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空调调节室温的控制方法及空调与流程

2022-05-18 00:06:4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调节室温的控制方法及空调。


背景技术:

2.随着生活品质的提升,用户越来越重视空调使用的舒适度、智能性和节能性。用户在一天24小时工作和生活中不同时间对空调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空调应该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提供给用户舒适、智能和节能的体验。
3.但是目前空调难以满足不同时间中用户的不同需求,温度体验不够舒适,空调的能耗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调节室温的控制方法及空调,满足不同时间中用户的不同需求,提供舒适的温度体验,并节能。
5.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调节室温的控制方法,包括:
6.步骤a:空调接收指令在第一运行模式下运行,并检测当前时间和空调室内机回风温度;
7.步骤b:当当前时间为第一时间、空调室内机回风温度符合第一条件时,空调按照设定温度运行;
8.步骤c:当设定温度符合第二条件和/或空调室内机回风温度符合第三条件,并持续第二时间后,每隔第三时间调节设定温度增加或减少第一温度调节值;
9.步骤d:当设定温度符合第四条件和/或空调室内机回风温度符合第五条件时,停止调节设定温度,并保持当前设定温度。
10.可选的,所述第一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所述步骤c还包括:
11.每隔第三时间调节空调室内机的换热器入口温度增加第二温度调节值;
12.所述步骤d还包括:
13.当设定温度符合第四条件和/或空调室内机回风温度符合第五条件时,停止调节换热器入口温度,并保持当前换热器入口温度。
14.可选的,所述第一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所述第一条件为空调室内机回风温度大于第一温度。
15.可选的,所述第二条件为设定温度小于第一温度,所述第三条件为空调室内机回风温度小于第一温度。
16.可选的,所述第四条件为设定温度等于第一温度;所述第五条件为空调室内机回风温度等于第一温度。
17.可选的,所述第一时间为8:00-22:00,所述第一温度为25℃-27℃;或所述第一时间为22:00-24:00,所述第一温度为27℃-29℃;或所述第一时间为0:00-8:00,所述第一温度为27℃-29℃。
18.可选的,所述第一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所述步骤c还包括:
19.每隔第三时间调节空调室内机的换热器中部温度减小第三温度调节值;
20.所述步骤d还包括:
21.当设定温度符合第四条件和/或空调室内机回风温度符合第五条件时,停止调节换热器中部温度,并保持当前换热器中部温度。
22.可选的,所述第一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所述第一条件为空调室内机回风温度小于第二温度。
23.可选的,所述第二条件为设定温度大于第二温度,所述第三条件为空调室内机回风温度大于第二温度。
24.可选的,所述第四条件为设定温度等于第二温度;所述第五条件为空调室内机回风温度等于第二温度。
25.可选的,所述第一时间为8:00-22:00,所述第二温度为19℃-21℃;或所述第一时间为22:00-24:00,所述第二温度为17℃-19℃;或所述第一时间为0:00-8:00,所述第二温度为17℃-19℃。
26.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空调,应用了如上所述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包括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当前时间和空调室内机回风温度。所述控制模块与检测模块连接,用于判断当前运行模式、当前时间、空调室内机回风温度、设定温度,并调控设定温度。
27.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可以根据当前模式、当前时间下、空调当前已运行的时间调节设定温度,满足不同时间中用户的不同需求,提供舒适的温度体验,同时降低室外机压缩机的输出,降低空调的能耗,同时使空调室内温度稳定在《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推荐的最佳舒适温度区间,达到节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28.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发明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29.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30.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空调的简要框图。
31.其中,100、空调;110、控制模块;120、检测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32.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除非另有说明,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为不排他的包含,可能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其组合。
