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稳定性高的电力塔的制作方法

2022-05-01 09:47:1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稳定性高的电力塔。


背景技术:

2.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的用电需求,电力网路的完善覆盖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进行电力网路的铺设工作中,电力铁塔是支撑电力电缆线路的重要设备,电力铁塔作为电力远距离输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关乎到广大居民的日常生活,对企业的日常生产也有重大的影响。
3.针对上述相关技术,本技术实用新型人在实现本技术实施例中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的电力铁塔使用过程中稳定性比较差,从而使得抗风强度较差,并且在受风力的影响下电力铁塔会发生细微的摇晃,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加剧了特高压电力铁塔的振动幅值,严重时会出现电力铁塔损坏甚至翻倒,给电力的输送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稳定性高的电力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力塔容易受风力影响发生摇晃而导致结构不稳定的问题,实现了使电力塔不易受风力影响,能够便于调节自身结构,提高稳定性的效果。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稳定性高的电力塔,包括电力塔本体、设置于电力塔本体上的摆正装置;所述摆正装置包括设置于电力塔本体内的支架、设置于电力塔本体外侧的绳索、设置于电力塔本体内的摆正杆;所述绳索沿所述电力塔本体的四周均匀布置有多个,所述绳索的上端与所述摆正杆靠近上端的位置连接,所述绳索的下端固定于地面;所述摆正杆沿所述电力塔本体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摆正杆靠近上方的位置与所述支架球连接;所述摆正杆的底部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绳索与所述调节机构通过拉杆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电力塔本体底部的第一球形座、球连接于第一球形座内的第一调节球、设置于第一调节球上方的第一固定杆、设置于第一固定杆上的连接架、设置于连接架上的第二球形座、球连接于第二球形座内的第二调节球;所述第二调节球上设置有第二固定杆;所述摆正杆的底部开设有活动槽;所述第二固定杆插接于活动槽内并与活动槽滑动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架包括设置于第一固定杆上的固定环、设置于固定环周向的多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拉杆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拉杆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拉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滑套;所述滑套套设于所述绳索上;所述绳索上设置有定位部;所述滑套位于定位部内。
8.进一步的,所述摆正杆的顶部与所述电力塔本体的内顶部固定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的中心设置有第三球形座;所述摆正杆上设置有第三调节球;所述第三调节球球连接于所述第三球形座内。
10.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包括设置于所述电力塔本体内的四个支腿、设置于四个支腿顶部的安装环;所述第三球形座位于所述安装环的中心,且所述第三球形座与所述安装环通过安装杆固定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电力塔本体的四周均设置有调节杆;多个所述调节杆与多个所述绳索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与所述绳索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位于所述电力塔本体靠近所述支架顶部的位置。
