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带微型内窥镜的消融电极的制作方法

2022-05-27 00:52:1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微型内窥镜的消融电极。


背景技术:

2.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简称rfa)是利用射频发生仪产生中高频率的射频电流(460khz) ,通过裸露的电极针使其周围组织产生高速离子振动和摩擦,使局部组织细胞蛋白质发生凝固变性和坏死,从而达到杀灭肿瘤组织的目的。由于肿瘤细胞对热的耐受力比正常组织细胞差, 42℃以上可有效快速地杀死局部肿瘤细胞,使之发生凝固性坏死,同时可使肿瘤组织周围的血管组织凝固,有利于防止肿瘤转移;治疗后的肿瘤坏死物质称为内源性致热源,吸收后可激发患者机体的抗肿瘤免疫能力。
3.通常热消融所产生的组织坏死灶的大小与rfa仪所采用的发射能量、暴露电极的长度、电极针的分布、预设定温度、组织阻抗和治疗持续的时间有关。
4.近年来,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简称rfa)作为一种新的有效而微创的治疗技术正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目前射频消融可应用于包括甲状腺、淋巴瘤、肝癌、肺癌、肾癌、乳腺癌及骨肿瘤等多种实体肿瘤。其中在治疗原发和继发性肝脏肿瘤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原发性和转移性肺癌的射频治疗也日益成为广大临床医生关注的重点。因其具有微创、安全、可重复性,对脏器功能损伤小和并发症少等优点,成为肝癌及肺癌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5.随着我国肿瘤发病人数正逐年上升,射频消融术中仅靠超声引导和ct定位不能完全的确保肿瘤位置的准确性及肿瘤完全消融性。因此临床应用中也出现了许多并发症,如肝脏手术中胆道损伤出现胆脂瘤、出血,肺部手术中的气胸,以及术后的肿瘤复发等。
6.综上,为了适应医院和科室发展的需要,完善肿瘤治疗手段,减少术中及术后病发症,切实有效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本发明提供一种带微型内窥镜的消融电极,该电极能在术中直观的观察消融情况,实时反馈肿瘤消融进度,通过视频功能传输至记录射频消融手术中肿瘤的变化,通过裸眼3d技术模拟肿瘤的立体形状,辅助术者更有效的判定肿瘤具体位置及体积大小。


技术实现要素:

