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旋转式清堵机的制作方法

2022-05-16 23:05:4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煤仓清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转式清堵机。


背景技术:

2.旋转式清堵机是一种防止原煤仓和其他用途的大型物料仓在下料过程中发生堵塞问题的设备;因其使用方便,防堵效果好,被广泛用于煤炭及其物料的下料过程中;现有的旋转式清堵机为了对其内壁进行清理防止堵塞,大多是在其内部设置单个或三个清堵刮刀,且均为固定设置,不能随旋转式清堵机的转动而同步转动,清堵效果不佳,加之,现有的设备对清堵刮刀进行检修维护时均需要进入到清堵机内部,不但操作繁琐,而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式清堵机,能够降低对清堵刮刀进行检修维护时的安全隐患,提升清堵刮刀对清堵机内壁进行清理的效果,并确保清堵效率。
4.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旋转式清堵机,包括上中下三个筒体,其中,中间筒体通过驱动件转动设置在上筒体和下筒体之间,下筒体底端设置有对下筒体进行密封的插板门;所述的中间筒体上分别可拆卸的设置有对上筒体、中间筒体及下筒体内壁进行清理的清堵刮刀。
6.所述的用于对上筒体及下筒体内壁进行清理的清堵刮刀与中间筒体外部可拆卸的连接。
7.所述的用于对上筒体及下筒体内壁进行清理的清堵刮刀为l型。
8.所述的中间筒体上贯穿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外侧的中间筒体上设置有安装座,l型的清堵刮刀一端穿过安装孔后位于在中间筒体内部,另一端与安装座通过螺栓可拆卸的连接。
9.所述的清堵刮刀设置有六个,分别对应对称分布在上筒体,中间筒体及下筒体内。
10.所述的用于对中间筒体内壁进行清理的清堵刮刀倾斜向下设置。
11.所述的驱动件包括设置在上筒体及下筒体外侧的固定架,其中一端的固定架上设置有减速电机,减速电机上设置有齿轮,中间筒体外侧壁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与齿轮啮合的齿条。
12.所述的上中下三个筒体之间均通过回转支撑转动连接;且在回转支撑与上中下筒体之间的连接处均设置有两道芳纶盘根。
13.所述的插板门中间贯穿开设有与下筒体导通的下料孔,下料孔的两侧均设置有气缸控制的插板,两个插板相对一侧的两端均设置有供清堵刮刀放置的容置槽,用于对下筒体内壁进行清理的清堵刮刀通过容置槽延伸至下料孔的内壁处。
14.所述的下料孔内两侧的插板为高低错落设置。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清堵刮刀全部设置
在中间筒体上,能够确保清堵刮刀随中间筒体的转动进行同步转动,提升对上筒体及下筒体内壁进行清理的效率及效果;对上下筒体内壁进行清理的清堵刮刀与中间筒体外部的可拆卸设置,能够提升对清堵刮刀进行检修更换的便利性,降低检修时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升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16.进一步地,中间刮刀的倾斜设置,能够在中间筒体的转动下,对物料产生向下的推力,起到辅助下料的功能;清堵刮刀的对称安装设置,能够增加清堵效率;芳纶盘根的设置,能够降低物料对回转支撑造成的伤害,阻止物料进入回转支撑内部,提升密封效果。
17.进一步地,插板门中插板上容置槽的开设,能够为设置在中间筒体下方的清堵刮刀提供放置空间,以便于清堵刮刀延伸设置在下料孔内,对下料斗的内壁进行清理,保证下料通畅,降低堵塞的概率;两个插板高低错落设置,能够在密封时将两个插板之间的对接缝错开,以免出现闭合时有物料下落导致插板关闭不严的情况。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以清楚和完整的说明:
22.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旋转式清堵机,包括上筒体1,中间筒体2及下筒体3,其中,中间筒体2通过驱动件转动设置在上筒体1和下筒体3之间;优选地,驱动件包括设置在上筒体1及下筒体3外侧的固定架4,其中一端的固定架4上设置有减速电机5,减速电机5上设置有齿轮6,中间筒体2外侧壁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与齿轮6啮合的齿条7;此外,上中下三个筒体之间均优选通过回转支撑8转动连接;为了防止物料对回转支撑8造成的伤害,阻止物料进入回转支撑8内部,本实用新型还在回转支撑8与上中下筒体3之间的法兰连接处均设置有两道芳纶盘根9,以提升密封效果。
23.中间筒体2上分别可拆卸的设置有对上筒体1、中间筒体2及下筒体3内壁进行清理的清堵刮刀10,清堵刮刀10优选设置六个,分别对应对称分布在上筒体1,中间筒体2及下筒体3内;清堵刮刀10的对称安装设置,能够增加清堵效率,提升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其中,用于对上筒体1及下筒体3内壁进行清理的清堵刮刀10与中间筒体2外部可拆卸的连接,以便于在外部即可进行对清堵刮刀10的检修及维护操作,提升操作的便利性,同时还能够降低因进入清堵机内部对清堵刮刀10进行检修更换时存在的安全隐患。
24.为了提升对清堵刮刀10进行检修更换的便利性,用于对上筒体1及下筒体3内壁进行清理的清堵刮刀10优选设置为l型;中间筒体2上贯穿设置有安装孔11,安装孔11外侧的中间筒体2上设置有安装座12,l型的清堵刮刀10一端穿过安装孔11后位于在中间筒体2内部,另一端与安装座12通过螺栓可拆卸的连接;其中用于对上筒体1内壁进行清理的清堵刮刀10设置在中间筒体2的上部,清堵刮刀10通过穿过设置中间筒体2上部的安装孔11后,由中间筒体2内部延伸至上筒体1内;其中用于对下筒体3内壁进行清理的清堵刮刀10设置在中间筒体2的下部,通过穿过设置中间筒体2下部的安装孔11后,由中间筒体2内部延伸至下
筒体3内。
