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涂布图案的形成方法、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形成涂布图案的程序以及树脂涂布装置与流程

2022-05-12 02:19:5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涂布图案的形成方法、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形成涂布图案的程序以及树脂涂布装置。


背景技术:

2.在显示装置、电子设备、触摸面板等的制造工序中,通过粘接剂使不同的零件彼此贴合时,有时气泡会混入这些零件之间。特别是,在使显示装置等光学零件贴合的情况下,由于因产生的气泡而贴合后的零件的视觉确认性降低等不良影响,因此有时成为问题。
3.为了防止上述制造工序中的气泡等未填充部的产生,在专利文献1中,从供给单元排出透明树脂填充剂时,以透明树脂填充剂与图像显示面板和表面面板这两面板接触的方式配置两面板,由此防止气泡的混入。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方法中,两面板之间的间隔窄,因此向面板整体涂布透明树脂填充剂需要时间,制造成本增加。
4.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一对工件经由粘接剂贴合的显示装置用构件的制造方法,使液晶面板与面板罩经由粘接层贴合时,腔室内部减压。将腔室内部减压与在面板间产生的气泡的减少相关,但另一方面,需要用于减压的装置,并且制造工序增加,因此导致制造成本的增加。
5.另一方面,专利文献3和4中,为了降低制造成本而在大气压下实施粘贴工序。此外,在专利文献3和4中,粘接剂树脂沿保护板中的双向y字状线条图案,以点状图案涂布。但是,在专利文献3和4中,与涂布有粘接剂树脂的零件的纵横比相对应,双向y字状线条图案和点状图案可以取各种各样的形状,因此,零件的纵横比无法独立而唯一地确定其形状。
6.现有技术文献
7.专利文献
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052795号公报
9.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194727号公报
10.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1-150331号公报
11.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3-15228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12.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13.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技术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确定涂布图案的形成所需要的涂布量的方法。
14.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层叠体形成时防止气泡等未填充部的产生的涂布图案的形成方法。
15.而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对工件的贴合在大气压下进行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16.进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计算出最优的涂布图案的树脂涂布装置。
17.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1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方案。
19.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涂布图案的形成方法,该涂布图案的形成方法包括:
20.基于树脂的密度(d)和所述树脂均匀涂布于涂布面整体的情况下的涂布厚度(t),确定所述树脂的涂布量的步骤;
21.在所述涂布面中确定涂布图案的步骤;以及
22.将确定出所述涂布量的所述树脂依据所述涂布图案涂布于所述涂布面上的步骤。
23.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24.该层叠体的制造方法使用构成显示装置的一对工件,所述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包括:
25.通过上述涂布图案的形成方法,在所述一对工件之内的至少一者形成涂布图案的步骤;
