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灌注头和灌注阀的制作方法

2022-05-11 22:08:3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灌装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灌注头和灌注阀。


背景技术:

2.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灌注阀对液态食品进行灌装。在液态食品的连续灌装过程中,由于液态物料的粘性力作用,灌注头上残留的液态物料会出现不定时滴落以及拉丝等问题,影响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灌注头和灌注阀,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的一项或更多项技术问题。
4.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灌注头,包括:灌注头本体,灌注头本体内限定出容纳腔,灌注头本体的一端为灌注端;加热件,设于容纳腔内,加热件邻近灌注端设置,加热件用于加热灌注头本体。
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加热件的外壁与容纳腔的内壁相贴合。
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容纳腔内设有保护套,保护套位于加热件与灌注头本体之间,且保护套在容纳腔轴向上的延伸长度大于加热件在容纳腔轴向上的延伸长度。
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灌注头还包括:温度检测装置,设于灌注头本体上,用于检测灌注头本体的温度并生成温度信号;控制器,设于灌注头本体的外部,控制器分别与温度检测装置和加热件相连,控制器用于接收温度信号,并根据温度信号控制加热件的加热参数,加热参数包括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和加热功率中的至少一个。
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温度检测装置嵌设于灌注头本体的灌注端。
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容纳腔内设有保护套,保护套位于加热件与灌注头本体之间;保护套和灌注头本体之间设置有安装槽;灌注头还包括温度信号传输线,温度信号传输线的一端与温度检测装置相连,温度信号传输线的另一端穿过安装槽与控制器相连。
1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保护套上开设有安装孔,温度信号传输线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传输段、第二传输段和第三传输段,其中,第一传输段设于安装槽内,第二传输段位于安装孔内,第三传输段位于容纳腔内,第一传输段的输入端与温度检测装置相连,第三传输段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相连。
1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灌注头还包括:报警装置,与控制器相连,报警装置用于在温度信号异常的情况下报警。
1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灌注头还包括:动作检测装置,设于灌注头本体的外部,用于检测灌注头本体的动作并生成动作信号;控制器,与动作检测装置和加热件相连,控制器用于根据动作信号控制加热件的加热参数,加热参数包括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和加热功率中的至少一个。
13.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灌注阀,包括根据本申
请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灌注头。
14.本技术实施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降低液态物料的粘性力,使液态物料在连续灌装过程中可以更加顺畅地流动,避免残留到灌注头本体上,从而可以避免液态物料出现不定时滴落以及拉丝等问题,避免影响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控。
15.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16.在附图中,除非另外规定,否则贯穿多个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或元素。这些附图不一定是按照比例绘制的。应该理解,这些附图仅描绘了根据本技术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而不应将其视为是对本技术范围的限制。
17.图1示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灌注头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示出沿图1中a-a线的剖面图;
19.图3示出图2中圈示的b部的放大图。
20.附图标记说明:
21.100:灌注头;
22.110:灌注头本体;111:容纳腔;112:安装槽;
23.120:加热件;130:保护套;131:安装孔;
24.140:温度检测装置;150:温度信号传输线;
25.151:第一传输段;152:第二传输段;
26.153:第三传输段;160:功率传输线。
具体实施方式