12.进一步的,所述绳索包括与地面连接的第一连接绳、设置于第一连接绳上端的第一连接盘、与第一连接盘螺纹连接的螺柱、设置于螺柱上端的第二连接盘、设置于第二连接盘上端的第二连接绳;所述第二连接绳与所述摆正杆连接。
13.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电力塔本体并与所述摆正杆间隔设置;四个所述调节杆位于所述电力塔本体内的端部之间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所述摆正杆间隔设置。
14.进一步的,所述绳索自下而上向靠近所述电力塔本体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拉杆自下而上向远离所述电力塔本体的方向倾斜设置。
15.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6.1、由于采用了电力塔本体内设置摆正装置,在电力塔本体的塔尖位置容易受到风力干扰发生摆动,通过摆正装置能够自动调整电力塔本体的塔尖位置,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力塔容易受风力影响发生摇晃而导致结构不稳定的问题,实现了使电力塔不易受风力影响,能够便于调节自身结构,提高稳定性的效果。
17.2、由于采用了摆正杆的结构,摆正杆的上端与电力塔本体的塔尖处连接,由于摆正杆与支架顶端球连接,在电力塔本体受到风力的扰动后,能够通过摆正杆带动调节机构对绳索进行拉紧,进而自动调节电力塔本体的结构,使得电力塔本体更加稳定。
18.3、由于采用了绳索的结构,所以能够在长时间使用后,对绳索进行适当调节锁紧,使得绳索对电力塔本体进行拉紧,进一步加强电力塔本体的结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电力塔本体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支架和调节结构的安装示意图;
22.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23.图5为图3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24.图6为图3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25.图中:1、电力塔本体;11、重力块;12、调节杆;13、限位环;2、摆正装置;3、支架;31、固定块;32、支腿;33、安装环;34、加固杆;35、第三球形座;36、立杆;4、绳索;41、第一连接绳;42、第一连接盘;43、螺柱;44、第二连接盘;45、第二连接绳;46、固定座;461、定位块;462、定位柱;463、定位倒刺;47、连接弹簧;48、定位部;5、摆正杆;51、第三调节球;52、活动槽;6、拉杆;61、滑套;7、调节机构;71、第一球形座;72、第一调节球;73、第一固定杆;74、连接架;741、固定环;742、连接杆;75、第二球形座;76、第二调节球;77、第二固定杆;78、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26.本技术实施例公开提供了一种稳定性高的电力塔,通过设置摆正装置2,利用摆正杆5与电力塔本体1的塔尖处连接固定,由于塔尖处受到风力扰动最大,带动摆正杆5以与支架3的连接处为中心发生偏转,使得摆正杆5的下端驱动调节机构7,对绳索4进行拉紧,调正电力塔本体1,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力塔容易受风力影响发生摇晃而导致结构不稳定的问题,实现了使电力塔不易受风力影响,能够便于调节自身结构,提高稳定性的效果。
27.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28.参照图1、图2,一种稳定性高的电力塔,包括电力塔本体1、摆正装置2,电力塔本体1的外径由下至上递减,电力塔本体1底部的四个支脚均固定安装有重力块11,重力块11埋设于地面的深处,用于提高对电力塔本体1的支撑固定。摆正装置2安装于电力塔本体1的内侧和外侧,用于对电力塔本体1进行及时调节摆正,提高电力塔本体1的结构稳定性。