26.经由所述涂布图案使所述一对工件贴合的步骤;以及
27.使所述涂布图案所包含的所述树脂固化的步骤。
28.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是,使所述一对工件贴合的所述步骤在大气压(不伴有减压)条件下进行。
29.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形成涂布图案的程序,,
30.该形成涂布图案的程序使计算机作为如下部分发挥功能:
31.涂布量确定部,基于树脂的密度(d)和所述树脂均匀涂布于涂布面整体的情况下的涂布厚度(t),确定所述树脂的涂布量;
32.涂布图案确定部,在所述涂布面中确定涂布图案;以及
33.树脂涂布部,将确定出所述涂布量的所述树脂依据所述涂布图案涂布于所述涂布面上。
34.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树脂涂布装置,该树脂涂布装置包括:
35.计算机,包含形成上述涂布图案的程序;以及
36.涂布装置,将树脂依据由程序确定出的涂布量和/或涂布图案涂布于涂布面。
37.也可以是,在上述树脂涂布装置中,还具备:
38.检测部,通过经由涂布图案使构成显示装置的一对工件贴合而得到层叠体的前体,根据所述贴合后的层叠体的前体感测树脂的泄漏或树脂的未填充;以及
39.学习部,在通过所述检测部感测到树脂的泄漏或树脂的未填充的情况下,对涂布量和/或涂布图案进行再确定,以不由贴合后的层叠体的前体产生树脂的泄漏或树脂的未填充的方式,将涂布量和/或涂布图案最优化。
40.有益效果
41.本发明能提供一种根据上述解决方案,确定涂布图案的形成所需要的树脂的涂布量的方法。由此,能将树脂的涂布量设为最低限度,因此与低成本化相关。
42.此外,本发明能提供一种在层叠体形成时防止气泡等未填充部产生的涂布图案的形成方法。由此,防止层叠体内的气泡等未填充部的产生,因此层叠体的构件间的粘接力提
高,并且层叠体的外观变得优异。
43.而且,本发明能提供一种一对工件的贴合在大气压下进行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由此,无需使用真空装置,因此与制造的低成本化相关。
44.进而,本发明能提供一种自动计算出最优的涂布图案的树脂涂布装置。由此,无需通过反复试验来确定最优的涂布图案,因此能抑制与制造相关的成本。
附图说明
45.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图。
46.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方案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47.以下,对本发明一边适当参照图一边详细地进行说明。在以下说明中使用的附图为了使本发明的特征容易理解,方便起见有时将成为特征的部分放大表示。因此,有时附图中记载的各构成要素的尺寸比例等与实际不同。在以下说明中例示的材料、尺寸等是一个例子,本发明不限定于它们,可以在发挥其效果的范围内适当变更来实施。
48.[涂布图案的形成方法]
[0049]
本发明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公开一种涂布图案的形成方法。涂布图案的形成方法包括:确定树脂的涂布量的步骤、在涂布面中确定涂布图案的步骤、以及将树脂依据涂布图案涂布于涂布面上的步骤。
[0050]
《涂布量》
[0051]
涂布量基于涂布的树脂的密度(d)和树脂均匀涂布于涂布面整体的情况下的涂布厚度(t)来确定。由此,所使用的树脂为需要的最低限度的量即可,在成本方面变得有利。
[0052]
在将树脂依据涂布图案涂布于涂布面上的步骤中,树脂只要涂布于涂布图案的至少一部分即可。优选的是,树脂也可以遍及涂布图案的整体地涂布。进一步优选的是,树脂也可以遍及涂布图案的整体连续地涂布。通过树脂遍及涂布图案的整体连续地涂布,不存在从其他树脂孤立出的树脂,用于进行之后的层叠体制造的粘贴时,气泡变得不易产生。
[0053]
树脂的密度(d)根据所使用的树脂的种类来确定。树脂均匀涂布于涂布面整体的情况下的涂布厚度(t)只要是在所述技术领域中采用的厚度,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在本发明中涂布优选的树脂(液态树脂)的情况下,能以涂布厚度(t)为10μm厚以上且良好地涂布,能形成抑制气泡等未填充部的产生,并且在实用上具有足够的粘接力的树脂填充层,根据需要,也可以将涂布厚度(t)设计为小于10μm厚。而且,在要求将涂布厚度(t)设计得厚的情况下,也可以单纯增加树脂的使用量,也可以使用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多次地将树脂叠涂来形成厚涂布层。
[0054]
《涂布图案》
[0055]“正方形”[0056]