33.下面参考附图和可选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34.如图1所示,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空调调节室温的控制方法,包括:
35.步骤a:空调接收指令在第一运行模式下运行,并检测当前时间和空调室内机回风温度;
36.步骤b:当当前时间为第一时间、空调室内机回风温度符合第一条件时,空调按照设定温度运行;
37.步骤c:当设定温度符合第二条件和/或空调室内机回风温度符合第三条件,并持续第二时间后,每隔第三时间调节设定温度增加或减少第一温度调节值;
38.步骤d:当设定温度符合第四条件和/或空调室内机回风温度符合第五条件时,停止调节设定温度,并保持当前设定温度。
39.需要说明的是,步骤b所述设定温度指的是用户设定的温度,例如用户通过遥控器等工具将设定温度设置在26℃。
40.第二时间例如可以为5min、8min、10min、15min、30min等等,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设置,并不做具体的限定。优选的,第二时间为5min。一般空调刚开启运行的时候,用户对制冷的需求较大,例如刚从室外进来较热,一般经过5min左右的制冷后,室内温度可以接近或达到设定温度,用户对制冷的需求也减小,然后才开始进行设定温度的调节,用户体验更好。
41.第三时间例如可以为10min、20min、30min、40min、60min等等,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设置,并不做具体的限定。优选的,第三时间为30min。空调运行一段时间后,用户对制冷的需求降低,间隔30min可以平缓地达到最终适宜的设定温度并保持,设定温度的调节频率恰当,温度变化波动又小,用户不容易察觉温度的变化,用户体验更好。
42.第一温度调节值例如可以为1℃、2℃、3℃等等,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设置,并不做具体的限定。如第一温度调节值为1℃时,每隔第三时间,设定温度增加或减少1℃。
43.第一运行模式可以包括制冷模式、制热模式等,但并不做具体的限定。空调可以通过联网来来获取当前的时间,也可以通过用户直接设置来获取当前的时间,实现手段并不做具体的限定,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设置。
44.本发明的空调调节室温的控制方法,空调在当前运行模式下运行,并检测当前时间和空调室内机回风温度,再根据当前所处时间和回风温度按照设定温度运行一定时间后,每间隔一定时间调节设定温度,逐渐将设定温度调节到当前模式、当前时间下、空调当前已运行的时间下适宜的设定温度并保持。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可以根据当前模式、当前时间下、空调当前已运行的时间调节设定温度,满足不同时间中用户的不同需求,提供舒适的温度体验,同时降低室外机压缩机的输出,降低空调的能耗,同时使空调室内温度稳定在《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推荐的最佳舒适温度区间,达到节能的目的。
45.例如,当检测到时间为8:00-22:00时,空调室内机回风温度大于26℃,用户对制冷量的需求大,这时空调按照用户的设定温度运行,在设定温度小于26℃和/或回风温度小于26℃持续5分钟后开始计时,每隔30分钟,设定温度增加1,直到设定温度等于26℃或回风温度等于26℃时,结束设定温度智能调节控制,并保持当前设定温度。通过提高室内机设定温度,降低室外机压缩机的输出,降低空调的能耗,同时使空调室内温度稳定在《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推荐的最佳舒适温度区间。
46.具体的,所述第一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所述步骤c还包括:
47.每隔第三时间调节空调室内机的换热器入口温度增加第二温度调节值;第二温度
调节值例如可以为1℃、2℃、3℃等等,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设置,并不做具体的限定。如第二温度调节值为1℃时,每隔第三时间,换热器入口温度增加1℃。
48.所述步骤d还包括:
49.当设定温度符合第四条件和/或空调室内机回风温度符合第五条件时,停止调节换热器入口温度,并保持当前换热器入口温度。
50.在本方案中,每隔第三时间同时调节设定温度和增加换热器入口温度,降低室外机压缩机的输出,降低空调的能耗,同时使空调室内温度稳定在《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推荐的最佳舒适温度区间。
51.例如,当检测到时间为22:00-24:00或0:00-8:00时,空调室内机回风温度大于28℃,用户对制冷量的需求大,这时空调按照用户的设定温度运行,在设定温度小于28℃且回风温度小于28℃持续5分钟后开始计时,每隔30分钟,设定温度增加1℃且换热器入口温度也增加1℃,直到设定温度等于28℃或回风温度等于28℃时,结束设定温度和换热器入口温度的智能调节控制,并保持当前设定温度和换热器入口温度。通过智能提高设定温度和换热器入口温度,降低室外机压缩机的输出,降低空调的能耗,同时使空调室内温度稳定在《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推荐的最佳舒适温度区间。
52.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在于,所述第一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所述第一条件为空调室内机回风温度大于第一温度。第一温度例如可以是24℃-28℃等等,但不做具体的限定,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设置。