29.参照图2、图3和图4,摆正装置2包括支架3、绳索4、摆正杆5、拉杆6、调节机构7,支架3包括固定块31、支腿32和安装环33,固定块31埋设于地面内,支腿32均匀设置有四个,每个支腿32的底部均与一个固定块31固定连接,安装环33固定安装于四个支腿32的上端,安装环33位于电力塔本体1的塔尖和塔中部之间的位置。支腿32与电力塔本体1的内侧之间连接固定有加固杆34,加固杆34沿支腿32的四周均匀布置有四个,且加固杆34倾斜设置,加固杆34与电力塔本体1连接的端部高于加固杆34与支腿32连接的端部,用于提高对电力塔本体1的加固,且倾斜设置的加固杆34与电力塔本体1之间形成不规则形状,加固对电力塔本体1的支撑,进而提高电力塔本体1的稳定性。调节机构7位于电力塔本体1的底部,摆正杆5的下端与调节机构7连接。在安装环33的内侧安装有第三球形座35,第三球形座35位于安装环33的中心,且第三球形座35的上下端面为贯穿结构,第三球形座35与安装环33通过安装杆固定连接,摆正杆5上固定安装有第三调节球51,第三调节球51球连接于第三球形座35内,能够以第三球形座35连接处为摆动中心,将电力塔本体1所受的倾斜力转换为摆正杆5的受力,再通过摆正杆5带动调节机构7对电力塔本体1进行作用,使得电力塔本体1的塔尖能够摆正。摆正杆5的上端与电力塔本体1的内顶部固定连接,即与电力塔本体1的塔尖进行固定,能够有效将电力塔本体1的塔尖受力传递给摆正杆5,绳索4沿电力塔本体1的四周设置有四个,在电力塔本体1的四周均固定安装有一个调节杆12,四个调节杆12与四个绳索4一一对应设置,调节杆12水平设置,调节杆12位于摆正杆5与支架3球连接的位置之上,且靠近安装环33上方,绳索4的上端与调节杆12穿过电力塔本体1的端部固定连接,绳索4的下端固定于地面。绳索4靠近地面的位置与调节机构7通过拉杆6连接,能够将电力塔本体1在塔尖处所受的扰动力传递至摆正杆5,通过摆正杆5带动调节机构7,使得调节机构7带动拉杆6对绳索4进行拉紧,对电力塔本体1进行摆正调节。为了进一步加固摆正杆5对电力塔本体1的支撑,调节杆12的另一端穿过电力塔本体1伸入电力塔本体1内部,且调节杆12的端部与摆正杆5的侧壁间隔设置,为了提高整体连接稳定性,在四个调节杆12位于电力塔本体1内的端部之间固定安装有限位环13,限位环13的内侧壁与摆正杆5的侧壁间隔设置,使得摆正杆5具有一定范围的活动空间,当电力塔本体1的塔尖带动摆正杆5发生偏转时,限位环13能够对摆正杆5进行限位,加强电力塔本体1的强度。更优地,调节杆12与支架3的上端通过立杆36固定连接,摆正杆5的上端与电力塔本体1的塔尖处固定连接,电力塔本体1的顶部发生
极限偏转时,调节杆12、摆正杆5以及电力塔本体1形成三角形结构,具有高稳定性的功能,能够进一步加强对电力塔本体1顶部的支撑,提高整体结构的强度。在受到风力的扰动或者撞击时,电力塔本体1的塔尖处摆动最大,摆正杆5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且摆正杆5与支架3球连接,使得摆正杆5被电力塔本体1的塔尖带动发生偏转,当摆正杆5的上端向一侧发生偏转时,位于该侧的绳索4会发生松动,摆正杆5的下端向反方向的一侧发生偏转,带动调节机构7运作,使得调节机构7对反方向上的绳索4进行拉紧,进而对电力塔本体1进行调正,使得电力塔本体1恢复正常的状态。
30.参照图2、图5,绳索4沿电力塔本体1的四周安装有四个,绳索4整体呈倾斜设置,倾斜方向为自下而上向靠近电力塔本体1的方向倾斜。绳索4包括第一连接绳41、第一连接盘42、螺柱43、第二连接盘44、第二连接绳45,第一连接绳4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座46,固定座46包括定位块461、定位柱462和定位倒刺463,定位块461的直径大于定位柱462的直径,且定位柱462插接于固定于地面内,定位块461固定于定位柱462的上端并于地面贴合,定位倒刺463固定安装于定位柱462靠近底部的侧壁,并沿定位柱462的周向均匀布置有多个,加强与地面的连接,第一连接绳41的下端固定于定位块461的上端面,第一连接盘42固定安装于第一连接绳41的上端,在第一连接盘42端面且靠近边沿的位置开设有一圈间隔设置的螺纹孔,第二连接绳4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盘44,第二连接绳45的上端与调节杆12的端部固定连接,第一连接盘42和第二连接盘44相向的一侧通过连接弹簧47固定连接,并且在第二连接盘44靠近第一连接盘4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多个螺柱43,多个螺柱43沿连接弹簧47的周向均匀分布,螺柱43的另一端穿过螺纹孔并与螺纹孔螺纹连接,螺柱43的下端螺纹连接有螺母,使得第一连接绳41和第二连接绳45连接固定,螺柱43为硬质材料支撑,优先选择为钢铁材质,通过设置螺柱43,能够对绳索4的长度进行调节,及时调节绳索4的松紧,对电力塔本体1进行拉紧。