7.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带微型内窥镜的消融电极的技术方案,该带微型内窥镜的消融电极包括手柄,手柄前端连接有杆部,杆部顶端设置有电极头,所述杆部中设有微型内窥镜,所述微型内窥镜与手柄上设置的推钮连接,所述微型内窥镜在推钮的作用下能够穿出杆部。
8.进一步地,所述手柄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推钮,壳体内设置有与电极头连接的电缆线以及与微型内窥镜连接的视频传输线。
9.进一步地,所述杆部包括不锈钢管,不锈钢管内套设有微型内窥镜的镜管,不锈钢管靠近电极头的一端设置有供微型镜管伸出的通孔。
10.进一步地,所述不锈钢管外设有绝缘涂层或套设绝缘套管。
11.具体地,所述微型内窥镜为双微型内窥镜模式,包括轴向内窥镜和径向内窥镜。
12.进一步地,所述微型内窥镜包括镜管顶部设置的镜头模组。
13.进一步地,所述镜头模组包括设置在镜头模组中间的摄像头和围绕摄像头设置的照明系统,照明系统的照明区域覆盖摄像头的视野。
14.进一步地,为配合微型内窥镜的活动,电极头在杆部内的一端设置为扁平状。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以下优点:双微型内窥镜能在术中直观的观察消融情况,实时反馈肿瘤消融进度;通过视频功能传输、记录射频消融手术中肿瘤的变化,通过裸眼3d技术模拟肿瘤的立体形状,辅助术者更有效的判定肿瘤具体位置及体积大小;确保手术更加安全便利,完善肿瘤治疗手段,减少术中及术后病发症,切实有效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发明的图1中a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4为本发明的镜头模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的使用示意图。
17.图中:1-手柄,2-杆部,3-电极头,4-微型内窥镜,11-壳体,12-推钮,21-不锈钢管,22-通孔,41-轴向内窥镜,42-径向内窥镜,43-镜头模组,44-镜管,431-摄像头,432-照明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19.如图1-3所示,一种带微型内窥镜的消融电极,包括手柄1,手柄1前端连接有杆部2,杆部2顶端设置有电极头3。杆部2中设有微型内窥镜4,微型内窥镜4与手柄1上设置的推钮12连接,微型内窥镜4在推钮12的作用下能够穿出杆部2。
20.具体的,手柄1包括壳体11,壳体11上设置有推钮12,壳体11内设置有与电极头3连接的电缆线以及与微型内窥镜4连接的视频传输线。手柄1主要起把持整体器械,为术者提供操作把手,承载内部元器件以及绝缘作用。杆部2包括不锈钢管21,不锈钢管21内套设有微型内窥镜4的镜管44,不锈钢管21靠近电极头3的一端设置有供镜管44穿出的通孔22,镜管44与手柄1上的推钮12连接,通过推钮12将微型内窥镜4从通孔22推出或收回。优选的,通孔22为腰型孔。杆部2主要起射频能量传递,支撑产品的作用。具体的,为了绝缘,可以在不锈钢管21外套设绝缘套管,也可以在不锈钢管21外设置绝缘涂层。
21.如图3可知,微型内窥镜4为双微型内窥镜模式,包括轴向内窥镜41和径向内窥镜42。在手术时,区别于现有的直视感平面图,通过轴向内窥镜41和径向内窥镜42构建具有立体感的三维图。其中,微型内窥镜4包括镜管44,镜管44顶部设置有镜头模组43,镜头模组43包括设置在中间的摄像头431和围绕摄像头431设置的照明系统432。照明系统432区域覆盖摄像头431的视野。具体的,在微型内窥镜4的镜管44内设置有能向镜头模组43的摄像头431
和照明系统432提供电能的传输线,且该传输线可将镜头模组43采集的信号输出。镜头模组43的镜头窗433的表面设有疏水涂层,该疏水涂层的设计,可以使得液体在镜头窗433的表面快速凝结后滑落,无法停留在所述镜头窗433的表面,从而保持了所述镜头窗433表面的清晰。
22.具体的,为了使微型内窥镜4可以推出杆部2,镜管44前端设置为向外弯折,电极头3设置在杆部2前端,为配合微型内窥镜4的活动,电极头3在杆部2内的一端设置为扁平状,故不影响微型内窥镜4的伸展。
23.另外,电极头3通过焊接在杆部2内侧的热电偶传导的射频流量,使裸露的电极针让其周围组织产生高速离子振动和摩擦,使局部组织细胞蛋白质发生凝固变性和坏死,从而达到杀灭肿瘤组织的目的。
24.如图5,在具体应用中,带微型内窥镜的消融电极通过超声或ct等影像技术定位和引导电极针直接插入肿瘤内,使用推钮11将轴向镜头模组41和径向镜头模组42推出,通过镜头模组43的摄像功能将射频消融过程中的图像实时显示在显示器(显示器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液晶显示器或电脑)上,同时通过轴向镜头模组41和径向镜头模组42算法构建三维模型显示于屏幕右上角,通过射频能量使病灶局部组织产生高温、干燥最终凝固和灭活软组织和肿瘤。
25.本发明的一种带微型内窥镜的消融电极,采用双微型内窥镜模式,通过裸眼3d技术测算空间数值模拟构建肿瘤的立体形状,辅助术者直观的观察肿瘤形状,减少消融电极与血管的不必要接触,实时反馈肿瘤变化,拍照或视频方式记录射频消融手术中肿瘤的变化并自动上传相应资料完善数据库。
26.在消融过程中,手柄1上的推钮11能将安装在射频消融电极中的微型内窥镜4推出,并使得射频消融电极的工作部在微型内窥镜4的镜头模组43的观察视野内。镜头模组43采集的数据通过传业线能实时传输至显示单元上,医生能在显示实时观察射频消融电极的工作状态,临床治疗过程更加安全,医生也能维持舒适的操作姿势,减轻劳动强度。
27.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