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渡槽施工用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5-16 23:11:1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渡槽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渡槽施工用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2.渡槽是一种架空修建的输水建筑物,通常因渠道与道路、山冲、谷口等障碍物交叉时修建,在渠系输水建筑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应用比较广泛的交叉建筑物之一,在渡槽施工过程中,渡槽极有可能需要跨越田间沟壑、河流等施工条件较差的地区,目前,在渡槽施工过程中常采用满堂支撑架对渡槽槽身进行支撑,但当渡槽需要跨越田间沟壑或河流等区域时,渡槽槽身与地面之间的间距约为25m~35m,在这种施工条件下采用满堂支撑架对渡槽槽身进行支撑,搭设满堂支撑架的工作量巨大,且无法保证满堂支撑架能够顺利搭设,施工效率低,且安全性差,无法解决渡槽跨河施工的问题。
3.因此,现如今缺少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渡槽施工用支撑结构,解决现有渡槽跨越田间沟壑和河流施工时施工效率低、安全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渡槽施工用支撑结构,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设置支撑机构在渡槽施工时对相邻两个承重墩之间的渡槽槽身进行支撑,支撑机构的自重及混凝土渡槽槽身的重量均由渡槽既有的承重墩承受,因此不需要对相邻两个承重墩之间的地基进行处理并搭设满堂支撑架,能够保证渡槽跨越田间沟壑或河流等区域时顺利安全的施工,较大程度地节约了成本,且施工效率高,安全性好,便于推广使用。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渡槽施工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渡槽包括渡槽槽身和多个用于支撑渡槽槽身的承重墩,每个所述承重墩均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支承柱,每个所述底座上支承柱的数量为两个,相邻两个所述承重墩之间设置有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两个竖向支撑架和连接于两个所述竖向支撑架之间的水平支撑架,以及设置在所述竖向支撑架上且用于检测所述竖向支撑架倾斜的倾斜检测模块;
6.两个所述竖向支撑架与两个所述承重墩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竖向支撑架均包括套设在支承柱上的支撑座,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的钢管桩,所述支撑座的数量和钢管桩的数量与每个承重墩上支承柱的数量相等,两个所述支撑座、两个钢管桩和两个支承柱一一对应,两个所述钢管桩之间设置有横向顶梁和中部加固件;
7.所述水平支撑架包括架设在一个竖向支撑架的横向顶梁和另一个竖向支撑架的横向顶梁之间的贝雷梁。
8.上述的一种渡槽施工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检测模块的数量与所述竖向支撑架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倾斜检测模块均包括设置在一个钢管桩上的箱体、均设置在箱体上的第一倾斜传感器和报警器,以及设置在另一个钢管桩上的第二倾
斜传感器;
9.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电子线路板,所述电子线路板上集成有微控制器和与微控制器相接的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一倾斜传感器的输出端和第二倾斜传感器的输出端均与微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报警器由微控制器进行控制。
10.上述的一种渡槽施工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包括左支撑座体和与左支撑座体配合的右支撑座体,以及用于连接左支撑座体和右支撑座体的连接器;
