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小儿黄龙颗粒的产业化生产方法与流程

2022-05-27 00:46: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中成药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儿黄龙颗粒的产业化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2.小儿黄龙颗粒是一种处方用药,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小儿多动症引起的多动不宁,神思涣散,性急易怒,多言多语,盗汗,口干咽燥,手足心热等症状。中国专利cn1686237a(一种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益智宁神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小儿黄龙颗粒的配方以及制备方法。小儿黄龙颗粒的配方为:熟地黄40-60份、白芍40-60份、麦冬40-60份、知母10-30份、北五味子10-30份、煅龙骨60-90份、煅牡蛎60-90份、党参40-60份、石菖蒲30-50份、远志10-30份和桔梗5-15份。其工艺包括下列步骤:将配比半量的石莒蒲以及配比半量的党参粉碎,得生药粉;将配比量的五味子提取挥发油并用倍他环糊精包结,得倍他环糊精包结物;将提取了挥发油的五味子药渣与配比中剩余的药材煎煮、收膏、干燥得干浸膏;最后将前述的生药粉过100目筛与倍他环糊精包结物以及干浸膏粉混合均匀,粉碎,过筛,湿法制粒、干燥、整理后制得小儿黄龙颗粒。但是,现有的小儿黄龙颗粒的制备工艺存在以下问题:现有技术采用五味子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与剩余药材合并煎煮的方案,在批产过程中,合并煎煮对五味子中的关键成分提取不利,尤其是五味子乙素和五味子醇甲的转移率比较低,成品中鉴别不是很明显。现有技术的方案采用干膏粉制粒,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浸膏成分里面含淀粉、皂苷、糖类等等物质较多,其制备干膏粉的难度非常大,通常一个批产药膏减压干燥时间在5-7天,生产效率极低,能耗消耗非常大,药膏干燥方式不利于产业化生产,并且该方法制出的颗粒颜色偏棕褐色,不符合质量标准对本品性状为棕黄的描述。亟需研发一种新的小儿黄龙颗粒生产工艺,以提高五味子中关键成分的转移率以及成品中黄芩苷的含量,解决性状的问题,并且提升药物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小儿黄龙颗粒的产业化生产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小儿黄龙颗粒生产工艺的五味子的功效成分在成品中含量不理想、性状不合格以及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小儿黄龙颗粒的产业化生产方法,包括原料处理步骤和制粒步骤;原料处理步骤包括五味子的提取步骤和其他药材的提取步骤;
6.在五味子的提取步骤中,取五味子粗粉,使用水为溶剂并通过蒸馏提取获得五味子挥发油、第一五味子提取液和五味子药渣;取所述五味子药渣,使用水为溶剂并通过煎煮提取获得第二五味子提取液;将第一五味子提取液和第二五味子提取液过滤后合并,获得合并滤液,将合并滤液浓缩为小儿黄龙颗粒五味子药膏;
7.在其他药材的提取步骤中,取白芍、熟地黄、麦冬、知母、远志、煅龙骨、煅牡蛎、桔
梗、石菖蒲a部分和党参a部分获得饮片混合物,使用水为溶剂并通过煎煮提取获得混合提取液;混合提取液经过滤和浓缩后,获得小儿黄龙颗粒合煎药膏。
8.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
