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紧急停止装置的调整夹具、紧急停止装置以及电梯的调整方法与流程

2022-06-01 05:59:4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紧急停止装置的调整夹具、紧急停止装置以及电梯的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2.一般来说,在电梯中设置有紧急停止装置、门装置等各种装置。这些装置进行相对于导轨的设置位置的调整。作为调整装置的设置位置的技术,例如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
3.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技术,其具备:轨道夹具,其具有与导轨相同的板厚;托架,其设置于轨道夹具的一端,安装有用于定心调整的光学单元;以及定心夹具。定心夹具包括销,其在使紧急停止装置与托架抵接时,通过插入设置在紧急停止装置侧的精度孔中,从而进行轨道夹具与紧急停止装置的定位。并且,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在制造现场,能够实施使用光学单元来使轨道接触部与轨道夹具之间的间隙变得均匀的定心调整。
4.现有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9713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7.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8.另外,紧急停止装置的位置调整不仅需要制动件夹持导轨的方向(夹持方向)的间隔的位置调整,还需要与夹持方向正交且与上下方向也正交的方向(以下,称为“对置方向”)的位置调整。若该对置方向的间隔过宽,则在乘用轿厢振动时,紧急停止装置有可能脱离导轨,若对置方向的间隔过窄,则在乘用轿厢振动时,紧急停止装置可能会干涉导轨。
9.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进行了紧急停止装置中的制动件夹持导轨的方向的位置调整,但未进行对置方向的位置调整。并且,对置方向的位置调整由作业者进行,调整作业花费时间。
10.考虑到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对装置中的导轨进行对置方向的位置调整的紧急停止装置的调整夹具、紧急停止装置以及电梯的调整方法。
11.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12.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紧急停止装置的调整夹具是对电梯的乘用轿厢进行制动的紧急停止装置的调整夹具。调整夹具具备:主面部,其设有顶起螺栓螺纹结合的螺纹结合部;以及卡合部,其设于主面部,与紧急停止装置的箱体卡合。主面部及螺纹结合部在与紧急停止装置的制动件夹持导轨的方向正交且与上下方向也正交的对置方向上与导轨相对。并且,与螺纹结合部螺纹结合的顶起螺栓与导轨抵接。
13.另外,紧急停止装置具备:箱体,其固定于电梯的乘用轿厢;制动件,其设于箱体,对将乘用轿厢支撑为能够移动的导轨进行夹持;以及螺纹结合部。螺纹结合部设置在与箱
体中的制动件夹持导轨的方向正交且与上下方向也正交的对置方向的一面,与导轨抵接的顶起螺栓螺纹结合。
14.另外,电梯的调整方法包括以下(1)至(5)所示的步骤。
15.(1)将装置临时固定于能够移动地支撑于导轨的乘用轿厢的步骤。
16.(2)相对于装置安装调整夹具的步骤。
17.(3)使顶起螺栓与设于调整夹具的螺纹结合部螺纹结合,并使顶起螺栓与导轨抵接的步骤。
18.(4)紧固顶起螺栓,使装置沿装置相对于导轨接近及远离的方向即对置方向移动的步骤。
19.(5)若装置中的对置方向的位置调整完成,则将装置正式固定于乘用轿厢的工步骤。
20.发明效果
21.根据上述结构的电梯及电梯的调整方法,能够容易地对装置中的导轨进行对置方向的位置调整。
附图说明
22.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例的电梯的结构例的概略结构图。
23.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例的电梯中的紧急停止装置的立体图。
24.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例的电梯中的紧急停止装置的立体图。
25.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例的调整夹具的立体图。
26.图5是示出将实施方式例的调整夹具安装于紧急停止装置的状态的主视图。
27.图6是示出将实施方式例的调整夹具安装于紧急停止装置的状态的主视图。
