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载带成型的高效加热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5-17 11:45:1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载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载带成型的高效加热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2.载带是指应用于电子包装领域的带状产品,它具有特定的厚度,在其长度方向上等距分布着用于承放电子元器件的孔穴和用于进行索引定位的定位孔,它配合盖带使用,将电阻、电容、晶体管和二极管等电子元器件承载收纳在载带的口袋中,并通过在载带上方封合盖带形成闭合式的包装,用于保护电子元器件在运输途中不受污染和损坏,在载带加工中需要用到加热成型装置,但现有的加热成型装置加热效果并不理想,不能使载带均匀受热,从而不便于人们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载带成型的高效加热成型装置,具备加热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加热成型装置加热效果并不理想,不能使载带均匀受热,从而不便于人们使用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载带成型的高效加热成型装置,包括箱体和载带本体,所述箱体的背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背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前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输送辊,所述固定板内侧的中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前侧固定安装有第三输送辊,所述第三输送辊的内腔设置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的外表面设置有加热丝,所述固定板内侧的右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前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输送辊,所述载带本体设置于第一输送辊、第三输送辊和第二输送辊的外表面,所述箱体内腔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多个热风枪。
5.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二转轴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三转轴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三皮带轮,且第三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和第一皮带轮均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
6.优选的,所述箱体的顶部开设有多个散热孔,所述散热孔的内腔设置有密封塞。
7.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左侧开设有预留槽,所述载带本体的左侧贯穿预留槽的内腔并延伸至箱体的左侧。
8.优选的,所述箱体底部的四周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垫。
9.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前侧通过合页活动安装有箱门,且箱门的前侧固定安装有把手。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的输出端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带动第一皮带轮转动,第一皮带轮通过传动带的传动带动第二皮带轮和第三皮带轮转动,第二皮带轮和第三
皮带轮带动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转动,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分别带动第一输送辊、第三输送辊和第二输送辊转动,使载带围绕第一输送辊、第三输送辊和第二输送辊转动,通过热风枪对载带进行加热,通过加热管和加热丝对第三输送辊加热,使经过第三输送辊的载带进行加热,通过以上结构的配合,解决了现有的加热成型装置加热效果并不理想,不能使载带均匀受热,从而不便于人们使用的问题。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橡胶垫,可以起到防滑的效果,通过设置密封塞,可以避免灰尘经过散热孔进入箱体的内腔中。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箱体;2、载带本体;3、箱门;4、密封塞;5、支撑腿;6、橡胶垫;7、预留槽;8、热风枪;9、第一输送辊;10、第一转轴;11、加热丝;12、第二输送辊;13、加热管;14、散热孔;15、第三输送辊;16、固定板;17、电机;18、第一皮带轮;19、第二皮带轮;20、第三皮带轮;21、第二转轴;22、第三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请参阅图1-3,一种载带成型的高效加热成型装置,包括箱体1和载带本体2,箱体1的顶部开设有多个散热孔14,散热孔14的内腔设置有密封塞4,通过设置密封塞4,可以避免灰尘经过散热孔14进入箱体1的内腔中,箱体1底部的四周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腿5,支撑腿5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垫6,通过设置橡胶垫6,可以起到防滑的效果,箱体1的前侧通过合页活动安装有箱门3,且箱门3的前侧固定安装有把手,箱体1的背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6,固定板16的背侧固定安装有电机17,电机1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10,第一转轴10的前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输送辊9,固定板16内侧的中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二转轴21,第二转轴21的前侧固定安装有第三输送辊15,第三输送辊15的内腔设置有加热管13,加热管13的外表面设置有加热丝11,固定板16内侧的右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三转轴22,第三转轴22的前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输送辊12,载带本体2设置于第一输送辊9、第三输送辊15和第二输送辊12的外表面,箱体1的左侧开设有预留槽7,载带本体2的左侧贯穿预留槽7的内腔并延伸至箱体1的左侧,箱体1内腔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多个热风枪8,第一转轴10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皮带轮18,第二转轴2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皮带轮19,第三转轴22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三皮带轮20,且第三皮带轮20、第二皮带轮19和第一皮带轮18均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
19.使用时,通过外置控制器启动电机17,通过电机17的输出端带动第一转轴10转动,第一转轴10带动第一皮带轮18转动,第一皮带轮18通过传动带的传动带动第二皮带轮19和
第三皮带轮20转动,第二皮带轮19和第三皮带轮20带动第二转轴21和第三转轴22转动,第一转轴10、第二转轴21和第三转轴22分别带动第一输送辊9、第三输送辊15和第二输送辊12转动,使载带围绕第一输送辊9、第三输送辊15和第二输送辊12转动,通过热风枪8对载带进行加热,通过加热管13和加热丝11对第三输送辊15加热,使经过第三输送辊15的载带进行加热,通过以上结构的配合,解决了现有的加热成型装置加热效果并不理想,不能使载带均匀受热,从而不便于人们使用的问题(本申请中外置控制器为plc控制器,同时,外置控制器的两个接线端通过导线连接有电源插头,且本申请中采用市电进行供电)。
2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载带成型的高效加热成型装置,包括箱体(1)和载带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背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6),所述固定板(16)的背侧固定安装有电机(17),所述电机(1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10),所述第一转轴(10)的前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输送辊(9),所述固定板(16)内侧的中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二转轴(21),所述第二转轴(21)的前侧固定安装有第三输送辊(15),所述第三输送辊(15)的内腔设置有加热管(13),所述加热管(13)的外表面设置有加热丝(11),所述固定板(16)内侧的右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三转轴(22),所述第三转轴(22)的前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输送辊(12),所述载带本体(2)设置于第一输送辊(9)、第三输送辊(15)和第二输送辊(12)的外表面,所述箱体(1)内腔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多个热风枪(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带成型的高效加热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10)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皮带轮(18),所述第二转轴(2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皮带轮(19),所述第三转轴(22)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三皮带轮(20),且第三皮带轮(20)、第二皮带轮(19)和第一皮带轮(18)均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带成型的高效加热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顶部开设有多个散热孔(14),所述散热孔(14)的内腔设置有密封塞(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带成型的高效加热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左侧开设有预留槽(7),所述载带本体(2)的左侧贯穿预留槽(7)的内腔并延伸至箱体(1)的左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带成型的高效加热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底部的四周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腿(5),所述支撑腿(5)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垫(6)。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带成型的高效加热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前侧通过合页活动安装有箱门(3),且箱门(3)的前侧固定安装有把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载带成型的高效加热成型装置,包括箱体和载带本体,所述箱体的背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背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前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输送辊。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的输出端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带动第一皮带轮转动,第一皮带轮通过传动带的传动带动第二皮带轮和第三皮带轮转动,第二皮带轮和第三皮带轮带动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转动,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分别带动第一输送辊、第三输送辊和第二输送辊转动,通过热风枪对载带进行加热,通过加热管和加热丝对第三输送辊加热,使经过第三输送辊的载带进行加热。送辊的载带进行加热。送辊的载带进行加热。


技术研发人员:冯华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瑞昌市瑞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3
技术公布日:2022/5/16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