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双向物流车转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2-05-18 05:27: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物流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向物流车转向机构。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企业制造技术也日益成熟,在制造业生产车间内,物流车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各个领域生产车间中,以实现短距离运输,这在相当程度上减小了企业员工的工作强度,有效提升了运输效率。
3.现有车辆的转向方式主要有前轮转向、后轮转向、前后轮轴间联动转向、万向轮转向等方式,其中前轮转向与后轮转向最为普遍,普遍应用于各种运输车辆中,前轮转向方式转弯半径较大,后轮转向方式难以通过应用于自身无动力的挂车,前后轮轴间联动转向、万向轮转向等转向方式,由于需要车轮整体在车架下方,造成车辆载货平面整体高度较高,装卸货方面对某些场景并不适用,甚至无法适配。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乘用车加工生产物流运送过程中,厂内库房与车间零部件转运过程中的物流车转向问题;本发明的双向物流车转向机构整体通过连杆及铰链组成,其中前转向臂和后转向臂同前转向臂拉杆和后转向臂拉杆使用滑块和导向槽运动副连接传动;其中,所有的连杆、拉杆、转向臂等均通过铰链连接,其大小、粗细、形状等可根据车辆的负载和载重等按需设计。
5.该结构具有前后两组导向轮,导向轮随牵引方向改变而动,转弯时前后两组导向轮张角相反,达到了缩小物流车转弯半径的目的,保证了车辆能在更小的通道内进行转弯和行驶。
6.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7.一种双向物流车转向机构,包括
8.底盘,包括车架2及固定安装在车架2底部的四个转向轮,所述四个转向轮分别为左前轮3、右前轮11、左后轮10及右后轮9;
9.前转向机构,包括前转向臂1及前转向臂拉杆4;所述前转向臂1的中端与车架2连接,前转向臂1的末端与前转向臂拉杆4的中端连接,前转向臂拉杆4的两端分别与左前轮3和右前轮11进行连接;
10.后转向机构,包括后转向臂12及后转向臂拉杆8;所述后转向臂12的中端与车架2连接,后转向臂12的末端与前转向臂拉杆8的中端连接,前转向臂拉杆4的两端分别与左后轮10和右后轮9连接;
11.前后转向联动机构,包括前后转向连接杆5、前换向连杆6及后换向连杆7,所述前后转向连接杆5的两端分别与前换向连杆6和后换向连杆7连接;前换向连杆6的另一端及后换向连杆7的另一端分别与车架2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前转向臂1的中端与车架2通过铰链连接,前转向臂1的末端与前转
向臂拉杆4的中端通过铰链连接,前转向臂拉杆4的两端分别与左前轮3和右前轮11通过铰链进行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后转向臂12的中端与车架通过铰链连接,后转向臂12的末端与前转向臂拉杆8的中端通过铰链连接,前转向臂拉杆4的两端分别与左后轮10和右后轮9通过铰链进行连接。
14.进一步地,所述前后转向连接杆5的两端分别与前换向连杆6和后换向连杆7通过铰链进行连接;前换向连杆6的直角端及后换向连杆7的另一端分别通过铰链与车架2连接。
15.进一步地,所述前换向连杆6和后换向连杆7均为等边直角三角形连杆机构,三个顶点均为铰链连接,其中直角端的铰链与车架2连接,另外两个顶点中的一个铰链分别连接在前转向臂拉杆4和后转向臂拉杆8上,另一个铰链均连接在前后转向连接杆5上。
16.进一步地,所述车架2的前端及后端的横梁上均开有导向槽,前转向臂1和后转向臂12均穿过导向槽,分别与前转向臂拉杆4和后转向臂拉杆8连接。
17.进一步地,所述车架2的左右两侧的竖梁上均开有导向槽,前转向臂拉杆4和后转向臂拉杆8的两端均穿过导向槽,前转向臂拉杆4和后转向臂拉杆8通过铰链分别与车轮连接。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19.本发明的一种双向物流车转向机构,具有前后两组导向轮,导向轮随牵引方向改变而动,转弯时前后两组导向轮张角相反,达到了缩小物流车转弯半径的目的,保证了车辆能在更小的通道内进行转弯和行驶;该结构前后双侧均可对导向轮张角进行控制,可实现物流车前后双侧牵引,在极窄的通道内也能进行运输作业。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21.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双向物流车转向机构的原理示意图;
