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换热管道拐角位置的逆流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2022-05-09 11:34:1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换热管道拐角位置的逆流换热器。


背景技术:

2.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其主要功能是回收排风冷/热量,实现节能的目的,换热器上具有风口,冷风与热风分别进入风口在换热器内完成热量的交换,达到减少能耗的目的。
3.现有技术中的换热器结构单一,不能满足更多类型通风口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满足更多类型的通风口实现换热工作,提出了本实用新型,包括:翅片,为多层,其具有一端向另一端延伸的风道,风道一端位于垂直于翅片轴线的端面上,风道另一端位于倾斜于翅片轴线的端面上,而且风道的锐角端长于其钝角端,倾斜的端面呈竖直状;
5.导热的间隔板,每层翅片安置在相应的每层所述间隔板上;
6.侧隔条,一个间隔板上有两个,且分别紧贴翅片两侧;
7.端隔条,一个间隔板上有一个,且与翅片锐角端抵接;
8.第一开口,一个间隔板上有一个,存在于紧贴钝角端的侧隔条与端隔条之间,且与翅片上倾斜的端面相对;
9.第二开口,一个间隔板上有一个,存在于两个侧隔条之间远离端隔条的一端,且与垂直于翅片轴线的翅片端面相合;
10.壳体,其中放置翅片和间隔板,所述壳体具有分别位于其两端的第一进风口,第一排风口,和分别位于其两端的第二进风口和第二排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第二进风口位于壳体相对的两端,相应的,所述第一排风口与所述第二排风口也位于壳体相对的两端;
11.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通过翅片上的风道连通;相邻的间隔板和其上的翅片叠置时,相邻上下层翅片的锐角端呈翅片轴向相对设置,从而使得相邻上下层间隔板的第一开口设在间隔板的同一侧面,以及相邻上下层间隔板的第二开口设在间隔板侧边方向上相对两端,从而形成两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使其中一组的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连通壳体上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一排风口,另一组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连通壳体上的第二进风口和第二排风口。
12.进一步地,风道按上下相间的分布方式划分为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通过间隔板隔离开,所述第一风道两端的通风口分别与第一进风口和第一排风口连通,从而形成贯穿壳体的第一流道,所述第二风道两端的通风口分别与第二进风口和第二排风口连通,从而形成贯穿壳体的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皆为l形。
13.优选地,所述翅片为锯齿形结构或波纹形结构或平直形结构。
14.进一步地,所述翅片为铝合金材质。
15.进一步地,所述翅片的外轮廓大致呈直角梯形状。
16.进一步地,位于壳体一端的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排风口相互垂直,位于壳体另一端的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第一排风口相互垂直;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位于壳体的同一侧,所述第一排风口与所述第二排风口平行,分别位于壳体轴向上相对的两端。
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风口、第一排风口、第二进风口、第二排风口的外端分别设置有径向向外延伸的翻边,在所述翻边上设置有多个均匀间隔分布的固定孔。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9.1.通过改进进风口和排风口处在壳体上的位置,使得换热器能够满足更多类型通风口的需求,不再受限于传统的直线型管道的安装方式,热风管道和冷风管道均呈l形布置,提高了管道系统布线的多样性,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为安装换热器提供更多的选择。
20.2.第一进风口与第二进风口位于壳体相对的两端,第一排风口与第二排风口也位于壳体相对的两端,使其形成逆流通道,进而提高了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俯视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侧视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部局部放大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流道气流走向图;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流道气流走向图;