25.位于中间的清堵刮刀10优选为长条状,由于设置在中间的清堵刮刀10不易损坏,寿命一般比清堵机的寿命还长,所以中间的清堵刮刀10两端均固定设置在中间筒体2内部,以提升工作使用时的稳定性;此外,用于对中间筒体2内壁进行清理的清堵刮刀10倾斜向下设置,优选倾斜5-8度,以便于清堵刮刀10能够在中间筒体2的转动下,对物料产生向下的推力,起到辅助下料的功能。
26.下筒体3底端设置有对下筒体3进行密封的插板门13;插板门13的设置,能够在停机时对下筒体3进行密封,防止物料的继续下落;插板门13中间贯穿开设有与下筒体3导通的下料孔14,下料孔14的两侧均设置有气缸控制的插板15,两个插板15相对一侧的两端均设置有供清堵刮刀10放置的容置槽16,用于对下筒体3内壁进行清理的清堵刮刀10通过容置槽16延伸至下料孔14的内壁处;容置槽16的设置,能够在插板15需要闭合时为对下筒体3内壁进行清理的清堵刮刀10提供容置空间;清堵刮刀10延伸至下料孔14内部的设置,能够对下料孔14的内壁进行清理,保证下料通畅,降低堵塞的概率;此外,下料孔14内两侧的插板15为高低错落设置,即一上一下滑动贴合设置,如此设置能够在插板15密封时将两个插板15之间的对接缝错开,以免出现闭合时有物料下落导致插板15关闭不严的情况,提升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旋转式清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中下三个筒体,其中,中间筒体通过驱动件转动设置在上筒体和下筒体之间,下筒体底端设置有对下筒体进行密封的插板门;所述的中间筒体上分别可拆卸的设置有对上筒体、中间筒体及下筒体内壁进行清理的清堵刮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清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对上筒体及下筒体内壁进行清理的清堵刮刀与中间筒体外部可拆卸的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式清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对上筒体及下筒体内壁进行清理的清堵刮刀为l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式清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筒体上贯穿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外侧的中间筒体上设置有安装座,l型的清堵刮刀一端穿过安装孔后位于在中间筒体内部,另一端与安装座通过螺栓可拆卸的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清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堵刮刀设置有六个,分别对应对称分布在上筒体,中间筒体及下筒体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清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对中间筒体内壁进行清理的清堵刮刀倾斜向下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清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件包括设置在上筒体及下筒体外侧的固定架,其中一端的固定架上设置有减速电机,减速电机上设置有齿轮,中间筒体外侧壁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与齿轮啮合的齿条。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清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中下三个筒体之间均通过回转支撑转动连接;且在回转支撑与上中下筒体之间的连接处均设置有两道芳纶盘根。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清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板门中间贯穿开设有与下筒体导通的下料孔,下料孔的两侧均设置有气缸控制的插板,两个插板相对一侧的两端均设置有供清堵刮刀放置的容置槽,用于对下筒体内壁进行清理的清堵刮刀通过容置槽延伸至下料孔的内壁处。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转式清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料孔内两侧的插板为高低错落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仓清堵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旋转式清堵机,包括上中下三个筒体,其中,中间筒体通过驱动件转动设置在上筒体和下筒体之间,下筒体底端设置有对下筒体进行密封的插板门;所述的中间筒体上分别可拆卸的设置有对上筒体、中间筒体及下筒体内壁进行清理的清堵刮刀;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对清堵刮刀进行检修维护时的安全隐患,提升清堵刮刀对清堵机内壁进行清理的效果,并确保清堵效率。并确保清堵效率。并确保清堵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赖云河 彭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乐县永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9
技术公布日:2022/5/1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