外侧壁上,在所述曲面喷气管25上设有台阶孔,在所述外壳27与曲面喷气管25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26,螺栓从台阶孔插入,并由外到内依次穿设过外壳27、密封圈26和曲面喷气管25的对应位置,螺栓的螺帽端面与台阶孔的台阶面抵接紧固,以固定外壳27和曲面喷气管25。
32.在所述炉床1上设有斜向间隔设置的定排3和动排4,所述动排包括至少两个并排设置的动排块41,在相邻两个该动排块41之间设有卡扣5,在每个所述动排块41上均设有第一卡槽411和第二卡槽412,至少两个所述动排块41上的第一卡槽411和第二卡槽412之间相互交错设置;两个所述卡槽形成外窄内宽的“八”字形结构,相邻两个所述动排块41之间的第一卡槽411和第二卡槽412之间形成外宽内窄的锥形结构。
33.所述卡扣5包括一体结构的平直段和弯折段,在该卡扣5内设有在平直段的侧壁上设有开口的主气道6,在所述弯折段的内侧设有第一插块61和第二插块62,所述卡扣5设置在相邻两个动排块41之间,即第一插块61与一个动排块41的第一卡槽411插接,同时,第二插块62与相邻动排块41的第二卡槽412插接,所述第一插块61 和第二插块62的宽度与对应的卡槽宽度相适配,卡扣5从上往下搭接在相邻两个动排块41之间的上端位置处;在所述弯折段的外侧壁上设有斜面段63和竖直段64,所述斜面段63为下宽上窄的梯形结构,所述竖直段64的下端面与定排3的上端面贴合。
34.在该弯折段的内壁上设有第一支气道51,在所述平直段的内壁上设有第二支气道52,两个所述支气道内均螺接有至少一个凸台53,在两个所述支气道的道壁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主气道6连通。
35.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36.如图1到图3所示,炉膛中的动排4和定排3为斜向设置,便于出灰,其中,定排3和动排4之间是间隔设置,定排3固定不动,通过传动装置使动排4在斜向方向上往复移动,以使原料充分燃烧并把已燃烧的灰渣依次翻堆出炉膛;在此过程中,设置的每个空气分配套内由扇片23与外壳27内壁的对应位置合围形成六个空腔结构,形成六个空气流通支路,每个空气流通支路由连接孔24与对应位置的曲面喷气管25连通,在曲面喷气管25的曲面管道引导下,在灰斗11内形成螺旋式空气流并向上流通,由于风路被一分为多,多个螺旋气流向上汇聚形成较强的穿透风压,增强了供风的穿透力,更有利于进风吹开在相邻两个动排块41之间间隙堆积的炉灰,从而快速输送到炉床1上方的燃烧室内,保证了进风量以及垃圾的充
分燃烧;同时,所形成的部分旋风在灰斗11内壁上反射形成竖直向下吹动的风力,更有利于将灰斗11内壁的余灰推向灰斗11下端的积灰筒(未标示),便于炉灰的收集排放。
37.另外,如图4到图11所示,动排4由至少两个动排块41拼接组成,每个动排块41上设置“八”字形的第一卡槽411和第二卡槽 412,相邻两个动排块41上的四个卡槽相互交错设置,在两个动排块41之间设置一个卡扣5,首先在动排4的移动方向上阻止原料以及燃烧废料进入动排块41之间的间隙,其次,由于动排4是斜向设置,动排块41的往复移动有助于推动燃烧过程中进入的原料以及堆积在定排3上的燃烧残留物,且卡扣5上设有斜面段63,更有助于翻动定排3上残留物堆积位置的底部,使其能充分燃烧,如定排3 上已有较多的堆积物,当冒出动排块41的上端端面时,堆积物沿卡扣5上的斜面段63移动,并沿定排3和动排4的斜向设置方向,移动到下处端排出。
38.整个使用过程中,卡扣5只是由第一插块61和第二插块62插入对应的第一卡槽411和第二卡槽412中,利用同一个动排块41上两个卡槽的“八”字形结构,即两个卡槽为斜向槽,这样,在相邻两个动排块41之间,邻近的第一卡槽411和第二卡槽412之间就形成外宽内窄的锥形结构,动排4开始移动时,动排块41推动卡扣5一起移动,在动排块41回移时,对应端的卡槽内壁与插块的外侧壁相互贴合抵接,带动卡扣5一起移动,不需要其他的连接固定形式,需要拆除时,直接从上端取出卡扣5即可,简化了结构,便于拆装。
39.卡扣5的插入减小了动排块41之间的间隙在温差较大条件下的变形量,也降低了金属残片落入间隙的几率,更有利于从该间隙位置充入空气以利于原料充分燃烧,结构简单实用,拆装便捷。
40.在排气管2进入的空气不仅能吹开动排块41之间间隙的堆积物而进入燃烧室,还在卡扣5上设置第一支气道51和第二支气道52 有助于空气快速经主气道6进入燃烧室,以便废渣充分燃烧,同时,在支气道上还螺接设有凸台53,利于在运动过程中阻止垃圾的侵入,这样,大大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燃烧室的进风量,确保垃圾的充分燃烧。
41.动排块41以及凸台53的数量依据炉膛的大小而选定,应根据需要进行设定和设计,本实施例中未对数量设置进行赘述。
42.需要说明的是,在进气管2上设有阀门(未标示),以便根据使用要求控制进风量;在灰斗11的侧壁上还设有检修孔(未标示),以便检修空气分配套。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