图1表示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涂布图案。在涂布面1为具有一边的长度w的正方形的情况下,涂布面1中的涂布图案被确定为如图1所示的放射状。
[0057]
提供涂布面1的构成要素没有特别限定,但也可以为玻璃面板等刚性面板、由丙烯酸树脂或聚碳酸酯树脂形成的树脂板、或者金属板。
[0058]
涂布面1具有:从涂布面1的外周起延伸αw的、未形成涂布图案的边缘部;以及被边缘部包围的有效涂布面10。
[0059]
有效涂布面10为具有一边的长度w’的正方形,长度大小w’为w-2αw(其中,0.01≤α≤0.1)。
[0060]
涂布图案具有:
[0061]
对角线的交点20;
[0062]
第一须线24,从对角线的交点20向第一边11的中心延伸;以及
[0063]
第二须线25,从对角线的交点20向第二边12的中心延伸。第一须线24和第二须线25分别具有βw’/2(其中,0<β≤1)的长度。
[0064]
此外,涂布图案具有:
[0065]
第一支线31和第二支线32,从对角线的交点20分别向第一边11的两端延伸;以及
[0066]
第三支线33和第四支线34,从对角线的交点20分别向第二边12的两端延伸。第一支线31、第二支线32、第三支线33以及第四支线34各自的长度lb为w’/√2。
[0067]
而且,涂布图案还具有:
[0068]
第一肋骨部41,从对角线的交点20向第三边13的中心延伸;以及
[0069]
第二肋骨部42,从对角线的交点20向第四边14的中心延伸。第一肋骨部41和第二肋骨部42分别具有βw’/2(其中,0<β≤1)的长度。在涂布面1为正方形的情况下,第一须线24和第二须线25的长度的合计与第一肋骨部41和第二肋骨部42的合计相等。
[0070]
α可以为0.01≤α≤0.1。α优选为0.15≤α≤0.85,进一步优选为0.3≤α≤0.7,最优选为0.4≤α≤0.6。在α<0.01的情况下,四根各支线31至34的端部与涂布面1的四角接近,因此在树脂的涂布时和/或层叠体制造时,涂布于四根各支线31至34的端部附近的树脂容易向涂布面1的外部泄漏。其结果是,会使用不必要的树脂,成本可能增加。在α>0.1的情况下,四根各支线31至34的端部远离涂布面1的四角,因此可能会在涂布面1的四角附近存在气泡等未填充部,粘接力降低或外观受损。
[0071]
β可以为0<β≤1。在β=1的情况下,第一须线24和第二须线25的长度分别成为w’/2,到达有效涂布面的外周。此外,如第一实施方式所示,在涂布面1为正方形的情况下,第一肋骨部41和第二肋骨部42的长度也分别成为w’/2,到达有效涂布面的外周。β也可以优选为0<β≤0.75,也可以进一步优选为0<β≤0.5。在本发明所不包含的β=0的情况下,在层叠体制造时,在由第一边11、第一支线31以及第二支线32包围的区域中可能会存在气泡等未填充部,粘接力降低或外观受损。在β>1的情况下,会使用不必要的树脂,成本可能增加。
[0072]
根据本发明的涂布图案的形成方法,图1中的涂布图案的形状被唯一地确定。
[0073]
《坐标》
[0074]
确定图1中的涂布面1中的涂布图案的步骤包括:确定涂布图案中的各坐标的步骤。
[0075]
在将正方形的涂布面1中的四个角内的一个角的坐标设为(0,0),并且将正方形中的两条对角线的交点20的坐标设为(w/2,w/2)的情况下,
[0076]
将第一须线24的端部的坐标设为((w-βw’)/2,w/2);
[0077]
将第二须线25的端部的坐标设为((w βw’)/2,w/2);
[0078]
将第一支线31的端部的坐标设为((w-w’)/2,(w w’)/2);
[0079]
将第二支线32的端部的坐标设为((w-w’)/2,(w-w’)/2);
[0080]
将第三支线33的端部的坐标设为((w w’)/2,(w w’)/2);
[0081]
将第四支线34的端部的坐标设为((w w’)/2,(w-w’)/2);
[0082]
将第一肋骨部41的端部的坐标设为(w/2,(w βw’)/2);
[0083]
将第二肋骨部42的端部的坐标设为(w/2,(w-βw’)/2)。
[0084]
根据本发明的涂布图案的形成方法,图1中的涂布图案的坐标被唯一地确定。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就坐标而言,将涂布面的左下角,就是说第一边11与第四边14的交点设为原点(0,0),但在实际的涂布图案的形成中,也可以基于涂布装置的配置等,将涂布面的左上角设为原点(0,0),不言而的是,也可以将其他角设为原点来确定涂布图案。
[0085]
「长方形」
[0086]
图2表示本发明的第二方案的涂布图案。在涂布面1为具有宽度w和长度l(其中,w≤l)的长方形的情况下,涂布面1中的涂布图案被确定为如图2所示的形状(以后,称为鱼骨图案形状)。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长方形为包括正方形的概念,因此记载为w≤l而不为w<l。
[0087]
涂布面1具有:从涂布面1的外周起延伸αw的、未形成涂布图案的边缘部;以及被边缘部包围的有效涂布面10。