53.具体的,所述第二条件为设定温度小于第一温度,所述第三条件为空调室内机回风温度小于第一温度。
54.具体的,所述第四条件为设定温度等于第一温度;所述第五条件为空调室内机回风温度等于第一温度。
55.更具体的,所述第一时间为8:00-22:00,对应的,第一温度为25℃-27℃,优选为26℃。8:00-22:00一般是温度较高的时间段,用户对制冷的需求大,第一温度在25℃-27℃可以使得设定温度及其调节更适合当前室温情况,可以满足当下时间用户的需求,提供当下时间舒适的温度体验。
56.在另一实施中,第一时间为22:00-24:00,第一温度为27℃-29℃,优选为28℃;或第一时间为0:00-8:00,第一温度为27℃-29℃。22:00-24:00、0:00-8:00一般是温度较低的时间段,用户对制冷的需求小,第一温度在27℃-29℃可以使得设定温度及其调节更适合当前室温情况,可以满足当下时间用户的需求,提供当下时间舒适的温度体验。
57.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在于,所述第一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所述步骤c还包括:
58.每隔第三时间调节空调室内机的换热器中部温度减小第三温度调节值;第三温度调节值例如可以为1℃、2℃、3℃等等,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设置,并不做具体的限定。如第三温度调节值为1℃时,每隔第三时间,换热器中部温度减小1℃。
59.所述步骤d还包括:
60.当设定温度符合第四条件和/或空调室内机回风温度符合第五条件时,停止调节换热器中部温度,并保持当前换热器中部温度。
61.例如,当检测到时间为8:00-22:00时,空调室内机回风温度小于20℃,用户对制热
量的需求大,这时空调按照用户的设定温度运行,在设定温度大于20℃且回风温度大于20℃持续5分钟后开始计时,每隔30分钟,设定温度增加1℃,直到设定温度等于20℃或回风温度等于20℃时,结束设定温度智能调节控制,并保持当前设定温度。通过降低室内机设定温度,降低室外机压缩机的输出,降低空调的能耗,同时使空调室内温度稳定在《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推荐的最佳舒适温度区间。
62.在本方案中,每隔第三时间同时调节设定温度和减小换热器中部温度,降低室外机压缩机的输出,降低空调的能耗,同时使空调室内温度稳定在《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推荐的最佳舒适温度区间。
63.具体的,所述第一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所述第一条件为空调室内机回风温度小于第二温度。
64.具体的,所述第二条件为设定温度大于第二温度,所述第三条件为空调室内机回风温度大于第二温度。
65.具体的,所述第四条件为设定温度等于第二温度;所述第五条件为空调室内机回风温度等于第二温度。
66.更具体的,所述第一时间为8:00-22:00,第二温度为19℃-21℃,优选为20℃。8:00-22:00一般是温度较高的时间段,第一温度在17℃-19℃可以使得设定温度及其调节更适合当前室温情况,可以满足当下时间用户的需求,提供当下时间舒适的温度体验。
67.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时间为0:00-8:00,第二温度为17℃-19℃;或第一时间为22:00-24:00,第二温度为17℃-19℃,优选为18℃。22:00-24:00、0:00-8:00一般是温度较低的时间段,第一温度在17℃-19℃可以使得设定温度及其调节更适合当前室温情况,可以满足当下时间用户的需求,提供当下时间舒适的温度体验。例如,当检测到时间为22:00-24:00或0:00-8:00时,空调室内机回风温度小于18℃,用户对制热量的需求大,这时空调按照用户的设定温度运行,在设定温度大于18℃且空调室内机回风温度大于18℃持续5分钟后开始计时,每隔30分钟,设定温度减少1℃且室内机换热器中部温度减少1℃,直到设定温度等于18℃或回风温度等于18℃时,结束设定温度和换热器中部温度智能调节控制,并保持当前设定温度和换热器中部温度。通过降低室内机设定温度和换热器中部温度,降低室外机压缩机的输出,降低空调的能耗,同时使空调室内温度稳定在《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推荐的最佳舒适温度区间。
68.如图2所示,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空调100,应用了如上所述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100包括检测模块120和控制模块110。所述检测模块120用于检测当前时间和空调室内机回风温度。所述控制模块110与检测模块连接,用于判断当前运行模式、当前时间、空调室内机回风温度、设定温度,并调控设定温度。控制模块110与检测模块120可以是通信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
69.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涉及到的各步骤的限定,在不影响具体方案实施的前提下,并不认定为对步骤先后顺序做出限定,写在前面的步骤可以是在先执行的,也可以是在后执行的,甚至也可以是同时执行的,只要能实施本方案,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70.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可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
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