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与待拆管道碰撞区域建筑结构的施工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5-01 09:50:3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与管道相关的建筑结构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与待拆管道碰撞区域建筑结构的施工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2.工业厂区内管道布置复杂,经常需要改管道路由以躲避新建建筑,但是很多管道在全厂不能停机的情况下不能拆除,只能等后续找机会进行改造。且工业建筑工期都异常紧张,新建建筑结构既要保证工期,又不能影响厂区生产。工业建筑都是为了工业设备服务,在设备不能改动的前提下建筑又不能调整尺寸,位置也不能移动。
3.此时如有管道和新建建筑结构只有少许的碰撞,可通过在施工中采取措施暂时躲避管道继续施工,待管道拆除后再补完混凝土结构的浇筑。
4.现有技术中,与待拆管道碰撞区域的建筑结构的常规施工方法为:整体结构暂缓施工,等待厂区停机后拆除管道,后再进行结构的施工。该方法的缺点在于:厂区停机为厂区依据生产情况安排,短期内不一定有计划。整体施工暂缓延后,可能导致无法在预计周期内完成施工,继而导致无法按合同约定周期投产。
5.由此,本发明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与待拆管道碰撞区域建筑结构的施工支撑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待拆管道碰撞区域建筑结构的施工支撑结构,本实用新型能在待拆管道暂缓拆除的前提下,使建筑结构既可满足施工工期要求,又不影响其整体性及强度。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与待拆管道碰撞区域建筑结构的施工支撑结构,包括避开待拆管道的支撑钢柱,所述支撑钢柱用于支撑待拆管道的上方和下方的建筑结构,所述支撑钢柱的顶部设置柱顶板,所述柱顶板用于增强上部结构混凝土与支撑钢柱之间的剪切强度,所述支撑钢柱的底部设置柱脚板。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钢柱采用型钢制成。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钢柱采用方形管制作。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方形管的横截面的长度尺寸为350~450mm,所述方形管的横截面的宽度尺寸为350~450mm,所述方形管的长度为2.5~3.5m。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柱顶板的形状为矩形。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柱顶板的长度尺寸为450~550mm,所述柱顶板的宽度尺寸为450~550mm,所述柱顶板的厚度尺寸为20~30mm。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柱顶板的形状为圆形。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柱脚板的形状为矩形。
15.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与待拆管道碰撞区域建筑结构的施工支撑结构具有如下
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的与待拆管道碰撞区域建筑结构的施工支撑结构中,在支撑钢柱的顶部设置柱顶板,柱顶板及支撑钢柱的上部插入上柱钢筋构成的上柱钢筋笼内,柱顶板能避免上部结构混凝土与支撑钢柱交界面发生剪切破坏;本实用新型的与待拆管道碰撞区域建筑结构的施工支撑结构与上柱钢筋、下柱钢筋一并浇筑,加强与待拆管道碰撞区域的结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7.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与待拆管道碰撞区域的建筑结构的施工支撑结构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与待拆管道碰撞区域的建筑结构的施工支撑结构的使用过程示意图。
20.图3:待拆管道与建筑结构的碰撞状态示意图。
21.图中:
22.1、待拆管道;
23.2、下部结构;21、下柱钢筋;
24.3、上部结构;31、上柱钢筋;
25.4、与待拆管道碰撞区域建筑结构的施工支撑结构;
26.41、支撑钢柱;42、柱顶板;43、柱脚板;
27.5、建筑结构;51、碰撞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29.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而不能以任何方式理解成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技术人员可以构想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任意可能的变形,这些都应被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3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1.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与待拆管道碰撞区域建筑结构的施工支撑结构4,用于与待拆管道碰撞区域建筑结构的施工过程中,该结构包括避开待拆管道的支撑钢柱41,支撑钢柱41用于支撑待拆管道的上方和下方的建筑结构,支撑钢柱41的顶部设置柱顶板42,所述柱顶板用于增强上部结构混凝土与支撑钢柱之间的剪切强度,支撑钢柱41的底部设置柱脚板43。
32.本实用新型的与待拆管道碰撞区域建筑结构的施工支撑结构中,在支撑钢柱的顶部设置柱顶板,柱顶板及支撑钢柱的上部插入上柱钢筋构成的上柱钢筋笼内,柱顶板能避免上部结构混凝土与支撑钢柱交界面发生剪切破坏;本实用新型的与待拆管道碰撞区域建筑结构的施工支撑结构与上柱钢筋下柱钢筋一并浇筑,加强与待拆管道碰撞区域的结构稳定性。