[0088]
有效涂布面10具有w-2αw的宽度w’(其中,0.01<α<0.1)和l-2αw的长度l’。
[0089]
鱼骨图案具有:
[0090]
中央线部23,将夹着具有宽度w的第一边11的两个角的平分线相交的第一交点21与夹着具有宽度w的第二边12的两个角的平分线相交的第二交点22;
[0091]
第一须线24,从第一交点21向第一边11的中点延伸;以及
[0092]
第二须线25,从第二交点22向第二边12的中点延伸。第一须线24和第二须线25分别具有βw’/2(其中,0<β≤1)的长度。
[0093]
此外,鱼骨图案具有:
[0094]
第一支线31和第二支线32,从第一交点21分别向第一边11的两端延伸;以及
[0095]
第三支线33和第四支线34,从第二交点22分别向第二边12的两端延伸。第一支线31、第二支线32、第三支线33以及第四支线34各自的长度lb为w’/√2。
[0096]
而且,鱼骨图案具有:
[0097]
第一肋骨部41,从中央线部23向具有长度l的第三边13相对于中央线部23垂直地延伸,具有nrib/2个;以及
[0098]
第二肋骨部42,从中央线部23向具有长度l的第四边14相对于中央线部23垂直地延伸,具有nrib/2个。第一肋骨部41和第二肋骨部42分别具有lc的长度。
[0099]
以下详细地记载长度lc和肋骨部的数nrib的求解方法。
[0100]
鱼骨图案中的第一肋骨部41和第二肋骨部42的长度lc以及第一肋骨部41和第二肋骨部42的合计数nrib如下所示地求出。重要的是,涂布图案的长度与有效涂布面10的面积之间的关系。在正方形的情况下,计算出有效涂布面10的每单位面积所需的涂布图案的长度,在此基础上,计算出相对于从正方形变成长方形的情况下的面积需要多少长度的涂布图案,由此计算出上述lc和nrib。
[0101]
当对图1与图2进行比较时,关于涂布面1,图1是正方形,相对于此,图2是长方形。
[0102]
首先,正方形的涂布面1中的涂布图案的整体长度为4(w’/√2 βw’/2),有效涂布面10的面积为w
’2。因此,每单位面积所需的涂布图案的长度为4(w’/√2 βw’/2)/w
’2。
[0103]
在此,在图1的正方形的一边的长度与图2的长方形的短边的长度相等的情况下,图2的长方形与图1的正方形进行比较,长度增加l
’‑
w’,因此有效涂布面10的面积只增加(l
’‑
w’)w’。
[0104]
当考虑到从图1的正方形变成图2的长方形时增加的中央线部23的长度l
’‑
w’时,相对于该增加的份量的面积需要追加的涂布图案的长度x为x l
’‑
w’。当每单位面积所需的涂布图案的长度与正方形的情况相同时,(x l
’‑
w’)/(l
’‑
w’)w’=4(w’/√2 βw’/2)/w,2的关系成立。由此,计算出x=(l
’‑
w’)(2β 2√2-1)。
[0105]
在此,图1中的第一肋骨部41和第二肋骨部42被确定为在对角线的交点20相交,但图2中的第一肋骨部41被确定为不与第一交点21相交、第二肋骨部42也被确定为不与第二交点相交。于是,关于图2中的从正方形向长方形的变化中增加的量的面积(l
’‑
w’)w’,为了补足图1中的第一肋骨部41和第二肋骨部42的合计长度βw’,除了上述长度x以外,需要追加βw’。由此,在从图1的正方形变成图2的长方形的情况下实际需要追加的长度total c计算为βw’ (l
’‑
w’)(2β 2√2-1)。
[0106]
接着,计算出图2中的第一肋骨部41和第二肋骨部42的合计数nrib。第一肋骨部41与第二肋骨部42的数量也可以相等。就是说,第一肋骨部41和第二肋骨部42也可以分别为nrib/2个。
[0107]
图2中的第一肋骨部41和第二肋骨部42的合计数nrib基于需要追加的长度total c相当于多少份量的有效涂布面的宽度w’来计算出。实际上,total c/w’的值多成为小数。于是,肋骨部内只有一个具有不同长度。为了避免该情况,通过对total c/w’的值进行向上舍入来设为整数值,将该整数值设为两倍,由此使第一肋骨部41和第二肋骨部42的根数一致。nrib通过下式计算出。
[0108]
[数学式1]
[0109][0110]
(其中,[]是向上舍入函数)
[0111]
接着,计算出图2中的第一肋骨部41和第二肋骨部42的长度lc。通过将需要追加的长度total c除以nrib,计算出lc。lc通过下式计算出。
[0112]
[数学式2]
[0113][0114]
在total c/w’的值为整数的情况下,肋骨部的长度lc=w’/2,在total c/w’的值不为整数的情况下,lc<w’/2。
[0115]
对于α、β,与所述第一方案的记载相同。
[0116]
根据本发明的涂布图案的形成方法,图2中的鱼骨的形状被唯一地确定。
[0117]
确定图2中的涂布面1中的涂布图案的步骤包括:确定涂布图案中的各坐标的步骤。
[0118]
在将长方形的涂布面1中的四个角内的一个角的坐标设为(0,0),并且将长方形中的两条对角线的交点的坐标设为(l/2,w/2)的情况下,
[0119]
将第一交点21的坐标设为(w/2,w/2);