28.图7是示出使用了实施方式例的调整夹具的紧急停止装置的调整方法的剖视图。
29.图8是示出使用了实施方式例的调整夹具的紧急停止装置的调整方法的剖视图。
30.图中:
31.1—电梯,2—轿厢室,3—门,4—上框,5—下框,6—纵框,7—防振部件,10—乘用轿厢,11—带轮,12—导轨,12a—滑动部,12b—凸缘部,13—主吊索,14—滑块,20—紧急停止装置,21—箱体,22—制动件,23—引导部件,24—提起部,26—开口部,26a—边缘部,30—调整夹具,31—主面部,32—卡合部,33—螺纹结合部,40—顶起螺栓,r—对置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参照图1至图8对紧急停止装置的调整夹具、紧急停止装置以及电梯的调整方法的实施方式例进行说明。此外,在各图中,对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符号。
33.1.实施方式例
34.1-1.电梯的结构例
35.首先,参照图1,对使用了实施方式例(以下,称为“本例”)的调整夹具的电梯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电梯的概略结构图。
36.图1所示的电梯1具有在设置于建筑结构物的升降通道内升降的乘用轿厢10、将乘用轿厢10支撑为能够移动的导轨12、以及主吊索13等。乘用轿厢10具有中空的轿厢室2、设
置于轿厢室2的门3、上框4、下框5、纵框6、以及防振部件7。上框4配置在轿厢室2的上部,下框5配置在轿厢室2的下部。并且,轿厢室2经由防振部件7支撑于下框5。纵框6连接上框4和下框5。
37.在下框5的下部设置有带轮11。在带轮11上卷绕有主吊索13。另外,主吊索13卷绕在未图示的卷扬机上。卷扬机进行驱动,由此,乘用轿厢10在升降通道内升降移动。
38.在与乘用轿厢10中的升降移动的上下方向正交且与门3的开闭方向平行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滑块14和紧急停止装置20。滑块14在竖立设置于升降通道内的导轨12上滑动,引导乘用轿厢10的移动。另外,导轨12具有供滑块14滑动的滑动部12a和凸缘部12b(参照图3和图8)。
39.紧急停止装置20设置在乘用轿厢10的下部,使乘用轿厢10的升降移动紧急停止。紧急停止装置20与导轨12对置配置。
40.1-2.紧急停止装置
41.接着,参照图2和图3,对紧急停止装置20的结构进行说明。
42.图2和图3是示出紧急停止装置20的立体图。
43.如图2和图3所示,紧急停止装置20具有箱体21、两个制动件22、22、引导制动件22、22的引导部件23、23以及提起部24。另外,紧急停止装置20具有对制动件22、22施力的未图示的施力部件。制动件22、引导部件23和施力部件收纳在箱体21内。
44.两个制动件22、22隔开预定的间隔地配置在导轨12的滑动部12a的两侧。以下,将两个制动件22、22与滑动部12a的两侧对置的方向称为夹持方向。另外,在箱体21上形成有开口部26。开口部26是用于观察两个制动件22、22与导轨12的间隔的观察窗。该开口部26形成于箱体21中的与导轨12对置的一面。即,开口部26形成于与上下方向正交且与夹持方向也正交的对置方向r的一面。该对置方向r与乘用轿厢10的门3的开闭方向即宽度方向平行。
45.在本例的紧急停止装置20中,开口部26的夹持方向的长度设定为比上下方向的长度长。此外,开口部26的大小并不限定于上述的例子。
46.在两个制动件22、22的上部连接有提起部24。提起部24从箱体21的上部朝向上下方向的上方突出。在紧急时,若提起部24向上下方向的上方被提起,则与提起部24连接的两个制动件22、22也被向上方提起。另外,两个制动件22、22由引导部件23、23引导而相互沿着夹持方向接近。并且,两个制动件22、22夹持导轨12的滑动部12a。其结果,乘用轿厢10的升降移动受到制动。
47.为了防止在乘用轿厢10振动时,箱体21干涉导轨12或者制动件22从导轨12脱离,紧急停止装置20需要对置方向r的位置调整。
48.2.调整夹具
49.接着,参照图4至图8,对进行紧急停止装置20中的对置方向r的位置调整的调整夹具30进行说明。
50.图4是示出调整夹具30的立体图。
51.如图4所示,调整夹具30是将平板状的部件弯折而形成的。调整夹具30具有:形成为大致长方形状的主面部31;设置在主面部3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的两个卡合部32、32;以及由螺母构成的螺纹结合部33。卡合部32通过将主面部31的两端部大致垂直地弯折两次而形成。因此,卡合部32与主面部31大致平行地配置。在将调整夹具30安装于紧急停止装置20
时,卡合部32与紧急停止装置20的开口部26的边缘部26a(参照图7)卡合。