22.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双向物流车转向机构的运行示意图;
23.其中:a为向左摆动,b为向右摆动;
24.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双向物流车转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中:前转向臂1、车架2、左前轮3、前转向臂拉杆4、前后转向连接杆5、前换向连杆6、后换向连杆7、后转向臂拉杆8、右后轮9、左后轮10、右前轮11、后转向臂12。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27.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28.为清楚、完整地描述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及其具体工作过程,结合说明书附图,本
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29.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0.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1.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32.实施例1
33.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向物流车转向机构,包括
34.底盘,包括车架2及固定安装在车架2底部的四个转向轮,所述四个转向轮分别为左前轮3、右前轮11、左后轮10及右后轮9;
35.前转向机构,包括前转向臂1及前转向臂拉杆4;所述前转向臂1的中端与车架2连接,前转向臂1的末端与前转向臂拉杆4的中端连接,前转向臂拉杆4的两端分别与左前轮3和右前轮11进行连接;
36.后转向机构,包括后转向臂12及后转向臂拉杆8;所述后转向臂12的中端与车架2连接,后转向臂12的末端与前转向臂拉杆8的中端连接,前转向臂拉杆4的两端分别与左后轮10和右后轮9连接;
37.前后转向联动机构,包括前后转向连接杆5、前换向连杆6及后换向连杆7,所述前后转向连接杆5的两端分别与前换向连杆6和后换向连杆7连接;前换向连杆6的另一端及后换向连杆7的另一端分别与车架2连接。
38.所述前转向臂1的中端与车架2通过铰链连接,前转向臂1的末端与前转向臂拉杆4的中端通过铰链连接,前转向臂拉杆4的两端分别与左前轮3和右前轮11通过铰链进行连接。
39.所述后转向臂12的中端与车架通过铰链连接,后转向臂12的末端与前转向臂拉杆8的中端通过铰链连接,前转向臂拉杆4的两端分别与左后轮10和右后轮9通过铰链进行连接。
40.所述前后转向连接杆5的两端分别与前换向连杆6和后换向连杆7通过铰链进行连接;前换向连杆6的直角端及后换向连杆7的另一端分别通过铰链与车架2连接。
41.所述前换向连杆6和后换向连杆7均为等边直角三角形连杆机构,三个顶点均为铰链连接,其中直角端的铰链与车架2连接,另外两个顶点中的一个铰链分别连接在前转向臂拉杆4和后转向臂拉杆8上,另一个铰链均连接在前后转向连接杆5上。
42.所述车架2的前端及后端的横梁上均开有导向槽,前转向臂1和后转向臂12均穿过导向槽,分别与前转向臂拉杆4和后转向臂拉杆8连接。
43.所述车架2的左右两侧的竖梁上均开有导向槽,前转向臂拉杆4和后转向臂拉杆8的两端均穿过导向槽,前转向臂拉杆4和后转向臂拉杆8通过铰链分别与车轮连接。车轮由轮胎和转向机构组成,其中车轮可以按需选用适合设计者使用场景的轮胎,转向结构如附图3中所示,其转向原理同普通铰链,具体结构可根据车辆自身载重要求,设计成轴承结构,或者光轴套筒组合结构等。
44.该双向物流车转向机构,主要通过前换向连杆6,后换向连杆7及前转向臂拉杆4和后转向臂拉杆8的安装位置,实现前后轮转向之间的联动。前转向臂1和后转向臂12左右摇摆时通过铰链连接前换向连杆6和后换向连杆7通过铰链带动转向臂拉杆4和后转向臂拉杆8,转向臂拉杆4和后转向臂拉杆8再通过铰链带动左前轮3、右前轮11、左后轮10及右后轮9分别进行张角的变换,实现前后轮同时转向。
45.本发明的一种双向物流车转向机构的运行过程如下:
46.如图2的a及b所示,前转向臂1和后转向臂12左右摇摆时通过铰链连接前换向连杆6和后换向连杆7,并通过铰链带动前转向臂拉杆4和后转向臂拉杆8,其中,前换向连杆6和后换向连杆7通过前后转向连接杆5连接,转向臂拉杆4和后转向臂拉杆8再通过铰链带动左前轮3、右前轮11、左后轮10及右后轮9分别进行张角的变换,实现前后轮同时转向。
47.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48.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49.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