9.本技术方案在提取五味子提取挥发油后,继续单独提取三次,单独浓缩,有力地提高了五味子中标志性成分五味子醇甲、五味子乙素的转移率,成品中两种成分的鉴别和含量测定均明显提高,解决了五味子转移率的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疗效得到进一步保证。
10.现有技术中,将提取了挥发油的五味子药渣与配比中剩余的药材煎煮、收膏、干燥得干浸膏,获得的成品中五味子的功效成分往往不理想。发明人从多个方面去研究了导致上述现象的原因,包括提取温度、药材来源研究、提取溶剂研究等。最终发现,是因为五味子药渣和其他药材饮片同时提取所导致的功效成分的转移率低的问题。如果将五味子药渣分开煎煮提取,则可以极大地提升成品中五味子醇甲和五味子乙素的含量。发明人分析原因在于,其他原料药材中的成分影响了五味子药渣中的功效成分的溶出效率,以及对五味子醇甲和五味子乙素等的稳定性起到了负向作用。同时五味子与其他药材合煎工艺对芍药苷的提取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五味子单独提取可以解决自身有效成分的转移率问题,同时也解决和标志性成分芍药苷的转移率问题。
11.进一步,原料处理步骤还包括其他药材的粉碎步骤:取石菖蒲b部分和党参b部分,分别粉碎后混合,获得石菖蒲和党参混合药粉;再经过灭菌和粉碎后,获得石菖蒲和党参灭菌粉碎药粉;石菖蒲a部分和石菖蒲b部分的质量比为1:1;党参a部分和党参b部分的质量比为1:1。药粉经过灭菌,以保证最终成品符合相关卫生标准。
12.进一步,原料处理步骤还包括五味子挥发油的包合步骤:制备倍他环糊精分散液和五味子挥发油的乙醇溶液;将五味子挥发油的乙醇溶液加入倍他环糊精分散液中,经搅拌处理和干燥处理后获得倍他环糊精包合物干燥品。将五味子挥发油的包合,防止在后续加工步骤中功效成分挥发损失。
13.进一步,所述制粒步骤包括药膏处理步骤、预制粒步骤和沸腾制粒步骤;
14.在药膏处理步骤中,取2/3重量的小儿黄龙颗粒合煎药膏加热至50-60℃,然后过80目筛,获得预加热药膏;
15.在预制粒步骤中,将石菖蒲和党参灭菌粉碎药粉、糊精、倍他环糊精包合物干燥品和甜菊糖苷混合,再加入小儿黄龙颗粒五味子药膏、1/3重量的小儿黄龙颗粒合煎药膏和乙醇,经过混合后获得软材,然后将软材制备为湿颗粒;
16.在沸腾制粒步骤中,将湿颗粒进料于沸腾干燥制粒机中,并设定控制温度为100
±
10℃;保持颗粒呈沸腾状态,喷入预加热药膏;然后保持物料温度为60℃-80℃,直至水分合格;降温出料获得混合颗粒。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全部五味子药膏,三分之一量的剩余药材提取药膏加入混合后的党参粉、石菖蒲粉、挥发油包合物以及糊精混合物后湿法制粒,沸腾干燥后,制得底物颗粒,最后在同一沸腾干燥机中将剩余药膏喷入底物颗粒上,经干燥、整粒、制得符合性状要求的小儿黄龙颗粒(生产时间1天)。该方法解决了原工艺中药膏量过大难以湿法制粒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了现有工艺浸膏制备成干膏粉过程耗时长(5-7天)、繁琐的粉碎等问题。本技术方案减少了污染环节、减少减压干燥时间、防止了不稳定性成分的降解,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更重要的是该发明解决了长期以来本品性状偏棕黑色,难以确定产品性
状是否合格的问题,并且在生产过程中成品收率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18.进一步,所述制粒步骤之后还包括过筛混合步骤:所述混合颗粒过筛后获得粗颗粒和细颗粒;将粗颗粒和细颗粒投入一维运动混合机,获得成品颗粒。通过一维运动混合机,粗颗粒和细颗粒混合并形成成品颗粒。
19.进一步,在五味子的提取步骤中,取五味子粗粉,加入五味子粗粉10倍重量的水,浸泡45分钟后,通过5小时蒸馏提取获得五味子挥发油、第一五味子提取液和五味子药渣;取所述五味子药渣,使用水为溶剂并通过三次煎煮以及合并提取液获得第二五味子提取液;将第一五味子提取液和第二五味子提取液经100目筛过滤后合并,获得合并滤液,将合并滤液浓缩为小儿黄龙颗粒五味子药膏;所述小儿黄龙颗粒五味子药膏在60℃下的相对密度为1.20-1.25。上述蒸馏提取的条件,可以保证将五味子中的挥发油充分提取。对提取液进行过滤处理,将杂质除去,保证小儿黄龙颗粒五味子药膏的均匀度。相对密度为1.20-1.25的小儿黄龙颗粒五味子药膏在预制粒过程中,可以与小儿黄龙颗粒合煎药膏均匀混合,形成湿颗粒。