33.进一步,支撑钢柱41采用型钢制成。
34.进一步,支撑钢柱41采用方形管制作。
35.所述方形管的横截面的长度尺寸为350~450mm,所述方形管的横截面的宽度尺寸为350~450mm,所述方形管的长度为2.5~3.5m。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方形管的横截面的长度尺寸为350mm,方形管的横截面的宽度尺寸为350mm,方形管的长度为3m。
36.进一步,柱顶板42的形状为矩形。
37.所述柱顶板的长度尺寸为450~550mm,所述柱顶板的宽度尺寸为450~550mm,所述柱顶板的厚度尺寸为20~30mm。
3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柱顶板的长度尺寸为450mm,柱顶板的宽度尺寸为450mm,柱顶板的厚度尺寸为20mm。
39.进一步,柱顶板的形状还可以为圆形。
40.进一步,柱脚板的形状为矩形,也可以为圆形。
41.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方法如下:
42.待拆管道(障碍物)与建筑结构5的碰撞状态如图3所示,建筑结构与待拆管道的碰撞区域51断开施工,碰撞区域51的上方构成上部结构3,碰撞区域51的下方构成下部结构2,下部结构2内留设向碰撞区域51延伸的下柱钢筋21,上部结构3内留设向碰撞区域51延伸的上柱钢筋31,自下部结构2向上设置延伸至上部结构3的与待拆管道碰撞区域建筑结构的施工支撑结构4,与待拆管道碰撞区域建筑结构的施工支撑结构4避开待拆管道,进行上部结构3和下部结构2浇筑施工;拆除待拆管道1后,连接下柱钢筋21和上柱钢筋31,对碰撞区域51内的与待拆管道碰撞区域建筑结构的施工支撑结构4、上柱钢筋31和下柱钢筋21浇筑施工。与待拆管道碰撞区域的建筑结构施工方法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
43.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方法,能够在待拆管道暂缓拆除的前提下,使建筑结构既可满足施工工期要求,又不影响其整体性及强度。
44.与待拆管道碰撞区域建筑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5.步骤a、在待拆管道1的下方绑扎下部框架柱,预留下柱钢筋21,构成下柱钢筋笼;
46.具体地,预留的下柱钢筋21需避开待拆管道1,下柱钢筋21需要预留足够的搭接长度。
47.步骤b、将与待拆管道碰撞区域建筑结构的施工支撑结构4插入下柱钢筋笼并定位;进行下部结构混凝土浇筑施工;
48.具体地,如图2所示,与待拆管道碰撞区域建筑结构的施工支撑结构4包括避开待拆管道的支撑钢柱41,在支撑钢柱41的底部设置柱脚板43,柱脚板43及支撑钢柱41的下部插入下柱钢筋笼内。
49.为保证支撑钢柱41的稳定性,下部结构浇筑混凝土至柱脚板43的上方。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c30混凝土浇筑下部结构。
50.步骤c、待拆管道1的上方留设上柱钢筋31,进行上部结构混凝土浇筑施工;
51.具体地,预留的上柱钢筋31需避开待拆管道1,上柱钢筋31需要预留足够的搭接长度。
52.如图2所示,为避免上部结构混凝土与支撑钢柱41交界面发生剪切破坏,在支撑钢柱41的顶部设置柱顶板42,柱顶板42及支撑钢柱41的上部插入上柱钢筋构成的上柱钢筋笼内。柱顶板42大小以不影响上柱钢筋31为首要原则,尽量做大。
53.为保证施工安全,上部结构施工时,上部设备、管道等加载须暂缓施工。
54.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c30混凝土浇筑上部结构;
55.步骤d、拆除待拆管道1后,将预留的下柱钢筋21和上柱钢筋31搭接、扶正,采用混凝土浇筑碰撞区域51内的与待拆管道碰撞区域建筑结构的施工支撑结构4、上柱钢筋31和下柱钢筋21。
56.具体地,步骤d中浇筑的混凝土标号高于步骤c中浇筑的混凝土标号。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c35混凝土浇筑上柱钢筋31、与待拆管道碰撞区域建筑结构的施工支撑结构4及下柱钢筋21。
57.碰撞区域51内的与待拆管道碰撞区域建筑结构的施工支撑结构4与上柱钢筋31、下柱钢筋21一并浇筑,加强与待拆管道碰撞区域的结构稳定性。
58.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如下:
59.与待拆管道碰撞区域的建筑结构的框架柱暂浇筑至低于管底标高1000mm处,在此处预埋下柱钢筋21;
60.有冲突一侧(待拆管道与建筑结构碰撞处)的下柱钢筋在管道底标高处设接头,接头率不大于50%;
61.将3米长hw350x350mm型钢柱(支撑钢柱41)设于下柱钢筋21形成的下柱钢筋笼内,型钢柱顶设置柱顶板42(规格为450x20x450mm),避免上部混凝土剪切破坏;
62.待支撑钢柱41安装后,浇筑下部1m高混凝土柱(低于管底1000mm至管底范围),保证支撑钢柱41稳定;
63.后施工管道顶标高以上范围的混凝土柱,其他框架部分正常施工;
64.上部结构施工完成后,禁止安装设备,须配合厂区优先修改煤气管道;
65.待管道调整后,将预留的下柱钢筋21和上柱钢筋31搭接、扶正,并焊接搭接,随后采用c35混凝土(原结构为c30)将冲突区域缺失部分混凝土浇筑补全,支撑钢柱41直接浇筑在内。
66.按此实施后,建筑结构按进度正常完成,并未因条件限制延误工期,保证了项目投产。
67.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与待拆管道碰撞区域建筑结构的施工支撑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68.本实用新型的与待拆管道碰撞区域建筑结构的施工支撑结构中,在支撑钢柱的顶部设置柱顶板,柱顶板及支撑钢柱的上部插入上柱钢筋构成的上柱钢筋笼内,柱顶板能避免上部结构混凝土与支撑钢柱交界面发生剪切破坏;本实用新型的与待拆管道碰撞区域建筑结构的施工支撑结构与上柱钢筋、下柱钢筋一并浇筑,加强与待拆管道碰撞区域的结构稳定性。
6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