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避震装置及移动式承载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5-31 00:29:2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公开涉及避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避震装置及移动式承载设备。


背景技术:

2.在移动式承载设备行进过程中,由于路面情况复杂,移动式承载设备往往会随着路面的变化情况发生颠簸从而发生上下震动。在移动式承载设备发生震动时,不仅可能会对移动式承载设备的内部零件造成毁损,也可能会对移动式承载设备承载的物或人造成损伤。
3.基于上述原因,通常会在移动式承载设备中设置避震装置,以减轻移动式承载设备在行进过程中因路面情况变化而发生的震动。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避震装置所能取得的避震效果有限且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提高避震装置的避震效果及使用寿命,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避震装置及移动式承载设备。
5.第一方面,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避震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弹性组件和第二弹性组件;
6.所述第一弹性组件的第一端与移动式承载设备的支承架铰接,所述第一弹性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移动式承载设备的下摆臂铰接;
7.所述第二弹性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承架铰接,所述第二弹性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下摆臂铰接;
8.所述移动式承载设备的上摆臂位于所述第一弹性组件与所述第二弹性组件之间。
9.可选地,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包括第一减震弹簧和第一减震器,所述第一减震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一减震器上,所述第一减震器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承架铰接,所述第一减震器的第二端与所述下摆臂铰接;
10.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包括第二减震弹簧和第二减震器,所述第二减震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二减震器上,所述第二减震器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承架铰接,所述第二减震器的第二端与所述下摆臂铰接。
11.可选地,所述第一减震器和所述第二减震器均为阻尼减震器,所述阻尼减震器为液压式阻尼减震器、气压式阻尼减震器或电动式阻尼减震器。
12.可选地,所述避震装置还包括设在所述支承架上的第一安装结构和第二安装结构,所述上摆臂位于所述第一安装结构和所述第二安装结构之间;
13.所述第一安装结构包括第一转动连接件,所述第一弹性组件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转动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安装结构铰接;
14.所述第二安装结构包括第二转动连接件,所述第二弹性组件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转动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安装结构铰接。
15.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结构包括具有开口的第一外壳和具有开口的第一内壳,所述第一外壳的开口与所述第一内壳的开口方向相同,所述第一内壳可拆卸设在所述第一外壳的开口内,所述第一弹性组件的第一端伸入到所述第一内壳的开口内,所述第一弹性组件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转动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内壳铰接;
16.所述第二安装结构包括具有开口的第二外壳和具有开口的第二内壳,所述第二外壳的开口与所述第二内壳的开口方向相同,所述第二内壳可拆卸设在所述第二外壳的开口内,所述第二弹性组件的第一端伸入到所述第二内壳的开口内,所述第二弹性组件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转动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内壳铰接。