27.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28.图1示出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灌注头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灌注头100包括灌注头本体110和加热件120。具体地,灌注头本体110内限定出容纳腔111,灌注头本体110的一端(例如,图1和图2中的下端)为灌注端,加热件120设于容纳腔111内,加热件120邻近灌注端设置,加热件120用于加热灌注头本体110。
29.示例性地,灌注头100还可以包括功率提供装置和功率传输线160。功率传输线160的一端与加热件120相连,功率传输线160的另一端穿过容纳腔111的远离灌注端的一端(例如,图1和图2中的上端)与功率提供装置相连,功率提供装置可以通过功率传输线160为加热件120提供功率。可选地,加热件120的加热方式可以为电阻加热、电磁加热等。
30.在一个示例中,灌注头本体110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此时灌注头本体110可以为不锈钢件、epdm(ethylene propylene diene monomer,三元乙丙橡胶)件、硅胶件或特氟龙件。如此设置,灌注头本体110的结构简单,方便加工,可以无需额外的零部件进行安装,可以减少整个灌注头100的零部件数量。
31.在另一个示例中,灌注头本体110可以为分体结构,此时灌注头本体110可以包括彼此相连的多个连接部。其中,多个连接部的材料可以均相同;或者,多个连接部中的至少两个的材料不同。可选地,连接部的材料可以为不锈钢、epdm、硅胶或特氟龙等,这样,与液体物料接触的灌注头本体110可以符合食品卫生性设计,极大程度的提高食品的卫生性和安全性。
3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灌注头100,通过在灌注头本体110限定出的容纳腔111内设置加热件120,加热件120可以产生热量并将热量传递至灌注头本体110,可以降低液态物料的粘性力,使液态物料在连续灌装过程中可以更加顺畅地流动,避免残留到灌注头本体110上,从而可以避免液态物料出现不定时滴落以及拉丝等问题,避免影响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控。
3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和图2,加热件120的外壁与容纳腔111的内壁相贴合。例如,在图1和图2的示例中,加热件120的形状可以与容纳腔111的形状相适配,加热件120的侧壁可以与容纳腔111的侧壁贴合,加热件120的底壁可以与容纳腔111的底壁贴合。
34.由此,通过上述设置,在保证加热件120与容纳腔111的内壁接触的同时,可以增大加热件120与容纳腔111的内壁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提升加热件120与灌注头本体110之间的热传导效果,保证灌注头本体110的整个灌注端可以均匀受热,可以进一步避免在灌注过程中液态物料残留到灌注头本体110上,可靠性更高。
3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结合图1和图2,容纳腔111内设有保护套130,保护套130位于加热件120与灌注头本体110之间,且保护套130在容纳腔111轴向上的延伸长度大于加热件120在容纳腔111轴向上的延伸长度。例如,加热件120在容纳腔111径向上的投影位于保护套130在容纳腔111径向上的投影所在范围内。
36.如此设置,保护套130可以对灌注头本体110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避免加热件120与灌注头本体110直接接触,从而在灌注头本体110为非金属件的情况下,可以有效避免由于加热件120温度过高而造成对灌注头本体110的热损伤,可以延长灌注头本体110的使用寿命,提高整个灌注头100的使用可靠性。
3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灌注头100还包括温度检测装置140和控制器。具体地,温度检测装置140设于灌注头本体110上,用于检测灌注头本体110的温度并生成温度信号,控制器设于灌注头本体110的外部,控制器分别与温度检测装置140和加热件120相连,控制器用于接收温度信号,并根据温度信号控制加热件120的加热参数,加热参数包括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和加热功率中的至少一个。
38.由此,通过设置上述的温度检测装置140和控制器,温度检测装置140可以自动实时检测灌注头本体110的温度并将温度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可以控制加热件120的加热温度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可以避免由于加热件120的温度过高而导致液态物料粘接到灌注头本体110上,在提高加热件120的加热可靠性的同时,可以无需人工监测,节省人力。
39.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和图2,温度检测装置140嵌设于灌注头本体110的灌注端。这样,一方面,嵌入灌注头本体110内部的温度检测装置140可以更准确地检测灌注头本体110的温度,避免其它的零部件干扰检测;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减小灌注头本体110和温度检测装置140的占用空间,从而有利于其他零部件的空间布局。
4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参照图2和图3,保护套130和灌注头本体110之间设置有安装槽112;灌注头100还包括温度信号传输线150,温度信号传输线150的一端与温度检测装置140相连,温度信号传输线150的另一端穿过安装槽112与控制器相连。例如,在图2和图3的示例中,安装槽112沿容纳腔111的轴向延伸,且安装槽112在容纳腔111轴向上的延伸长度大于加热件120在容纳腔111轴向上的延伸长度。