31.参照图2、图6,调节机构7包括第一球形座71、第一调节球72、第一固定杆73、连接架74、第二球形座75、第二调节球76,在支架3的底部且与地面贴合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底座78,第一球形座71固定安装于底座78的中心,第一球形座71的开口朝向正上方,第一调节球72球连接于第一球形座71内,第一固定杆73竖直固定于第一调节球72的上方,第二球形座75固定安装于第一固定杆73的上端,第二调节球76球连接于第二球形座75内,第二调节球76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77,摆正杆5的底部开设有活动槽52,活动槽52竖直设置,且活动槽52的深度大于第二固定杆77的高度,第二固定杆77插接于活动槽52内并与活动槽52滑动连接。在不受外力的作用下,摆正杆5的中心线延长线均经过第一球形座71、第一调节球72、第一固定杆73、第二球形座75、第二调节球76以及第一固定杆73和第二固定杆77的中心,并呈现竖直状态,与电力塔本体1的高度方向一致。在第一固定杆73上并位于第一调节球72和第二球形座75中间的位置固定安装有连接架74,连接架74包括固定环741、连接杆742,固定环741固定安装于第一固定杆73上,连接杆742设置有四个,均匀分布于固定环741的周向,连接杆742水平设置,连接杆742的一端与固定环741的周向固定,连接杆742的另一端穿过电力塔本体1向外延伸,连接杆742与电力塔本体1活动配合,连接杆742与拉杆6一一对应设置,拉杆6的一端与对应的连接杆742伸出电力塔本体1的端部固定连接,拉杆6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滑套61,滑套61的长度方向与拉杆6的长度方向一致,滑套61上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沿滑套61的长度方向设置,滑套61套设于绳索4上,绳索4与限位槽滑动配合,在
绳索4上固定安装有定位部48,使得滑套61位于定位部48内。具体地,定位部48为定位环片,定位部48固定安装于第二连接绳45靠近第一连接绳41的位置处,且定位部48与第二连接盘44相靠近,滑套61位于定位部48和第二连接盘44之间,能够更好地对滑套61的滑动方向进行限制,使得拉杆6对绳索4起到更好地拉紧效果,进而提高对电力塔本体1的安装稳定性。
32.本技术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在电力塔本体1受到风力扰动或者异物撞击时,其塔尖处所受的动力最大。为了便于对电力塔本体1所受力进行分析,假设电力塔本体1塔尖处受到由右向左的风力。
33.电力塔本体1的塔尖方向由右向左下方发生偏转,由于摆正杆5的顶部与电力塔本体1的塔尖处固定连接,带动摆正杆5以第三球形座35为中心发生偏转,摆正杆5的上端与电力塔本体1的塔尖偏转方向相同,而摆正杆5的下端与摆正杆5的上端的偏转方向相反,由于摆正杆5的下端与第二固定杆77插接配合,使得摆正杆5由右向左上方偏转时,带动第二固定杆77偏转,第二固定杆77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第二固定杆77偏转时对第二球形座75产生一个作用力,而第二球形座75与第一调节球72通过第一固定杆73固定连接,第一调节球72被固定于地面的第一球形座71所限制,使得第二球形座75、第一固定杆73和第一调节球72以第一球形座71为转动中心,由左向右下方发生偏转。
34.在第一固定杆73由左向右下方发生偏转时,带动连接架74由左向右下方发生偏转,由于连接架74的两端均连接有拉杆6,连接架74左侧向上转动,连接架74右侧向下转动,在连接架74左侧的拉杆6的作用下,使得左侧的滑套61沿着绳索4向斜上方运动,而连接架74右侧的拉杆6带动右侧的滑套61向靠近电力塔本体1底部的方向拉动,对与电力塔本体1塔尖偏转方向相反一侧的绳索4进行拉紧,因此,能够及时对电力塔本体1进行摆正,提高电力塔本体1的整体稳定性,加强电力塔本体1的强度。
35.综上所述,在电力塔本体1受到一侧的风力使得电力塔本体1的塔尖处发生偏转时,通过摆正杆5带动调节机构7动作,能够使得与所受风力相对的一侧绳索4被拉紧,进而及时对电力塔本体1进行摆正。
36.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实施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