20.进一步,在其他药材的提取步骤中,取白芍、熟地黄、麦冬、知母、远志、煅龙骨、煅牡蛎、桔梗和石菖蒲a部分和党参a部分获得饮片混合物,通过三次煎煮提取获得混合提取液;混合提取液经100目筛过滤和浓缩后,获得小儿黄龙颗粒合煎药膏;所述小儿黄龙颗粒合煎药膏在60℃下的相对密度为1.25-1.30。小儿黄龙颗粒合煎药膏的密度对成品质量产生显著影响。合煎药膏的密度过大,喷雾状态差,导致颗粒成型不均匀,成品性状不合格,颗粒溶化性能差。合煎药膏的密度过小,导致制备过程中合煎药膏对底物颗粒的粘结能力降低,导致成品细粉较多。
21.进一步,在其他药材的粉碎步骤中:取石菖蒲b部分和党参b部分,分别粉碎并过100目筛后混合,获得石菖蒲和党参混合药粉;再经过30分钟和115℃的灭菌、30分钟的干燥以及粉碎后,获得石菖蒲和党参灭菌粉碎药粉。
22.进一步,在预制粒步骤中,将石菖蒲和党参灭菌粉碎药粉、糊精、倍他环糊精包合物干燥品和甜菊糖苷混合10分钟,再加入小儿黄龙颗粒五味子药膏、1/3重量的小儿黄龙颗粒合煎药膏和乙醇,经过1-5分钟混合后获得软材,然后使用装有16目筛网的摇摆颗粒机将软材制备为湿颗粒。预制粒过程中小儿黄龙颗粒合煎药膏的用量较为关键,过多会导致制备获得的成品颗粒非常硬,溶化性差;过少会导致制备获得的成品,颗粒性状会变成棕黑色,不符合棕黄色标准。另外,小儿黄龙颗粒五味子药膏需要在预制粒步骤中加入,如果在后续步骤中加入,会导致制备获得的成品,颗粒性状会变成棕红色,不符合棕黄色标准。
23.进一步,以重量份计,小儿黄龙颗粒的功效成分包括:熟地黄40-60份、白芍40-60份、麦冬40-60份、知母10-30份、北五味子10-30份、煅龙骨60-90份、煅牡蛎60-90份、党参40-60份、石菖蒲30-50份、远志10-30份和桔梗5-15份。
24.小儿黄龙颗粒以熟地黄、白芍、麦冬滋补肝肾,知母滋阴清热,龙骨、牡蛎平肝潜阳,石菖蒲芳香开窍,北五味子、远志安神益智,桔梗为升提引药力上达到脑,全方共凑滋补肝肾、平肝潜阳、安神益智之功效。上述配方的小儿黄龙颗粒具有滋补肝肾、平肝潜阳、宁神宁志的功能,可用于儿童多动症,症见阴虚阳亢,神志不宁的儿童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学习成绩下降等症候。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实施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若未特别指明,下述实施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26.实施例1:
27.1.小儿黄龙颗粒配方
28.小儿黄龙颗粒的配方为(功效成分,以质量份数计):熟地黄40-60份、白芍40-60份、麦冬40-60份、知母10-30份、北五味子10-30份、煅龙骨60-90份、煅牡蛎60-90份、党参40-60份、石菖蒲30-50份、远志10-30份和桔梗5-15份。本制备工艺均可实现对上述配方的小儿黄龙颗粒的产业化生产,起到缩短生产时间以及保证功效成分的转移率的效果。为进一步说明效果,本实施例以表1中的配方来进行具体说明。
29.表1:本实施例的小儿黄龙颗粒的原料以及辅料组成
[0030][0031][0032]
2.五味子的提取和浓缩
[0033]
(1)五味子饮片蒸馏提取:
[0034]
将36.05kg五味子饮片粉碎成40-60目的粗粉,称取并投料35.00kg五味子粗粉(粉碎过程中存在物料损失),投入3000l直筒提取罐(醇提)内,蒸馏提取。加入粗粉重量10倍量的饮用水,浸泡45分钟,开启蒸汽阀门加热至沸腾,蒸馏提取挥发油5小时,将收集罐转移至收膏室内,分离并收集五味子挥发油,用洁净容器盛装,密封,称量,贴上物料标签并标示品名、批号、数量、生产时间等,入库存放;蒸馏后的提取溶液,经方形过滤器100目滤过,滤液置8000l渗漉液储罐或8000l醇提液储罐中;蒸馏后的五味子药渣继续提取三次(煎煮提