41.由此,通过设置上述的安装槽112和保护套130,安装槽112有利于温度信号传输线150的走线。而且,保护套130可以隔在加热件120和温度信号传输线150之间,在对灌注头本体110进行保护的同时,可以避免加热件120的温度过高而损坏温度信号传输线150,从而可以保证温度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3所示,保护套130上开设有安装孔131,温度信号传输线150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传输段151、第二传输段152和第三传输段153,其中,第一传输段151设于安装槽112内,第二传输段152位于安装孔131内,第三传输段153位于容纳腔111内,第一传输段151的输入端与温度检测装置140相连,第三传输段153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相连。
43.示例性地,结合图3,安装孔131的轴线方向可以垂直于安装槽112的延伸方向。第一传输段151的长度大于加热件120的长度,第二传输段152的长度可以小于第一传输段151和第三传输段153的长度。
44.由此,通过设置上述的安装孔131,温度信号传输线150可以通过安装孔131伸入容纳腔111内,从而在避免由于加热件120过热而损坏温度信号传输线150的同时,安装槽112在容纳腔111轴向上的延伸长度可以相对较小,进而使灌注头本体110的另一端(例如,图1和图2中的上端)的壁厚可以相对较大,可以有效提升整个灌注头100的结构强度和结构稳定性。
4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灌注头100还包括报警装置,报警装置与控制器相连,报警装置用于在温度信号异常的情况下报警。其中,温度信号异常可以包括温度过高和温度过低等异常情况。
46.由此,如此设置的报警装置可以及时将温度信号异常的情况反馈至现场操作人员,从而可以及时进行故障诊断和排除,保证液态物料在连续灌装过程中可以更加顺畅地流动,避免残留到灌注头本体110上。
4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灌注头100还包括动作检测装置和控制器,动作检测装置设于灌注头本体110的外部,用于检测灌注头本体110的动作并生成动作信号,控制器与动作检测装置和加热件120相连,控制器用于根据动作信号控制加热件120的加热参数,加热参数包括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和加热功率中的至少一个。
48.示例性地,灌注头100可以包括清洗状态、升温灭菌状态和生产状态。在灌注头100处于清洗状态和升温灭菌状态时,控制器控制加热件120无需加热。在灌注头100处于生产状态的情况下,控制器可以接收到动作检测装置发出的启动动作信号,并控制加热件120加热,同时温度检测装置140实时检测灌注头本体110的温度,在将灌注头本体110加热至温度处于生产工艺设定温度范围内时,灌注头100进行灌注动作。在加热过程中,可以按照灌注头本体110的动作信号进行相应的变频加热控制,使得灌注头本体110的温度可控。
49.如果在灌注过程中灌注头100出现短暂停止状态,控制器在接收到动作检测装置
发送的停止动作信号后,控制加热件120停止加热,直至再次接收到动作检测装置发送的启动动作信号,控制加热件120加热至设定温度,执行生产灌注。
50.由此,通过设置上述的动作检测装置,可以自动实时检测灌注头本体110的动作并将动作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可以根据灌注头本体110的启动和停止等动作信号相应控制加热件120的加热参数,保证加热件120只有在灌注过程中才会对灌注头本体110进行加热,可以有效提升整个灌注头100的自动化、稳定性和可靠性。
51.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灌注阀(图未示出),包括根据本技术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灌注头100。
5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灌注阀,通过采用上述的灌注头100,可以降低液态物料的粘性力,使液态物料在连续灌装过程中可以更加顺畅地流动,避免残留到灌注头100上,从而可以避免液态物料出现不定时滴落以及拉丝等问题,避免影响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控。
53.上述实施例的灌注头100和灌注阀的其他构成可以采用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现在和未来知悉的各种技术方案,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54.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5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56.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相连,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57.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58.上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技术的公开,上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技术。此外,本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59.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其各种变化或替换,这些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