11.所述左支撑座体和右支撑座体的结构相同,所述左支撑座体和右支撑座体均包括u型定位板、对称设置在u型定位板的两个侧板上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以及由上至下依次套设在u型定位板上的u型顶板、u型加劲板和u型底板,所述u型顶板与u型加劲板之间设置有斜向加劲板,所述u型底板的底面与底座的顶面相贴合;
12.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螺栓和第二连接螺栓,所述第一连接螺栓依次穿过右支撑座体的第一连接板和左支撑座体的第一连接板与第一连接螺母配合,所述第二连接螺栓依次穿过右支撑座体的第二连接板和左支撑座体的第二连接板与第二连接螺母配合。
13.上述的一种渡槽施工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桩的底面与左支撑座体或右支撑座体的u型顶板的顶面相贴合,所述钢管桩的桩体通过钢丝绳与支承柱绑扎为一体。
14.上述的一种渡槽施工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加固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中部加固件沿钢管桩的高度方向呈均匀布设,每个所述中部加固件均包括设置在两个钢管桩之间且呈交叉布设的第一斜向加固杆和第二斜向加固杆。
1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6.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支撑机构安装和拆卸方便,节省时间,有效缩短施工工期,且支撑机构能够重复利用,使用效果好。
17.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机构在渡槽施工时对相邻两个承重墩之间的渡槽槽身进行支撑,支撑机构的自重及混凝土渡槽槽身的重量均由渡槽既有的承重墩承受,因此不需要对相邻两个承重墩之间的地基进行处理并搭设满堂支撑架,能够保证渡槽跨越田间沟壑或河流等区域时顺利安全的施工,较大程度地节约了成本,且施工效率高,安全性好,便于推广使用。
18.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倾斜检测模块实时检测支撑机构的竖向支撑架在使用过程中是否发生倾斜,当竖向支撑架发生倾斜时,微控制器控制报警器报警,提醒施工人员竖向支撑架发生倾斜,便于保证该支撑结构的支撑可靠性,安全性好。
1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设置支撑机构在渡槽施工时对相邻两个承重墩之间的渡槽槽身进行支撑,支撑机构的自重及混凝土渡槽槽身的重量均由渡槽既有的承重墩承受,因此不需要对相邻两个承重墩之间的地基进行处理并搭设满堂支撑架,能够保证渡槽跨越田间沟壑或河流等区域时顺利安全的施工,较大程度地节约了成本,且施工效率高,安全性好,便于推广使用。
20.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图1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
23.图3为图1的左视图。
24.图4为图3中的b处局部放大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承重墩、竖向支撑架和倾斜检测模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7.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框图。
28.附图标记说明:
29.1—渡槽槽身;
ꢀꢀꢀꢀꢀꢀꢀꢀꢀ
2—承重墩;
ꢀꢀꢀꢀꢀꢀꢀꢀꢀꢀꢀ
2-1—底座;
30.2-2—支承柱;
ꢀꢀꢀꢀꢀꢀꢀꢀꢀ
2-3—排架梁;
ꢀꢀꢀꢀꢀꢀꢀꢀꢀ
2-4—盖梁;
31.3—钢管桩;
ꢀꢀꢀꢀꢀꢀꢀꢀꢀꢀꢀ
4—横向顶梁;
ꢀꢀꢀꢀꢀꢀꢀꢀꢀ
5—贝雷梁;
32.6—箱体;
ꢀꢀꢀꢀꢀꢀꢀꢀꢀꢀꢀꢀꢀ
7—第一倾斜传感器;
ꢀꢀꢀ
8—报警器;
33.9—第二倾斜传感器;
ꢀꢀꢀ
10—微控制器;
ꢀꢀꢀꢀꢀꢀꢀꢀ
11—无线通信模块;
34.12—左支撑座体;
ꢀꢀꢀꢀꢀꢀ
13—右支撑座体;
ꢀꢀꢀꢀꢀꢀ
14—u型定位板;
35.15—u型定位板;
ꢀꢀꢀꢀꢀꢀꢀ
16—第二连接板;
ꢀꢀꢀꢀꢀꢀ
17—u型顶板;
36.18—u型加劲板;
ꢀꢀꢀꢀꢀꢀꢀ
19—u型底板;
ꢀꢀꢀꢀꢀꢀꢀꢀꢀ
20—斜向加劲板;
37.21—第一连接螺栓;
ꢀꢀꢀꢀ
22—第二连接螺栓;
ꢀꢀꢀꢀ
23—第一连接螺母;
38.24—第二连接螺母;
ꢀꢀꢀꢀ
25—钢丝绳;
ꢀꢀꢀꢀꢀꢀꢀꢀꢀꢀ
26—第一斜向加固杆;
39.27—第二斜向加固杆。
具体实施方式