[0120]
将第二交点22的坐标设为(l-w/2,w/2);
[0121]
将第一须线24的端部的坐标设为((w-βw’)/2,w/2);
[0122]
将第二须线25的端部的坐标设为(l-(w-βw’)/2,w/2);
[0123]
将第一支线31的端部的坐标设为((l-l’)/2,(w w’)/2);
[0124]
将第二支线32的端部的坐标设为((l-l’)/2,(w-w’)/2);
[0125]
将第三支线33的端部的坐标设为((l l’)/2,(w w’)/2);
[0126]
将第四支线34的端部的坐标设为((l l’)/2,(w-w’)/2);
[0127]
分别将nrib/2个的第一肋骨部41和第二肋骨部42内,从第一交点21开始数第k个(其中,1<k≤nrib/2)第一肋骨部41和第二肋骨部42的、中央线部23中的坐标设为(w/2 (l-w)*(2k-1)/nrib,w/2);
[0128]
将第k个第一肋骨部41的端部的坐标设为(w/2 (l-w)*(2k-1)/nrib,w/2 lc);
[0129]
将第k个第二肋骨部42的端部的坐标设为(w/2 (l-w)*(2k-1)/nrib,w/2-lc)。
[0130]
根据本发明的涂布图案的形成方法,图2中的鱼骨的坐标被唯一地确定。
[0131]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确定的坐标显而易见的是,从第一交点21直至第1个第一肋骨部41与中央线部23的交点的距离为(l-w)/nrib。此外,从第k个第一肋骨部41直至第k 1个第一肋骨部41的距离为2
×
(l-w)/nrib。
[0132]
在本发明的涂布图案形成方法中使用的树脂能在贴合时发挥作为粘接剂的作用,在其种类和固化体系(cure system)中没有特别限定,但从所得到的层叠体的固化性和物理特性的观点考虑,优选选自固化性有机硅树脂组合物、固化性丙烯酸树脂组合物、固化性乙烯基树脂组合物以及固化性环氧树脂组合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特别优选能固化而形成粘接性树脂构件的固化性有机硅树脂组合物。此外,使这些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固化的方法可以根据其固化剂和固化体系,选自如下方法:50℃以上的加热固化、室温固化、利用紫外线(uv光)等高能量射线的照射的光固化、以及这些固化方法的组合。从在能进行短时间内的室温固化,特别是在贴合后的层叠体构成显示装置的情况下,不对各构件造成不良影响的观点考虑,优选选择室温下的氢化硅烷化固化反应、室温下的缩合固化反应、或利用uv光的照射的光固化为主的固化方法作为固化体系。
[0133]
在本发明的涂布图案形成方法中使用的树脂也可以为固化而形成弹性体(elastomer)树脂构件或凝胶状树脂构件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对于固化后的硅树脂构件或丙烯酸树脂构件而言,在25℃下,其jis k2220中规定的针入度(以下简称为“针入度”)可以为5~70的范围,针入度可以为10~60的范围、20~50的范围。这样的硅树脂构件或丙烯酸树脂构件具有适度的柔软性和耐久性,构件间的粘接/密合保持性和随动性优异,因此在使用本发明的涂布图案形成了包括构成显示装置的一对工件的层叠体的情况下,能实现可靠的糊缝效果。此外,所述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可以为固化后具有粘接性,并且形成在最大粘接强度下的试样的变形足够大的树脂构件的树脂。例如,对于固化后的有机硅树脂构件或丙烯酸树脂构件而言,在25℃下,其依据jis k6850测定的拉伸剪切粘接强度(以下简称为“剪切粘接强度”)可以为0.05mpa以上,可以为0.05~10mpa的范围,实用上,也可以为0.1~5mpa的范围。此外,关于该树脂构件,在对拉伸剪切粘接强度的峰值(=最大粘接强度)下的相对于试样厚度的拉伸剪切位移量进行测定的情况下,位移的比例可以为1000%以上,实用上,该比例可以为1000~6000%的范围。
[0134]
此外,在本发明的涂布图案形成方法中,形成的涂布图案用于使一对工件贴合,因此需要树脂的适度流动性。在本发明的涂布图案形成方法中使用的树脂的25℃下的粘度优选为100~100000mpa
·
s,更优选为500~10000mpa
·
s。在树脂的25℃下的粘度为所述范围的情况下,特别是能形成涂布厚度(t)为10μm厚以上且良好的填充层。另一方面,若25℃下的粘度小于100mpa
·
s,则树脂从涂布部起过度扩展至宽范围,有时无法得到作为目标的涂布厚度。此外,若25℃下的粘度超过100000mpa
·
s,则树脂无法从涂布图案起适当扩展,有时在层叠体制造时存在气泡等未填充部。
[0135]
作为可以使用的树脂的例子,可列举出如下固化性有机硅树脂组合物,但不限定于此,所述固化性有机硅树脂组合物包含:
[0136]
(a)分子内具有固化反应性官能团的一种以上聚有机硅氧烷;以及