取),第一次,加入五味子粗粉重量10倍量的饮用水,开启蒸汽阀门加热至沸腾,并保持沸腾状态2小时,放出药液,经方形过滤器100目滤过,置8000l醇提液储罐中;第二次加入五味子粗粉重量8倍量的饮用水,开启蒸汽阀门加热至沸腾,并保持沸腾状态1小时,放出药液,经方形过滤器100目滤过,置8000l醇提液储罐中;第三次加入五味子粗粉重量6倍量的饮用水,开启蒸汽阀门加热至沸腾,并保持沸腾状态1小时,放出药液,经方形过滤器100目滤过,滤液置8000l醇提液储罐中。将四次提取获得的滤液合并,获得合并滤液。
[0035]
(2)五味子提取液浓缩
[0036]
启动单效浓缩器,将上述五味子滤液(合并滤液)吸入单效浓缩器内,浓缩至适宜相对密度,关闭单效浓缩器;浸膏再转移至球形浓缩器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25(60℃)时,关闭浓缩器,本实施例具体采用的条件为6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该过程耗时3-4小时左右。传统工艺使用真空干燥箱减压干燥,减压干燥时间是72-96小时。在收膏室内放出小儿黄龙颗粒五味子药膏,用洁净桶盛装,密封,称重,贴上物料标签,标示品名、批号、数量、生产时间等,入库存放(耗时在3-4小时)。
[0037]
3.其它饮片提取和浓缩
[0038]
(1)其它饮片提取:将87.50kg白芍、87.50kg熟地黄、87.50kg麦冬、35.00kg知母、35.00kg远志、131.25kg煅龙骨、131.25kg煅牡蛎、17.50kg桔梗、48.125kg石菖蒲(半量)和53.375kg党参(半量)10味供提取的饮片,分成两罐进行投料。分别投入6000l直筒提取罐内。每罐加水煎煮3次,即煎煮提取。第一次加入饮片总量10倍量的饮用水,开启蒸汽阀门加热至沸腾后,并保持沸腾状态2小时,放出药液,经方形过滤器100目滤过,滤液置8000l醇提液储罐中;第二次加入饮片总量8倍量的饮用水,开启蒸汽阀门加热至沸腾,并保持沸腾状态1小时,放出药液,经方形过滤器100目滤过,滤液置8000l醇提液储罐中;第三次加入饮片总量6倍量的饮用水,开启蒸汽阀门加热至沸腾,并保持沸腾状态1小时,放出药液,经方形过滤器100目滤过,滤液置8000l醇提液储罐中。
[0039]
(2)其它饮片提取液的浓缩:启动单效浓缩器,将上述各滤液经袋式过滤器250目滤过后,吸入单效浓缩器内,浓缩至相对密度1.25-1.30(60℃)时,关闭单效浓缩器,在收膏室内放出小儿黄龙颗粒合煎药膏。本实施例具体采用的条件为6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该过程耗时6-7小时。现有技术工艺对小儿黄龙颗粒合煎药膏的浓缩过程通常需要采用真空干燥箱减压干燥,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6-1.28耗时120-168小时,才能进行后续的制粒过程。
[0040]
4.其他饮片的粉碎处理
[0041]
将配料完成的半配方量的石菖蒲饮片,半配方量的党参饮片分别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过筛过程中和结束后,应抽查药粉粒度。后续收集石菖蒲、党参药粉按比例称重混合后,平均分装成10袋。收集石菖蒲和党参混合药粉用洁净容器或洁净袋盛装,密封,称重,贴上物料标签,标示品名、批号、数量、生产时间等,入库存放。
[0042]
灭菌、干燥:取石菖蒲和党参混合药粉铺盘,作好标识,每盘装量略低于灭菌盘上沿的水平面,在中成药灭菌柜灭菌30分钟,温度115℃,灭菌后115℃干燥30分钟,出料,收集灭菌药粉交粉碎或过筛工序。
[0043]
粉碎:开启粉碎机,取灭菌后石菖蒲、党参药粉进行粉碎,过80目筛,获得石菖蒲和党参灭菌粉碎药粉。用洁净容器盛装,密封,称重,贴上物料标签,标示品名、批号、生产时间
等。
[0044]
5.挥发油包合、低温干燥
[0045]
挥发油包合、低温干燥:取倍他环糊精(质量为挥发油质量的3倍)溶于加热后的纯化水中(纯化水用量约为14倍倍他环糊精),五味子挥发油用5倍体积量乙醇溶解,在约50℃的恒温条件下将挥发油缓缓加入倍他环糊精的水溶液中,恒温搅拌5小时,使包合完全,冷藏放置48小时,过滤,收集沉淀物置烘箱中低温干燥(温度50