40.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渡槽槽身1和多个用于支撑渡槽槽身1的承重墩2,每个所述承重墩2均包括底座2-1和设置在底座2-1上的支承柱2-2,每个所述底座2-1上支承柱2-2的数量为两个,相邻两个所述承重墩2之间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两个竖向支撑架和连接于两个所述竖向支撑架之间的水平支撑架,以及设置在所述竖向支撑架上且用于检测所述竖向支撑架倾斜的倾斜检测模块;
41.两个所述竖向支撑架与两个所述承重墩2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竖向支撑架均包括套设在支承柱2-2上的支撑座,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的钢管桩3,所述支撑座的数量和钢管桩3的数量与每个承重墩2上支承柱2-2的数量相等,两个所述支撑座、两个钢管桩3和两个支承柱2-2一一对应,两个所述钢管桩3之间设置有横向顶梁4和中部加固件;
42.所述水平支撑架包括架设在一个竖向支撑架的横向顶梁4和另一个竖向支撑架的横向顶梁4之间的贝雷梁5。
43.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设置支撑机构在渡槽施工时对相邻两个承重墩2之间的渡槽槽身1进行支撑,支撑机构的自重及混凝土渡槽槽身1的重量均由渡槽既有的承重墩承受,因此不需要对相邻两个承重墩2之间的地基进行处理并搭设满堂支撑架,能够保证渡槽跨越田间沟壑或河流等区域时顺利安全的施工,较大程度地节约了成本,且施工效率高,安全性好,便于推广使用。
44.本实施例中,实际使用时,每个所述承重墩还包括盖梁2-4,盖梁2-4盖合于两个支承柱2-2的顶面,渡槽槽身1位于盖梁2-4上,每个承重墩的两个支承柱2-2之间通过多个排架梁2-3连接为一体;
45.本实施例中,实际使用时,通过设置支撑座对钢管桩3和水平支撑架进行支撑,支撑座套设在支承柱2-2上,并通过底座2-1对支撑座进行限位,保证支撑座安装稳定,进而保证该支撑结构的支撑稳定性。
46.本实施例中,横向顶梁4为工字钢。
47.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倾斜检测模块实时检测竖向支撑架在使用过程中是否发生倾斜,当竖向支撑架发生倾斜时,微控制器10控制报警器8报警,提醒施工人员竖向支撑架发生倾斜,便于保证该支撑结构的支撑可靠性,安全性好。
48.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倾斜检测模块的数量与所述竖向支撑架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倾斜检测模块均包括设置在一个钢管桩3上的箱体6、均设置在箱体6上的第一倾斜传感器7和报警器8,以及设置在另一个钢管桩3上的第二倾斜传感器9;
49.所述箱体6内设置有电子线路板,所述电子线路板上集成有微控制器10和与微控制器10相接的无线通信模块11,所述第一倾斜传感器7的输出端和第二倾斜传感器9的输出端均与微控制器1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报警器8由微控制器10进行控制。
50.本实施例中,微控制器10优选为stm32f103vet6微控制器,无线通信模块11优选为互信智能hx2002gprs无线传输模块,通过设置无线通信模块11将第一倾斜传感器7和第二倾斜传感器9检测到的倾斜信号远程发送给监控人员随身携带的手机或笔记本电脑,便于监控人员远程查看;报警器8优选为声光报警器,在第一倾斜传感器7和第二倾斜传感器9检测到倾斜信号时,微控制器10控制报警器8报警,提醒工作人员该支撑结构发生倾斜。
51.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倾斜传感器7和第二倾斜传感器9分别检测两个钢管桩3是否发生倾斜,当第一倾斜传感器7的d01引脚输出高电平或者第二倾斜传感器9的d01引脚输出高电平至微控制器11时,说明钢管桩3发生倾斜,即该支撑结构发生倾斜,微控制器10将第一倾斜传感器7或第二倾斜传感器9检测到的倾斜信号通过无线通信模块11传输给监控人员,提醒监控人员采取措施。
52.如图1、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包括左支撑座体12和与左支撑座体12配合的右支撑座体13,以及用于连接左支撑座体12和右支撑座体13的连接器;
53.所述左支撑座体12和右支撑座体13的结构相同,所述左支撑座体12和右支撑座体13均包括u型定位板14、对称设置在u型定位板14的两个侧板上的第一连接板15和第二连接板16,以及由上至下依次套设在u型定位板14上的u型顶板17、u型加劲板18和u型底板19,所述u型顶板17与u型加劲板18之间设置有斜向加劲板20,所述u型底板19的底面与底座2-1的顶面相贴合;