[0137]
(b)固化反应催化剂,
[0138]
所述固化性有机硅树脂组合物的25℃下的粘度为500~10000mpa
·
s的范围。
[0139]
特别是,在本发明中可以使用的树脂可以为光学透明树脂(以下称为“ocr(optically clear resin)”或固化性有机硅粘接剂,它们可以优选为本案申请人在日本特愿2018-0861179号和国际申请pct/jp2019/017859号中提出和使用的ocr和固化性有机硅粘接剂。这样的树脂可以利用市售的例如dowsil(tm)eg-1200、eg-4131、ve-6001uv、ve-2001 uv optical bonding等;wacker公司制silgel 612pt、lumisil 100、lumisil 102的市售品。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可以使用的树脂不言而喻的是不限于透明的固化性树脂,在不要求透明性的用途中,可以使用不透明的树脂来形成涂布图案。
[0140]
此外,树脂在形成涂布图案时需要为液态,需要确保一定的可使用时间。可使用时间例如可以通过选择针对树脂所包含的固化体系的抑制剂(例如,针对包括氢化硅烷化反应的固化体系的固化抑制剂)的种类和量来进行设计或控制。例如,在上述成分(a)在25℃下且成分(b)的存在下进行固化反应的情况下,通过增加对于成分(b)的抑制剂的量,能确保所需的可使用时间。另一方面,不添加对于成分(b)的抑制剂,或设为确保可使用时间的最小限度的量,能缩短组合物直至固化为止的时间。
[0141]
在树脂为二液系等多成分系的情况下,通过在形成涂布图案之前分别保管各成分,在涂布时混合,也能加长直至固化为止的时间。各成分例如可以在刚要进行涂布前用混合机等混合,混合后为了抑制装置的液体堵塞、排出不良等不良状况的产生,优选立刻使用。此外,在树脂为二液系等多成分系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如下点胶机,其具备:物理上设有隔断的液态原料罐;以及将从各原料罐供给至排出部的液态原料每次各一定量混合的机构。通过使用这样的、具备能将原料液分离装填的罐的机构和混合机构的点胶机,将上述组合物的各成分装填至在物理上隔断的罐内,也能在点胶时每次各一定量混合而涂布。
[0142]
确定树脂的涂布量的步骤中,也可以比基于涂布的树脂的密度(d)和上述涂布厚度(t)确定的量多γ[%](其中,0<γ≤100)。由此,在涂布有树脂的涂布面与其他要素贴合时,即使一些树脂从涂布面泄漏,也能确保树脂为在涂布面整体括展的足够量的树脂。
[0143]
就γ[%]而言,可以为0<γ≤100。就γ[%]而言,优选为10≤γ≤90,进一步优选为20≤γ≤80。若γ[%]超过100%,则树脂的涂布量增加,在成本方面上变得不利。
[0144]
如上所述,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涂布图案的形成方法可以基于涂布的树脂的密度(d)和上述涂布厚度(t)来确定涂布量。此外,本技术中公开的涂布图案的形成方法能唯一
地确定涂布图案的形状和坐标。由此,无需通过反复试验来确定涂布图案,能高效地设计贴合工序。此外,树脂的涂布量为需要的最低限度即可,与低成本化相关。
[0145]
[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0146]
本发明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公开使用构成显示装置的一对工件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0147]
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包括:通过上述涂布图案的形成方法,在一对工件内的至少一者形成涂布图案的步骤;经由涂布图案使一对工件贴合的步骤;以及使涂布图案所包含的树脂固化的步骤。
[0148]
在一对工件内的至少一者形成涂布图案的步骤也可以包括:在一对工件的两者的涂布面形成涂布图案的步骤。在该情况下,在一对工件形成的树脂图案能调整为在使一对工件相互贴合时,至少一部分的形状和/或坐标一致。
[0149]
经由涂布图案使一对工件贴合的步骤也可以在大气压(不伴有减压)条件下进行。由此,无需使用费用高昂的真空工艺,能低成本化。
[0150]
经由涂布图案使一对工件贴合的步骤可以使用在所述技术领域中已知的方法进行。
[0151]
经由涂布图案使一对工件贴合的步骤也可以包括:通过使一对工件从相互平行地彼此相对的状态开始逐渐缩短距离,使它们贴合的步骤。通过将一对工件设为相互平行的配置,在粘贴时气泡不易产生。
[0152]
使涂布图案所包含的树脂固化的步骤可以使用在所述技术领域中已知的方法进行。使树脂固化的步骤也可以包括热固步骤、光固化步骤等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固化步骤。
[0153]