±
2℃,时间2-3h),获得倍他环糊精包合物干燥品,装入洁净容器内,称量,并在容器物料标签上标示品名、规格、批号、数量、生产时间等,交下一工序或贮于中间站。
[0046]
5.制粒、干燥
[0047]
i药膏处理:取剩余重量的小儿黄龙颗粒合煎药膏(2/3重量的小儿黄龙颗粒合煎药膏)置夹层锅内加热至50℃-60℃,并维持10-20分钟,直至浸膏处于可以流动过滤的状态(若药膏较稠不易加热时,可加适量纯化水搅拌后加热,本实施例采用的是加热至55℃),放出,过80目筛,获得预加热药膏,供沸腾制粒用。
[0048]
ii预制粒:取石菖蒲和党参灭菌粉碎药粉、糊精(115.21kg)、倍他环糊精包合物干燥品和甜菊糖苷(甜菊素,4.20kg)按比例分次置槽形混合机内,开启槽形混合机,20转/分钟搅拌混合10分钟,按比例分次将小儿黄龙颗粒五味子药膏、1/3重量的小儿黄龙颗粒合煎药膏、乙醇(50.00kg)加入槽形混合机内,搅拌混合1-5分钟(本实施例搅拌混合3分钟),制成软材。将软材转入装有16目筛网的摇摆颗粒机内,制成粗细均匀的湿颗粒。
[0049]
iii沸腾制粒:开启沸腾干燥制粒机升温至约80℃后,开启进料阀门,连续将湿颗粒转入沸腾干燥制粒机中,在进料过程中,随时观察物料沸腾情况,进料过快可能出现物料板结现象。设定控制温度为100
±
10℃,待物料温度升至60℃时,进行沸腾制粒。保持颗粒呈沸腾状态,喷入预加热后的药膏(预加热药膏)至尽,保持物料温度在60℃-80℃(动态范围),继续干燥至水分合格后(合格标准为:水分含量不得超过4.0%),调节温度,使物料温度降至40℃以下,打开出料档板,即可出料。
[0050]
6.过筛混合
[0051]
i过筛:打开出料挡板,将颗粒转入高效筛粉机内,用10目、60目不锈钢筛网过筛,收集合格颗粒至总混。收集粗颗粒和细颗粒,一起加入下一锅待制粒物料中制粒。最后一锅粗颗粒和细颗粒作销毁处理。过筛结束后检查筛网,应完好无破损。
[0052]
ii混合:取过筛后颗粒(粗颗粒和细颗粒)投入一维运动混合机中。开启一维运动混合机混合10分钟,出料。颗粒用洁净容器盛装,密封,称重,贴上物料标签。
[0053]
iii颗粒分装:开启自动颗粒包装机,选择相应的量杯按工艺参数进行分装,每袋装量5g。在正式包装前应先试车,核对自动颗粒包装机上的批号字钉应与中间品的批号相符;检查印字位置是否正确;检查装量和热合质量。包装过程中,应随时检查热合质量,选出批号不清晰、热合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及时倒出颗粒,重新进行分装;还应每隔20分钟进行一次装量检查(取热合好的一个空袋,称重,去皮重。每次抽取4袋颗粒,分别称定每袋重量。并作好记录。若装量不符合要求,应立即停机调试,直至合格方可继续生产。取样,送检,并将合格品传送到外包装。
[0054]
对比例1
[0055]
本对比例采用专利cn1686237a(一种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益智宁神颗粒及其制备方
法)中的制备方法,即:
[0056]
按照表1中的配方进行制备,石菖蒲(半量)、党参(半量)粉碎,过100日筛,备用;五味子粉碎成粗粉,加4倍量水浸泡45分钟,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5小时,收集挥发油,挥发油用倍他环糊精包合(挥发油:倍他环糊精=1ml:3g),低温干燥,备用;五味子药渣及蒸馏后的水溶液与剩余药材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8倍量水煎煮1小时,第三次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6-1.28(80℃,采用真空干燥箱减压干燥,耗时120-168小时左右),减压干燥,得干浸膏,加入上述药材细粉、倍他环糊精包合物,混匀,粉碎成细粉,加入甜菊糖苷及糊精。加入槽形混合机内,搅拌混合5分钟,加入适量乙醇,制成软材。将软材转入装有16目筛网的摇摆颗粒机内,制成粗细均匀的湿颗粒。开启沸腾干燥制粒机升温至约80℃后,开启进料阀门,连续将湿颗粒转入沸腾干燥制粒机中,在进料过程中,随时观察物料沸腾情况,进料过快可能出现物料板结现象。设定控制温度为100
