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高低打手开棉机的制作方法

2022-05-31 23:11:1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开棉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低打手开棉机。


背景技术:

2.自由式开棉机是纺纱工程中原料清理工序的第一道工艺设备,纺纱清理工艺遵循“渐进开松”及“大杂早落”、“早落少碎”的原则,自由式开棉机开松与排除(杂质、棉结、黄斑、纤维籽屑等)的优劣,对原料的处理质量影响非常大,而且还影响到后道工艺设备作用的发挥。
3.近年来机采棉及非棉纤维等纺纱原料的广泛应用,使传统的开棉机在纺纱原料普适性方面表现出明显不足,尤其是在处理高含杂机采棉方面更是达不到理想的预开松与“早落少碎”的工艺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低打手开棉机,包括装置壳体、设置于装置壳体内第一打手室、第二打手室以及设置于第一打手室、第二打手室内的第一打手、第二打手,所述第一打手室、第二打手室高低错落设置,并通过间道连通,所述间道一侧设有间道切换装置;第一打手室外沿第一打手转动方向依次连通有喂料仓、第一落杂区、间道、第一出料通道,所述第二打手室外沿第二打手转动方向依次连通有间道、第二落杂区、补风通道、第二出料通道,所述第一打手室与第一落杂区的连接处设有第一打手除尘刀组,所述第二打手室与第二落杂区的连接处设有第二打手除尘刀组。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打手除尘刀组、第二打手除尘刀组沿与第一打手、第二打手同心的2/3圈圆弧方向设置。
6.进一步地,所述间道切换装置包括封闭间道的切换板以及设置于切换板一端的铰接件。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打手、第二打手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打手包括第一滚筒、周向设置于第一滚筒外侧的第一角钉组,所述第二打手包括第二滚筒、周向设置于第二滚筒外侧的第二角钉组,所述第一滚筒的直径大于第二滚筒的直径。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打手的直径为600-700mm,所述第一打手的总数量为300只。
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打手的直径为400-500mm,所述第二打手的总数量为600只。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打手除尘刀组中设置25-30把除尘刀。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打手除尘刀组中设置10-15把除尘刀。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打手室与第一出料通道的交界处设有第一剥棉刀,所述第二打手室与第二出料通道的交界处设有第二剥棉刀。
13.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高低打手开棉机通过设计两只打手,两个出料口,可以分开只使用第一打手系统,也可以联合使用两套打手系统,中间通过间道切换装置改变原料流方向,这种设计极大的提高了开棉机的原料普适性,能满足不同
原料的开松度要求,尤其是对处理高含杂机采棉极为有利。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的是,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5.图1是本发明一种高低打手开棉机的结构示意图。
16.如图所示:1、装置壳体,2、第一打手室,3、第二打手室,4、第一打手,4.1、第一滚筒,4.2、第一角钉组,5、第二打手,5.1、第二滚筒,5.2、第二角钉组,6、间道,7、间道切换装置,7.1、切换板,7.2、铰接件,8、喂料仓,9、第一落杂区,10、第一出料通道,11、第二落杂区,12、补风通道,13、第二出料通道,14、第一打手除尘刀组,15、第二打手除尘刀组,16、第一出料口,17、第二出料口,18、第一剥棉刀,19、第二剥棉刀。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18.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9.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20.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1.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22.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代表至少2个。
23.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
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4.实施例
25.一种高低打手开棉机,包括装置壳体1、设置于装置壳体1内第一打手室2、第二打手室3以及设置于第一打手室2、第二打手室3内的第一打手4、第二打手5,所述第一打手室2、第二打手室3高低错落设置,并通过间道6连通,所述间道6一侧设有间道切换装置7;第一打手室2外沿第一打手转动方向依次连通有喂料仓8、第一落杂区9、间道6、第一出料通道10,所述第二打手室2外沿第二打手5转动方向依次连通有间道6、第二落杂区11、补风通道12、第二出料通道13,所述第一打手室2与第一落杂区9的连接处设有第一打手除尘刀组14,所述第二打手室3与第二落杂区11的连接处设有第二打手除尘刀组15。
26.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第一打手除尘刀组14、第二打手除尘刀15组沿与第一打手、第二打手同心的2/3圈圆弧方向设置。
27.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间道切换装置7包括封闭间道6的切换板7.1以及设置于切换板7.1一端的铰接件7.2。
28.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第一打手4、第二打手5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打手4包括第一滚筒4.1、周向设置于第一滚筒4.1外侧的第一角钉组4.2,所述第二打手5包括第二滚筒5.1、周向设置于第二滚筒5.1外侧的第二角钉组5.2,所述第一滚筒4.1的直径大于第二滚筒5.1的直径。
29.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第一打手4.1的直径为600-700mm,所述第一打手4的总数量为300只。
30.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第二打手5.1的直径为400-500mm,所述第二打手5的总数量为600只。
31.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第一打手除尘刀组14中设置25-30把除尘刀。
32.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第二打手除尘刀组15中设置10-15把除尘刀。
33.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第一打手室2与第一出料通道10的交界处设有第一剥棉刀18,所述第二打手室3与第二出料通道13的交界处设有第二剥棉,19。
34.本发明在实施时,两套可以独立生产的打手遵循“渐进开松”的工艺原则,第一打手采取较大的直径,其打手顶端到滚筒中心的直径约在600-700mm,而打手布置密度较低,约300只,并配置25-30把除尘刀,调更长的排除区,更强的一次性开松;原料沿打手滚筒切向进入,绕转约2/3圈后,快速出打手室,经过第一出棉口输送到下一工序设备,这样的快进快出会有更少量的纤维棉结与索丝产生;这种设计杜绝了传统的单、双轴流式开棉机,纤维沿打手滚筒轴向过度绕转而产生大量索丝的弊病。
35.第一打手后又配置了滚筒直径较小的第二打手,其打手顶端到滚筒中心的直径约在400-500mm,遵循“渐进开松”的工艺原则,打手布置密度较高,约600只,并配置10-15把除尘刀;第二打手是对第一打手的补充开松,强调更细致的开松,以期得到更小的纤维块,为后面的精清棉机清理创造更好的条件。
36.第一套打手可以单独使用,可处理开松度要求不高的纤维素纤维、各种化学纤维等,两套打手可以联合使用,以处理开松度与排除率要求较高的机采棉。
37.第一、二打手采取高低错落配置,而没有采取传统的平行配置;首先,可以更充分的利用两打手的打击圆弧,这种配置比平行配置的总打击弧长要增加约1/3;其次,高低错落配置还避免了平行配置时,纤维处于两打手中间时的干扰问题,也不用过多的考虑纤维流从第一打手到第二打手的转移不畅的问题
38.补风口补入的气流可以起到剥离打手表面纤维的作用,更利于减少打手表面纤维的多次绕转、打击。原料经过两打手充分开松后从第二出料口输送到下一工序设备;经过除尘刀挡落的杂质、棉结、短绒或化纤的并丝块、异物等非纤维物质分别落入第一落杂区、第二落杂区,被吸风吸入滤尘设备。
39.以上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