52.调整夹具30中的两个卡合部32、32的长度被设定为比紧急停止装置20的开口部26中的夹持方向的开口的长度短,且比上下方向的开口的长度长。即,调整夹具30以能够插入紧急停止装置20的开口部26的大小形成。此外,调整夹具30的形状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形状,只要是能够插入紧急停止装置20的开口部26,能够通过卡合部32与紧急停止装置20的开口部26的边缘部26a卡合的形状即可。
53.螺纹结合部33固定于主面部31。此外,在主面部31中的固定有螺纹结合部33的部位上形成有贯通孔。在螺纹结合部33上螺纹结合有调整用的顶起螺栓40。此外,在本例中,对作为螺纹结合部33应用了螺母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设于主面部31的贯通孔的内壁面上形成内螺纹来作为螺纹结合部。
54.设置螺纹结合部33的数量并不限定于一个,也可以设置两个以上的螺纹结合部33。
55.接着,参照图5和图6,对将具有上述结构的调整夹具30安装于紧急停止装置20的方法进行说明。
56.图5和图6是示出调整夹具30的安装状态的主视图。
57.首先,如图5所示,将调整夹具30从紧急停止装置20的开口部26插入箱体21内。接着,如图6所示,使调整夹具30旋转大致90度,将调整夹具30的卡合部32挂在开口部26的边缘部26a(参照图7)中的与导轨12对置的一侧的一面。由此,调整夹具30安装于紧急停止装置20。此时,调整夹具30的主面部31和螺纹结合部33沿着对置方向r与导轨12的凸缘部12b对置。
58.此外,对作为用于安装调整夹具30的开口而使用了用于观察制动件22与导轨12的间隔的开口部26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在安装调整夹具30时,只要是调整夹具30的螺纹结合部33能够与导轨12的凸缘部12b对置的开口即可。
59.接着,参照图7和图8,对使用了调整夹具30的紧急停止装置20的调整方法进行说明。
60.图7和图8是示出紧急停止装置20的调整方法的剖视图。
61.在此,紧急停止装置20临时固定在乘用轿厢10上,在沿着对置方向r接近导轨12的方向上承受负载。如图7和图8所示,在将调整夹具30安装于紧急停止装置20之后,作业者使顶起螺栓40与调整夹具30的螺纹结合部33螺纹结合。
62.接着,拧紧顶起螺栓40,使顶起螺栓40的前端部40a与导轨12的凸缘部12b抵接。此外,若考虑到位置调整时的紧急停止装置20的倾斜,则顶起螺栓40的前端部40a与导轨12抵接的位置优选为导轨12中的夹持方向的中心侧、即滑动部12a的附近。
63.并且,通过紧固顶起螺栓40,紧急停止装置20被调整夹具30的卡合部32在沿着对置方向r向远离导轨12的方向上按压,紧急停止装置20沿着对置方向r移动。另外,紧急停止装置20在接近导轨12的方向上承受负载。因此,当松开顶起螺栓40时,紧急停止装置20在沿着对置方向r接近导轨12的方向上移动。由此,紧急停止装置20能够相对于导轨12进行对置方向r的位置调整。
64.接着,若紧急停止装置20的对置方向r的位置调整完成,则将紧急停止装置20正式固定于乘用轿厢10。通过这些步骤,紧急停止装置20中的相对于导轨12的对置方向r的位置
调整完成。这样,根据本例的调整方法,仅通过调整顶起螺栓40的紧固量,就能够容易地进行紧急停止装置20的对置方向r的位置调整,能够实现紧急停止装置20的位置调整所花费的作业时间的缩短。
65.当紧急停止装置20的位置调整完成,将紧急停止装置20正式固定于乘用轿厢10时,将顶起螺栓40从调整夹具30拆下。并且,使调整夹具30旋转大致90度,解除卡合部32中的与开口部26的边缘部26a的卡合。并且,将调整夹具30从紧急停止装置20拆下。这样,将调整夹具30构成为相对于紧急停止装置20能够拆装,由此,能够将调整夹具30用于其他的紧急停止装置、设置于电梯的装置的对置方向r的位置调整。
66.此外,在本例中,对将调整夹具30构成为相对于紧急停止装置20能够拆装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调整夹具30固定于紧急停止装置20。或者,也可以在紧急停止装置20的箱体21中的与导轨12的凸缘部12b对置的位置上设置与顶起螺栓40螺纹结合的螺纹结合部。
67.此外,并不限定于上述说明而且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实施各种变形。
68.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例中,对作为成为调整对象的装置而应用了紧急停止装置20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应用设置于乘用轿厢10的门单元、滑块等其他各种设置于电梯1的装置,应用于这些装置中的导轨12的对置方向r的位置调整。
69.此外,在本说明书中,使用了“平行”、“正交”等词语,但这些不仅仅是指严格的“平行”和“正交”,也可以是包含“平行”和“正交”,并且能够发挥其功能的范围的“大致平行”、“大致正交”的状态。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