17.可选地,所述第一转动连接件包括第一转动连接杆,所述第二转动连接件包括第二转动连接杆;
18.所述第一内壳的内壁具有相对的两个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弹性组件的第一端具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转动连接杆贯穿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一安装孔;
19.所述第二内壳的内壁具有相对的两个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弹性组件的第一端具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转动连接杆贯穿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
20.可选地,所述第一内壳的部分部位伸出所述第一外壳的开口,所述第一弹性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内壳伸出所述第一外壳的部位铰接;
21.所述第二内壳的部分部位伸出所述第二外壳的开口,所述第二弹性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内壳伸出所述第二外壳的部位铰接。
22.可选地,所述下摆臂具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23.所述第一弹性组件的第二端通过第三转动连接件与所述第一通孔铰接,所述第二弹性组件的第二端通过第四转动连接件与所述第二通孔铰接。
24.可选地,所述第三转动连接件包括第三转动连接杆,所述第四转动连接件包括第四转动连接杆;
25.所述第一通孔的侧壁具有相对的两个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一弹性组件的第二端具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三转动连接杆贯穿所述第三安装孔和两个所述第三连接孔;
26.所述第二通孔的侧壁具有相对的两个第四连接孔,所述第二弹性组件的第二端具有第四安装孔,所述第四转动连接杆贯穿所述第四安装孔和两个所述第四连接孔;
27.所述下摆臂还具有位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的辅助槽;
28.两个所述第三连接孔中靠近所述辅助槽的一个第三连接孔连通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辅助槽;
29.两个所述第四连接孔中靠近所述辅助槽的一个第四连接孔连通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辅助槽。
30.第二方面,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式承载设备,所述移动式承载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避震装置。
31.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可以包括:
32.通过设置两个弹性组件,可以通过两个弹性组件分担移动式承载设备的支承架对弹性组件施加的压力或移动式承载设备的下摆臂对弹性组件施加的压力。由于是通过两个弹性组件分担压力,从而可以提高各弹性组件的使用寿命,且也可以获得更好的减震效果。
附图说明
3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公开相关的部分。
34.图1示出了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避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5.图2示出了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避震装置的第一弹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6.图3示出了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避震装置的第二弹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7.图4示出了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8.图5示出了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避震装置的第一弹性组件和第二弹性组件与支承架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39.图6示出了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避震装置的下摆臂的结构示意图;