54.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螺栓21和第二连接螺栓22,所述第一连接螺栓21依次穿过右支撑座体13的第一连接板15和左支撑座体12的第一连接板15与第一连接螺母23配合,所述第二连接螺栓22依次穿过右支撑座体13的第二连接板16和左支撑座体12的第二连接板16与第二连接螺母24配合。
55.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左支撑座体12的u型定位板14与右支撑座体13的u型定位板14配合,使支撑座套设在支承柱2-2上,通过设置u型顶板17便于将钢管桩3的底部抵接在u型顶板17的顶面,通过设置斜向加劲板20加强支撑座的强度,避免支撑座在使用过程
中发生变形。
56.本实施例中,实际使用时,支承柱2-2的横截面为矩形,底座2-1的横截面积大于支承柱2-2的横截面积,便于底座2-1对支承柱2-2上套设的支撑座进行限位,支撑座的左支撑座体12的u型底板19的底面和右支撑座体13的u型底板19的底面均与底座2-1的顶面相贴合,便于保证支撑座的安装稳定性。
57.如图3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钢管桩3的底面与左支撑座体12或右支撑座体13的u型顶板17的顶面相贴合,所述钢管桩3的桩体通过钢丝绳25与支承柱2-2绑扎为一体。
58.本实施例中,通过多个钢丝绳25将钢管桩3的桩体与钢管桩3对应的支承柱2-2绑扎为一体,加强竖向支撑架与承重墩2的连接,进而加强该支撑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好。
59.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中部加固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中部加固件沿钢管桩3的高度方向呈均匀布设,每个所述中部加固件均包括设置在两个钢管桩3之间且呈交叉布设的第一斜向加固杆26和第二斜向加固杆27。
60.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多个中部加固件加强两个钢管桩3的连接,进而加强竖向支撑架的稳定性。
61.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时,确定需要跨越田间沟壑或河流等区域的渡槽槽身1底部承重墩2的数量,承重墩2的数量为m个,m为正整数,且m≥2,并在m个承重墩2的相邻两个承重墩2之间安装支撑机构,在相邻两个承重墩2之间安装支撑机构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62.步骤一、在一个承重墩2上安装一个竖向支撑架:
63.步骤101、将一个支撑座的左支撑座体12和右支撑座体13安装在一个承重墩2的一个支承柱2-2的左右两侧,并通过连接器将左支撑座体12和右支撑座体13连接为一体,完成一个支撑座的安装;
64.步骤102、在一个支撑座的u型顶板17上安装一个钢管桩3,并通过多个钢丝绳25将一个钢管桩3的桩体与一个支承柱2-2绑扎为一体,完成一个钢管桩3的安装;
65.步骤103、按照步骤101和步骤102的方法,将另一个支撑座安装在一个承重墩2的另一个支承柱2-2上,并在另一个支撑座上安装另一个钢管桩3;
66.步骤104、在一个钢管桩3和另一个钢管桩3之间安装多个中部加固件和横向顶梁4,完成一个承重墩2上一个竖向支撑架的安装;
67.步骤二、在另一个承重墩2上安装另一个竖向支撑架:
68.按照步骤一的方法,完成另一个承重墩2上另一个竖向支撑架的安装;
69.步骤三、安装水平支撑架:
70.在一个竖向支撑架的横向顶梁4和另一个竖向支撑架的横向顶梁4之间安装贝雷梁5,完成水平支撑架的安装,进而完成支撑机构的安装;
71.步骤四、两个承重墩2之间渡槽槽身1的施工:
72.在对两个承重墩2之间的渡槽槽身1进行施工时,通过倾斜检测模块实时检测竖向支撑架是否发生倾斜,当竖向支撑架发生倾斜时,微控制器10控制报警器8报警,提醒施工人员竖向支撑架发生倾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设置支撑机构在渡槽施工时对相邻两个承重墩之间的渡槽槽身进行支撑,支撑机构的自重及混凝土渡槽槽身的重量均由渡槽既有的承重墩承受,因此不需要对相邻两个承重墩之间的地基进行处理并搭设满堂支撑架,能够保证渡槽跨越田间沟壑或河流等区域时顺利安全的施工,较大程度地节约
了成本,且施工效率高,安全性好,便于推广使用。
7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