±
10℃,待物料温度升至60℃时,进行沸腾制粒。保持物料温度在60℃-80℃(本对比例具体为70℃),继续干燥至水分合格后,调节温度,使物料温度降至40℃以下,打开出料档板,即可出料。剩余制备过程同实施例1。
[0057]
对比例2
[0058]
本对比例基本同实施例1,不同点在于:按照实施例1中“2.五味子的提取和浓缩”的方法获得五味子挥发油,然后将五味子药渣和其他饮片混合,并按照“3.其它饮片提取和浓缩”中的方法获得小儿黄龙颗粒合煎药膏。因为没有单独制备小儿黄龙颗粒五味子药膏,在“5.制粒、干燥”步骤中,省略该物料的加入过程。即,本对比例没有将五味子药渣和其他饮片分开进行提取,但其他步骤基本同实施例1。
[0059]
对比例3
[0060]
本对比例基本同实施例1,不同点在于:在“5.制粒、干燥”的“ii预制粒”中,小儿黄龙颗粒合煎药膏的用量是2/3量;在“5.制粒、干燥”的“i药膏处理”中,小儿黄龙颗粒合煎药膏的用量是1/3量。制备获得的成品颗粒非常硬,溶化性差。
[0061]
对比例4
[0062]
本对比例基本同实施例1,不同点在于:在“5.制粒、干燥”的“ii预制粒”中,小儿黄龙颗粒合煎药膏的用量是1/4量;在“5.制粒、干燥”的“i药膏处理”中,小儿黄龙颗粒合煎药膏的用量是3/4量。制备获得的成品,颗粒性状会变成棕黑色,不符合棕黄色标准。
[0063]
对比例5
[0064]
本对比例基本同实施例1,不同点在于:在“5.制粒、干燥”的“ii预制粒”中,不加入小儿黄龙颗粒五味子药膏。小儿黄龙颗粒五味子药膏按照“i药膏处理”的方法,获得预加热五味子药膏。然后在“iii沸腾制粒”中,同预加热药膏一同喷入至沸腾状态的颗粒中。制备获得的成品,颗粒性状会变成棕红色,不符合棕黄色标准。
[0065]
对比例6
[0066]
本对比例基本同实施例1,不同点在于:在“(2)其它饮片提取液的浓缩”中,将小儿黄龙颗粒合煎药膏的相对密度控制在1.32。合煎药膏的密度过大,喷雾状态差,导致颗粒成型不均匀,成品性状不合格,颗粒溶化性能差。
[0067]
对比例7
[0068]
本对比例基本同实施例1,不同点在于:在“(2)其它饮片提取液的浓缩”中,将小儿
黄龙颗粒合煎药膏的相对密度控制在1.15。合煎药膏的密度过小,导致制备过程中合煎药膏对底物颗粒的粘黏能力降低,导致成品细粉较多,进而导致筛分后收率和芍药苷等功效成分含量比较低,影响疗效。
[0069]
实验例1:实施例1和对比例1~7质量情况统计
[0070]
检测方法:小儿黄龙颗粒国家药品质量标准(标准号ybz00892011),实验结果详见表2。
[0071]
表2: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成品检测结果
[0072][0073]
研究结果显示,本发明制出的颗粒呈棕黄色,符合小儿黄龙颗粒质量标准(ybz00892011)对本品的描述,对比例1、2、3、5、6、7制出的颗粒为棕黑色、棕红色或棕黄至棕褐色等颜色不均匀的颗粒,其性状不符合标准要求。在生产中控制底物制粒采用的药膏
种类和用量以及和二次制粒喷雾制粒量非常重要。第一次制备底物制粒所用的药膏量(小儿黄龙颗粒合煎药膏)过多,制出的颗粒比较潮湿,制出的物料呈条状,经沸腾干燥,再次喷雾制粒,干燥、整粒后的颗粒非常硬,溶化性很差;第一次制备底物制粒(预制粒步骤)所用的药膏量减少,制出的颗粒比较干,制出的颗粒很散,经沸腾干燥、再次喷入药膏制粒、干燥、整粒后的颗粒中细粉较多,影响均匀性。五味子药膏放在第一次湿法制粒作为润湿剂较好,如果五味子药膏放在最后喷入底物颗粒,成品会呈棕红色,成品的性状不符合质量要求。另外,五味子与其他药材合煎会很大程度的影响五味子醇甲的提取转移率和五味子乙素的鉴别,导致五味子乙素鉴别不合格,同时五味子与其他药材合煎工艺对芍药苷的提取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五味子单独提取可以解决自身有效成分的转移率问题,同时也解决和标志性成分芍药苷的转移率问题。
[0074]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