40.图7示出了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避震装置的第一弹性组件和第二弹性组件与下摆臂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41.图8示出了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上摆臂、下摆臂和车轮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42.图9示出了一种设置有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避震装置的移动式承载设备结构示意图。
43.附图标记:100-第一弹性组件,200-第二弹性组件,300-支承架,400-下摆臂,500-上摆臂,600-车轮架,101-第一减震弹簧,102-第一减震器,1021-第一安装孔,1022-第三安装孔,201-第二减震弹簧,202-第二减震器,2021-第二安装孔,2022-第四安装孔,301-第一外壳,302-第二外壳,303-第一内壳,304-第二内壳,3031-第一连接孔,3041-第二连接孔,401-第一通孔,4011-第三连接孔,402-第二通孔,4021-第四连接孔,403-辅助槽。
具体实施方式
44.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45.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式承载设备,该移动式承载设备包括支承架车轮、以及设在支承架上的转向机构,该转向机构可以用于移动式承载设备转向。转向机构可以包括上摆臂、下摆臂和车轮架。其中,上摆臂的第一端可以与支承架固定连接,上摆臂的第二端可以通过球头组件与车轮架连接,下摆臂的第一端可以与支承架固定连接,下摆臂的第二端可以通过球头组件与车轮架连接,且车轮架可以与移动式承载设备的车轮转动连接,从而可以在移动式承载设备转向时通过上摆臂、下摆臂和车轮共同作用完成转向动作。示例性的,移动式承载设备既可以是用于载物的载物车(例如无驾驶舱和乘客舱的可自动行驶的小车),或者也可以是可用于载人的车辆(例如有乘客舱和/或驾驶舱的车辆),移动式承载设备的支承架可以是载物车的车架或车辆的车架。
46.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转向机构内具有避震装置,可以在移动式承载设备行进过程中或移动式承载设备转向过程中避免移动式承载设备发生大幅度震动,可以避免移动式承载设备内部零件受损,且可以避免对移动式承载设备承载的物或人造成损伤。
47.本公开第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避震装置,图1示出了该避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避震装置包括:第一弹性组件100和第二弹性组件200。
48.第一弹性组件100的第一端与移动式承载设备的支承架300铰接,第一弹性组件100的第二端与移动式承载设备的下摆臂400铰接;第二弹性组件200的第一端与支承架300铰接,第二弹性组件200的第二端与下摆臂400铰接;移动式承载设备的上摆臂500位于第一弹性组件100与第二弹性组件200之间。
49.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两个弹性组件,可以通过两个弹性组件分担支承架对弹性组件施加的压力或下摆臂对弹性组件施加的压力。由于是通过两个弹性组件分担压力,从而可以提高各弹性组件的使用寿命,且也可以获得更好的减震效果。通过将第一弹性组件100的第一端设置为与支承架300铰接,将第一弹性组件100的第二端设置为与下摆臂400铰接,同时将第二弹性组件200的第一端设置为与支承架300铰接,将第二弹性组件200的第二端设置为与下摆臂400铰接,而不是将弹性组件的两端设置为与支承架300或下摆臂400固定连接,可以在移动式承载设备发生转动、震动等运动时,使得第一弹性组件100和第二弹性组件200发生相应的位移,避免由于固定连接而对第一弹性组件100和第二弹性组件200造成损毁。
50.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第一弹性组件100可以包括第一减震弹簧101和第一减震器102,第一减震弹簧101可以套设在第一减震器102上,第一减震器102的第一端可以与支承架300铰接,第一减震器102的第二端可以与下摆臂400铰接,从而可以使第一弹性组件100的第一端与支承架300铰接,使第一弹性组件100的第二端与下摆臂400铰接;如图3所示,第二弹性组件200可以包括第二减震弹簧201和第二减震器202,第二减震弹簧201可以套设在第二减震器202上,第二减震器202的第一端可以与支承架300铰接,第二减震器202的第二端可以与下摆臂400铰接,从而可以使第二弹性组件200的第一端与支承架300铰接,使第二弹性组件200的第二端与下摆臂400铰接。
51.示例性的,第一减震器102沿重力方向位于上部的一端可以与支承架300铰接,第一减震器102沿重力方向位于下部的一端可以与下摆臂400铰接;第二减震器202沿重力方向位于上部的一端可以与支承架300铰接,第二减震器202沿重力方向位于下部的一端可以与下摆臂400铰接。
52.示例性的,第一减震器102可以是阻尼减震器,从而当第一弹性组件100受到上方支承架300施加的压力或者受到下方下摆臂400施加的压力时,可以基于阻尼作用使得第一减震弹簧101的压缩和伸展变得缓慢,从而可以在移动式承载设备行进过程中避免由于路况复杂导致移动式承载设备发生大幅度震动而对移动式承载设备内部零件造成损毁,同时也可以避免对移动式承载设备承载的物或人造成损伤。同理,第二减震器202也可以是阻尼减震器,从而可以基于阻尼作用使得第二减震弹簧201的压缩和伸展变得缓慢。示例性的,第一弹性组件100和第二弹性组件200的高度、直径、材质等规格参数均可以相同,即第一减震弹簧101和第二减震弹簧201的规格参数均可以相同,且第一减震器102和第二减震器202