层叠体的大小和厚度没有特别限定,根据层叠体的用途来确定。例如,层叠体可以用作选自显示装置、电子设备或触摸面板中的用途。一对工件也可以用作选自构成显示装置、电子设备、触摸面板等要素中的用途。
[0154]
如上所述,就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而言,由于本技术特有的涂布图案形状,在使一对工件贴合时,防止层叠体内的气泡等未填充部的产生,因此粘接力提高,并且层叠体的外观变得优异。此外,一对工件的贴合在不伴有减压的大气压下的条件下进行,因此与低成本化相关。
[0155]
[程序]
[0156]
本发明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公开在涂布面上形成树脂的涂布图案的程序。
[0157]
程序,使计算机作为如下部分发挥功能:
[0158]
涂布量确定部,基于树脂的密度(d)和在树脂均匀涂布于涂布面整体的情况下的涂布厚度(t),确定树脂的涂布量;
[0159]
涂布图案确定部,在涂布面中确定涂布图案;以及
[0160]
树脂涂布部,将确定出涂布量的树脂依据涂布图案涂布于涂布面上。
[0161]
涂布量确定部能以比基于涂布的树脂的密度(d)和上述涂布厚度(t)所确定的量多γ[%](其中,0<γ≤100)的方式确定涂布量。
[0162]
涂布图案确定部可以采用如图1所示的正方形上的放射状涂布图案;以及如图2所示的长方形上的鱼骨图案作为所确定的涂布图案。
[0163]
树脂涂布部对将预先确定出涂布量的树脂依据涂布图案涂布于涂布面上进行确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使用的树脂和涂布面来适当设定树脂的排出速度和涂布装置的扫描速度等。
[0164]
[树脂涂布装置]
[0165]
本发明公开了具备包含上述程序的计算机的树脂涂布装置。
[0166]
树脂涂布装置可以包含如下涂布装置:将树脂依据由程序确定的涂布量和/或涂布图案涂布于涂布面。
[0167]
涂布装置可以使用所述技术领域中已知的涂布装置。涂布装置可以具备用于排出树脂的排出部。树脂可以从排出部以等速度、等排出量排出。需要说明的是,在包含上述程序的计算机以外的方面,涂布装置可以具备树脂涂布装置的一般构成,没有特别限制。
[0168]
[具有自动学习功能的树脂涂布装置]
[0169]
此外,本发明公开一种具备检测部和学习部的树脂涂布装置。
[0170]
检测部通过经由涂布图案使构成显示装置的一对工件贴合而得到层叠体的前体,根据所述前体感测树脂的泄漏或树脂的未填充。
[0171]
树脂的泄漏或树脂的未填充可以通过图像检测来确定。图像检测也可以使用在所述技术领域中已知的方法。
[0172]
学习部在通过检测部感测到树脂的泄漏或树脂的未填充的情况下,对树脂的涂布量和/或涂布图案进行再确定,由此以不由贴合后的层叠体的前体产生树脂的泄漏或树脂的未填充的方式,将涂布量和/或涂布图案最优化。
[0173]
未填充是指包括如下区域的概念:一部分被树脂包围并且另一部分向涂布面1的外周敞开的区域;以及整体被树脂围绕的区域,就是说气泡。
[0174]
涂布量和/或涂布图案的再确定通过基于通过图像检测得到的泄漏和未填充的信息,使α、β以及γ分别独立地变化来实现。
[0175]
α与图1和图2中的涂布面1中的未形成涂布图案的边缘部的宽度αw(其中,0.01≤α≤0.1)相关连。α的增减会影响如下部位中的树脂的扩展:贴合后,就是说层叠体前体形成后的涂布面1的边缘部,特别是涂布面1的四角。因此,在树脂的未填充主要在涂布面1的边缘部产生的情况下,α被再确定为减少。由此,在边缘部产生的未填充能被消除。另一方面,在树脂的泄漏主要在涂布面1的四角产生的情况下,α被再确定为增加。由此,涂布面1的四角中的泄漏能减少。
[0176]
β与图1和图2中的第一须线24和第二须线25的长度βw’/2(其中,0<β≤1)相关连。β的增减会影响如下区域中的树脂的扩展:贴合后的图2中的第一须线24的端部和第二须线25的端部附近,就是说,在图2中的第一边11、第一支线31以及第二支线32所包围的区域和第二边12、第三支线33以及第四支线34所包围的区域。因此,在树脂的未填充主要在第一须线24的端部和第二须线25的端部附近产生的情况下,β被再确定为增加。由此,在第一须线24的端部和第二须线25的端部附近产生的未填充能被消除。另一方面,在树脂的泄漏在第一须线24的端部和第二须线25的端部附近产生的情况下,b被再确定为增加。由此,涂布面1的第一须线24的端部和第二须线25的端部附近的泄漏能减少。
[0177]
γ[%](其中,0<γ≤100)是指,相对于基于涂布的树脂的密度(d)和上述涂布厚度(t)来确定的涂布量的超出比例。γ的增减会影响贴合后的涂布面1的整体的树脂的扩
展。因此,在树脂的未填充在涂布面1的整体产生的情况下,γ被再确定为增加。由此,在涂布面1的整体产生的未填充能被消除。另一方面,树脂实际上从涂布面1泄漏的部位为涂布面1的周缘部,但在树脂的泄漏主要在涂布面1的整体产生的情况下,γ被再确定为减少。由此,涂敷面1整体的泄漏能减少。
[0178]