26.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呈平直状延伸的换热翅片结构图;
27.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呈波纹状延伸的换热翅片结构图;
28.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呈锯齿状延伸的换热翅片结构图。
29.图9是本实用新型逆流方向示意图。
30.附图标记:1、壳体;2、第一进风口;3、第一排风口;4、第二进风口;5、第二排风口;6、翻边;7、固定孔;8、翅片;801、锯齿形换热翅片;802、波纹形换热翅片;803、平直形换热翅片;9、间隔板;
31.901、侧隔条;902、端隔条;201、第一风道;401、第二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32.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
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
3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了,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阐述,如图1-5所示,一种用于换热管道拐角位置的逆流换热器,包括:多层翅片8,其具有一端向另一端延伸的风道,风道一端位于垂直于翅片轴线的端面上,风道另一端位于倾斜于翅片8轴线的端面上,而且风道的锐角端长于其钝角端,倾斜的端面呈竖直状;每层翅片8安置在相应的间隔板9上,所述间隔板9为导热板,可以很好地将热风的热量传递给冷风,完成热风与冷风之间的热量交换,在间隔板9紧贴翅片8两侧处设置有两个侧隔条901,其与翅片8锐角端抵接处设置有一根端隔条902,具体地,在间隔板9上存在一个第一开口和一个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存在于紧贴钝角端的侧隔条901与端隔条902之间,且与翅片8上倾斜的端面相对,所述第二开口存在于两个侧隔条901之间远离端隔条902的一端,且与垂直于翅片8轴线的翅片端面相合;还包括壳体1,其内部放置上述所说的翅片8和间隔板9,所述壳体1具有分别位于其两端的第一进风口2,第一排风口3,和分别位于其两端的第二进风口4和第二排风口5,所述第一进风口2与所述第二进风口4位于壳体1相对的两端,相应的,所述第一排风口3与所述第二排风口5也位于壳体1相对的两端。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通过翅片8上的风道连通;相邻的间隔板9和其上的翅片8叠置时,相邻上下层翅片8的锐角端呈翅片8轴向相对设置,从而使得相邻上下层间隔板9的第一开口设在间隔板9的同一侧面,以及相邻上下层间隔板9的第二开口设在间隔板9侧边方向上相对两端,从而形成两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使其中一组的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连通壳体1上的第一进风口2和第一排风口3,另一组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连通壳体1上的第二进风口4和第二排风口5。
35.进一步地,风道按上下相间的分布方式划分为的第一风道201和第二风道401,第一风道201和第二风道401通过间隔板9隔离开,所述第一风道201两端的通风口分别与第一进风口2和第一排风口3连通,从而形成贯穿壳体1的第一流道,所述第二风道401两端的通风口分别与第二进风口4和第二排风口5连通,从而形成贯穿壳体1的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皆为l形,从而提高了管道系统布线的多样性,提高了空间利用率。风道自下而上进行排序,第1、3、5、7......作为为单数通道,第2、4、6、8作为双数通道,单数通道通热风,双数通道通冷风,第一风道201均为单数通道,第二风道401均为双数通道。
36.优选地,如图6-8所示,所述翅片8为锯齿形结构或波纹形结构或平直形结构,分别为锯齿形换热翅片801、波纹形换热翅片802和平直形换热翅片803,为翅片8的需求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37.进一步地,所述翅片8为铝合金材质,不仅导热性能好,可以提高换热效率,而且质量轻,强度高,减轻了管道的负重。
38.进一步地,所述翅片8的外轮廓大致呈直角梯形状。
39.进一步地,位于壳体1一端的所述第一进风口2和所述第二排风口5相互垂直,位于壳体1另一端的所述第二进风口4与所述第一排风口3相互垂直;所述第一进风口2和所述第二进风口4位于壳体1的同一侧,呈c状分布,所述第一排风口3与所述第二排风口5平行,分别位于壳体1轴向上相对的两端。
40.采用这样的结构,通过改变进风口和排风口在壳体1上的位置结构,满足了更多类型的管道进行换热工作,为通风管道的换热工作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4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风口2、第一排风口3、第二进风口4、第二排风口5的外端分别设置有径向向外延伸的翻边6,在所述翻边6上设置有多个均匀间隔分布的固定孔7,方便换热器与外部风管连接安装。
42.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