的规格参数均可以相同,从而使得两个弹性组件可以均匀分担支承架300或下摆臂400施加的压力。
53.示例性的,本公开任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阻尼减震器可以是液压式阻尼减震器、气压式阻尼减震器或电动式阻尼减震器。
54.示例性的,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避震装置可以包括设在支承架300上的第一安装结构和第二安装结构,且上摆臂500可以位于第一安装结构和第二安装结构之间。其中,第一安装结构被配置为安装第一弹性组件,第二安装结构被配置为安装第二弹性组件。
55.示例性的,第一安装结构可以包括第一转动连接件,第一弹性组件100的第一端可以通过第一转动连接件与第一安装结构铰接,从而使得第一弹性组件100的第一端与支承架300铰接;第二安装结构可以包括第二转动连接件,第二弹性组件200的第一端可以通过第二转动连接件与第二安装结构铰接,从而使得第二弹性组件200的第一端与支承架300铰接。
56.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第一安装结构可以包括具有开口的第一外壳301和具有开口的第一内壳303,第一外壳301和第一内壳303的开口方向可以相同,第一内壳303可以是可拆卸地设在第一外壳301的开口内,即第一内壳303与第一外壳301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且第一内壳303可以设置在第一外壳301的开口内,第一弹性组件100的第一端可以伸入到第一内壳303的开口内,第一弹性组件100的第一端可以通过第一转动连接件与第一内壳303铰接,从而使得第一弹性组件100的第一端与第一安装结构铰接,进一步使得第一弹性组件100的第一端与支承架300铰接;第二安装结构可以包括具有开口的第二外壳302和具有开口的第二内壳304,第二外壳302和第二内壳304的开口方向可以相同,第二内壳304可以是可拆卸设在第二外壳302的开口内,即第二内壳304与第二外壳302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且第二内壳304可以设置在第二外壳302的开口内,第二弹性组件200的第一端可以伸入到第二内壳304的开口内,第二弹性组件200的第一端可以通过第二转动连接件与第二内壳304铰接,从而使得第二弹性组件200的第一端与第二安装结构铰接,进一步使得第二弹性组件200的第一端与支承架300铰接。
57.示例性的,第一安装结构和第二安装结构可以平行且固定设置在支承架300的同一根支架上,以便将两个弹性组件平行设置。
58.示例性的,第一外壳301和第一内壳303均可以具有开口,第一内壳303可以设置在第一外壳301的开口内,且第一内壳303可以与第一外壳301可拆卸的连接。例如,可以使用螺钉与螺母配合的方式连接第一外壳301和第一内壳303,或者可以使用卡扣的方式连接第一外壳301和第一内壳303。示例性的,第一外壳301和第一内壳303之间可以设置有弹性垫片。通过在第一外壳301和第一内壳303之间设置弹性垫片,可以避免第一外壳301和第一内壳303发生磨损。其中,弹性垫片可以是橡胶垫片、乳胶垫片或其他高分子材料垫片。示例性的,第一弹性组件100的第一端可以伸入到第一内壳303的开口内,并通过第一转动连接件与第一内壳303铰接。
59.示例性的,第二外壳302和第二内壳304均可以具有开口,第二内壳304可以设置在第二外壳302的开口内,且第二内壳304可以与第二外壳302可拆卸的连接。例如,可以使用螺钉与螺母配合的方式连接第二外壳302和第二内壳304,或者可以使用卡扣的方式连接第二外壳302和第二内壳304。示例性的,第二外壳302和第二内壳304之间可以设置有弹性垫
片。通过在第二外壳302和第二内壳304之间设置弹性垫片,可以避免第二外壳302和第二内壳304发生磨损。其中,弹性垫片可以是橡胶垫片、乳胶垫片或其他高分子材料垫片。示例性的,第二弹性组件200的第一端可以伸入到第二内壳304的开口内,并通过第二转动连接件与第二内壳304铰接。
60.示例性的,第一转动连接件可以包括第一转动连接杆,第二转动连接件可以包括第二转动连接杆。
61.示例性的,如图2、图4和图5所示,第一内壳303的内壁可以具有相对的两个第一连接孔3031,第一弹性组件100的第一端可以具有第一安装孔1021,第一转动连接杆可以贯穿两个第一连接孔3031和第一安装孔1021,从而将第一弹性组件100的第一端与第一内壳303铰接,进一步地,使第一弹性组件100的第一端与支承架300铰接;如图3、图4和图5所示,第二内壳304的内壁可以具有相对的两个第二连接孔3041,第二弹性组件200的第一端可以具有第二安装孔2021,第二转动连接杆可以贯穿两个第二连接孔3041和第二安装孔2021,从而将第二弹性组件200的第一端与第二内壳304铰接,进一步地,使第二弹性组件200的第一端与支承架300铰接。