如上所述,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具备检测部和学习部的树脂涂布装置可以根据使一对工件的贴合后的关于树脂状态而检测出的图像,感测树脂的泄漏和未填充的状态,以不产生树脂的泄漏和未填充的方式,反复进行参数α、β以及γ的再确定,由此将树脂的涂布量和涂布图案最优化。
[0179]
本发明的树脂涂布装置能提供自动计算出最优的涂布图案的树脂涂布装置。由此,能抑制由反复试验带来的成本,因此与低成本化相关。
[0180]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涂布图案的形成方法详细地进行说明。不过本发明不限定于以下实施例的记载。此外,通过下述实施例制造出的由一对工件构成的层叠体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内,但是本发明的层叠体和显示装置也不限定于以下实施例的记载。对于使用本发明的涂布图案的形成方法的树脂涂布装置,也同样地不限定于以下实施例的记载。
[0181]
[实施例]
[0182]
使用dow/toray株式会社制的紫外线固化性树脂dowsil
tm
ve-2001 uv optical bonding,将浮法玻璃板(148
×
210
×
1.7mm)和对单面(贴合面)进行了防反射涂覆的聚碳酸酯板(153
×
215
×
1.0mm)制作成贴合树脂层厚0.3mm的贴合样品。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将上述固化性树脂涂布于聚碳酸酯板,使浮法玻璃板从该聚碳酸酯板上方贴合,固化性树脂的涂布的坐标位置根据如下坐标(单位为mm)设定:以聚碳酸酯板为基准,将聚碳酸酯板的左上,就是说将图2中的第一边11与第三边13的交点设为原点(0,0),将长边设为x轴,将短边设为y轴。就x轴而言,将从原点起朝向第二边12与第三边13的交点的方向视为正方向,就y轴而言,将从原点起朝向第一边11与第四边14的交点的方向视为正方向。1.涂布量、涂布边缘以及须线的线长比的确定以及各参数的计算
[0183]
dowsil
tm
ve-2001 uv optical bonding的粘度为3600mpa
·
s,比重为1.120g/cm3,为了在玻璃面整面形成0.3mm厚的层,需要涂布148
×
210
×
0.3/1000=9.324cm3(10.443g)。在实际试制中,作为惯例,剩余涂布了上述计算涂布量的 5%。将涂布边缘α设定为聚碳酸酯板短边的10%,将须线的线长比b设定为60%。
[0184]
依据本发明,涂布图案描绘所需的变量如下表1所示地计算出。
[0185]
[表1]
[0186][0187][0188]
2.基于上述参数的涂布图案的描绘
[0189]
通过实际树脂涂布量除以总描绘线长而导出描绘速度线密度。使用musashi engineering株式会社制shot mini 300sx、ml-606gx以及tcu-02,向聚碳酸酯板以成为所导出的上述描绘速度线密度的方式,将树脂的排出量设定为8g/分钟,将图案描绘速度设定为9.03mm/秒(描绘线密度:10*8/60/9.03=0.148g/cm),使用下表的坐标数据沿着本发明的涂布图案对树脂进行了描绘(各线段的描绘始终以接近聚碳酸酯板的中央部分的点成为终点的方式描绘)。将其坐标点示于表2。如上所述,各坐标是将涂布的聚碳酸酯板的左上设为原点(0,0),将长边设为x轴,将短边设为y轴的坐标(单位为mm)(使用了musashi engineering株式会社制shot mini 300sx的坐标系)。
[0190]
[表2]
[0191][0192][0193]
3.基于涂布图案的、浮法玻璃板向聚碳酸酯板的贴合
[0194]
将沿着上述涂布图案描绘有树脂的聚碳酸酯板水平静置,在各贴合板的z轴中央取得对准,将玻璃板配置于不与涂布层接触的铅直上,缓慢平行地使贴合面接近,一边将涂布树脂铺开一边使贴合面贴合至目标膜厚附近,在该状态下利用金属卤素紫外线灯(metal halide ultraviolet lamp)照射6000mj/cm2进行固化,由此制作出贴合样品。
[0195]
其结果是,使用上述涂布图案描绘的固化性树脂不抱入气泡,在贴合板整面扩展,未观测到从贴合样品端部的露出、未填充部分,得到了整面均匀的透射贴合样品。
[0196]
附图标记说明
[0197]
1涂布面
[0198]
10有效涂布面
[0199]
11第一边
[0200]
12第二边
[0201]
13第三边
[0202]
14第四边
[0203]
20对角线的交点
[0204]
21第一交点
[0205]
22第二交点
[0206]
23中央线部
[0207]
24第一须线
[0208]
25第二须线
[0209]
31第一支线
[0210]
32第二支线
[0211]
33第三支线
[0212]
34第四支线
[0213]
41第一肋骨部
[0214]
42第二肋骨部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