62.示例性的,可以在第一转动连接杆与第一安装孔1021连接的部位的两侧均使用紧固件,在第一转动连接杆与各第一连接孔3031连接的部位的两侧均使用紧固件,从而可以通过紧固件与第一转动连接杆配合使得第一转动连接杆与第一弹性组件100、第一内壳303的连接更加紧固。其中,紧固件可以是螺母、垫圈等配件。示例性的,第一转动连接杆与第一安装孔1021连接的部位的两侧均可以使用橡胶圈作为紧固件,且任一侧的橡胶圈的两侧可以分别与第一内壳303和第一弹性组件100接触;第一转动连接杆穿过各第一连接孔3031后可以与螺母连接,且螺母与第一内壳303中间可以设置有橡胶圈。通过采用橡胶圈作为紧固件或中间件,可以增加连接部位的弹性,可以避免各配件发生磨损。第二内壳304与第二弹性组件200的连接方式和第一内壳303与第一弹性组件100的连接方式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63.示例性的,第一减震器102的第一端可以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021,第二减震器202的第一端可以设置有第二安装孔2021,即可以使第一减震器102的第一端与支承架300铰接,使第二减震器202的第一端与支承架300铰接,从而使得第一弹性组件100的第一端与支承架300铰接,使第二弹性组件200的第一端与支承架300铰接。
64.示例性的,第一内壳303的部分部位可以伸出第一外壳301的开口,第一弹性组件100的第一端可以与第一内壳303伸出第一外壳301的部位铰接;第二内壳304的部分部位可以伸出第二外壳302的开口,第二弹性组件200的第一端可以与第二内壳304伸出第二外壳302的部位铰接。
65.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孔3031可以分别设置在第一内壳303伸出第一外壳301的开口的部分部位,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连接孔3041可以分别设置在第二内壳304伸出第二外壳302的开口的部分部位。通过将连接孔设置在内壳伸出外壳的部位,可以防止转动连接杆与外壳发生碰撞或磨损。
66.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内壳303和第二内壳304,并在第一内壳303和第二内壳304上设置连接孔以连接弹性组件和支承架300,而不是直接在第一外壳301和第二外壳302上开设连接孔,可以更方便弹性组件的安装,即更方便弹性组件与支承架300的连接。示例性的,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先将弹性组件与内壳连接,然后再将已连接弹性
组件的内壳与外壳连接。
67.示例性的,第一弹性组件100可以绕第一转动连接杆转动,第二弹性组件200可以绕第二转动连接杆转动,从而可以使得第一弹性组件100与支承架300为铰接的连接方式,可以使得第二弹性组件200与支承架300为铰接的连接方式。
68.示例性的,如图6所示,下摆臂400可以具有第一通孔401和第二通孔402。
69.示例性的,第一弹性组件100的第二端可以通过第三转动连接件与第一通孔401铰接,从而使得第一弹性组件100的第二端与下摆臂400铰接,第二弹性组件200的第二端可以通过第四转动连接件与第二通孔402铰接,从而使得第二弹性组件200的第二端与下摆臂400铰接。
70.示例性的,第三转动连接件可以包括第三转动连接杆,第四转动连接件可以包括第四转动连接杆。
71.示例性的,如图2、图6和图7所示,第一通孔401的侧壁可以具有相对的两个第三连接孔4011,第一弹性组件100的第二端可以具有第三安装孔1022,第三转动连接杆可以贯穿第三安装孔1022和两个第三连接孔4011,从而将第一弹性组件100的第二端与下摆臂400铰接;如图3、图6和图7所示,第二通孔402的侧壁可以具有相对的两个第四连接孔4021,第二弹性组件200的第二端可以具有第四安装孔2022,第四转动连接杆可以贯穿第四安装孔2022和两个第四连接孔4021,从而将第二弹性组件200的第二端与下摆臂400铰接。
72.示例性的,如图2和图7所示,第一减震器102的第二端可以设置有第三安装孔1022,第一减震器102的第二端可以伸入至第一通孔401中,第三转动连接杆可以穿过第三安装孔1022和两个第三连接孔4011且与紧固件配合从而将第一减震器102的第二端和下摆臂400铰接,即使得第一弹性组件100的第二端与下摆臂400铰接;如图3和图7所示,第二减震器202的第二端可以设置有第四安装孔2022,第二减震器202的第二端可以伸入至第二通孔402中,第四转动连接杆可以穿过第四安装孔2022和两个第四连接孔4021且与紧固件配合从而将第二减震器202的第二端和下摆臂400铰接,即使得第二弹性组件200的第二端与下摆臂400铰接。
73.示例性的,可以在第三转动连接杆与第三安装孔1022连接的部位的两侧均使用紧固件,在第三转动连接杆与各第三连接孔4011连接的部位的两侧均使用紧固件,从而可以通过紧固件与第三转动连接杆配合使得第三转动连接杆与第一弹性组件100、下摆臂400的连接更加紧固。其中,紧固件可以是螺母、垫圈等配件。示例性的,第三转动连接杆与第三安装孔1022连接的部位的两侧均可以使用橡胶圈作为紧固件,且任一侧的橡胶圈的两侧可以分别与第一通孔401的侧壁和第一弹性组件100接触;第三转动连接杆穿过各第三安装孔1022后可以与螺母连接,且螺母与下摆臂400中间可以设置有橡胶圈。通过采用橡胶圈作为紧固件或中间件,可以增加连接部位的弹性,可以避免各配件发生磨损。第二弹性组件200与下摆臂400的连接方式和第一弹性组件100与下摆臂400的连接方式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74.示例性的,下摆臂400还可以具有位于第一通孔401和第二通孔402之间的辅助槽403,从而方便在第一通孔401上设置第三连接孔4011,在第二通孔402上设置第四连接孔4021。如图6和图7所示,两个第三连接孔4011中靠近辅助槽403的一个第三连接孔可以连通第一通孔401和辅助槽403,两个第四连接孔4021中靠近辅助槽403的一个第四连接孔可以连通第二通孔402和辅助槽403。示例性的,辅助槽403可以贯穿下摆臂400。通过在第一通孔
401和第二通孔402之间开设辅助槽403,还可以减轻下摆臂的重量,减轻移动式承载设备转向时的负担。
75.示例性的,第一弹性组件100可以绕第三转动连接杆转动,第二弹性组件200可以绕第四转动连接杆转动,从而可以使得第一弹性组件100与下摆臂400为铰接的连接方式,可以使得第二弹性组件200与下摆臂400为铰接的连接方式。
76.示例性的,与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弹性组件100和第二弹性组件200连接的下摆臂400可以通过球头组件与车轮架连接,且车轮架可以与移动式承载设备的一个车轮转动连接。当移动式承载设备包括多个车轮时,各车轮均可以通过车轮架与下摆臂400连接,且该下摆臂400可以与一组如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弹性组件100和第二弹性组件200连接,即当移动式承载设备包括多个车轮时,每个车轮均可以通过一个车轮架、一个下摆臂400与一组如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弹性组件100和第二弹性组件200连接,从而为移动式承载设备提供更好的避震效果。
77.示例性的,如图8所示,移动式承载设备的上摆臂500的第一端可以与移动式承载设备的支承架300固定连接,且上摆臂500的第二端可以通过球头组件与车轮架600连接;移动式承载设备的下摆臂400的第一端可以与移动式承载设备的支承架300固定连接,且下摆臂400的第二端可以通过球头组件与车轮架600连接。
78.本实施例提供的避震装置,通过设置两个弹性组件,可以通过两个弹性组件分担支承架对弹性组件施加的压力或下摆臂对弹性组件施加的压力。由于是通过两个弹性组件分担压力,从而可以提高各弹性组件的使用寿命,且也可以获得更好的减震效果。另外,通过将两个弹性组件设置在移动式承载设备的上摆臂的两侧,且两个弹性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支承架和下摆臂连接,可以在一较小空间内合理设置上摆臂、下摆臂和弹性组件,可以使移动式承载设备的结构设置更加紧凑,节省安装空间。
79.本公开第二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式承载设备,该移动式承载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避震装置。示例性的,当该移动式承载设备包括多个车轮时,各车轮均可以配套设置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避震装置。如图9所示,当移动式承载设备包括四个车轮时,每个车轮均可以配套安装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避震装置。示例性的,移动式承载设备既可以是用于载物的小车(例如无驾驶舱和乘客舱的可自动行驶的机器人小车),或者也可以是可用于载人的车辆(例如有乘客舱和/或驾驶舱的车辆)。
80.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以上所描述的方法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在实施本说明书实施例方案时可以把各模块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也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81.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方式”、“一些实施例/方式”、“示例”、“示例性的”、“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
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方式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82.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83.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公开,而并非是对本公开的范围进行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上述公开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变化或变型,并且这些变化或变型仍处于本公开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